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大宋第一太子

《》章 節目錄 第91章 大宋皇朝 文 / 九天楓

    他們現在也許不知道,就是他們所謂的這個宋,在不久的將來,威震四方,他們這些討論過帝國國號的人,也是被歷史銘記。

    公元九百六十年正月初五,庚申年乙巳,趙匡胤當黃袍加身的第二天,趙匡胤頒下詔書,發下詔書,改國號為宋,年號建隆。

    接著趙匡胤就在有關官員的引導下,舉行拜天大典,祭拜天地,以此來上上天昭示他是真命天子。

    有關的人員早就負責建造好了一個大大的祭台,上面還有一股銅鑄的大殿,就和司母戊鼎是一樣的,裡面燃燒著火焰,祭台的上面擺滿了各種貢品,其中豬牛羊三牲擺在了最前面,上面牌位是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也就是玉皇大帝。

    趙匡胤一身龍袍,緩緩而來,手中持三炷香:

    「兒臣趙匡胤誠心叩拜上天,日月蒼穹,臣趙匡胤順應天命繼承大統,今日特告上天,改國號為宋,年號建隆,臣有生之年必定順天應民,掃平亂世,恢復盛唐的氣象。」

    說完趙匡胤叩拜起來,下面的文武百官則是距離他很遠,根本就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麼,這是天子和上天的對話,怎麼會讓你們知道。

    這時候趙匡胤揮一揮手,趙旭急忙走了過來,他的手裡托著一個托盤,上面有一塊黃布包,還有一個金製造的器皿,大家都是明白這裡面是什麼。

    大家心裡更清楚,趙旭一定是未來的太子了按理說天子祭天都是自己一個人,沒有想到這個新皇帝,把自己的兒子也叫了上去,這不是表明,他以後的皇位要他來繼承,還是在上天的面前昭示,也就是說以後無論趙匡胤再有幾個兒子都不會動搖他的地位。

    趙匡胤從上面講黃色的布包打開,裡面是谷子,而黃金碗裡面則是一堆土,借此代表著社稷江山。

    「社稷」從字面來看是說土谷之神。由於古時的君主為了祈求國事太平,五穀豐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穀神。

    現在這些東西就是代表著社稷,代表著新的皇帝掌管著社稷江山,趙匡胤將谷子放進土裡,散在自己的面前,進而再次叩拜:

    「臣趙匡胤再次叩拜上天祈求上蒼讓下屆風調雨順,黎民安居樂業。」

    「父皇,現在該考慮一下如惡化處理這些舊臣了,這可是關係著政權穩不穩的問題。」在幾天大典結束以後,趙旭和趙匡胤在一處幽靜的所在商議著下一步的行動,除了他們父子兩人其他的人並沒有在場。

    趙匡胤站起來,眉頭奏皺著緩緩的說道:「我正準備派使者到各個藩鎮和朱果出訪,讓這些勢力如何接受我大宋是一個難題呀?」

    確實,憑什麼讓人家承認你,你多了人家孤兒寡母的權力,我為什麼要承認你,說不定我要討伐你還能站在大義的這一方面呢?

    「是呀,稍微處理不好,天下就會再次出現大亂,到時候世宗和父皇先前的努力就全部白費了。」

    柴榮在世的時候,趙匡胤等一眾將領,南征北討,終於打下一個穩定強大的後周,也是一個勢力最強的國家,如果一旦這個國家亂起來,一切就都完了。

    「是呀,這是目前最為重要的事情,我和趙普他們商議過,還是暫時留用舊臣,不僅要留用還有給他們加官進爵,你看怎麼樣?」

    趙匡胤手放在背後,望著遠方,詢問性的問道。這些問題在他沒有正式登基的時候就想過,也是和趙普他們商議過。

    「恩恩,父皇這樣做還是十分正確的,眼下各地的府縣和各地的節度使都是在持觀望態度,一旦處理不還真的就真的麻煩了,留用和重用朝中舊臣,就是在向世人昭示我大宋繼承了後周,繼承了世宗一統一天下為己任,所有額官員都是原來的人,這樣大家都放心了。」

    趙旭說的很對,皇帝換了,現在是人心惶惶,但是如果是皇帝換了,那些個大臣換了的話,大家就有可能放下心來,畢竟各自都是很熟悉了,也很好辦事,這樣的話,大家對新朝的牴觸情緒就會少一點。

    「恩恩,這也是我說考慮的,現在我們雖然取代了大周,但是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我們掌握的權力還不夠充分,現在我們做的許多事情都是掣肘,只能一步步的來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又到了早朝的日子,這是趙匡胤當皇帝的第二次早朝,所以大臣們都是很規矩,也不由得他們不規矩,現在朝廷的一切都沒有明瞭,大家能不小心嗎?

    「眾卿平身。」趙匡胤端坐在龍椅上,派頭十足,他的左邊是兒子趙旭,雖然沒有被封為太子,但是大家心裡都是很明白,太子除了他還有誰。

    「朕承繼天命,既然已經登記,自當汲取前代的教訓,做一個開國的明君,所以朕是不會誅殺舊主罷黜舊臣的。」

    「朕可以當著眾臣,立下祖宗家法,凡以後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趙匡胤說完大家朝堂上的眾人,就開始交頭接耳的議論起來。自古以來有那個皇帝這樣做過,有罪不得加刑,就是說柴氏子孫除非是謀反大罪,否則還就是終生免死,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一個皇帝的胸襟。

    看著朝堂上亂哄哄的,站在趙匡胤身邊的趙旭,向前走了一步:

    「肅靜,朝堂之上注意君臣禮儀。」以前趙旭是十分的反感這種禮儀的不過現在他也發現這種禮節還是必需的,不然整個朝堂還不知道亂成什麼樣子呢?

    「皇上還有許多的事情沒有吩咐,看看你們是什麼樣子。」

    大臣們這時候才注意到這裡是朝堂不是菜市場,上面的是皇帝,不是買菜的小販,個個都立刻噤聲。

    「旭兒沒下面的的由你宣佈吧!」趙匡胤看看下面的人,眉頭一皺,對著自己的兒子說道。

    「是,父皇。皇上的意思不僅舊主要厚待就連周朝的宗廟祭祀也是不能停下,派遣前周朝的宗室,每年祭祀周朝的宗廟,使其向後香火不斷,另外皇上還要重用原來的周朝臣子。」

    說道這裡趙匡胤向身邊的太監張德鈞,吩咐道:「張德鈞宣旨。」張德均可謂是三朝「元老」了,時候過世宗,周恭帝,現在又跟著趙匡胤混了。

    他向他的新主子行了一禮,緩緩展開一卷聖旨,清了清他那公鴨嗓子: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新近登基,所有周廷官員全部錄用,茲任命後周宰相范質為守司徒、兼侍中;

    王溥,守司空、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魏仁浦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使吳廷祚同中書門下二品,其餘官員由吏部安排欽此。」

    被授予職位的這些官員都是十分感激,都是跪在地上謝恩,其中以范質為代表:

    「皇上如此的氣度恢弘,臣等感激不盡,吾皇萬歲萬萬歲。」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是明朝以後正式流行開來的,沒有想到在這裡流行起來了,這還不是趙旭受到了後世的電視劇的毒害,什麼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昨晚一不小心說出口了,趙匡胤他們一聽覺得就十分不錯,於是就出現了這裡。

    守司空,在官職前面加一個守字就是說明他不夠資格擔任司空的職務,只是臨時授予他的,就是這樣被臨時授予大家還是很高興,新朝廷不僅不罷黜自己的等人,還給自己提陞官職,自己等人能不高興。

    「眾卿還有什麼事情嗎?」趙匡胤見到自己的一紙詔書就把大家給收買了,也很是高興。

    「啟稟陛下,老臣有事要奏。」這次是王溥走了出來,老傢伙還滿臉的激動,可能是被趙匡胤的寬容給感動的。

    趙匡胤低頭一看原來是老王溥:「王卿有什麼事呢?」在趙匡胤的印象中,這個王溥是個小心翼翼的,錙銖必較,管理財物的好手。

    「陛下,臣想奏的是,既然我們大宋已經建立了,那麼就應該派出使臣曉諭地方,新朝建立,讓他們服從中央,同時陛下應該建立祖宗宗祠奠定新的根基。」

    「臣復議」

    「臣復議」

    「臣復議」

    ……

    大臣們都是贊同有的人還在懊惱怎麼就沒有率先提出來這個建議,這是每一個開國皇帝必須做的呀,無論誰做皇帝都會贊同的。

    新朝想要收復地方,必須要派使者到地方去宣旨,這是必備的程序,誰當了皇帝都是應該追封自己的祖宗,這是孝道的本分。

    果然趙匡胤一聽,這正是他想做的,於是下令讓范質王浦等人去辦這件事情,至於太廟則有趙匡義去負責。

    很快各地去宣旨使者大部分都回來了,基本上都是好消息,都願意服從新的中,央政府,因為他們聽說所有的官員基本上就沒有動,和原來一樣,也就是換個國號而已,至此大宋算是基本上建立起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