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廂情願把賣國這個碩大的帽子扣在中正先生的頭上,我是很不贊同的!今天我就拿為什麼小日本選擇在那一年的九一八動事變來解述一下什麼賣國.
九一八,很多人恨恨然「不抵抗政策」幾個字;按他們所設想,蔣公為當時中國之主,所以一切靠的上罵名的決策都要背負,特別是在建國後若有若無的醜化放縱下.這裡是典型的獨裁式認定,而且他們這種定論的方式是人云亦云,尤其不能讓人接受。
其實中華民國的屈辱,不在於**,不在於列強,這個根子自從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倒塌滿清入關時就決定了.恕我直言,作為一個龐大的、制度延續了很久的帝國(國家),其轉型付出的代價必然是巨大的,而且這次轉型今天也沒有完成,甚至可以說很不成功,所以國家仍然在喊復興,任務十分之艱巨,令人慨歎.
話題轉回來,為什麼日本人會選擇九一八呢,按馬克思說法,這偶然其中定是有必然的,不因你主觀意志而改變,老毛坐那個位置,他也還是要打!我就從日本人的角度說一下(注意從日本人的角度說的,所以不好聽的話不要罵我啊):
1.日本必須擴張,這一點不用說了:生存,擴張;而據田中奏折,擴張在大6,不在北,不在南,擴張在支那
2.其時,中原大戰剛剛結束,北方諸省滿目瘡痍,非十年難以恢復,況且蔣介石即使勝利了,北方勢力的重新洗牌他也沒有參與,新軍閥們的修養生息也造就了又一次的雜亂無章
3.包括共黨在內,當時中國有正統的南京、另立的廣州、割據的瑞金三個政府,大大小小十幾個勢力,可以說他們之間的衝突是必然的,但是這種必然對國力的損害不言而喻
4.由於是張是那根稻草的原因,蔣獲得了勝利,所以馮系與閻派肯定是不會給東北好臉色的,這時候不欺負東北欺負誰
5.同樣,由於東北軍為了所謂調停出關的十幾萬大軍基本上可以說精華盡在於此,而且鑒於老毛子的德行和東北邊疆的廣泛,簡直難以想像東北內腹之空虛,那就更要打了
6.或許你會說蔣介石總該行使下職權起點作用吧?!我告訴你: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表面上號稱中國的中央政府,實際上其直接掌管的地區,只是長江中下游的幾個省而已,雖說是當時中國經濟所在,但是這還是只是個地方型的中央政府,況且他們自顧不暇.
7.1931年生長江全流域特大洪水,災情遍及川、鄂、湘、贛、皖、蘇6省,淹沒農田462o萬畝,死亡人(據8月6日《申報》報導:潯關浩渺,火車、飛機、電報均停.圩堤沖塌,田野悉成澤國,房舍牲畜農作物盡遭淹沒,災中有2ooo多人被淹死.8o%以上災民因飢餓四處逃荒;又疫癘流行,病患者占災民人數的11%以上.國民政府救災委員會,委託中國華洋義賑救災總會給江西包括九江、德安、星子、湖口、彭澤、瑞昌、永修在內的一等水災區共12縣,運糧撥款.各縣分別舉辦了施粥場.)雖然南京政府其實只是一個地方型政府,但是作為名義上代表中國的政府,事實上南京政府的確也做了他所能做的全部.
8.這還不算最離譜的,當時的**還比較理想化,對蘇俄的美妙幻想讓我現在都想笑,而因為胡漢民而分裂的廣州政府竟然還想向日本求助打到老蔣,這能不讓日本人心動嗎
9.西方諸國正值經濟危機,日本在遠東的動作會不會引起注意,你說呢,我認為這是諸國干涉最少的時候;而蘇聯呢,也因為中東路事件對我們相當敵視,何況蘇聯人也是王八蛋
綜合來綜合去,天災、**,積年疲弱,如此美食,無人競爭,再不搶手,真是暴殄天物(不要對我說什麼國家之間友好相處之類的鬼話)
或許你還會說,老蔣好歹是個人物,應該早就看到這一些,早作準備嘛,搞得這樣一團糟!好不好的就只看見政府是崇洋媚外,動不動就是友邦驚詫;其實我不介意說那些傻x憤青,充其量是民國時代的憤青罷了;即使是現在我們不也是常常抗議抗議麼
要說當時有見識的人物不少,不少人都提出了中日必有一戰,其中又以蔣百里先生為最——持久戰就是他的觀點,在當時哀鴻遍野的情況下,他就提出了三個戰略階段和中國必勝,不愧是民國三傑(具體事宜大家自己去查,很牛叉的人,可以算是蔣介石的參謀);蔣介石當然更清楚其中的危險
為什麼要那麼快的統一軍制,不惜冒軍閥抵制生大戰的危險,你只要知道沒有一個近代化的軍隊,那怕**游擊戰再牛叉,抗戰也是不成的,打仗不是請客吃飯,只靠精神是不行的,那怕國民黨再不怎麼會打仗,該硬的時候也硬了不少,正面戰場畢竟不是側面戰場
還有,打仗靠什麼,拿破侖說了:第一錢,第二錢,第三還是錢.其實蔣介石的眼光只長遠在當時的中國遠同儕,要不然就不是他坐那個位置了,這裡這個時侯是**決定腦袋的,這個時侯,稍顯稚嫩的**還是不行的
想進行現代化的戰爭,以抵禦外辱,沒有穩健的財政基礎是肯定不行的,因此國民政府才會在濟南慘案之後隱忍那麼多年,只不過日本人沒有等到我們「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我敢保證毛太祖在那個位子上也是隱忍為第一要務,穩定為一切的前提,經濟嗎:所謂十年生聚十年教訓,都要向改革看齊,說實話比那時現在難多了;那些友邦驚詫的憤青事實求是的說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共黨印尼屠華都忍了,民國有什麼不能忍的,何況一個事實上的割據政府;以我的看法,一個沒有準備好的政府,本來就孱弱之極,想要贏得一場觀乎國家命運的戰爭難,而且這種事情,這種民族存亡續危的事情不能僅僅指望所謂的精神勝利法,所以沒有把握,就要忍,別說騎到脖子上,就是騎到頭上也要忍,因為我們後邊就是一個苟延殘喘的她,當時的局面是稍有不慎就是亡國滅種,不是那個位置,沒有人敢說負擔的起,這裡不是抗美援朝:在人家地盤上打,後面還有個蘇聯頂著——當時包括日本人美國人在內三個月滅華的說法不僅僅是吹牛,可以說是對現實危機的一種極其具體的描繪
當時的國民政府,在財政上,可以說是很牛的:國民政府北伐之後接下了自滿清到北洋政府的爛攤子,這個爛攤子可以說是無底洞,所以是從無到有,甚至可以說是從負到有,同時宋子文、孔祥熙還必須應付由於內戰而不斷增長的軍費開支,以及軍隊現代化所需的經費,而且還有投資在教育、工業與農業上的費用,(談到教育,我就對現代的極其不滿)其成果就是通過「廢兩改元」、「統一貨幣」、建立中央銀行等改革讓中國有了自主的財政與展現代化經濟的基礎,開始進入現代化的展時代.所以說雖然錯誤很多,宋子文怎麼說也還是個很有能力人物滴.比**強多了
那麼有了錢怎麼辦呢?就是搞工農業基礎,搞交通,搞近代化,怎麼說也要搞得有進行民族戰爭的能力;毫不客氣的說當時的中國就是一窮二白,比解放後還窮,但是經過國民政府的努力,拓展了西南與西北的交通路線,連結了華南與華東的鐵路運輸,並且打通中國與蘇聯以及緬甸通往印度洋的6路交通,這些都成為抗日戰爭中,極為重要的對外聯絡生命線,當然作為流亡中的政府,共黨是不用考慮這些事情的.
另外你不要說什麼社會黑暗的屁話,我只知道總體上農村經濟由軍閥混戰時的凋敝不堪經過國民政府的投資開始向自給自足轉換,而關於那些物價飛漲的話,我只是想說沒有什麼時代,這種戰爭情況下不飛漲的,不飛漲我叫你大仙!當然這同時生的**的確讓人不能忍受,但那絕不是主要原因,這種轉移視線的招數讓人可恥,我的意見是四大家族固然可恥,主要矛盾還是國戰.
總體來說,當時的政府是個雖然毛病多多,但還是力求上進的政府:她解決了多年內戰的問題,有了較為穩定的中央政府,擁有了全面的規劃還有復興的活力,理財練兵教育建設,這樣的國民政府才有了一個中央政府的架構組成,各地也才逐漸地在實質上與精神上,形成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整體的整合運作.當然你可以事後諸葛亮的說東指西,看那裡都不順眼,而對於我,只是歎息,這種上升的勢頭、進程的短暫,還沒有形成規模就被日本人打斷,讓人扼腕不止,否則給國民政府幾年,中國人民或許不需要用八年的痛苦來承載勝利的難堪.當然作為日本人的話再也沒有比在中國的農業尚未改造完成,工業基礎尚未邁入近代化,社會凝聚力還不足夠,現代化的軍隊也沒有形成的時候來先制人更好的時機了,這是中戰略的方向.
當然**嗎是第一個公開提出抗日口號的政治勢力,不過嘛其目的就頗讓人玩味:當時的**先是一個小勢力,還有點料——抗日必先反蔣;後來嘛,不行了就是——逼蔣抗日;再後來麼正被打擊的好聽點是長征是戰略轉移,不好聽就是喪家*般逃亡就成了聯蔣抗日了;這裡抗日是什麼,國戰當前,國民黨固然表現敗類,其他人也就是百九十步水平.
最後感歎一下:民國時期人材輩出,正所謂風雲際會,亂世豪傑,不以勝敗論的話,只是一個黃埔就夠讓人慚愧的了,何況思想界胡適先生、魯迅先生,教育界的蔡元培、梅貽琦,文學界也有周作人、王國維,史學家陳寅恪等,其他什麼徐志摩、梁實秋、林徽因、金岳霖就更不用說了,只是以當時那個時代那民國政府裡一水的的海歸碩士、博士部長就讓人敬仰.建國後政治人物概不討論,咱就說說文學,tmd沒有幾個成器的還被打成非主流,什麼狗屎傷痕文學,什麼小資主義等等,最近我看到一張**的言論很不滿,翻過頭去看其人寫的東東,真是一般,竟然還以為一個人可以代表整個8o後,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被自己的臉皮遮了,ok,跑題到此完畢!
ps:其實我對蔣公還是蠻敬佩的,不談其在西沙事件的表現,也不要看他到台灣後一直沒像阿扁一樣,更不要說其人終歸是一代梟雄,只是既生瑜何生亮,我只是從一件他年輕時候的小事就可以看出先生年少之氣概:時值五卅慘案,列強欺凌,中國少有的一次各種勢力合作對外;其中蔣公激憤語:「6軍來了,打6軍;海軍來了,打海軍」英國東亞艦隊指揮官蔑視的說:「閣下,這裡站著的是大英帝國駐中國艦隊司令官」蔣介石回答說:「鄙人同時兼任長洲要塞司令官」(長洲要塞,廣東一軍事要塞,恰位於英艦隊炮口下,基本上一次齊射就能炸平那種)
引用資料:
**傳
民國軼事
中原大戰
中日戰爭史
歷史上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
中**隊近代化歷程
蔣百里生平
田中奏折
黃埔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