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國賊

正文 第一七四章 四方來投(上) 文 / 巨火

    曹操的心情非常複雜,可是無論是荀彧、戲志才還是郭嘉,都看不懂劉存放著冀州不管反而跑去洛陽勞民傷財的舉動。

    之前劉存謀取渤海郡和泰山郡後,誰都以為這是劉存擴張勢力的前奏,包括荀彧在內的謀士們曾明確預言,劉存下一個要佔領的目標,必定是冀州無疑。

    可如今,身為冀州牧的劉存卻對袁紹佔據大半個冀州不聞不問,反而以車騎將軍之名義,號召天下諸侯齊心協力,重建被遺棄的廢都洛陽,而且率先將寶貴的巨額金錢和人力物力,耗費在故都的修復上面,不但打破了荀彧等人的預言,也讓荀彧等人大呼「看不懂」。

    軍師戲志才的推斷非常具有代表性:「廢都洛陽已成死地,劉子鑒此去能夠得到的,只能是以洛陽為中心方圓三百里的一片廢墟。」

    「其北面一河之隔,由西向東分別是張揚佔據的河東郡、袁紹佔據的河內郡;洛陽西面自澠池開始,是昔日董卓麾下大將楊奉佔據的大半個弘農郡;南面張濟佔據了南陽和武關,不但堵死洛陽的南下之路,而且隨時可以北上攻擊洛陽;東面的虎牢以東地區,則是見利忘義如同猛虎般難以控制的呂布大軍!」

    「這四方五路人馬,只要其中有任何一路不安分,都會讓耗費巨資修葺洛陽的劉子鑒寢食難安!」

    「其次,劉子鑒已將青州牧職務,讓給了同為漢室宗親的劉曄。他除了頂著個冀州牧的虛銜之外。就剩下長安朝廷加封的車騎將軍了。如今他頂著車騎將軍的名義,派遣近萬軍隊和數萬民夫開赴洛陽修葺廢都,怎麼看都是效忠皇帝和朝廷的義舉,也確實符合劉子鑒素來的作風!」

    「長安經過數次爭奪權柄的激烈交戰,人口成倍銳減,糧食極度匱乏,劉子鑒若能修復洛陽,恢復周邊三郡的土地耕作。無論是對皇帝和朝臣,還是對李傕一黨,乃至對大漢天下,都是個巨大助益。」

    「可是,這一切對劉子鑒自身而言,除了昭彰賢德與忠心之外,似乎沒有什麼實實在在的好處,唯一值得期待的,只有伺機而動,出兵長安救出天子。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是以目前的情況看,劉子鑒要做到這事可是千難萬難啊!」

    曹操深以為然。他反覆斟酌,再三權衡,做了最壞的設想,還是看不出劉存此舉有何深遠用意,最後只能接受戲志才和郭嘉的分析:

    形同鬼蜮的廢都洛陽,已陷入各路諸侯的包圍之中,不可能成為劉存逐鹿天下的大本營,不管青州水軍如何強大,沒有陸路步騎大軍的支持與協同,劉存無法與隔著冀、兗二州的青州相互呼應,除非劉存真敢與冀州或者兗州開戰。

    但這種可能性不大。

    若是劉存真想併吞冀、兗二州,早該在冀、兗二州尚未被袁紹和曹操收復之前動手,根本不需要捨近求遠,將自己陷入四面包圍中的廢都洛陽作繭自縛,還要耗費巨大人力物力,去為日暮西山的大漢王朝賣命!

    曹操和麾下武得出的最後結論是:

    劉子鑒此舉確實是忠於大漢皇帝、忠於大漢朝廷的義舉,哪怕暗藏野心,也是將來的事情,至少三五年之內,冀州和兗州都不需要為此擔憂!

    由於袁術征戰豫州的戰事進展神速,十一月下旬第一場大雪落下之前便拿下整個豫州,還招降了盤踞豫西和豫南的五路黃巾軍,麾下兵力猛增至十五萬之巨。

    曹操和麾下武深感震驚,再也沒有精力去深究劉存進駐洛陽的深遠用意,哪怕劉存有野心有預謀,也是將來的事情,曹操和麾下武不得不集中精力,以應對威脅大增的豫州袁術,而且立刻想到了與袁術素有積怨的荊州劉表。

    令曹操叫苦不迭的是,沒有了後顧之憂的袁紹,利用收買分化等手段,與歸附的匈奴於扶羅部裡應外合,分別於十二月上旬和中旬取得兩次大捷,打得十餘萬黑山黃巾死傷過半,遠遁深山。

    冀州以西自此平定,袁紹迅速將投誠和俘虜的六萬餘黃巾軍編入麾下各部,盡數開赴與兗州隔河相望的蕩陰(今河南湯陰)和東武陽(今山東莘縣)編整操練,麾下總兵力猛增至十三萬人馬。

    冀州各地豪強紛紛響應袁紹的號召,有錢出錢,有糧出糧,不但幫助袁紹順利渡過冬季缺糧的難關,還為袁紹湊集到巨額資金,從青州買來一批批新式武器和盔甲,盡數裝備新編各部,攪得曹操和麾下武心驚膽跳,深恐袁氏兄弟再度聯手,對兗州實施南北夾擊。

    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令曹操無比難過卻又束手無策的事情:性格剛直、足智多謀的陳宮,在曹操一怒之下殺掉自恃才華不肯為其所用、反而時常出言譏諷的邊讓之後,終於忍無可忍負氣出走了!

    剛從九江太守職位上掛印歸隱的邊讓是陳留人,自小便博學善辯,又能寫章,曾作《章華賦》,名噪一時,是陳宮相交多年的摯友,而且還是大儒蔡邕的得意高徒。曹操盛怒之下殺掉邊讓,不但令陳宮離心離德,同樣也令兗州和豫州人名士深感齒寒,就連遠在琅琊的鄭玄、邴原等天下名士也對此憤怒聲討,結果連曹操當年刺殺董卓失敗逃跑途中誤殺好友呂伯奢一家的罪行,也被憤怒的名士們翻出來痛加鞭撻。

    等曹操平靜下來為時已晚,正像曹操事後面對荀彧等人的責怪感歎的那樣:大錯鑄成,悔之莫及矣!

    曹操沒想到的是,離他而去的陳宮沒有投奔愛才惜才的劉存,也沒有歸附世家門閥的代表袁紹,而是徑直趕到陳留,投奔偏安一隅的陳留太守張邈,隨即秘密前往中牟,密會彷徨迷茫不知何去何從的呂布。

    陳宮此舉,大大觸怒了曹操,自此埋下了兩人相互敵視、相互征伐的禍根!

    趕到洛陽視察流民安置的劉存,並非不在意曹操的一舉一

    動,劉存和麾下心腹始終對曹操和袁氏兄弟保持警惕之心,但短期內,袁氏兄弟的躁動更符合青州的利益,從內心講,發展更快、兵力更多的劉存和他的心腹們,非常願意看到群雄並起相互征伐的局面。

    首先,袁紹和袁術的壯大,不會對青州有何實質壓力,青州反而能從袁氏兄弟的窮兵黷武中獲得巨額利潤,更好地積蓄力量,等待驟然一擊!

    相對而言,冀州和豫州的強大,對正在崛起的曹操絕對是個巨大威脅,還因此結束了人口不斷流入兗州的大好局面,這對一心想著增加人口、全力開墾土地種植糧食的曹操來說,無疑是最為痛苦的事情。

    其次,將武器裝備賣給袁紹,對劉存來說有養虎為患之無奈,但對整個龐大計劃來說利大於弊。

    袁紹的強大,必然會制止公孫瓚大軍的南下,迫使公孫瓚與劉虞為自身利益相互征伐,一旦幽州爆發戰爭,必將是個不死不休的結局,到頭來不管誰贏,對幽州虎視眈眈的袁紹必將成為螳螂身後的那只黃雀。

    一旦袁紹揮師北上,劉存向袁紹發動大規模進攻的最佳時機就會到來。(未完待續……)

    ps:謝謝「中間之前」大大的月票,謝謝「胡天八月8」大大的打賞!巨火誠摯地求訂閱、推薦票、月票和全贊支持!感激不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