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亨二年七月初一,又到了早朝的日子,李顯一大早便起了,練了回拳腳刀法,隨便用了些白粥,便匆匆乘馬車向則天門趕了去,一路倒也順暢得很,可李顯的心卻微有些不寧——自前日與太子一會後,李顯沒有再去見其,只是派人送了封信去,婉言拒絕了李弘的要求,只言或可相機配合行事,其中含含糊糊地提點了一下事情的關竅,通篇信函裡閃爍其辭,既能讓李弘看得懂要害之處,又不致落人把柄,倒也不怕有人拿此信函做文章,事到如今,可以說該做的準備,無論是明面上的,還是暗底裡的準備,李顯都已是做足了的,按理來說,應該無甚可擔憂之處了的,只是不知為何,一股子淡淡的不寧總在心中繚繞不已。
這會是一場關鍵性的大決戰麼?李顯已在心中問了自個兒好幾回了,可卻始終不敢就此下個斷言,概因大決戰是需要勇氣的,所要的不只是一般性的血勇之氣,必須是那等破釜沉舟的義無反顧之氣概,而這恰恰是李弘的短板之一,在李顯看來,李弘倒不見得是個太懦弱之輩,儘管給外人的印象偏柔弱了些,實際上卻還是有一定膽略的,只是不夠堅/挺,沒有武後那等殺伐果決的狠辣罷了,而這恰恰正是勝負成敗的關鍵之所在!
在李顯看來,眼下這一局已是太子能獲勝的最後機會了,原因很簡單,算一算近年來病故的太子一方之重臣便可知根底——諸如劉祥道、趙仁本、盧承慶等等太子的死忠之臣如今都已不在人世,而眼下依附於太子的閻立本等人也都垂垂老矣,再沒多少時日可以折騰的了,此時若是不搏,那可就再也無機會去拼了,真等到那幫子北門學士「成長」起來,朝堂大勢將再無一絲挽回的餘地,不止是太子要倒霉,李顯等人能否熬得過去都難說得很,這也正是李顯非要在此時挑起太子與武後之爭的最核心緣由之所在,而今棋盤已擺開,諸方皆已入局,或明或暗的籌碼也都已備齊,是到了開賭的時候了,可對於太子的決心與勇氣,李顯卻很有些子發自內心的擔憂,這或許便是心中不寧的由來罷。
「參見殿下。」
車到地頭,李顯方才一落地,早已等候在旁的禮部侍郎林明度領著蕭潛、何隆等十數名朝臣迎上了前來,各自躬身行禮問安道。
「都免了罷。」
李顯待下素來寬和,此際盡自心思重重,可也絕不會給眾人臉色看,只是溫和地抬了抬手,示意眾人平身,但卻並未交待些甚子,只因眼下這等局面微妙得很,李顯本人都尚未看得通透,也沒打算立馬便淌進渾水中,自也就無須吩咐眾人著手備戰。
「七弟。」
百無聊賴地站在不遠處的李賢顯然早就注意到了李顯的到來,但卻不願自掉身價地去迎接,只是在原地招呼了一聲。
「六哥,早。」
李賢可以自矜身價,李顯卻不能在這等公眾場合下有所失禮,這便大步走了過去,笑著拱了拱手,寒暄了一句道。
「七弟,你看那頭,嘿,這架勢看起來有蹊蹺啊,今日這番早朝怕是有熱鬧可瞧了。」
自打前番朝爭大敗於太子之手後,李賢手下重臣全都被貶去了地方,眼下的人手裡,夠得上早朝資格的居然連一個都沒有,整個兒成了孤家寡人,此際見李顯身邊人才濟濟,心中不由地便滾過一陣酸意,卻又無處釋放去,只能是將話題轉到了聚集在小廣場另一頭的那些北門學士身上。
「古人有云:觀棋不語真君子麼,你我兄弟且就君子一回好了。」
李賢眼中那抹異色雖消散得很迅速,可卻瞞不過李顯的觀察,以李顯對其的瞭解,又怎會猜不出李賢的心思之所在,心中暗自好笑不已,卻並不點破,只是笑呵呵地回了一句道。
「呵呵,也是。」
李賢撇了撇嘴,帶著絲酸意地乾笑了兩聲,顯然對自個兒眼下處於只能看熱鬧的處境極為的鬧心。
「上朝,上朝……」
李賢話音剛落,則天門裡便傳出了宦官們的喊朝之聲。
「六哥,該上朝了。」
對於李賢的心理變幻,李顯自是心中有數,但卻並不想出言勸解,畢竟此事也不是言語能勸解得了的,這一聽喊朝聲起,自是順勢轉開了話題。
「好,看熱鬧去!」
李賢當然不想被人看笑話,情緒自是調整得甚快,哈哈一笑,聳了下肩頭,緩步便向正在整隊的朝臣們行了過去,李顯見狀,微微一笑,也無甚多餘的動作,亦步亦趨地跟在了李賢的身後。
「臣等叩見陛下,叩見皇后娘娘。」
一眾朝臣們穿過則天門,一路急行趕到了德陽殿,方一進殿,入眼便見高宗與武後早已高坐在了龍床上,眾朝臣們自是不敢怠慢,各自按著舊例大禮參拜不迭。
「眾愛卿平身。」
高宗這些日子因著明崇儼的「治療」之故,精神頭明顯比往年強了許多,素來青白的臉上已能見到絲絲的紅暈,叫起的聲音也洪亮了不老少。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朝臣們齊聲三呼萬歲之後,各自站起了身來,飛快地按品階的高低站好的隊列,早朝至此算是正式開始了。
「啟奏陛下,微臣有本章在此,欲彈劾蘭台太史令武敏之十大罪!」
眾朝臣們方才剛站好位,沒等高宗發話,就見一名身著紅袍的文官從隊列的末尾搶了出來,高聲呼喝了起來。
「轟……」
朝臣們聽得響動,紛紛矚目看了過去,卻見這冒出來的官員竟是太子親信心腹監察御史蕭明,登時全都轟然喧嘩了起來,一時間噪雜的議論聲響成了一片。
反客為主?呵,太子那廝還不算笨,這回怕是真有好戲看了!在李顯的各種推演結果中,反客為主乃是太子所能採用的最佳方案,概因如此行去,只要能參得倒賀蘭敏之的話,那幫子親近其的後黨中人便極難洗脫干係,即便不能參倒賀蘭敏之,也能打武後一黨一個措手不及,絕對算是招強硬而又絕妙的手筋。
「十大罪?甚子十大罪,蕭愛卿且將話說清楚了。」
高宗顯然是沒料到會有這麼場戲,狐疑地看了看武後的臉色,又看了看前墀下正襟危坐的太子,見二者皆一無表示,眉頭不由地便皺了起來,沉吟地開了金口道。
「微臣遵旨。」蕭明乃是老御史了,膽氣狀得很,並不因高宗面帶不愉而有所膽怯,躬身應答了一聲之後,將手中捧著的奏折攤了開來,語氣激昂地稟報道:「微臣有本參蘭台太史令武敏之,其罪有十,其一,持寵而嬌,身為朝廷命官,屢次不經請諭,擅離職守,可謂是佻橫多過失;其二,榮國夫人卒,皇后娘娘出珍幣建佛廬徼福,敏之乾匿自用,是為貪墨;其三,結黨以營私,每與閻朝隱、苗楚客、李適……等朝臣私相聚首,宴飲無算,密議朝局,其行也詭,其罪難赦……臣不忿其行之鄙,冒死以聞,懇請陛下明斷,拿下此賊,以正朝綱!」
賀蘭敏之被參已經不是第一回了,可卻從來不曾被參倒過,當然了,以前彈劾其的御史們大多都是就具體事例上參,言語也不似蕭明那般尖銳,這麼個十大罪一出,滿朝文武中被震得目瞪口呆者自是不乏其人,可還沒等眾臣們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就見右相閻立本怒氣勃發地站了出來,梗著脖子,高聲附和道:「陛下,老臣以為蕭御史所奏之事可謂是駭人聽聞之至,我大唐朝堂中竟有如此卑劣之徒,老臣羞與其為伍,老臣懇請陛下下詔徹查此賊!」
「陛下,閻相所言甚是,臣附議!」
「似此等惡徒,豈可逍遙法外,當誅!」
「陛下,臣亦附議,懇請陛下明斷!」
……
閻立本乃是太子一黨的領袖,他這麼一站將出來,以宰相樂彥瑋為首的數十名朝臣們自是紛紛跟上,群情激奮之下,滿殿儘是喊殺聲。
「武敏之,爾有何話要說的麼,嗯?」
高宗前些年是很寵信賀蘭敏之,但那是看在其母、姐的份上,可自打其母、姐死後,情分本就已淡了許多,自賀蘭敏之在宮中逼/奸楊氏起,高宗對其的忍耐便已到了個極限,之所以沒下狠手,不過是因武後屢次攔著罷了,可已經是不待見其了的,此際見朝臣們群起而攻之,心中對賀蘭敏之的惡感自是更濃了幾分,這便不去看武後的臉色究竟如何,沉著臉便喝問了起來。
「陛下,娘娘,微臣冤枉啊,他們血口噴人,您們要為微臣做主啊,微臣實是冤枉的啊!」
在蕭明上本之際,賀蘭敏之並不在意,在他看來,甭管朝臣們再怎麼鬧,只要有武後在,那就誰也拿他沒辦法,可待得見高宗氣色不對,而武後竟然從頭到尾保持緘默,心登時便慌了,忙不迭地搶到殿中,一頭撲倒在地,惶急地喊起了冤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