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國賊

正文 第一一七章 群英會(上)(為盟主「常再思」加更) 文 / 巨火

    得益於黃琬的精心安排,兩天內劉存登門拜訪楊彪和何進、在黃琬府上設宴答謝的三場社交活動早早定下,劉存與麾下愛將得以在次日好好逛一逛洛陽城,交遊甚廣的管寧、國淵和王烈也獲得充裕時間,前往太學等地拜見自己的親朋故舊。

    由於黃琬這個皇帝的大管家事務繁多,劉存不用他作陪,而是讓親衛叫來琅琊商會洛陽總號的三十歲主管孫濟,與弟兄們換上普通衣衫隨意扎一根髮帶就出門,在孫濟引領下從皇帝賜予的上東門內步廣裡府邸出發,乘坐馬車沿著南宮東側一路漫遊。

    琅琊商會洛陽總號主事孫濟是本地人,是個長相儒一表人才的精明商人,他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大東主劉存,卻能很好地把握劉存的喜好,加上劉存平易近人毫無架子,讓他漸漸拋棄拘束,用簡明卻不失生動的語言向劉存等人介紹沿途景物。

    經過繁華的中東門內大街時,劉存和太史慈等人對中東門上氣勢恢宏的重簷式鏑樓很感興趣。

    孫濟介紹說,中東門是洛陽東面三個城門中的主門,上面的鏑樓經過三個朝代不斷修葺擴建才有如今的規模,順帶連帝都洛陽「六九城」的含義也說出來:背依邙山面臨洛水的城池東西寬六里,南北長九里,有十二座城門,南面城牆有四門,北面城牆有兩門,東西兩面城牆各為三門,並將每座城門的名稱和傳說娓娓道來,讓劉存等人聽得津津有味。

    沿著南宮東側大街到南城正陽門的整個區域,擁有四片寬闊的住宅區和數百座式樣各異氣勢不凡的府邸,這些都是達官貴人的居住區,因此沿途街道寬闊,商舖酒肆櫛比鱗次,馬車行人往來如織,各種旗旛招牌各具特色精緻典,處處都透露出千年帝都的深厚底蘊和天子腳下的富足繁華。

    太史慈等人對宮牆內氣勢磅礡門闕高峻的卻非殿、崇德殿、中德殿、千秋殿和平朔殿等沿中軸線整齊排列的巍峨建築歎為觀止,劉存卻對大街兩側的各種商舖感興趣,雖然劉存沒有購物的**,但為了給兩個妻子和義母等人帶回份心意,他還是藉機購買了不少來自西域的精美首飾和工藝品,以及各種厚薄不同舒適華美的蜀錦。

    自漢武帝打開西域商道之後,大漢與西域各國乃至大秦帝國之間的聯繫日益密切,雖然歷經戰亂,但大漢朝與西域之間的商業貿易兩百多年來從未間斷過,大量的胡商組成的龐大商隊頻繁來往於東西方之間,數以千計的胡商逐漸在洛陽開設商號或者定居下來。

    令劉存非常意外而又驚喜的是,竟然在一家胡商開設的珠寶店裡,發現了被當成作畫顏料的珍貴鈷藍和孔雀石精製粉末,鈷藍是劉存苦苦尋找不得一直引以為憾的青花瓷顏料,孔雀石則是目前琅琊乃至整個青州最為稀缺的陶瓷綠色顏料。

    如今珠山陶瓷工坊正在試制的唐三彩,就因為缺少色澤穩定呈現自然的綠色顏料,不得不用經多道工序精心製作的氧化銅顏料代替,其次是,由於缺少能承受一千三百度以上高溫的優質高嶺土,珠山陶瓷工坊目前生產的瓷器都屬於低溫瓷,這兩點一直是劉存引以為憾的事情。

    如今高嶺土已經有了解決之道,等徹底拿下泰山郡之後,即能開採淄水上游博山地區的優質高嶺土,用以製作真正的優質高溫瓷器,而在洛陽遇到的這些珍貴的天然顏料,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珠山陶瓷工坊優質天然顏料不足的問題,只要能源源不斷地購進,必將對珠山的陶瓷生產起到巨大促進作用。

    結果在眾人目瞪口呆的注視下,劉存買光了胡商店裡所有庫存的鈷藍、孔雀石等五種天然礦物顏料,還鄭重地散佈消息:

    「這五種天然顏料有多少要多少,若是能送到青州,琅琊商會願意支付三倍以上的價格盡數購買。」

    孫濟再次顯示出他過人的能力,幾乎所有大商舖的主事他都認識,各大商舖主事對孫濟陪伴的劉存等人的風姿儀態驚愕不已,反覆詢問是何方貴人?孫濟每每都是巧妙地敷衍過去,並在劉存等人瀏覽選購的時候,麻利地與商舖主事達成各種貨物的購買約定,為抓緊時間,他直接將交貨地點定在城東南的皇家專用碼頭。

    直到孫濟和劉存等人,各商舖的掌櫃和主事才從交貨地點中醒悟過來,急忙跑出店舖想要見見以仁德聞名天下的劉使君,發現劉存等人已經走遠,掌櫃們一個個遺憾得直跺腳,明知道劉使君這兩天在洛陽城覲見皇上出席朝會,如今好不容易碰到,卻失去當面向澤被萬民的使君大人致敬的機會。

    孫濟特意帶劉存等人從開陽門出城,遊覽城門外至洛水岸邊最有韻味的繁華區域。

    這片地方分佈著太學、明堂等名聞遐邇的景觀,還有洛陽最為熱鬧的南市,以及坐落在洛水河畔的一座座青樓花台,這裡才是帝都的繁華所在,只有在這片區域,才能體會上到世家子弟、下到三教九流的真實生活,才能看到帝都各界人群最為鮮明的形象。

    孫濟用去大半天時間,讓劉存和太史慈等人真切地感受了洛陽,瞭解帝都的方方面面和形形色色,為表示對孫濟的感謝,劉存在回來的路上,請孫濟進入中東門內的酒肆小酌一杯。

    分別時,劉存對孫濟說道:「如果你捨得,明年開春之後就舉家遷往青州臨淄城,帶上你的家人和親朋,到了青州你可以繼續做琅琊商社青州總號的主事,也可以到冀州去做總號主事,任你選。」

    孫濟急忙問:「主上,這是為何?」

    劉存沒有告訴他自己的擔憂,而是拐個彎讓他自己體會:「明年開春,琅琊商會將全面收縮中原地區的商務,撤銷洛陽及京畿地區的所有總號和分號,把精力放在青州、徐州、冀州、幽州、荊州、交州和江東地區的經營上,還會越過大海開設三韓總號和遼東總號。這話你記在心裡就行,不能對外透露。」

    黃昏時分,劉存一行和黃琬準時到達楊彪府邸拜訪。

    楊彪一家看到劉存的親衛源源不斷送上一箱箱禮物,又是喜歡又是感慨,最後楊彪一手拉著劉存,一手拉著黃琬,吩咐自己兒子招呼管寧、國淵、王烈和太史慈等人,直接進入已擺上豐盛酒宴的中堂。

    出自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縣)的楊彪家族枝繁葉茂,每一代家主都很了不起,十幾代下來鑄就了聞名大漢王朝數百年的「弘農楊氏」,穩穩居於大漢朝五大門閥之列。

    弘農楊氏的祖先楊喜是漢高祖的騎都尉,最後積功封侯;祖先楊敞是漢昭帝的安平侯,位至丞相;高祖楊寶一代大儒,曾祖楊震官至太尉,祖父楊秉不但同樣官至太尉,還是一代名臣,楊彪的父親就是去年過世的本朝大司空,死後被追授驃騎大將軍,還有個歷朝歷代武大臣夢寐以求卻無法企及的顯赫謚號「烈」。

    酒至半酣,一位十四歲的英俊少年上前給劉存敬酒,他是楊彪的嫡長子、享譽大漢士林的神童楊修,其他在座的二十餘名楊氏嫡系俊傑,無一不是大漢朝廷的各級武官員,要是算上沒有資格參加今晚宴會的楊氏旁支和座下門生,拱衛在弘農楊氏周圍的官員人數絕對超過八百,由此可見弘農楊氏的底蘊和力量,強大到何等地步。

    堂中眾人看到劉存對待十四歲的楊修如同對待地位平等的大人一樣,不禁面面相覷,深感驚訝。

    少年楊修卻落落大方地接受,最後非常豪爽地和劉存碰了杯酒,這一舉動更讓滿堂目瞪口呆。

    楊彪又是歡喜又是擔憂,吩咐兒子回去坐下,一臉鄭重地詢問劉存:「子鑒為何對犬子如此寬容?難道不怕寵壞他嗎?」

    劉存拱拱手含笑而答:「能讓當代大儒鄭師和邴師都贊其『天縱奇才,心機百變』的少年,當今天下只有一個楊修,所以,他值得我劉存平輩論交。」

    滿堂驚呼一片,楊彪震驚過後,禁不住仰天長歎:「明白了!明年開春就把犬子送到琅琊去,拜入鄭師和邴師門下,哪怕替兩位大儒端端水,磨磨墨,也是犬子的福分,要是繼續留在家裡,恐怕會害了他一輩子啊!」

    除了劉存和管寧能夠體會到楊彪話裡的真意之外,其他人都蒙在鼓裡,一個勁地誇獎楊修。

    楊彪見狀微微搖頭,端起酒杯恭恭敬敬送到劉存面前:「子鑒,謝謝!」

    劉存連忙站起,端起酒杯挪到四十六歲的楊彪下首坐下:「公,讓大公子到鄭師和邴師身邊呆幾年也好,琅琊書院群英薈萃,學風也在逐漸轉變,與躁動不安、故步自封的太學相比,他們更強調知行合一,學以致用。」

    「邴師年初有言:『琅琊書院要打破藩籬,摒除門戶之見,吸取各家學說之精華,致力於培養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之治世人才,非此不足以承擔國家民族之未來』!」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如今,琅琊書院聚集了我大漢上百位代表諸子百家的飽學之士,擁有來自大漢各地的兩千餘名莘莘學子,裡面有不少極具潛力的才俊,讓大公子和那些年輕學子們接觸一下,也許會有所助益。」

    楊彪哪還不明白劉存的好意,重重點頭和劉存舉杯痛飲。r1152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