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國賊

正文 第一一二章 奉詔進京(下) 文 / 巨火

    次日一早,青州治中國淵拿上諸多奏章,在親衛營一百精銳的護送下,乘坐馬車攜帶眾多精美禮物北上水軍基地蓼城,轉乘兩艘水軍明輪,逆水而上趕赴洛陽。

    劉存絲毫沒有停下腳步,繼續與公孫沛、管寧、紀維、魯佩、陸九等心腹武召開秘密會議,準備對最為囂張的北海國和安樂郡那些世家門閥地主豪強展開無情打擊。

    沒等劉存和麾下武制定完鎮壓方案,臨淄城門尉火速來報:「皇帝派來的特使已經抵達城西十里亭,儀仗隆重,禁軍近百,先期前來的禁軍令官通知說是聖旨到了!」

    管寧立即提醒劉存,預計是皇帝履行自己的諾言,敕封劉存為介亭侯的聖旨到了,否則不會那麼大陣勢。

    劉存連忙吩咐擺下香案,速速更衣完畢,率領麾下武出西門迎接天使,見面一看大家都樂了——此次傳旨的天使還是皇帝的近侍宦臣,滿臉微笑儀表堂堂黃門丞張敦。

    天使的隆重儀仗,震動了臨淄城,數以萬計的百姓湧出家門,沐浴多年未有的浩蕩天恩,從西門至城中刺史府的大街兩旁,全是焚香膜拜的民眾,盛況空前極為感人。

    豪華車輿上的張敦頗為感動,側過身對車外騎馬陪伴的劉存歎道:「咱家代聖上出巡已有十二年,前前後後走遍我大漢九個州,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隆重感人的場面,可見大人治下百姓,心裡都裝著皇上,裝著社稷!」

    刺史府正堂前,宣旨的儀式格外肅穆,劉存和上百武官員跪成一片,面向象徵皇恩浩蕩的儀仗,恭敬傾聽張敦大聲宣讀敕封蕩寇將軍、青州刺史劉存為介亭侯的聖旨。

    張敦宣讀完畢,上百人山呼萬歲的聲音轟然響起,不一會,高牆外就響起了全城軍民的震天歡呼聲。

    張敦把聖旨交到劉存手裡,把再次叩謝的劉存扶起來:「子鑒大人,聽聽這響徹天地的歡呼聲,萬民擁戴啊!」

    「這是青州軍民對聖上的感激和擁戴,微臣獲得的榮譽,在青州百姓看來不單是給微臣的,也是聖上賜我青州數百萬子民的恩典啊!」劉存如今越來越會說話,也越來越敏感謹慎。

    張敦鄭重地解釋:「大人誤會咱家的意思了,大人是什麼樣的人咱家清楚,不過大人說得也對啊,咱家也聽出來了,一路走來也看出來了,這確實是青州百姓對皇恩的感激和歡呼,雖說皇上把恩典賜予大人,但在百姓心目中,都認為皇上看重青州,看到了數百萬青州子民,每個人都感覺自己也獲得了恩典,獲得了榮耀,所以才這麼歡聲雷動啊!」

    「大人精闢!」劉存不輕不重拍個馬屁。

    張敦哈哈大笑,在劉存和武官員的恭請下入內奉茶。

    喝下半杯香茶,張敦提議參觀一下劉存的新府邸,劉存欣然同意,陪在張敦身邊走向中苑,漫步於毫不奢華卻寬闊致的庭院之中,一群武陪著幾位隨從宦官和禁軍佐尉遠遠跟隨。

    張敦興致很高,沒有半點疲憊,與劉存像老朋友般談及冀州戰事,很快便告知此行的又一個重要原因:「還有一事不在聖旨裡頭,也不能當眾傳達,現在咱家就把聖上的口諭向子鑒大人轉達,大人無需跪接叩謝。」

    「謹遵大人吩咐。」劉存意識到此事很可能相當重要。

    張敦滿意地點點頭,邊走邊低聲傳達,臉上和眼中全是肅穆之色:「皇上吩咐說,見到劉愛卿就對他說:朕意外得知愛卿竟然是東平王第六代孫,心中又驚又喜,唏噓不已啊!這麼些年得到愛卿不少好東西,還對愛卿年年加征,歲歲加賦,讓愛卿受了不少委屈,有點對不住了,張敦你替朕向劉愛卿陪個不是,告訴劉愛卿,朕很想見他這個王弟一面,要是冀州和青兗戰事不那麼吃緊了,就來雒陽一趟吧,朕不但要看看劉愛卿長得是否和外面傳言的那樣,還有不少話要對他說。」

    劉存雙眼潮紅,不管之前對劉宏有何意見,此刻傳達的一番實實在在的話語,就讓劉存心存感激:「臣接旨!」

    張敦鬆了口氣,關切地拍拍劉存的手臂:「大人一片忠心,咱家能體會得到啊!別客氣,這是大實話,咱家見過的皇親國戚、王公大臣和封疆大吏多了,如同子鑒大人感激之情發自肺腑的沒幾個啊!皇上沒看錯子鑒大人。」

    劉存默默點頭,忽然感覺不對勁,微微靠近張敦邊走邊問:「大人,聖上如今精神可好?」

    張敦欣賞地看了劉存一眼,低聲告知:「正是因為不好,皇上才這麼著急讓咱家跑來傳旨,否則應該等到冀州和青兗徹底安穩下來,才會宣大人入朝論功行賞,唉!說句該掌嘴的話,皇上的精力越來越不濟了,這兩月總是恍恍惚惚的,竟兩次詢問咱家,他的陵寢是否都妥當了?不是什麼好兆頭啊!」

    劉存非常吃驚:「既然這樣,三天後咱們動身趕赴雒陽,大人以為如何?」

    張敦立刻明白劉存為何要等三天之後,點點頭滿意地說道:「乾脆把明年春的貢獻和今年的一起帶上吧,讓聖上高興高興,聖上最喜歡子鑒大人親手燒製的那套描金玉瓷茶具,每次使用都很愛不釋手,有一次還對想摸摸都不能如願的蔡邕大人開玩笑說,你能給朕弄一套回來,朕就讓你過回三公的癮,哈哈!」

    劉存禁不住露出笑容,笑談幾句就把自己舉薦蒼慈擔任平原太守、徐盛擔任平原都尉的事如實告訴張敦,請張敦幫自己分析一下,是否能夠獲得皇帝的批准。

    張敦當即回報劉存的信任,重重握一握劉存的手,不動聲色地邊走邊說:「不是咱家不知輕重信口雌黃,以大人如今的聲譽地位,以及很快由宗正府告知天下的皇親身份,以及數年來對皇上對朝廷的赤膽忠心和顯赫功績,大人只需開個口,別說平原太守,要個鎮東將軍的封號再封個王

    侯什麼的也不難啊!皇上和朝中大臣如今心明如鏡,對大人的評價很高,不止一個重臣在朝會上仗義執言,說這幾年要是沒有大人交給皇上和朝廷的近十億錢稅賦,沒有大人在琅琊和青州不遺餘力接納流民開荒自救,沒有大人對冀州和兗州的巨大援助,如今的局勢恐怕比中平元年的黃巾之亂還不如!」

    張敦說到這,望向微微搖頭的劉存:「大人千萬別以為朝野混亂天下動盪,皇上和朝廷就看不見子鑒大人任勞任怨默默努力,雖然宵小之輩奸佞之徒不少,攻擊青州新政的聲音也從不停息,可目光高遠忠於王事的忠耿之臣也不少啊!與大人相交莫逆的黃琬大人就是其中之一,而且皇上絕不是那些居心叵測之徒污蔑的那般荒誕,相反,皇上比誰都看得清楚,只是我大漢積弊太深,皇上心有餘而力不足罷了,大人可千萬不要對皇上和朝廷失去信心,皇上可是還要大大仰仗大人的。」

    「謝大人開導教誨!劉存知道怎麼做了。」劉存兩句話表明心跡。

    張敦欣賞地點點頭:「這樣就好!這麼吧,咱倆也別走了,弄杯好酒喝吧,就要你軍中那種燒刀子,咱家喜歡那味道,雖然在洛陽城買到百金一瓶的琅琊貢酒香馥甘醇,天下無雙,可咱家還是喜歡琅琊軍中樸實無華卻令人回味無窮的燒刀子。」

    劉存微微驚訝:「早知道大人喜歡,我早就讓人給你送去了。」

    張敦高興不已:「那就說好了,咱家也不貪心,以後每月能得到兩壇就好。」

    「兩壇怎麼行?這樣吧,除了軍中的燒刀子,其他幾種酒每月也送去兩箱吧,否則我擔心轉過背你會罵我小家子氣。」劉存笑著說道。

    張敦聽完哈哈大笑,拉著劉存的手一起往回走,放下了心事的兩人邊走邊談,輕鬆從容笑聲不斷。

    跟隨後面的幾個隨從宦官和禁軍佐尉非常驚訝,不由得面面相覷起來,他們從未看到過深受皇帝寵信的張敦,竟有如此自然親切毫無顧忌的一面,不知不覺間竟然看呆了。r1152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