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大宋第一太子

《》章 節目錄 第63章 知我信祖名諱否 文 / 九天楓

    其實倒不是馮延魯有什麼想法,而是趙匡胤安排馮延魯讓誰來,這是老趙安排好的。

    「啟稟,微臣以為可以讓翰林學士、戶部侍郎鍾謨鍾大人,工部侍郎、文理院學士李德明李大人適合擔任使者。」

    「馮大人,回到你們唐國讓你們的皇帝派鍾謨和李德明來議和。」馮延魯想起當時趙匡胤的話。

    「為什麼。和你一樣我想化解和他們二人的恩怨,你如果做不到的話,哼哼……」

    馮延魯才不管趙匡胤是什麼居心,只要自己的性命保住就行了,哪裡管那麼多。

    李璟還沒有發表意見,就有人站出來反對了:

    「馮延魯你是什麼居心,你又不是不知道,李德明和鍾謨二人平時只會溜鬚拍馬,遇到正經事連一句話也不會說,你為什麼會推薦他們二人去,到底是何居心?」

    這個個人叫韓熙載,是支持李弘冀的人。韓熙載字叔言,青州人。後唐同光進士。

    南唐李忭時,任秘書郎,輔太子於東宮。李璟即位,遷吏部員外郎,史館修撰,兼太常博士,拜中書舍人。

    其實他更多出名的還是喝酒狎妓,經常喝的是酩酊大醉,自己也是文采風流。

    是哪個時代的一個****的文人,後世就有一副名畫叫做《韓熙載夜宴圖》。

    韓熙載這個人雖然私生活十分的不檢點,但是為人的執政能力是可圈可點的。

    就連孫晟也是跳出來反對,說是如果真的要協談,臣去江北和周朝廷談判。

    韓熙載也是向皇帝諫言;「臣推薦孫晟大人和王崇質大人去協談。」

    孫晟是司空也是宰相,為人雖然有點口吃,但是卻是剛正不阿,南唐都知道。

    王崇質是禮部尚書,負責教化天下,為天下禮儀的表率,讓他們去何談再好不過。

    其他的大臣也都是贊同的點了點頭,這兩個人倒是真的很合適。馮延魯一看勢頭不對立刻就再次出言說道:

    「陛下,孫大人和王大人雖然名聲淵博但是卻不是最佳的何談人選。」

    李璟一時間也是沒有注意了,於是轉向問他的弟弟,如今的皇太弟李景遂。

    「景遂你的意見呢?」

    身穿五爪金龍袍,比皇帝的九爪金龍少了四條,證明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陛下,臣弟認為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但是臣弟認為馮延魯大人既然和趙匡胤接觸過,自然知道誰最合適。」

    李景遂說完退到了一邊,李璟並沒有做出決定,問向下首的馮延巳。

    馮延巳是馮延魯的大哥,同時也是同平章事,一門兩兄弟都在朝中為官,位極人臣,馮家也是不枉此生了。

    馮延巳剛才還在納悶,自己的弟弟為什麼非要推薦這兩個傢伙去江北呢?難道他有自己的打算。

    不過那畢竟是自己的親弟弟,一母同胞還是自己人親呀,幫親不幫理。

    「啟奏陛下,臣認為我們只要定下了協談的底線,無論派誰去江北我都沒有什麼意見。」

    馮延巳這樣說,看似是誰也不支持,但是暗地裡卻是贊同自己的弟弟的提議。

    剛才皇太弟已經說過了,馮延魯和趙匡胤他們接觸過,知道什麼人最合適,再加上他這樣一說,不就定下了李德明和鍾謨二人了嗎?

    果然李璟沉思了一會,就開始下詔:

    「命令翰林學士、戶部侍郎鍾謨,工部侍郎、文理院學士李德明為何談的使者,趕赴滁州協談。」

    這個時候的馮延魯才鬆了口氣。

    大周滁州城這邊,趙匡胤父子二人正在屋內說著什麼。

    「旭兒,你那黑臉演的可是真好,你看那馮延魯嚇得都屁滾尿流了。」

    「爹,其實我是真的想一刀殺了他,這樣的小人我看著心煩,同時也為您出口氣。」

    趙旭氣憤的說道。

    「好了旭兒,一切以國家大事為重,其他的放一放再說,以後有的是機會。」

    趙匡胤滿腦子的忠君愛國的思想,吧個人仇恨都放在了一邊。旁邊的趙旭聽到這時候趙匡胤的回答。

    他心裡再想,如果趙匡胤說的是真心話,那麼如果柴榮不死的話,還真的沒有後來的大宋。

    「爹,以後我們一定會踏平南唐的,到時候你就可以去見他了,不過我聽說她已經是南唐的鄭王妃了。」

    趙匡胤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怎麼知道這件事的,他正準備開口解釋一下,這邊就有柴榮身邊的小太監來宣柴榮的口諭;

    「皇上口諭,讓趙匡胤和趙旭立刻見駕。」

    這個太監剛宣佈完皇上的口諭,趙旭就立刻塞給他了一錠金子,讓小太監喜笑顏開。

    「這位公公皇上詔我們有什麼事情呢?」趙旭滿臉笑意的問道。

    看到這個剛給自己一錠金子的小趙大人,小太監對他的印象極好,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金子的原因。

    「兩位大人,奴才聽說南唐的協談使者快要到了。」小太監之說這些,其他的都沒有多說一句。

    但是這些信息就已經足夠了,趙旭看看趙匡胤有塞給小太監一錠金子,讓他喝茶。

    小太監樂得嘴都快裂到耳門子上了,自己從來沒有享受過這待遇呢,對趙旭千恩萬謝,然後就離開了。

    隨後趙匡胤父子他們,隨即見了柴榮,君臣商議了一番,然後趙旭和他的老爹先去見了南唐的使者。

    這是趙旭提議的,要先給南唐一個下馬威,柴榮也是覺得可以,就讓他們父子去辦了。

    在臨時改作迎賓館的一處宅子內,李德明和鍾謨正在等著召見,兩人自從接到聖旨開始就馬不停蹄的趕到了滁州。

    兩人心裡都是犯嘀咕,這麼重要事情交給他們去辦,這辦不好可是怎麼辦呀?

    正在他們兩個人在哪裡不知道說些什麼的時候,外邊的掌管禮儀的人員的聲音傳來了:

    「大周國定國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大人,殿前都虞侯趙旭大人到。」

    緊接著進來一對衛士,殺氣騰騰的,這些衛士是大周的精銳禁軍。中間護著兩位英勇的將軍進來了。

    這架勢讓身為文官的李德明和鍾謨二人,嚇得直哆嗦,不過還是沒有忘記禮節。

    「唐國使臣李德明、鍾謨參加大人。」兩人低頭行禮。

    「二位大人,好久不見了。」趙匡胤並沒有還禮,卻說了這麼一番話。

    這讓李、鍾二人很是迷惑,我們什麼時候和周國的大將認識了,他們想了半天都沒有想明白。

    趙匡胤看出了二人的疑惑:

    「怎麼兩位大人不記得這個,當年你們在金陵碼頭差點要了我的命,這才多少年你們就忘了嗎?」

    啊,他是當年那個毛頭小子,就是那個被我們追殺的窮小子如今的大周國的大將。

    二人立刻面如土灰,當年看、這個人可是被他們差一點給整死了,如今來到人家的地盤,還能討的了好。

    「大大人,下官下官……」兩人不知道說什麼了。

    趙旭卻開口了:「當年是你們在金陵陷我爹幾乎於死地的吧,你們好大的膽子。」

    趙旭一番厲聲的呵斥讓他們嚇得顫抖的更加的厲害了,兩人現在是在人家地盤上,人家無論捏扁或者是搓圓都由人家。

    「好了二位大人,既然你們來了我也不多說了,你們居然是來議和的就隨我們劍見我們陛下吧。」

    兩人聽到趙匡胤這樣說頓時放下心來,讓他們去見柴榮意思是他們不用死了。

    可是見了柴榮之後,他們死的都有了,柴榮做的更加的絕,只是接見了他們一面說出了自己的條件。

    奇遇的都是交給趙匡胤去辦了,柴榮自己咳嗽著去休息了,趙旭知道柴榮的病已經不清了,現在已經是公元957年末了。

    柴榮的大限也是快到了。

    李德明和鍾謨還真怕趙旭,在他們協談的時候,趙旭是不是的就用鋒利的眼神瞪著他們,讓兩人渾身發涼。

    連南唐給的和談底線都忘記了,自己的命重要,哪裡還顧得上其他的。

    按照趙旭的意思,大唐割讓江北的十四州,賠償大周的軍費,唐國自去帝號,稱國主,向周稱臣。

    就連趙匡胤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但是轉念一想,本來就沒有想讓南唐接受,也就釋然了。

    這一次協談已經耽誤了幾個月,大周的將士也是修養夠了,陪著南唐在這裡扯淡扯了好幾個月。

    李德明和鍾謨兩人可是天天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在趙旭的恐嚇中接受這個條件,

    但是自己的不能決定,還需要想大唐的皇帝稟報,柴榮也同意了,他讓李德明一人回去向李璟匯報。

    不過在李德明剛想告退的時候,柴榮突然說道:

    「回去讓李璟改個名字吧,不然朕的大軍一定會踏平江南的。」說完一身黃袍的柴榮帶著趙匡胤就轉身走了。

    留下滿頭霧水的李德明和鍾謨二人,讓我們的陛下改什麼名字和這個協談有什麼聯繫?

    二人看向趙旭:

    「敢問大人,陛下這是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你們可知道我大周的信祖名諱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