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封神一戰之後,西方教更名佛教,接引另立沙門,重化一方世界,稱之為極樂世界,天道之下,沙門便與玄門相當,地位相符,只那接引不如鴻均,於道之一途相比鴻均卻是千差萬別,是故,沙門雖有接引准提二位聖人教主,但卻氣運終是不足,比不得玄門正統。
自鴻均講道以來,三清便占的盤古正宗之名,天地正統,又為玄門正宗,一心向道,心中有鴻均,是故道教一直為天地之尊,是為正統,便是已近滅的截教也是如此,天數之下,便是當初人闡兩教與西方教聯手相抗截教卻也不敢滅了截教。
鴻均合天道,以人族為天地主角,通天成聖,以「截取天道之下一線生機」為截教立教根本教義,習得道法,衍化天機,取一線生機以救自身,通天自身驕狂,欲學道祖「有教無類」,截教廣收門徒,通天講道,為那天地眾生大開方便之門,卻又看不起那人族後天所生之民,截教門下多為妖族,雖然看似「有教無類」,但從根本上卻沒有做到道祖所定,人族為天地主角是為天數,通天有心逆之,且不聞,順天者逸,逆天者勞。是故,通天便是本事再大,卻也挽回不了截教的敗局。
雖然看似截教之敗是在於沒那鎮壓至寶,但實際上這些卻不是根本原因。
盤古開天地,理陰陽清濁,天地初生,秩序混亂,鴻均有天命,成聖以教化眾生,理清天地因果,掌握天道運轉,以紅雲為棋子,化為天地因果之由,至此天地間因果回歸正道。
天道之下九為數之極,是故有九聖,先有七聖出,女媧稟呈天命,仿盤古之身造人族,得成正果,人族一生便是先天道體之形,合乎天地至理。想那盤古,得大道顯化而成,受命開天,其身稱之為道體,天地開劈之後,凡後天所生之物無不先要將身體轉化為道體之後才可修得大道,別看人族弱小,但有此先天道體之身在,又豈是弱者?此間又豈無貓膩?
天數演化,三清等人借教化蒼生功德以成聖,皆有因果於天地蒼生,那老君道行高深,於鴻均之道最是貼近,先行一步,借人教以成聖,先就佔優,又奉自然無為,道生萬物而不加以主宰,演化萬物而不加以干涉,順其自然而然,是故老君最合乎於此舉,人教氣運強盛,老君自然不憂。
原始得老君人教啟發,立闡教以教化蒼生,雖不佔人族之優,但所收之徒大部分是人族,貼合鴻均教義行事,是故闡教氣運不衰,也可長存。
西方教二人不得正宗之名,便是立教也差人一籌,而又最後立教,大教者,以教化蒼生為己任,蒼生信仰,只有功德加身,西方教本就旁門左道,無有正名,天地蒼生以盤古為先人,鴻均為指引,西方教無人肯信,加之接引准提二人成聖功德,這立教功德又不足,無奈之下只好立下宏願,藉機成聖,只是此法總是旁門,不為正宗,卻不比三清來的逍遙。
女媧雖不立教,也不屬盤古正宗,但卻造出人族,以此便可據一分優勢,借此以永恆;那玄天更身具三門大道在身,又與人族有因果相存,更兼有「玄門護法」之職,盤古正宗,天地永恆自是不必說。
截教取天道之下一線生機為根本,通天性格孤傲,欲學道祖教化天地眾生之舉,「有教無類」,為天地眾生大開方便之門,此舉本就算是逆天之舉,干攏了天道運轉,其截教弟子又多為妖族,與道祖所定相駁,雖有誅仙劍陣不足以鎮壓大教氣運之說,但總的來說,卻是因此而遭災,好在通天明悟過來,只是時機已晚,若按原本進程截教注定是要覆滅的,好在此時有玄天在,通天借玄天之手救下部分教眾根基,背截教而不出,悟得「破而後立」之道,關門閉戶,以待天時再開截教,行那教化之事。
而封神之戰,通天悟得「破而後立」之道,藉機以整截教,便再合道祖之舉,其本身也為盤古正宗,便是四聖聯手也不敢覆滅截教,滅其道統已是大因果,截教雖名亡但卻還有機會再興。
轉過頭來,這接引另立沙門,大教之下一無鎮運至寶,二無永恆神通,雖是名聲來的大,但實際上卻是飲鳩止渴,畫餅充飢之舉,終是不得永恆,只是接引身化阿彌陀佛,與沙門同存,自是不肯甘心,另立極樂世界為本,以「佛」為信仰,以天地蒼生為基礎,以求永恆唯一。此舉雖好,卻未免太過霸道,干涉了其他聖人的利益,總是不妥。
是故,此番玄門三聖聯手,玄天與老君同盟,立下漢朝大業,以東勝神洲為基,兩家直掌漢國國脈,以人族正統自居,餘者皆屬旁門,西牛賀洲人煙稀少,又為蠻夷之民,便是阿彌陀再教化卻不能供得沙門大興,這是玄門眾聖設下的局,是為明謀,便是阿彌陀也不得不重視。
只是,大道之下,萬物所生,自有其根源,有其發展,其滅亡……
沙門注定要大興……
那地星之上,華夏之土,有一漢室而立,此為地仙界的投影,自地星建立以來,地仙界所發生的事兒地星之上便也有,劉邦於地仙界立下漢國,這地星之上便也有一個漢國。
歷時二百餘年……
漢哀帝自元壽二年六月(公元前1年)去世後,九歲的漢平帝即位,元後臨朝稱制,以王莽為大司馬。
王莽是漢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漢成帝時前22年,王莽初任黃門侍郎,後升為射聲校尉。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新都侯,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綏和元年(前8年)繼他的四位伯、叔之後出任大司馬,時年38歲。翌年,漢成帝崩。漢哀帝繼位後其祖母傅太后、母親丁太后的外戚得勢,王莽退位隱居新野。其間他兒子殺死家奴,王莽逼其兒子自殺,得到世人好評。
前2年王莽回京城居住。前1年漢哀帝無子而崩。王政君掌傳國玉璽,王莽任大司馬,兼管軍事令及禁軍,立漢平帝,得到朝野的擁戴。1年王莽在推辭再三之後接受了「安漢公」的爵位,將俸祿轉封兩萬多人。3年王莽的女兒成了皇后。元始四年(4年)加號宰衡,位在諸侯王公之上。大力宣揚禮樂教化,得到儒生的擁戴,被加九錫。
5年,漢平帝病死,立年僅兩歲的孺子嬰為皇太子,太皇太后命莽代天子朝政,稱「假皇帝」或「攝皇帝」。居攝二年(6年)有人不斷借各種名目對王莽勸進。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嬰禪讓後稱帝,改國號為新,改長安為常安。
此子本為佛門弟子阿難聞佗多所化,地仙界之內,東勝神洲由玄門直接掌握,便是天數在佛門卻也不行,阿彌陀想要大興佛門,卻也走不通這條道路,是故,佛門將眼光打到了地仙界的投影地星之上,那阿難聞佗多受如來之命降生地星之上的漢朝,所化王莽,意為擾亂朝綱,以掌皇權,改立佛門為國教,半途卻為玄門弟子識破,王莽篡政未成,漢朝中興,再立東漢之國。
只佛門卻並未死心,先後降下佛子轉世化為宦官,篡奪皇帝權勢,道教自是不甘,又化出弟子出山,結姻皇室,是為外戚,兩方互相爭奪權柄,始有外戚宦官之亂,二者相互傾軋,搞得漢室烏煙瘴氣。
這期間,蓬萊島勢力代表的儒家卻是一直未有大事,不與兩方相爭,也不偏頗二者,只求忠義二字,卻是名聲猶勝二者。
其後,宦官專權日益嚴重,外戚勢力不比此方,加之兩方爭鬥,道家聯盟儒門卻一直未有表示,是故,道家便開始懷疑起了盟友,終在公元前184年,道家遣下弟子化身張角,發起起義,打算另起爐灶,終是準備不足,此番起義不成反為亂,在其他兩家打擊之下起義被鎮壓,道門無奈之下另選他人。只是漢家衰敗之下,佛門見事不可為,也拋下衰敗的漢室,另立他人為代表,與之爭奪天下。
漢室將傾,大廈不成,天地大亂,佛門起狼子野心,遣下弟子相助,終至一人脫穎而出,是為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此人心狠手辣,常以殺人為樂,華夏百姓多受其苦,有佛門暗中相助,曹操迅速崛起,於北地建立陣營。
道家無精英弟子可用,勢力大減,三番四次選人不妥,後得立下江東孫策,後於戰中又死,無奈立下孫策之弟孫權。
此前又有蓬萊島出手,以儒家為代表,以「擁護漢室,維護華夏正統」為己任,於那蜀中之地立下漢室宗親劉備,此時三方俱成鼎立之勢,便是三國的由來了。
北方曹營由佛門支持,吸取了當年李斯的教訓,挾天子以令諸侯,爭霸於天下,得佔大勢;江東孫權自能自守,不足攻勢;蜀中劉備有心復漢卻無力,空餘歎息之聲。(三國之事不詳述,大家有空有想法的看三國去,這兒只是因文章需要來說的,其實作不得數)
地仙界,東海之上蓬萊島。
都天殿內,玄天睜開眼睛,瞳仁中似有混沌衍化,黑色的瞳孔似要將萬物都吸納進去,半晌,才恢復清明。
「終是還差一步……」玄天喃喃道。
自上次於地星之上立下那都天神煞陣,以華夏之民為元氣,以十二根巨柱為大陣之基,以那數十萬巫兵為轉換器,以華夏國脈為發動機,將那天地戾氣轉化為可供吸收的靈氣。
此陣一來是為了完成玄天對國人的保護,以完他一些前世的執念,二來,卻也是在為了解決那天地大劫的根源。
此前鴻均曾與他說過,這天地大劫的根源原是來自修士吸收天地間陰陽造化之力所來,混沌當中孕育盤古,盤古得天獨厚,修成一身通天徹地的修為,成就比之聖人還高,但終究是不是聖人,開天闢地終至身隕,化生天地萬物,此為盤古的劫,開天便是劫,盤古能得此修為便是因。
盤古死後,所開天地間萬物俱生,生靈得道修行,吸收天地造化,便是與天地結因果,生靈越多越強,則吸收的造化越多,但天地間陰陽造化之力總是一定的,生靈一味吸取,不得付出,待到天地造化之力減少到一定量時,便會引發大劫,彼時,天地間因果糾纏深厚,生靈之間便會產生爭鬥,於爭鬥中失敗的便將飛灰煙滅,將自身所吸收的造化之力還歸天地,而勝者,則將自己所欠的量以敗的一方之補上,只是此間種種終究是一種取巧之法,因果終究還在,只是無窮量的累積罷了,終有一刻會爆發出來,屆時便是無量量劫之時。
若按鴻均所說,那這大劫便根本無解法,每次大劫都是因造化之力減少而產生,大劫中的修士互相爭鬥,彼此殺死對方,直至天地間造化之力得到一定量的補足後,大劫完成,但因果始終存在,且每次大劫中逃脫的一部分修士所吸收的造化之力便留存下來,如此循環往復,造化之力卻是在不斷的減少,終有一天,造化之力也會有枯竭的一天,此時,天道受損,根本不能補足,無量量劫之後,天地必將重歸混沌,再行衍化。
當初玄天為此深陷矛盾當中,甚至當初曾有過殺了全天下的修士的想法,但這卻是不行的,於那避劫之法相同,這也是一種取巧之法,修士能殺盡麼?當然不能,便不說那修士,便是那聖人,玄天便拿他沒則,何況盤古開天地,為的就是大道之下的演化,若玄天將這天地間的生靈殺光,阻止生靈衍化,大道運轉,那跟毀滅天地沒什麼兩樣,自是不可取的辦法。
而後玄天卻是另僻稀境,妄圖以陣勢代替,以陣法吸收那修士之間因果所生的戾氣化成靈氣以供人再次吸收,那都天神煞陣便是玄天所做的一次試驗。
這好比於那科技產品一般,只是,這東西卻是很難滴~~~那地星之上的都天神煞也不能做到如此,只能吸收部分戾氣或是污濁之氣化成可供人吸收的靈氣,但這天地間不缺的是靈氣,缺的卻是那供不應求的陰陽造化之力,這陰陽造化之力又豈是隨意便能掌控的?便是鴻均也不能,這方面的東西不是道行神通就能滿足的,想那鴻均,合天道的能力都無法解決,可見,這陰陽造化之力卻不是神通道行便能解決的。
這事兒放在鴻均身上或無解,但放在玄天身上又不一樣,非是玄天能力便高於鴻均,卻是一些機緣巧合。
玄天有鴻均所沒有的,一則是那後世的思想,與洪荒這些個時代的人不同,玄天身為穿越者,一些思想湧自於後世那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不同於洪荒現有的固定思維模式,將一切寄托於道行法力當中,玄天自有他的看法,而且後世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多的是,或許有些在那個時代沒用的想法在這兒卻能實現,誰又說的準呢?
二則是關於大道本身的,混沌當中化生盤古一人,盤古掌開天大道,其使命便是開天,另外還有四樣混沌至寶,這等至寶都幾同於大道的存在,它們代表了各自的大道。
開天斧身如其名,為開天大道所必需之物,盤古持之開天,為大道演化必然。
造化玉碟卻是不同,說起來倒應該稱之為大道玉碟才更合適,當然,要稱之為教化玉碟就有些太過那啥,彆扭了。這造化玉碟卻是主後天教化之職,持之教化天地眾生,有大德,有大能者才可。
混沌珠游離混沌當中,鎮壓混沌,無人可見,此物雖然不見,但卻是天地所成的根本,盤古開天地,劃混沌清濁而成,可混沌無限寬廣,盤古雖有大能,又有開天斧這等至寶在手,但卻也不能將之完全劈開,洪荒雖大,卻連混沌的一半都不到,實際上,便是鴻均如今如不知混沌有多寬,有多廣。盤古劃開天地容易,但來自混沌壓力又是何等巨大,如同那潛艇一般,於海之中,內中大開,要受多大的壓力可想而知,便是當年盤古也不得不撐天地而死,如今這天地能保存還是靠著這混沌珠游離混沌鎮壓所得,若無此物鎮壓混沌,只怕這天地還得不斷的被混沌腐蝕同化。(本書不怎麼講它,只此一提,以後不再細說。)
最後一物,卻是那混沌青蓮,此物也同屬混沌至寶,與那造化玉碟差不多,內含大道,其實四大至寶都有其獨有的大道在內,但卻只有造化玉碟與混沌青蓮二者可成獨一的大道記錄器,開天斧不能作為領悟大道的法寶存在,而其與盤古一同為開天大道的存在,開天之後,這份大道顯現便是三清與玄天手中了。
混沌珠沒人見過,其大道不可見。
依大道演化來說,開天大道所主持的就是劃開一片天地,扯起舞台地基,造化玉碟所代表的就是導演之職,而混沌青蓮所代表的大道就是那演員與道具。
三者同是大道的一部分投影,三者相比起來自是不差,鴻均依幾乎完整的造化玉碟而成就合天道的道行,無論神通還是道行都是天地間堪稱第一的。但鴻均卻有極限,相比玄天的好命來,鴻均卻要差許多,玄天不僅有開天大道,也有造化太碟的大道,更有那混沌青蓮的大道在手。
那陰陽造化之力落在鴻均的手中或許無解,但偏偏這混沌青蓮主造化,玄天又偏偏有部分青蓮造化大道在手。
當初混沌青蓮受開天大劫四分,有青、血、黑、金四色蓮子化出四座十二品蓮台,其血色蓮台落入冥河手中,黑色蓮台落入羅侯手中,金色蓮台落入接引之手,青色蓮台落入玄天手中。
當時玄天得到這十二品青蓮的時候自是狂喜不已,此物不同於其他先天靈寶,雖然十二品青蓮只有四十一重禁制,不比那先天至寶的存在,相比之下,這青蓮的功能還沒有那乾坤葫蘆來的大,但偏偏玄天對之喜愛更甚過那跟了他多年的乾坤葫蘆,其根本原因便在於這青蓮有一特性,便是能將它同源之物煉化入內以提升法寶的品質。
這等性質卻是其它法寶所沒有的,也就是這等混沌至寶所化,又是那啥,植物類法寶才有這種功效。
或許其他人得到了這法寶還沒這麼狂喜,因為就算別人知道這法寶可以提升品質,但卻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心思,原因就在於那可以提升法寶品質的東西都不好拿。
一個是在接引手中,聖人法寶,豈會輕與別人,死道友還不死貧道來著,自家的東西都還沒有富起來更別說給別人了,損己利人之事接引還沒有這等好心腸。
一個在冥河手中,這冥河雖然不是聖人,但也不好惹,就他的性格,躲在血海當中便是聖人也拿他有些麻煩。
最後一個黑蓮不知道在哪兒
這些種種,卻只有玄天才知道,他偏偏知道一些後世的經過,知道那黑蓮的去處,知道接引的金蓮會被別人給存壞了,再說,一個冥河,別人不好收拾,但他可不會這麼想,就憑他那乾坤葫蘆再加上他聖人之身以及他那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作為,他不信拿不到。
如此這般,才造就了二十四品青蓮的出世,也只有這般,玄天才有一定的條件敢接那轉化陰陽造化之力,化解天地量劫因果的本事。
玄天恨罵一聲道:「我他媽的神經病,沒事兒自己找事兒做,做了好事兒別人又不謝我來著……」說歸說,但玄天卻不得不動手,畢竟這天地,不僅是他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有他的眷戀,有他的顧忌,有這片天地的存在,他才會有歸屬感。
聖人,是寂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