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大宋第一太子

《》章 節目錄 第6章 高平之戰的前奏 文 / 九天楓

    這個消息是李筠送來的,同時也證實了當初趙旭打探的消息的正確性,大敗還是李筠輕敵所導致的。

    柴榮剛封賞完趙旭,正和趙匡胤誇趙旭呢,就接到了李筠的奏章。看完之後的柴榮,臉色陰沉。

    柴榮怒不可遏,將奏章狠狠的摔在地上:

    「這個李筠,辜負了朕對他的信任,將北部邊疆就交給他,他怎麼能這樣的輕敵,讓我大周損兵折將,來人下旨,免去李筠……」

    「陛下保重龍體,請息怒。」說話的是有官場不倒翁之稱的宰相馮道。

    柴榮看到他,怒氣稍稍的壓了下了去,畢竟馮道資格老,世宗也要給他三分薄面。

    柴榮的臉色稍微緩和:「馮相,你有什麼說的嗎?」

    「啟稟陛下,現在不僅不能處置李筠,反而有更加的安撫他,這個時候北方邊疆是不能再出現任何的意外了,萬一,老臣是說萬一陛下在這個時候處置李筠,他會不會……?」

    馮道的意思很簡單這個時候如果處置李筠兵敗的責任,搞不好會把李筠給逼反呀。

    柴榮畢竟是一代英明的君主,很快就穩定了自己的情緒,沒有在再提任何關於李筠暫時兵敗的事情,而是和大臣們商議怎麼處理北漢的入侵。

    趙旭確是知道這個高平之戰的。這個戰爭的引子其實在很早以前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

    這時候趙旭身邊的高懷亮,問北漢為什麼要攻打我們大周,何況北漢這麼弱小,它能打過大周嗎?

    趙旭看了看自己這個喜歡的小伍長,不厭其煩的給他見了起來。

    當年後周太祖郭威在宋州殺死劉承贇,自立為帝,建立後周。

    後漢的河東節度使劉崇接到兒子的被殺的消息,劉氏宗族也沒有什麼人了,就說我兒子當不上皇帝,那就由我來當吧。

    於是劉崇在晉陽即位稱帝,他並沒有改國號,仍沿用漢的國號,也就是歷史上的北漢。

    劉崇是打著替漢隱帝報仇的大旗當上了皇帝,當上皇帝以後自然要給隱帝報仇了,但是後周兵強馬壯自己也沒有能力能勝過後周。

    於是這傢伙就想起了後晉高祖石敬瑭,自降身份,去向契丹求救,契丹也是答應了。

    在郭威即位的第一年,契丹和北漢的聯軍圍攻後周的晉州,但是遭到了後周軍民的強烈抵抗,沒有能夠順利的拿下晉州,反而損失慘重。

    隨著後周的援軍臨近,契丹率先撤軍,北漢被後周的援軍幾乎是全殲,自此北漢元氣打傷,多年沒有恢復,不敢南下而窺測。

    聽到這裡高懷亮好像也是有所明白了;「都頭,這麼說,北漢和我們是世仇呀?」

    趙旭點了點頭,又繼續講述此此次戰爭的緣由。

    但是在公元954年,也就是廣順四年太祖駕崩當今的皇上,改元顯德。

    當這個消息讓那個北漢知道後,北漢的劉崇高興的一蹦老高,覺得當今主上年少可欺,卑躬屈膝向契丹請求出兵。

    我就是在那個時候深入北漢打探情報的,可惜和我一塊的兄弟沒有一個人回來。當趙旭說到這裡的時候,指甲狠狠的陷進肉裡。

    無論前世還是今生,趙旭骨子裡面都是個軍人,始終都有軍人的情誼,雖然那時候並不是這個趙旭,但是現在他接受了趙旭的身體也就接受了趙旭的過往。

    兄弟你們放心我會再進北漢為你們報仇。

    契丹也認為這次有機可乘,於是就派武定節度使、政事令楊袞率領萬餘騎兵和北漢會師晉陽,準備報上次的敗北之仇。

    後漢的皇帝也是親率大軍,和契丹的人馬一塊圍攻晉州。

    而駐守在晉州的昭義軍節度史、檢校太傅、同平章事的李筠李將軍。晉州被圍困李將軍並沒有引起李將軍的重視。

    李將軍卻只派部將穆令均率領兩千人馬迎擊北漢軍隊,自己率領主力在後面紮營。

    事實證明穆令均只是個有勇無謀的匹夫,憑借自己的兩千人馬,就將北漢的軍打的節節敗退。

    穆令均並沒有感覺到有什麼不妥,部下提醒他堤防有詐,被他訓斥了一頓,指揮部隊繼續追擊,心裡想著這次打敗北漢,朝廷即使不加封自己為節度使,也是個副節度使吧?

    自己心裡美滋滋的,下令部下全力追擊。

    而他的對手,則是北漢前鋒都指揮使武寧節度使張元徽。張元徽是一個足智多謀的勇將,不然也不會做到節度使了。

    他一方面派人去調查穆令均的此人,另一方面積極的調兵遣將。

    在得知穆令均是個好大喜功,卻又有勇無謀的人,又只帶兩千人馬之後,張元徽就專門為他制定了一條戰略。

    那就是佯裝兵敗逃走,引領後周的軍隊來追趕,然後引到自己所設的埋伏圈裡到時候萬箭齊發,就是一隻鳥也別想逃走。

    果然穆令均這個大條的將軍中伏了,等到他注意到的時候,只見漫天的箭矢飛了過來,穆令均渾身像是帶刺的刺蝟。

    隨著穆令均被殺,士兵也打不被殲,晉州被佔領。而李筠則是退回昭義軍的治所潞州,只能憑借高牆厚院,來阻擋漢軍。無奈的他只得向朝廷請援助。

    趙旭說完,看著周圍的人都在看著他,原來自己剛才在不知不覺中就提高了聲音,周圍的士兵還有大臣都在註釋這自己。

    這時候趙匡胤卻是慌忙的跪在了柴榮面前:「請皇上贖罪,小兒趙旭在駕前無狀了。」

    柴榮確實微微一笑:「匡胤呀,你小題大做了,趙旭你過來。」

    正在發愣的趙旭慌忙跪在柴榮的面前:「皇上,小子君前失儀,請小臣治罪。」

    趙旭剛被任命為營副指揮,已經可以稱臣了,他在前世的時候也見過這一類的情況,知道這是君前失儀,老實的請罪。

    到那時他的心裡卻想封建時代這是的,在皇帝面前大聲說話都是罪了。

    「趙旭你要說出是誰教你說那一番話的,朕不但不罰你,反而要賞你起來回話。」柴榮坐在龍椅上,完全沒有了剛才的那股知道李筠兵敗的怒氣。

    「謝謝皇上,那些是臣猜測的,臣有罪,妄議朝政。」趙旭裝作誠惶誠恐的樣子再次跪了下來。

    柴榮卻是來了興趣:「哦,你說是你的猜測,你是怎麼推測的朕倒想聽聽。」

    「小臣在昭義軍的時候,曾經知道穆令均的性格,而他又是李將軍的愛將,我想此次一定是他好大喜功才失敗的,而且臣曾經深入過北漢腹地,知道張元徽此人足智多謀,善用伏兵,所以臣才大膽猜測……」

    「哈哈」柴榮從御座上面走了下來,親自把趙旭給扶了起來。

    「好個趙旭,小小年紀,竟有如此頭腦,好從此以後你就跟在朕的身邊吧,匡胤你有個好兒子呀,這羨慕。」

    「陛下謬讚了,旭兒還不謝過皇上的恩典。」趙匡胤跪謝柴榮,但是心裡卻是樂開了花。

    自己的兒子能跟在皇上的身邊,那是多的福分,雖然美譽說品級,但是皇帝身邊的人,還需要論品級嗎。

    柴榮起駕回宮後,後面的人一陣恭維慶賀。只有馬軍副指揮韓通拉住馮道問為什麼陛下這麼看重這孺子。

    馮道告訴他:「趙旭說的和陛下奏章上面說的大同小異,這是絕密,他卻能猜出來,卻不由得陛下不重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