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報告是軍情部駐香港的特工呈送的,報告中說:「從美利堅合眾國夏威夷群島出發的美西太平洋艦隊十艘鐵甲艦及十二艘運兵船於公元1853年6月17日抵達香港,海軍人數有一千三百人,陸軍人數有五千一百二十人;從國內出發後,會合駐菲列賓部隊的西班牙王國遠征軍海陸軍共四千四百一十三人稍晚美軍一天也已抵達香港;奧地利帝國陸軍搭乘從丹麥租借的運兵船共二千一百三十四人遲美軍三天後抵達香港。」
林逸來不及思考,又拿起桌上另兩份文件閱讀,因為這兩份文件上面都標有「緊急」字樣。一份是軍情部打入太平天國內部的特工提供的,報告中說:「太平天國正處於鼎盛時期,乘清廷內憂外患之際,北伐西征,四處開花,疆土勢力獲得極大發展。清廷由僧格林沁郡王率領的十萬蒙古鐵騎本應南下的,由於英法聯軍北上的威脅,被清朝廷緊急招回,防守清廷京津要地,這更使太平天國獲得了極佳的發展機會。太平天國西征軍正在強攻武昌及湖南嶽陽、湘潭地區,很快會與人民軍駐貴州的部隊發生直接的接觸。」
另一份文件是外交部派出與清廷負責西南各省剿匪事宜的欽差大臣——李星沅的幕僚談判的小組呈送的,報告中說:「清廷官員愚昧無知,狂妄自大,一味地想招安人民軍,談判毫無結果。至於我方主動提出的優惠條件,他們根本不在意。」
林逸把文件往桌上一摔,怒氣衝天:「鼠目寸光,自以為是的清王朝。」
「根據軍情部的情報,太平天國根本不會顧及民族大義,不會顧及全中國黎民百姓的疾苦,只會對清廷落井下石,擴大自己的地盤。太平天國曾派『欽差』來給自己封王,自己雖然沒有明裡拒絕,可對太平天國『欽差』的不聞不問,敷衍了事,顯然是得罪了他的,他返回天國後,在天王洪秀全面前哪還會有好話?萬一人民軍與太平軍直接接觸,會怎麼樣呢?」林逸有點後怕,不敢奢望天王洪秀全會有深遠的戰略眼光,有超前的統戰意識。
「幾國聯軍齊聚香港,看樣子是準備與在北方的英法聯軍南北呼應,同時從兩個方向進攻清王朝。北方英法聯軍主要進攻京津要地,那麼南方的歐美聯軍肯定是廣州城了。」林逸分析。
「暫時拋開一切恩怨情仇吧!在中華民族的危難關頭,個人得失,黨派、團體利益算什麼?別人不做,我們做,別人不努力,我們努力,我們絕不能一時衝動,意氣用事做出令『親者痛,仇者快』的事來。」林逸暗自下決心,「不必在意清廷官員的傲慢無禮,再次派出外交談判小組與清王朝磋商。」
幾天之後,林逸接見外交部準備出發去與清廷進行第二次談判的小組成員,指示他們此次談判遵循如下原則,力爭雙方達成一個共同協議:
1.如雙方不能簽訂一份全面停火協議,也要力爭局部,特別是根據地東面達成口頭協議,停止任何的軍事行動。
2.力爭讓廣東西部清軍防禦前線的陣地開通一條通道,應允人民軍兩個師,至少一師的兵力通過,到達廣州城附近協同清軍作戰。人民軍可以同意釋放所有「粵西湛江戰役」中俘獲的清軍官兵及歸還所有繳獲的武器彈藥。
3.到達廣州城附近的人民軍保證不做任何損害清政府統治的事,原則上可以接受清政府的指揮,這是人民軍的底線。
4.力爭清政府開放商業活動通道。
最後林逸還指派參謀部一位中校作戰參謀加入到談判小組中,由他向清政府官員提供己方的軍事情報及講解幾國聯軍在廣東南部進攻的可能性和進攻的重點地方在哪裡?
這次人民軍外交部變換了談判對手,他們沒有再去找根據地北面的清廷欽差大臣李沅星,而是轉向東面找兩廣總督高連升。
雙方談判歷時五天,居於形勢逼人,清政府官員態度有所鬆動,但雙方依然沒有達成任何協議。清政府一方是由兩廣總督府派出的官員參與談判的,他們借口朝廷沒有委派全權的欽差大臣,也沒有設立一個統一的戰區衙門處理人民軍事物,而是分成西南及粵西兩個軍事衙門負責人民軍事物,所以全面停火協議他們無權簽署。
關於人民軍釋放所獲俘虜及送還所繳兵器,清方談判代表很樂意接受。但開放一條通道,讓人民軍武裝進入他們統治區,又特別是經濟發達的廣州地區,那是萬萬不可能的。不管是多少部隊,就是一個兵卒,也是不可接受的。除非進入的部隊完全受清政府指揮,官員由清政府任命,那樣還可以進一步磋商。
至於開放商業通道的問題,清方談判代表僅僅一句「現在商業活動不是在進行嗎?通道不是通的嗎?」反問人民軍外交談判代表了事。
人民軍談判小組提供的軍事情報及所作的軍事分析,清方談判代表倒很重視,連夜把信息作急件送到了兩廣總督高連升手中。
高連升總督看著這份急件,感歎:「這叛匪的軍事情報跟朝廷密探所提供的倒是一致啊!只是叛匪的更為詳細,居然精確到西洋鬼子部隊的尾數,真是不簡單啊!」
面對沉甸甸的數字,高連升感到巨大的壓力。「西洋人的火器利炮可不是鬧著玩的。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率領下,打得我大清無還手之力,封鎖珠江口,攻佔浙江定海(今舟山市),鎮海,寧波等地,威脅京畿門戶天津衛,迫使朝廷撤職欽差大臣林則徐大人。虎門廣州之戰,水師提督關英培戰死;吳淞之戰,江南提督陳化成戰死。最後朝廷不得不簽訂欺辱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賠款割地。」高連升想到十多年前的歷史,心裡害怕。
「幾個國家集這麼多的兵在香港,肯定是想有所行動了。其首選目標一定是廣州城,這一點叛匪的推斷與我方的判斷倒是相吻合。但西洋人的火器如此厲害,我泱泱大清帝國何以拒敵呢?聽說稱之為人民軍的叛匪火器亦很厲害,他們兩強相遇倒是有得拼啊!人民軍叛匪懾於我大清的恩威,現在願意相助於我大清,這倒是好事一樁。問題是叛匪提出進入我大清廣東腹地的要求,這能答應嗎?進來後他們還會願意離開吧?到時只怕請神容易,送神難啦!」高連升左思量,右思量,覺得沒有朝廷的授權,還真不敢輕易答應叛匪的一要求,「朝廷那班御史們天天盯著下面,生怕別人不出毛病,他們沒事幹。」
「只能靠自己了,西洋人再厲害,也不過區區一萬多人吧!以前的中英之戰,英國人靠的大多是船炮,並不敢深入內陸腹地,只要人民軍叛匪真的停止軍事行動,我湖廣兩地調集五、六萬的精兵,加上有堅固的城牆,難道還怕他們這些西夷蠻族不成?」高連升想到妙處,增添了很多信心。
當時的滿清王朝閉關鎖國,那些高級官員對外面世界日新月異的發展知這甚少,特別是對工業、科學、文化、思想、政策、軍事戰術戰法更是一無所知,大多還沉醉於大清泱泱大國的夢幻中。這常使他們錯誤地估錯形勢,錯誤地低估對方,錯誤地作出判斷,錯誤地採取對策,結果可想而知!
這幾天夏紅老是不理林逸,吃飯坐到他的對面,大家一起聊天假裝睡覺,林逸幾次逗她,惹來的都是白眼球。夏依濃從中撮合也不頂用,林逸好無趣,自打哈哈地離去。
看到林逸那孤寂離去的背影,夏依濃與馬紫芳責怪夏紅太任性。夏紅沒有出聲,只是雙眼含淚,其實,她看到林逸無奈的離去,心裡好痛好痛!
林逸並不計較夏紅那麼多,他只想讓身邊的每一個人快樂。看見夏紅不開心,他覺得自己有責任讓她高興。生活上的一些事,他都是很隨意的。工作中的許多煩惱,常常讓他無暇東顧這些瑣事,與清廷的談判就讓他煩心得很。
人民軍談判小組依然兩手空空回到南寧,這次談判依然沒有結果,談判小組成員滿臉愧意地向林逸主席匯報談判詳略。林逸越聽,眉頭擰得越緊,皺成一個深深的「川」字。「我已盡人事,結果是天意。」林逸心中充滿無奈地感慨,「歷史方向還不是那麼容易扭轉的!特別是一些國際性的重大事件。」
他接受這無奈的事實,沒有責怪談判小組成員,揮揮手讓他們先下去休息,然後寫一份談判詳細經過及分析報告交給人民黨中央常委會討論研究。他想靜一靜。
「得好好考慮一下後面的路怎麼走?怎不能真的就此袖手旁觀,看著西洋列強在中華大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吧?」林逸自言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