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大宋第一太子

《》章 節目錄 第151章 科舉考啥 文 / 九天楓

    既然在以前沒有這樣的帝王,那麼就讓我趙匡胤來做這麼一個人吧。

    那就是一位繼往開來的帝王了,那麼他所作的事情必定是沒有人做過的不然還叫什麼繼往開來,前無古人呢?

    就像秦始皇那樣的,第一位一統華夏自以為自稱為皇帝,以前有誰這樣幹過。

    但是他就這樣做了,因此他成為了千古一帝,不管後人怎麼說他,他始終都是以為繼往開來的皇帝。

    現在趙匡胤就是想成為以為既往開來的皇帝,成為一位這樣的皇帝。

    就如剛才他想的那樣,以前的帝王是什麼樣子我不管,但是我要成為一個以前不層出現的帝王。

    「旭兒,知道幾日我才算正在明白,為什麼皇帝稱呼自己為寡人了?」

    按理說說這話的時候應該是很悲哀的樣子,不過趙匡胤卻是笑著說的。

    趙旭知道自己的這個老爹是想通了什麼東西,這些他也不知道是什麼,不然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那就是身為一個帝王,首先要對整個國家負責,他已經不是一個人了,他已經代表著整個國家。」

    「他沒有原來那樣的自由,因為他必須要把私人感情放到一邊,什麼事情他都要先考慮的是社稷,是國家的穩定。」

    趙匡胤說的沒有錯,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必須先為國家考慮,這是他的使命。

    他是皇帝,是帝王,是一個國家的至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擁著絕對的權威。

    受到萬民的敬仰,什麼好的東西都是先給他,也可以這樣說,所有的資源他都是優先得到。

    這是他身為一個帝王的權力,因為四海之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整個國家都是自己的,那整個國家裡面所有的東西不也就是自己的嗎?

    所以皇帝的權力很大,可以享受很多別人無法想像到的東西,這是他應該得到的。

    但是用現在一句比較時髦的話那就是,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相對的。

    你既然靠著自己的權力享受到了權利,你總該要履行點義務吧,不然誰也不服你。

    所以你皇帝就應該盡心盡力的去治理國家,讓百姓安居樂業,人民富足,這樣百姓才能擁護你。

    只有這樣你的地位才能得以穩固住,你才能繼續維護你的特權,你睥睨眾生的地位。

    所以趙匡胤說什麼都是要先從社稷的角度出發,這說的也是不無道理。

    你如果這是先考慮到自己,那麼誰還服你,周幽王,倒是自己只顧著哄自己的妃子開心,烽火戲諸侯一下子燒掉了自己的江山。

    夏桀倒是只顧自己的享樂,大言不慚的吧自己比作為太陽,可是百姓不願意。

    百姓們苦不堪言,放出話來,你要是太陽的話,我們寧願和太陽一起滅亡,最後夏桀死了,太陽沒有滅亡。

    紂王就更加的不用說了,自己整日搞什麼就吃肉林之類的東西,社稷早就被他拋棄在腦後,他的下場也是可想而知的。

    這些人都是沒有不曾先從社稷出發,而是從自己的角度享樂,結果社稷丟了,自己也是遺臭萬年。

    趙旭在趙匡胤說完那一番話的時候,腦袋了不自覺的就浮現出這麼幾個人來。

    不值得是怎麼了,就很自然的想到了這幾個人,可能是自己前世的時候自己就十分反感這幾個人吧。

    「父親,就憑您剛才的一句話,您一定會成為一個有道的明君,這一點您已經超過了歷史上的許多明君了。」

    趙旭這番話倒不是恭維趙匡胤,歷史上的老趙還真的是一位十分值得尊重的皇帝。

    「呵呵呵,我有怎麼敢和那些人相比呢,我只知道我幹好我應該幹的事情就行了,這就足以讓百姓過上了好日子。」

    「他日百姓能夠說一句,我這個皇帝不錯,那我就真的是心滿意足了。」

    「哈哈哈,老爹身為一個帝王你應該有的是霸氣,你不是說要做一位前無古人的帝王嗎,所以您應該有的是信心,這一點您應該比誰都清楚。」

    嗯?

    自己的兒子說的不錯,自己不是要自詡成為一個前無古人的帝王嗎,剛說完自己怎麼就沒有了自信了呢?

    皇帝就是天子,天子就是上天之子,是上天的兒子,是老天在人間的代理人。

    要是連這一點信心都沒有,還當什麼皇帝,不如回家抱孩子吧,既然上天讓我成為皇帝,那我就要做到最好。

    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這就是我趙匡胤的信條,一時間趙匡胤的信心又回來了。

    又一次成為那個當年信心滿滿的趙匡胤了,趙旭能夠清楚的感受到這個變化。

    趙匡胤並沒有繼續在這個話題上糾纏下去,還繼續說著剛才那個話題,那就是皇帝為什麼稱自己寡人。

    「剛才我說到一個帝王,什麼事情都要先為社稷考慮,當然我說的這些都是一個想成為青史留名的皇帝所做的,但是也有為自己先考慮的。」

    「不過這些想先為自己考慮的人最後都成為反面教材了,為了我們趙家的大宋江山我是不會這樣做的。」

    看來趙匡胤還看的很清楚,本來他就是一個頭腦很清醒的人,不然也不能迅速的崛起了。

    「正因為我們這些帝王,總是先從社稷入手,所以很多的私人感情都是沒有時間去過問的,慢慢的帝王的朋友很少很少,以至於傳出來,伴君如伴虎。」

    趙匡胤說到這裡的時候,顯得有點失落,這也是帝王的悲哀,沒有辦法誰讓他們是皇帝呢?

    「父親,那都是那些不得志的人傳出來的,你看那些能臣幹吏怎麼不說這一句話,再說了帝王行事豈是他們能夠揣度的。」

    趙旭最反感的就是這些人,自己不得志了吧什麼事情都幹的出來,他們以為治理國家什麼都要按照他們的意思來。

    他們覺得自己就是有經天緯地的能臣,是皇帝的左膀右臂,皇帝要是不用他們就是損失。

    可以他們那裡知道事情那裡有他們想的那麼簡單,皇帝考慮的事情能會那麼簡單嗎?

    所以有時候他們觸怒了皇帝被皇帝貶官或者說是被下獄,但是他們卻說皇帝的不是

    什麼皇帝不明事理,受奸臣的蒙蔽,這情況是有的,但是不是每個帝王都是這樣吧。

    什麼伴君如伴虎,我看著都是胡扯,這都是他們為自己鳴不平呢,什麼人都是,想當****還想立牌坊。

    這番話趙旭說出來之後,趙匡胤忍不住好好大笑,這個傢伙平時說話都是一套套的。

    怎麼今天說出來的話有點地。痞流。氓的味道,將那些自命清高的人說成是想當****還立牌坊。

    不知道讓那那些人聽到之後會有什麼反響,不過想想也真是這樣的,但是也不能直接這樣說吧。

    趙匡胤知道這是趙旭說的那些文人們,他也搞不清楚,兒子為什麼對這些文人有敵意。

    雖然自己不喜歡這些文人,但是這樣的人用著放心,不想武將那些造反,所謂文人造反三年不成。

    「旭兒,我們覺得你說的這些話是針對某一個人,或者是那些文人呢,他們可都是治理國家的官吏呀,你是……」

    趙匡胤是武將出身,奪得了皇帝的位置,他不想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所以他在心裡是十分的排斥武將的,反而很是信賴文臣。

    「沒有,我這是感慨歷史吧,對了您說那些文人是治理國家的能臣,不可否認的是他們中間有很多人是治理國家的好手,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好手吧,會讀書並一定會做官!」

    會讀書的人不一定能做個好官,能臣,弄不好是個書獃子,整日裡只會個什麼詩雲子曰的。

    「不會吧,那些文人都是熟讀聖賢書的,怎麼不會做個好官呢?自從有科舉這就是選官員的好辦法呀?」

    趙匡胤雖然不是十分的精通文墨,但是也不是個白丁,很多道道也是懂得。

    「我的老爹呀,你看看那本聖賢書上說如何當個好官了,這樣的聖賢書只能修身養性,它能教會你怎麼斷案嗎?能教會一個官員怎麼給罪犯判刑嗎?」

    經過趙旭這麼一問,趙匡胤也反應過來了,這書裡面還真的是沒有這些東西,以前怎麼沒有注意這件事呢/

    「嗯,以前還真沒有發現有這事情,對了我還想著為我們大宋開科取士呢,這樣還怎麼取士?」趙匡胤有點猶豫了。

    「那還不簡單,開科取士是好的,但是考的內容我們可以改一下嗎?比如我們可以吧科舉分幾個科目考試,有考文采的,也考我們大宋的刑律等,最後將他們的成績匯總起來,決定是否錄用。」

    既然要選拔真正的有能力的人才就不能只看他們的文采,文采好不一定其他的好。

    這要看一下他們的綜合素質,也就是要全面的發展,這樣選出來的官員就不是窮酸的文人。

    因為只會寫幾篇文章的人是一定不會中的,還有其他的要考察,這就是趙旭對科舉的大概想法。

    後來大宋就是實行的他的科舉考試科目,不用說,選出來的人,都是人才,實用的人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