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戰國繪卷

正文 第二百一十九章山城遊記 文 / see羽

    (如果您看到一團的話,估計就是起點的東西出問題了)

    至於那位足利師兄的一家,同樣住在京都,同樣室町幕府的足利將軍在賣名字。聽說哪家有力武士的兒子長大要元服了,將軍大人就會自己名字裡的一個字寫下來送到對方那裡,對方如果滿意也會送上一大筆錢,給兒子起的名字裡就會加上這個字。

    像武田信玄的兒子武田義信的義字就來自當時將軍足利義輝,同時得到義字授權的武士在同時代還有很多。拿到的這些錢財勉強夠天皇、將軍和公卿們喝碗粥的,根本不會有盈餘拿來修繕房屋。

    有一年,颱風將皇宮吹得搖搖欲墜,颱風過後不少宮室都變成危房,可是天皇哪裡有錢來修繕房屋?天皇尚且如此,一般百姓就更慘了。原本整齊的街道成了貧民窟,街道上走著穿著破爛的行屍走肉,房屋破舊不堪,有些早已變成廢墟,也沒人能去清理。

    掌握著京都的三好家對京都的恢復根本沒有多少興趣,在他們執政期間,倒是放過好幾把大火,燒過幾處殘存的寺院和住宅。

    不過,京都還是吸引了很多百姓和商人,就在這樣的戰亂中,人口居然又逐漸增加到了20萬人,竟然比全盛的平安時期還要多。這要歸功於京都便利的交通,大阪和界的商人看中這裡的便利,蜂擁而至,使這座曾經的雍容之都居然變成了商業都市。

    只不過,商人才不會花錢搞市政建設,所以到處依舊還是破破爛爛的危房與廢墟。這種情況一直到織田信長進京後才有所改觀。信長支付了大筆錢財來修繕宮殿和公卿房舍,對百姓的房屋也一同加以修繕,並為將軍修建了二條御所來居住,京都逐漸恢復了生氣。

    在豐臣秀吉崛起後,為了拉攏皇室和公卿,花了更多的錢財資助京都復興。後來為宣示權勢,豐臣秀吉投入巨資在京都修建超豪華居所聚樂第,聚樂第大量使用黃金做裝飾,金碧輝煌的程遠超過天皇的宮殿,成為桃山時代的標誌性建築。

    建成後第二年,秀吉又舉行盛大儀式,歡迎後陽成天皇來巡幸。年輕的天皇被聚樂第的華麗所驚歎,幾乎產生了賴在這裡不走的念頭。

    整個戰國時期,許多有實力的大名都懷著鄉下人對大城市的幻想,期望著將自己的旗幟插到京都城頭。從今川義元到武田信玄,許許多多的人都曾經率領大軍上洛進京,企圖佔領這座早已風光不再,只具有象徵意義的城市,但他們都沒能如願。京都這座古都,寄托了戰國大名們最多的夢想。

    走在京都的街道之上,義氏一直在考慮為什麼,這個並不是繁華的京都人人都嚮往,就連自己也不能免俗似的來到這裡,雖然說這裡來是辦事的,但是心中總是有一些難以割捨的,義氏搖了搖頭,看向了孩童嬉鬧的街道之旁。

    看著一車的貨物到了京都,總是要尋個地方出售了,至於地點應該左京的商人眾。商人眾的地區是一個新的地方,沒有一條,二條街道有名,但是往來的櫻花樹,以及青石板鋪設而成的座町使得這裡的富庶遠近皆知。一條,乃至到九條都給戰爭摧毀,商人座卻是如雜草一般頑強的生長著,即使給踏平,還是有著不少甘願冒著切腹的生命來到這裡居住,今天要見的就是這個其中的一位中島四郎。中島四郎以前是一位靠著販賣吳服起家的商人,現在因為有了一些閒錢,許給了京都總代管一定金額之後拿到了座的許可,現在這件店已經不光賣著吳服還有各種奢侈品。

    人說有了錢以後,就會變,至少對於那些商人來說改名字是很正常的。吳服商店已經改名叫茶屋,中島四郎也叫做了明延,不過他更喜歡喜歡人家叫他茶屋明延。「茶屋先生,您說這裡的貨物可以兌換多少錢呢?」義氏指向了那一馬車的東西。

    明延沒有看著義氏點的方向「我想您是第一次來京都做生意的商人。」雙手插在袖子之中,呆呆的看著義氏。

    「這個和我第一次來京都做生意有什麼關係。」對於這句話義氏顯然有些摸不著頭腦。

    茶屋站起身來,從邊上的貨物拿下了一匹布匹「這個就當是學費了。」放在了一邊,直盯盯的看著「來往京都的這麼多豪商來說,能做到今天非一朝一夕,當然你也知道。」打開了邊上的布匹「比如這批布匹,我做起來的衣服就可以賣給那些公家,他們就是賣給那些農人,為什麼呢。」

    「對於京都的商人來說,金錢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有所收穫,什麼是收穫呢?」茶屋拍了拍手「就是幫助自己的大名,守護京都,否則這些商人來說將無法立足,這些零零總總的商舖有著各自支持的大名,或小或大,對於一個有著座的**商人來說,是絕對不會放棄這些大利潤而去獲得小利潤。」微微跪起身來「一隻蒼蠅來說,首先回去叮最臭的,而不是最近的東西。義氏大人您明白了麼?」

    很快義氏在損失了一匹布匹以後就離開了茶屋,沒想到的是居然和這麼多商人打交道的義氏在這裡碰了釘子。看來京都之行,不只是買官,賣官還要扶持商人眾。從茶屋的話語之中瞭解到,你光光送上一些錢是不能夠買到官職的,還有自己要在京都有著產業以及勢力,是不是供奉上一些,才能獲得你想要的東西。而商人可以再大名的手上取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林木開採權,礦石修築,金山開挖等等。

    脫離開了這些道道,就有著名不正,言不順的味道。你可以不要官職,不要那些彈正,但是這個也表示了不要了爭取這個天下的機會。和三人拉著牛車,繼續走在了京都馬路之上,原本平坦青石板路在義氏眼中,變得咯腳。拉著一車貨物,以及懷中揣著不多的錢幣,義氏有些何去何從的迷茫,到底是打道回府,亦或者在尋求門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