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竊國賊

正文 第九十三章 橫刀立馬(下) 文 / 巨火

    ps:謝謝金沐燦塵、胡天八月8大大的打賞!巨火求收藏和推薦票!感激不盡!

    ****************

    經歷三十七天的一次次血戰,二十三歲的徐盛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如同鳳凰涅槃般迅速成熟,以其臨危不懼指揮若定的大將風範,勇猛堅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迅速成長為琅琊軍的中流砥柱。

    徐盛和率領三千騎兵神出鬼沒、打得叛軍聞風喪膽的太史慈一樣,深受全軍將士和青州百姓的愛戴,他們兩人的英名已經傳遍青州,傳到了洛陽朝廷,迅速傳向大漢王朝的四面八方。

    劉存指向正北八里外的叛軍大營:「張純在跟咱們玩心眼,把旗幟插得到處都是,不出兩天,他必然會狼狽溜走!」

    徐盛精神大振:「真的嗎主公?」

    劉存點點頭:「我趕來之前去了趟西平昌,發現對面的叛軍已拔營而去,傅闓天沒亮就親率游騎斥候營,對方圓五十里展開嚴密搜索,先後抓獲百餘名叛軍逃兵,審問之後證實了我和子義之前的推斷:張純頂不住了,他不得不放棄青州,繞道西去與其右翼六萬人馬匯合,集結於經縣(今河北廣宗縣東)一線,估計他們略作休整,即會對南面的清河郡和西南的魏郡展開全線攻擊,公孫瓚和新任冀州刺史韓馥的日子不好過了。」

    徐盛立刻叫起來:「主公想援助公孫瓚嗎?主公千萬別忘了,若不是公孫瓚忽然後撤一百五十里,將叛軍主力引到我平原方向,我軍不會一下就承受八萬叛軍主力的猛烈攻擊,而且公孫瓚竟然無視主公的多次請求,避而不戰,坐山觀虎,觀我軍**支撐兩百五十里防線,打得非常艱苦,許多不該失去的弟兄,就是在他公孫瓚突然率部後撤期間匆忙應戰而戰死的,現在輪到他了,讓他自己也體會一下吧!」

    韓檀和李劫隨聲附和,對公孫瓚不打招呼就急退百餘里的做法非常憤怒。

    劉存示意他們不要激動:「聽我說,有件事你們不知道,四十天前,原冀州刺史王芬因謀反敗露自殺了,他這一死,冀州軍頓時群龍無首,士氣全無,當天夜裡就逃走大半,當時公孫瓚率領的一萬五千將士距離西面的冀州軍八十餘里,接到消息已經晚了,大驚之下來不及考慮任何事情,天沒亮就向南急退,堪堪避過了叛軍右翼三萬人馬的兩面包抄,他一直後退百里才敢停下腳步,可叛軍的八千騎兵隨後殺到,公孫瓚連忙擺了個**陣,再次借大雨南撤清河,根本來不及通知我軍。」

    徐盛和韓檀、李劫非常震驚,對公孫瓚的怨恨隨即消褪很多。

    劉存繼續解釋:「由於我軍絕大部分都是新召士卒,若是聽到這個消息,必然驚慌恐懼,不戰而怯,所以我嚴密封鎖消息,鎮守西平昌的傅闓、鎮守厭次城的司馬俱和全體騎軍水軍都不知道這事,我也只知道個大概,直到五天前,皇上派來宣旨的天使張敦告訴我詳情,我才知道事情經過。」

    「如今各州官員變動很大,除韓馥接任冀州刺史外,徐州刺史朱並因剿賊不力和貪污巨額軍餉,已被朝廷拿問,丹陽人揚武校尉陶謙接任徐州刺史,兗州刺史橋瑁跑去當東郡太守了,中牟人劉岱在袁氏家族的力薦之下,順利接任兗州刺史……這個關鍵時候,各州主官變動如此之大,肯定會生出亂子。」

    「咱們怎麼辦?要不,立刻展開平原城的修葺計劃?」徐盛還是不想支援公孫瓚,所以寧願守在平原築城。

    徐盛的心思正和劉存心意,只是不好意思說出來罷了,聽了徐盛的建議劉存正好借坡下驢:

    「這座城池不修不成了,雖然老百姓都逃光了,但終究要回來的,咱們要抓緊時間,在這個千瘡百孔的平原城外圍,迅速修築方圓十里的堅固城牆,這是我軍黃河以北最為重要的前沿陣地,只要修好了,就能與大河南面的高唐相互呼應,不管將來形勢如何變動,我琅琊軍都要在此地紮下根來!」

    徐盛挺起胸膛:「主公,屬下願意為主公堅守此城!」

    劉存點點頭:「守半年就行了,半年後有更重要的事情交給你,這半年你率部協助霍先生築城,武學院第一期九十學員歸你指揮,雖然他們都經歷了戰火,但還不夠,還要讓他們學會如何築城。」

    劉存指向腳下的城池大聲說道:「外圍的一圈城牆採用內凹式城門設計,城牆四角必須能夠分別擺上五十張連發弩床,或者二十架投石機,護城河寬度不能少於二十步,最東面的厭次城也一樣,厭次的城牆本來就破舊低矮,經過多次激戰,不到四里長的四面城牆倒塌近半,雖然進攻的叛軍只有兩萬,但司馬俱打得比你們這邊還慘烈,他手下八千弟兄死傷過半,若不是子義和我多次率領騎兵支援,數次殺入敵軍後隊使其顧此失彼,恐怕咱們的東線早就被叛軍打開一個大口子了。」

    徐盛立刻體會到劉存的深層意圖,坐落於平原郡一東一西的兩座城池,是鎮守黃河北岸長寬三百里土地的根本所在,三十七天的苦戰下來,徐盛深刻體會到水軍的優越性,正是因為水軍的及時支援,為他一次次送來武器糧食和補充兵員,他才能毫無後顧之憂地指揮作戰。

    所以徐盛問道:「大河入海口南岸的蓼城(今山東利津縣南)非常重要,正處於聯通渤海水路之要津,城東、城南、城北都有碼頭,若是把狹小低矮的蓼城擴建一下,成為水軍長期駐紮之基地,整個平原郡就能緊密地連在一起。」

    「放心吧,經過兩萬餘人兩個月的努力,方圓十里的蓼城新城池和東南海灣碼頭已經快修好了,參與築城的兩萬餘工匠民夫,半個月內就會轉到你這裡築城。」劉存說完望向東面塵煙滾滾的地平線。

    徐盛和韓檀、李劫等軍官紛紛望過去,很快看到五千騎兵最前方的紅黑戰旗,那是騎都尉太史慈的將旗,城牆上的數千將士看清之後立刻歡呼起來。

    &nbsp

    徐盛見劉存開始整理鎧甲,立刻知道劉存想要幹什麼,興奮得禮節都顧不上,一把抓住劉存的手哀求起來:「主公,讓屬下也跟著去過過癮吧!」

    劉存痛快地答應下來:「那就一起去會會張純!觸怒我琅琊軍就想溜,天下沒有這種便宜事!絕不能讓他這斷後的兩萬餘兵馬輕鬆撤走,咱們靠上去吊住他,逮著機會就衝上去咬他一口,沒機會就遠遠跟著,像狼群一樣纏著他,拖死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