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大宋第一太子

《》章 節目錄 第64章 孫晟之死 文 / 九天楓

    「你信祖的名諱難道和我們陛下的名字一樣?」李、鍾二人都是疑惑不解。

    其實要說世界上信仰最多的不是基督教,也不是什麼佛教,而是中國的先人。

    這個先人就是中國人自己的祖先或者是上輩的親人,中國人最重要的就是緬懷先人。

    特別是一些人發達之後,重修祖墓什麼的就更加的彰顯了中國人的祖先情節。

    古代的一些開國皇帝,尤其是一些開國的皇帝,當他們成為皇帝之後,立馬都會做一件事情。

    那就是追封自己的先人,雖然他們沒有當過皇帝,但是卻給予他們以皇帝的謚號廟號之類的。

    郭威也是不例外,當他代漢建周的時候,裡追封自己先人,一顯他郭家的榮耀。

    後周信祖睿和皇帝郭璟。

    後周僖祖明憲皇帝郭諶。

    後周義祖翼順皇帝郭蘊。

    後周慶祖章肅皇帝郭簡。

    郭簡是郭威的父親,郭蘊是他的爺爺,上面郭諶是他老爺,郭璟是他的老老爺了。

    你們南唐既然想和我們議和就要把你們皇帝的名字給改過來,不能佔便宜。

    這是十分重要的,和我先人同名,這是不允許的額,不僅是哪個時候,即使在當今一些農村還存在這種情況。

    「爹,這次李德明回到金陵一定會沒有命的,你這次可以放心了,也算為您出口氣了。」

    趙旭對趙匡胤說道,趙匡胤心裡也是一驚,他想想那些條件都是趙旭事先準備好的,這樣的條件誰也不能接受。

    南唐李德明正在大殿裡,匯報此次協談的結果,南唐的眾臣還以為他真的去協談了,只有李德明和鍾謨協談的當事人才知道。

    協談是雙方的地位平等,這那裡是雙方的地位平等,完全是一邊倒嗎?

    你讓兩個文官去和一群從戰場上來的殺氣騰騰的士兵談判,本身就是個失誤。()

    面對出身行伍的皇帝柴榮,兩人嚇得都不知道東西南北,所有的條件一股腦的都接受了。

    可是他忘了,這樣的條件他帶回南唐的後果,他只想盡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豈有其理,割讓江北十四周,削去帝號,向周稱臣,讓朕改名諱。」

    整個議政殿的的氣氛,頓時下降到了極點,可能是李璟的怒火吧。

    身為一個皇帝怎麼能接受這個。

    「李德明你是怎麼做使臣的,這樣的條件你呀敢帶回來了,這是喪權辱國。」李璟氣氛的指著李德明。

    此時的李德明也是感覺到了,李璟的怒氣:

    「陛下,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周軍隊非常強盛周國的皇帝柴榮英氣逼人,臣也是害怕周朝的軍隊攻到金陵來。

    臣想如果割讓江北的土地,能保住我唐國的國祚,也是值得的,等我大唐強盛的時候,再一舉收復失地也是極有可能的。」

    你李德明要想找借口也要找個好的借口,你就是一頭豬,在皇帝不滿的時候,你居然還誇獎對手,不是作死是什麼?

    果然大臣宋齊丘就向李璟進言認為割讓土地沒有好處,說攻擊李德明誇大事實,是不是被周朝給收買了。

    更有禮部尚書王崇質向李璟進言:「李德明的行徑無疑是通敵賣國,不殺此人不足以平民憤。」

    這個時候李德明的政敵都是紛紛的站出來,要李璟殺李德明,這下子李德明可就慌了。

    連忙向他的主子求救,李景遂此時也是不敢替他說話,這賣國的罪名可是很大的。

    盛怒之下的李璟立刻就把李德明給殺了,可憐的李德明就這樣死了。

    更可憐的還不是李德明,而是李璟,他認為這樣的條件是李德明的無能導致的。

    這次他又準備再派使者,去協談,他還相信大周真的是協談了,這次當仁不讓的是孫晟了,這家或終於得到使者這個職位了,不過他這次真的是為了國家。

    可憐的李璟被被人玩的團團轉還不知道呢?

    這次孫晟還有一個使命,並不只是一味的去協談,他有意見更重要的事情。

    因為李璟聽說李重進和張永德不和,兩個人都是郭威的親戚,當時都有可能成為郭威的繼承人。

    但是半路殺出個柴榮,兩個人都沒有戲了,兩人都成為了柴榮的臣子。

    但是這並不是說兩人就相安無事了,李重進曾經上表稱張永德有二心。

    張永德也曾經上奏說李重進有不臣之心,當然柴榮也知道這兩個親戚都是相互攻訐的。

    分別下詔斥責兩人,讓他們好好的辦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就好了,不要搞點歪門邪道的事情。

    自此兩人都是老實了下來,但是私下裡還是暗暗的較勁,他們一個是殿前都檢點,一個是侍衛親軍指揮使。

    這兩個又都是天子的親軍,兩人分別都是柴榮的左膀右臂,恩寵一樣。

    但是聽李重進府上的人說,李重進喝醉的時候總是表現出都現狀的不滿。

    南唐的眾位大臣也是覺得是個機會,這樣可以策反李重進,給柴榮的背後來一刀。

    不得不說南唐的大臣都是豬頭嗎,李重進也不是一頭豬,這樣的事情他能幹嘛?

    就在他看了孫晟派人送給他蠟丸密信之後,立即就將這封信交給了柴榮。

    他又不是傻子,這樣的事情和找死沒有區別,如果南唐強盛還可以考慮。

    現在是後周強盛,好歹我也是皇親國戚,能跟著你幹這樣的事情嗎?

    柴榮見到密信的時候,表面上裝作無所謂的樣子,內心的憤怒卻可想而知。

    站在滁州城上的柴榮,望著江南的大片河山,心裡想著一定要拿下這片美麗的江山。

    立刻下令趙匡胤急忙趕到濠州,盡快的攻下濠州,同時詔令其他各路的人馬繼續進軍。

    李璟看我不把你的江北十四州全部給攻打下來,還想在背後給我捅刀子,欺朕是三歲幼童不成?

    「陛下,雖然李璟無禮但是孫晟等人來到這裡還是要見的,這是禮節。」

    本來趙旭是想去前線的,不成想卻被柴榮給留在了身邊。聽說孫晟要來,他向皇帝諫言道。

    「你說的對,自古以來就有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朕倒要看看他南唐這次派來的是什麼樣的人,哼。」

    柴榮咳嗽著從滁州城上走了下去。

    「臣唐國使臣孫晟,鍾謨拜見大周皇帝,祝大周皇帝福澤萬年。」留在滁州的鍾謨這次也來了。

    坐在上首的柴榮不斷的咳嗽著,他努力的控制著自己的咳嗽聲:

    「你們大唐對這次協談有什麼看法?」

    「啟稟大周皇帝,我們舉國上下都是很希望和大周協談罷兵,所以派臣來協談。」孫晟倒也是十分的規矩,老老實實的說道。

    「好,唐朝廷竊據江南一隅,弄得天下四分五裂,但是這不過是亂世的短暫現象。」

    從歷代的演變還是歷史的變遷,中原都是正統,大周奉天承命,就擔負有統一天下的使命。

    朕本著以天下蒼生為念,與你們唐國修好,不過你們必須要接受前番協談的條件。

    唐國奉我大周為正統,否則休想讓朕撤兵。」

    柴榮說出這句話是很正確的,不過孫晟那牛脾氣可是受不了,立馬回擊。

    「周國皇帝,您說正統,我唐國和前朝的大唐一脈相承,這就是正統,大唐的李家才是真正的正統,若非藩鎮割據,你大周何以能立國?」

    孫晟也真是有種,這個時候敢說這句話,不過趙旭卻很佩服這傢伙的勇氣。

    不過他卻犯了皇帝的忌諱,在皇帝面前說人家是不夠格,這不是找死嗎。

    果然柴榮的臉氣的通紅,呼吸急促了,看來是氣反而不輕。

    趙旭跨前一步:

    「孫晟不得胡言亂語,你就不怕死嗎?」

    孫晟,臉色一正:「大丈夫死有何惜,自從踏入這裡下官就沒有打算活著回去,為國盡忠死有何懼?」

    其實孫晟說的倒是實話,如果他是周朝的官員,柴榮一定會大家讚賞,不過他是南唐的官員。

    柴榮將密信仍在他的面前:

    「你們南唐一邊個朕協談,一面卻想策反朕的重臣,當朕可欺嗎,既然你想死,朕就成全你。」

    「來人將孫晟押進右軍巡院,嚴加看管,沒有朕的旨意不准有人探望。」

    柴榮的話落下就有侍衛押著孫晟等人出去了。

    「趙旭呀,朕本來還想讓這個孫晟去壽州勸降呢,看來這個人倒是有點風骨。」

    原來柴榮還有這一層意思呀,不過大家都不知道罷了。

    「那就派都承旨曹翰去問問她,看看能不能逃去一些南唐的情報,反正這個人一定要死,朕可以原諒他對朕無禮,但是不允許他對大周不敬。」

    這是每個統治者都是很忌諱的,你孫晟說什麼不是五代亂世哪有你們大周,這句話就注定了孫晟的悲劇。

    都承旨曹翰奉命去套取情報,結果卻碰了一鼻子灰,無奈的曹翰說道:時才說:「有敕令,要賜您死。」

    孫晟面不改色,從容地整理衣冠,向南跪拜,說:「那我就以死報國!」隨即赴刑,孫晟隨行的百餘人全部被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