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當初曹操名人散播傳國玉璽在董卓手中,董卓聞聽此事之後大怒,為此董卓將潘隱綁來大罵道:「好你個潘隱,我給你高官厚祿,你竟然敢這樣出賣於我。」
潘隱故作無辜狀問道:「不知下官如何出賣丞相大人了?」
董卓抽劍指向潘隱怒道:「哼,你還給我裝,傳國玉璽之事只有你我知道,我自然不會去宣傳,那麼只有你了,說,你到底是何居心?」
潘隱鎮靜的答道:「請問丞相大人,若是我出賣了您,我又何必將傳國玉璽獻於您呢?」
董卓冷笑道:「哼,李儒說的沒錯,你就是一個奸詐小人,想當初你將傳國玉璽獻於我的時候就沒安好心,定是你已經投靠了某人,然後奉命利用傳國玉璽前來來陷害於我。」
潘隱回道:「丞相大人如此說可是冤枉了潘隱。想當初我也是見整個大漢只有丞相權勢最大,這才將傳國玉璽進獻於您,若是我從屬於任何一方,為何不將傳國玉璽獻於他人?您也知道,傳國玉璽乃是絕世珍寶,而且他不僅僅是一件珍寶這麼簡單,既然這樣,您可認為這個天下有人會捨得將傳國玉璽送於他人?再說,若是我散播的謠言,那對我有什麼好處,我可是獻玉璽之人,此事若是天下人知道,我潘隱沒有將玉璽上交朝廷,反而拿玉璽在您這裡求官,以您的智慧可以想一想,誰還敢用我?」
董卓被潘隱辯的無言以對,只好收起手中寶劍說道:「算你能言善辯,不過此事不能就此罷休,我定會命人繼續追查下去,若是被我查到果真是你,定當取你項上人頭。」
潘隱答道:「潘隱做事無愧於心,我想丞相大人定會還我清白。請問丞相大人可還有事?如果沒事的話,潘隱就此告退。」
董卓揮手說道:「你走吧。」等到潘隱離開,董卓召見了李儒問道:「文優,我私藏傳國玉璽之事已經被人知道,如今要怎麼辦才好?」
李儒答道:「為今之計只有將傳國玉璽獻於朝廷,而且您可以說是當初得到傳國玉璽懷疑真假,這才放在您這裡保管,等到現在辨出真假正要獻於朝廷,卻有人散播謠言,欲陷您與不義,如此可堵天下悠悠之口。」
董卓否決道:「不可,豈能將傳國玉璽交與朝廷,既然到了我的手中,就說明天命在我,我是不會將它交與任何人的。」
李儒急道:「不可,若是您還想繼續保持現有權勢,就必須將傳國玉璽上交,否則我擔心天下諸侯以此為借口聯合起來討伐我們。」
董卓遲疑了一會說道:「此事容我再好好思考一番,你先退下吧。」
李儒見此無奈的推出丞相府。
如此一個月,董卓始終沒有將傳國玉璽上交,李儒為此焦急萬分,直到永漢二年三月中旬(公元188年),曹操發佈征討檄文號召天下群雄共同討伐董卓,董卓這才著急起來,忙召見李儒詢問如何處理此事,李儒想了想說道:「為今之計只能堅守關隘,將洛陽周圍險要之地皆派兵把守,只守不攻,群雄之間未必真心結盟,這樣一來時間一久,他們必定內生嫌隙,只要我們善加挑撥,群雄必敗。」
董卓聽後放心的說道:「如此我就安心了,此事就交與你辦了。」
李儒告退之後立即著手辦理此事,他命徐榮領兵兩萬進駐滎陽,節制敖倉、廣武再令胡軫領兵五萬進駐虎牢,令李蒙、王方、段煨前往伊闕、大谷、轘轅,令張濟守備弘農,令李傕、郭汜守武關,其餘諸人皆守衛洛陽周圍險要之地。
當李儒做好準備之時,諸侯已經群聚酸棗,而孫堅也終於在永漢二年五月上旬(公元188年)到達酸棗,這時候酸棗匯聚了整整二十路諸侯,曹操見諸侯皆已到齊,召集二十路諸侯於中軍大帳議事。
眾人依次進了中軍大帳,見主位之上無人便知道今天議事之首便是要退推舉盟主了,因此眾人列坐之後皆交頭接耳,等到袁紹以及曹操進了大帳,眾人全部噤聲,曹操見此說道:「我曹操在此感謝諸位前來相助。」之時話還沒說完,就聽一人打斷道:「我等不是來相助你曹操的,而是來攻打董卓的,這一點你要分清楚。」曹操順聲一看,原來是袁術,對此曹操直接無視,然後繼續說道:「董卓欺君罔上,殘暴不仁,因此我等群雄這才來到酸棗,如今眾人皆以到齊,若行大事,必立盟主,盟主的重要性我想在座之人皆知曉,立了盟主我們才能號令統一,才能齊心協力共誅董卓。」
曹操說完,孔融起身說道:「孟德首倡義旗,因此盟主之位非孟德莫屬。」曹操聽後搖頭說道:「操有自知之明,因此盟主之位不適合我。」
孔融提議之時袁紹心中緊張,見曹操推辭,這才安心,不料又有人起身說道:「幽州刺史劉虞乃我漢室宗親,德高望重,可為盟主。」袁紹順聲望去,原來是劉備,見此袁紹之心再次提起,不料劉虞說道:「我不通兵事,此次討伐董卓,盟主必將指揮群雄與董卓交戰,因此我不適合做盟主。」袁紹聽後這才再次放心。
眾人見連推選兩位都推辭了,因此氣氛有些冷場,這時候曹操說道:「本初兄四世三公,在做之人多為袁氏故吏,因此本初可為盟主。」袁紹聽後心中高興,想接受卻擔心眾人嘲笑,想拒絕卻又擔心無人阻攔,因此一言不發,還好曹操話才說完不久,群雄都說:「孟德之言有理,合該本初做這盟主。」袁術本想反對,見眾人都贊同,只好不再多言。
袁紹見此心中興奮,因此袁紹起身說道:「紹多謝諸位抬愛,我定當恪盡職守,帶領諸位早日攻陷了洛陽,誅殺董卓。」
於是第二天,群雄築起三層高台,周圍插滿旌旗,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袁紹在眾人簇擁之下來到高台之上,焚香膜拜,然後袁紹起身宣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然後歃血為盟,群雄皆以牲畜之血塗在臉上,共同喊道:「我等定當齊心協力,誅滅董卓。」
歃血完畢,袁紹下得高台,然後眾人隨袁紹回到中軍大帳,袁紹跨步走上帥位坐下,然後眾人這才落座。曹操起身說道:「現在盟主已經立下,我希望諸位能聽從盟主調遣,齊心協力,共誅董卓,上報國家,下安黎民,切不可因隙相爭。」眾人皆應下。
曹操說完袁紹接著說道:「袁紹不才,承蒙各位抬舉做了這盟主之位,我定當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希望各位謹記,切不可違反了軍規,否則休怪我不念舊情。」眾人皆起身說道:」我等定唯盟主之命是從。」袁紹繼續說道:「今我為盟主,孟德可為副盟主,總督軍紀,若有違反,定懲不赦。」曹操起身說道:「謹遵盟主之令。」然後袁紹說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因此我命袁術總督糧草,希望公路能盡職盡責,務使群雄有那後顧之憂。」袁術起身說到:「術定會盡職盡責。」
最後袁紹起身說道:「如今我等二十路諸侯匯聚在此,正是發兵洛陽之機,現在需要一人為先鋒,直取虎牢關,誰人願為先鋒?」
帳下孫堅出列說道:「我願為先鋒。」袁紹見此本想拒絕,因為他心中實際上想讓曹彬做那先鋒,只是初為盟主,不能因小失大,因此說道:「文台勇烈,可當此任。其餘諸人隨我盡起大軍出征虎牢。」
眾人剛要散去,曹彬出列說道:「啟稟盟主,如今我聯軍四十四萬大軍,豈能盡都趕往虎牢關,若是如此那董卓必定與虎牢擺下重兵,以虎牢天險,董卓只守不攻,我等短時間內難以攻下,而且我等轄下還有諸多政事處理,因此我建議,分兵前往攻打洛陽。」
袁紹聽後問道:「叔德可有主意?」
曹彬說道:「穎川通往洛有一險關,乃是轘轅關,那董卓必定認為我等會全力攻打虎牢,因此此關必定防守鬆懈,因此我願率領本部兵馬前往攻打轘轅關。」
袁紹本就想讓曹彬與董卓硬拚,見曹彬願意獨自前往攻打轘轅關,因此心中高興,但是面上卻裝作關心的問道:「叔德只領本部兵馬前去是否危險,那轘轅關我卻知道,其地勢之險要,比這虎牢關還要難攻,因此我著實擔心。」
曹彬答道:「盟主放心,我有本部兵馬六萬,完全不將轘轅關放在眼中。」
袁紹見曹彬堅持,便推脫了一下說道:「如此我就命你前往轘轅,務必將轘轅關拿下。」
曹彬抱拳說道:「盟主請放心,我定將轘轅關拿下。」
曹操在一邊一隻靜靜的看著曹彬表演,那轘轅關早在去年就已被自己拿下,現在曹彬必定另有目的,因此等到袁紹應允之後,曹操隨曹彬來到外面問道:「三弟可是有什麼打算?」
曹彬說道:「大哥,可還記得我與你說過是上一世諸侯討董之事?」
曹操一想問道:「三弟可是想要劫掠董卓搜刮的財富?」
曹彬回道:「不錯,不義之財我若不取豈不可惜。」
曹操關心道:「既然這樣,三弟也應當小心為上。」
曹彬笑道:「大哥也知道,轘轅關有高順在那,所以我渡過轘轅之後必定潛行繞過大谷、伊闕、直接前往函谷關,如此大哥可安心。」
曹操說道:「三弟切不可驕傲,萬事還是小心為上。」
曹彬笑道:「大哥放心就是。不過大哥一人在此,更應該小心為上。」
曹操點頭應下,然後曹彬徑直走向自己軍營,召集兵馬轉道前往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