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國賊

正文 第一ま四章 正奇相輔(上) 文 / 巨火

    ps:過年事忙,到現在才閒下來,趕緊給大家送上更新!晚上那更照舊,請大家放心收藏、推薦、打賞!

    **************

    重陽節過去不到半月,黃河南北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開始下降,逐漸枯黃的草木將大地渲染得斑駁陸離,蕭瑟的秋分令人感覺到初冬的腳步越來越近。

    琅琊商會的四艘三百噸級貨船順利靠泊頓丘(今清河縣)河岸碼頭,衣著華貴的琅琊商會主事陸九在兩名侍從的陪伴下,快步走下船舷,遠遠就向含笑而來的韓馥等人致禮。

    滿臉期盼的冀州刺史韓馥與族弟韓琚、長史耿武、別駕閔純、治中李歷等人一同迎上,相互通報完畢,韓馥扶起行跪拜禮的陸九連聲問候,對這位近年來聲名鵲起的琅琊巨商非常重視。

    相互介紹完畢,韓馥接過陸九上呈的第一批貨物清單細細看完,順手遞給身邊的長史耿武,突然仰天長歎起來:「子鑒大人的深情厚誼,令我冀州上下感銘肺腑啊!」

    臉型消瘦濃眉深目的耿武看完清單非常激動:「太感謝了!都是我軍急需物資,沒想到子鑒大人如此體恤,高風亮節啊!」

    在眾人和藹的讚美聲中,陸九再三致謝,然後委婉地提出個問題:「眼前四艘雙層貨船原用於近海貨運,此次運送的也是皮甲、海鹽和冬衣,吃水較淺,靠岸容易,但跟在後面的兩艘大貨船,都是為內河運輸特別建造的三層平底貨船,長二十丈,寬六丈五尺,載貨近兩萬石,均為三桅桿加兩舷各十二幅大船槳設計,全船使用五面大小風帆,比尋常所見的內河樓船要大得多,但運送的全是沉重的糧食、箭矢、兵器,所以落後了兩個時辰,只是眼前這碼頭水位太淺,恐怕大船來了無法靠岸卸貨。」

    眾人著急了,為了青州這批援助物資,他們緊急修建這個碼頭,考慮到琅琊的海船都很大,還特意加寬一倍,誰知青州派來的貨船如此之巨,竟達二十丈長、近七丈寬,已經超出他們的認識,之前可都沒聽說過有這麼大的船啊!

    韓馥也急了,連忙詢問族弟韓琚:「我軍最急需的正是兵器和糧食,要是無法靠岸卸貨,如何搶運前方?這還是子鑒大人送來的第一批援助,下面還有第二第三批要來的。」

    身為武將的韓琚從未接觸過河運事務,哪知道怎麼辦?連忙轉去和耿武、閔純等人商議,最後發現誰都不知這段百里大河沿岸,哪還有適合大船停靠的渡口碼頭。

    陸九見狀暗自歎息,這種情況在琅琊軍中絕不會發生,別說軍中參軍和將校謀士對大河兩岸的區域無比熟悉,哪怕軍中一名統兵五百的普通軍候,也不會犯下這種低級的錯誤,由此可見,冀州軍的將帥們與琅琊軍將校之間的差距有多大。

    最後還是韓琚最先反應過來,他轉向陸九關切詢問:「先生一路過來,可發現北岸能夠停靠大船的地方?」

    陸九恭敬回答:「有倒是有,離這一百五十里左右的下游,有個渡口叫倉亭津,渡口碼頭就是水深近三丈的大碼頭,來時看岸上守卒不少,似乎是公孫伯圭將軍的幽州軍,不知……」

    韓馥不等陸九說完立刻拍板:「幽州軍目前駐紮的地方都是我冀州地盤,我正想派軍過去接管呢,不用想了,就是倉亭津!派兩部人馬過去,把倉亭津北面的陽平縣城(今莘縣)也一起拿回來!」

    眾武齊聲贊成,沒有一個人提出異議,他們和韓馥一樣,無法忍受公孫瓚霸佔冀州那麼多縣城,何況公孫瓚還公然在幽州軍控制的清河郡國及周邊各縣設置官員,大肆徵兵徵稅收刮糧草,使得韓馥和他座下武一刻也不能容忍,幾個衝動的官員當場指責公孫瓚貪婪成性,列舉各縣富紳賢達被公孫瓚搜刮一空甚至家破人亡的事例,引起在場的冀州武官員強烈憤怒,也讓韓馥更加堅定了收回冀州所有地盤的決心。

    邊上的陸九和兩位侍從悄悄避到一邊,半閉眼睛豎起耳朵,將韓馥的態度和他麾下武的言行牢牢記在心裡。

    此時此刻,被韓馥座下武齊聲譴責的公孫瓚就站在倉亭津寬闊的碼頭上,欣喜地望著青州來的兩艘貨船源源不斷卸下兵器和糧食,嘴裡不停感激劉存的仗義慷慨。

    站在公孫瓚身邊一臉欣慰的年輕將領,就是青州刺史劉存派去聯絡的劉備。

    劉備眼睛看著不斷卸下的各種物資,腦子裡想的卻是迅速惡化的整個戰局,心情沉重懊悔不已,他怎麼也沒想到,前些日子自己在高唐大肆徵兵天的公開講話,竟然那麼快就傳到四面八方,他剛率部到來,就驚愕地發現公孫瓚和很多幽州軍官兵都知道這事,都對劉備的義舉讚不絕口,對青州刺史劉存的慷慨仁厚、以及劉備與公孫瓚之間的手足之情津津樂道。

    這本是極為榮耀的事情,可劉備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不但高興不起來,反而深為愧疚,正因為他在高唐徵兵期間鬧出動靜太大,叛軍左翼主帥張純立刻做出應變,盤踞在平原西面三千烏桓鐵騎和一萬步卒已盡數向西收縮,導致劉存苦心謀劃的「以突然而猛烈之一擊殲滅烏桓鐵騎,聯手幽州軍合擊叛軍左翼主力」的大計付諸東流。

    消息傳到平原,已經集結於的兩萬青州軍和五千琅琊鐵騎痛心不已,大部將士只能沮喪地返回各自駐地,留下太史慈和張郃率領的五千鐵騎遊走於青冀邊界地區,繼續為公孫瓚牽制張舉叛軍的同時,耐心等候戰機的出現。

    公孫瓚對失去與劉存聯手重創叛軍的絕佳機會同樣痛惜不已,認為這是與張舉和張純叛軍交戰以來少有的絕佳戰機。

    不過公孫瓚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雄才,他對劉存的慷慨援助心懷感激,當著全軍將校大讚劉存仁德高義,以最快速度寫下熱情洋溢充滿感激的信函,交由自己的族弟緊急送去給劉存,同時,公孫瓚對久別重逢的師弟劉備率三千五百人

    馬前來助戰,感到非常興奮和喜悅。

    自始自終,公孫瓚沒有任何責怪劉備,反而和劉備一同分析原因,大度地安慰劉備:「戰場瞬息萬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賢弟只是求戰心切,招兵買馬之時,忘了高唐與平原一樣均處於敏感的戰場邊沿,各方細作隱匿其間,穿梭來往,這才導致消息迅速傳播,致使敵寇迅速收縮加強戒備,賢弟純屬無心之失,情有可原,只需記住教訓即可。」

    雖然公孫瓚不計較,可劉備心裡非常難受,且不說辜負了劉存和琅琊軍數萬將士的一腔心血,僅是連日來二弟關羽和三弟張飛的懊悔和哀歎,就讓劉備心如針刺。

    劉備不是沒想過別的原因,他甚至懷疑自己或許被劉存陷害了,可不管怎麼懷疑,他都不敢說出半個字,否則不但會被天下人指責為白癡和懦夫,還會讓公孫瓚甚至兩個結義兄弟倍感心寒——天下哪有這樣推卸責任的?劉存劉子鑒是何許人?對叛賊深惡痛絕,待百姓敬如親人,對你如此慷慨大度,仁至義盡,你卻推卸自己的錯誤,對名滿天下的大賢劉存橫加誣蔑,你德操何在?你居心何在?!

    心情愉快的公孫瓚哪知道師弟劉備想什麼,他接過麾下軍官遞上的一枚精鋼矛頭,邊看邊嘖嘖稱歎,開口就把沉思中的劉備嚇一跳:「賢弟,你說說,這個鋒利矛頭是如何鍛造出來的?」

    回過神來的劉備接過矛頭,略微查看便含笑介紹:「愚弟在高唐監造大河南岸碼頭時,曾為此詢問過押送物資前來的琅琊水軍士卒,他說這種精鋼矛頭不是用傳統方式打造,而是直接把融化的鐵水灌入一排排模具之中,然後修去毛刺,再用水力帶動磨輪打磨,又再經過回爐加熱、淬火、緩慢退火等數道工序,才能獲得堅韌鋒利百折不彎的優異效果,琅琊縣有五個獲准私營的冶煉工坊能造這種矛頭,如果全部開工的話,一天能造出數千枚,當時把愚弟嚇一跳啊!」

    公孫瓚立刻就被嚇了一跳,睜大虎眼震驚不已:「老天!要真是如此,這天下誰還敢和琅琊軍作對?」

    劉備點點頭,笑容頗為苦澀:「兄長近幾年沒去青州,覺得不可思議,愚弟確是深有感觸,不但青州各地路上跑的都是結實輕便的琅琊馬車,就連洛陽城裡皇上用的車輿、王公大臣們趨之若鶩的四輪豪華馬車,也都是琅琊商會和徐州糜氏家族的專門工坊製造,遠的不說,只需看看眼前這三艘二十餘丈長的巨型貨船,以及游弋在貨船外圍的兩艘琅琊水軍明輪,兄長就能明白,愚弟沒有誇大琅琊軍雄厚實力。看這,兄長對愚弟身上這套鎧甲讚不絕口,其實,這只是琅琊軍中普通軍候披掛的鎧甲罷了。」

    公孫瓚嚮往不已:「有機會愚兄定要去琅琊走一遭,看看名傳天下的世外桃源到底是個什麼樣,不過,愚兄更想和戰無不勝的琅琊軍並肩作戰,也好見識一下劉子鑒大人的韜武略,哈哈!」

    劉備不由得望向平原城所在的東北方向:「此刻不知子鑒大人是否還在平原城,小弟心中無比愧疚,深感無顏啊!」

    公孫瓚哈哈一笑,拍拍劉備的肩膀:「賢弟無需耿耿於懷,劉子鑒何等英雄,豈會在意這等小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