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天緣傳

龍騰世紀 第四十五章論掌 文 / 天問

    吳自然坦然接受了江無風的叩拜大禮後,把他扶起來,望著他絕世風姿道:「自古英雄出少年,無風將使老朽深感所言非虛。」說完環顧眾人一周後道:「今日是我們幾把老骨頭結盟之日,為了使大家彼此心中有底,也為了增強彼此的瞭解,我建議就在這個大廳各自露兩手拿手武功,好讓日後,彼此連袂行走江湖有知已的基礎,同時亦為我們結拜祝興,不知各位兄弟意下如何?」

    王長軍聞言,大聲叫好,只因他剛才未能試出江無風的武功深淺,心中有些不服,巴不得能夠觀摩各位義弟與江無風的武功的機會。

    皇甫一風聽後,亦隨聲附和,想乘此機會讓三個孫兒在此露露面。

    南宮雨和吳梓昆見狀,為了不掃大家的興,亦只好點頭同意。

    吳自然見大家都附和沒有反對,搶先下場,步到廳中向他們一抱拳道:「我恭為地主,就先拋磚引玉,獻一下丑。」說完要站在大廳周圍看熱鬧的僕人從外面截一段粗若人臂的活樹枝進來。

    兩個僕人領命飛快奔出截樹枝去了。

    吳自然乘這個空檔,坦然對大家說:「先嚴在世之時,頗為好僧侶,時有寺僧俠尼過府講頌經文,我幼時亦蒙一些世外高人器重,學得一些健體防身之功,保命搏殺之術,無奈至成年,俗務纏身,無法窺得武道上乘之秘,僅為一些彫蟲小技,我時常在愧對傳藝高人之餘,亦不敢求自身武功之博雜,唯研一技傍身。」剛一說及此,正欲還說一些謙虛之詞,見兩名僕人抬著一丈餘長的樹枝飛快地走進大廳,不待他們放下,就手一掌,拍向樹枝中段,手掌去勢亦不如何急驟,就如慈母愛撫嬰兒般地「摸」向樹枝。

    兩個僕人在毫無防備之下,吃吳老太爺一摸到樹枝,都覺樹枝上傳來一股極為怪異的力道,使全身一陣酸麻之後,又感覺到自己抬了根剛出爐的鐵棒,出自人的本能的驅使下,拋卻樹枝躲過一旁,旋即自以為自己未經老太爺同意失手丟掉樹枝不該,但大錯已釀成,只好大氣不敢出地跪倒在地。

    吳自然在算計這段樹枝時,就需要兩名僕人如此動作,待他們拋開樹枝躲過一旁之際,改「摸」為吸,讓這段樹枝輕巧地落地。

    江無風在其他人對吳老太爺如此做作一番,不明其故之際,叫了一聲:「好!」語音一落,控制內氣,使一個迴環輕身術,飛縱這段樹枝旁,拿起它,樹枝一入手,略一運氣察查,確證自己內心猜測之後恭敬地對吳自然道:「吳老伯,您如果不曾在朝為官,專攻這門功夫,您的掌功將冠絕天下。」

    眾人聞聽江無風如此推崇吳自然的掌功,紛紛上前察樹枝,用手一摸之下,面色都是一變。

    吳自然看了眾人的神情,心中極為自得,口中卻益發謙虛道:「老朽獻醜了,獻醜了。」說到這裡帶有考江無風的口氣道:「你吳伯這一手能否入方家法眼?」

    眾人在接觸這段樹枝後,只知道這段樹枝有點怪異,但又說不上來怪異在什麼地方,或許是受江無風的名聲與武功所累,聽到他都叫好,知道這段樹枝一定被吳自然施了一個手法,偏自己又不識,這時聽吳老太爺發問江無風,不由都同時看著江無風,急欲明白此中之秘。

    江無風一看眾人都望向自己,略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急忙回答道:「吳伯,您有這一手功夫傍身,天下大都可以去得了。」

    吳自然聽後急切地問道:「無風你如何有此一言,該不是寬慰我老頭子吧?」說完即自得又有自嘲的打了兩個哈哈。

    江無風聽他如此一說,急忙辯道:「不是,不是。無風不敢無緣無故推崇您的。」說到這裡看到眾人都急切地望著自己,不敢再涉其他,用略有崇敬的語氣認真說道:「吳伯您所施展的掌法為『七哀掌』。」說到這裡不理吳伯的詫異,和其他人的驚駭接著道:「江湖中故老傳聞,『七哀掌』是代代單傳掌功。由於這種掌功極為霸道,初修習者,如果能夠安全度過七七四十九日,才可以修煉。否則氣勁反噬,必然七竅流血而死,但是如果具備了這個修煉基礎,卻再也不能修習其他門派功夫,否則將有氣勁反衝肝肺,萬蟻噬心的苦楚。」說到這裡,望著吳自然問道:「吳伯,不知風兒是否有說錯?」

    吳自然聽完,像是看一個怪物般地望著江無風,見問,急忙答道:「一絲不差,一絲不差!不知風侄如何得知本門之秘?」

    江無風聽後,略有尷尬地道:「我父親年少之時,曾蒙貴門一位先賢看中,欲強傳衣缽。那時,我祖父因只有一根獨苗,以要授之家傳武學為名婉言推托了那位先賢的關愛。貴門那位先賢歎良才難遇,不甘就此退縮,同時在言談之中也可能看出我祖父對自己的武功太過自信,當下二人在我祖居山後爭拼起來,誰知,從早拼到晚,何止千招,仍是一個平手之局,兩人見天色已晚,頓生惺惺相惜之心,約定第二天再戰,誰知第二天,我祖父早早依約趕到後山,貴門的那位先賢一看到我祖父就把手中一個包裹擲來,使出絕頂輕功而逝去身影。我祖父瞧得真切,知是一個包裹,就手接過即時追趕不及,惆悵返回家裡,打開包裹,卻是一封信,與一本陳舊的帛書,信中介紹了貴門的淵源與門規,我祖父為人極為自負,把貴師門的帛書藏好,直到臨死才告訴了我父親這段秘笈,我父親為人比較變通,待他四十歲那年,家傳武功已是大成,憶及祖父遺言,找出貴門那本秘笈,江無風說到這裡尷尬之色又增加了幾分,語亦沒有那麼流暢地接著道:「父親好武功如命,又極為好勝,一翻開貴門秘笈,就再也合不上去了,貴門的內功心法,與尋常武功相悖之極,我父親照秘笈運功,便有不良的反應,好勝心驅使下,強練貴門內功,終人不能勝天,走火入魔癱瘓在床……」

    南宮雨和皇甫一風聽到江無風如此一說,才明白昔日主人明明武功大成,怎麼會突然間不到一個月就走火入魔的原因,同時也因江無風的敘述而對吳二哥敬重許多,絕不似剛才僅敬重他的仁和,慷慨,而對他這一門派能與「九品堂」的武學能夠相提並論產生敬重。

    吳梓昆和王長軍行走江湖幾十年,亦聽到老一輩名宿約略提起過江湖中有一種絕世掌功與崆峒派的「七傷拳」有異曲同工之妙,卻又遠非「七傷拳」所能比擬的,想不到今天親眼目睹有人使出,不約而同地伸手,一人撿一頭地拾起這段樹枝,欲一探樹枝中之秘。

    江無風見狀,似是為了完成吳自然的試題般地接著道:「『七哀掌』掌七哀,心者血脈之腑,肺者氣之源……」

    吳自然聽後面色一變,打斷他的話道:「無風世侄請勿頌下去,切不可讓在場的各位都專心於你的說詞,不然對他們將是有害無益……」說到這裡訝然地問江無風道:「你怎麼能夠頌念『七哀掌』的功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