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明國賊

《》燕京破曉 第四百九十七章 去冠縣就糧 文 / 大漢雄魂

    錦衣衛雖勝卻損失慘重,阿巴泰這個時候趕到臨清,田承嗣的心裡非常沉重,錦衣衛沒有跟臨清城方面取得聯繫,接下來必然面臨阿巴泰的重點打擊,錦衣衛將面臨孤軍奮戰,可錦衣衛有上千的傷兵,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錦衣衛根本機動不起來……更新好快。

    田承嗣問道:「小管,我們的水軍到哪裡了?」

    管得寬回答:「回將軍,昨日來報水軍才過了濟寧,估計還得四五天到東昌府。」

    田承嗣不滿道:「怎麼這樣慢啊?」

    管得寬說道:「將軍,據報信的官兵說,南逃的船隻實在是太多,整個運河差不多都被都塞了,水軍北上幾乎是走一會停一會,有時候得停上大半天,溫夫人說是四五天趕到東昌府,水夫人還認為辦不到呢。」

    田承嗣心說自己忽略戰時大運河的擁堵了,本來田承嗣是要把傷兵送進臨清城的,可是阿巴泰率領的清軍來得太快,這個想法是不行了,再就是把傷兵送到水軍的船上去,可是錦衣衛水軍一時到不了,軍中這一千士兵就無法安頓,自己怎麼跟阿巴泰打游擊戰啊!

    那就只有就近找地方安頓,館陶、冠縣城小且破,清軍一旦攻城,沒有錦衣衛協防,以館陶、冠縣的力量,根本守不住城池,東昌府田承嗣不熟悉,再遠就是陽谷縣和大名府了,送傷員去大名府,有大名府知府朱廷煥在,這件事很好協調,可是這裡離大名府兩百多里,傷兵們恐怕經不起這個折騰。

    田承嗣把目光落在了陽谷縣,錦衣衛軍營裡陽谷縣不到一百里,而且是朝南轉移,可以集合後續的明軍,對,到了陽谷縣境內,監軍御史王變率領卜從善、白祁政等一萬官軍和曹州勤王兵馬也該到了。

    陽谷縣屬山東布政使司兗州府東平州,田承嗣不是軍情緊急的話,很想去陽谷縣逛一逛,去看一看獅子樓、景陽岡,領略一下打虎英雄武松的風采,順便吃一下武大郎炊餅,後世的武大郎炊餅又硬又薄又難吃,相信大明人不會做這樣坑人的事,可惜就是遇不到潘金蓮了,嗯,《金瓶梅》是寫的明朝陽谷縣,如果遇上過李瓶兒也不錯呀,媽的,這麼一想到陽谷縣老子下面就硬了……

    田承嗣找來了朱媺娖和朱廷煥,把讓朱媺娖和朱廷煥護送錦衣衛傷兵去陽谷縣的事說了,朱廷煥是一口答應,不過朱媺娖卻不想去陽谷縣,她對自己錯過昨天大勝清軍一事耿耿於懷,因此要隨錦衣衛一起行動。

    田承嗣對昨日之戰還心有餘悸,不是自己靈機一動布了火藥陣,就是錦衣衛最後能打勝,官兵的傷亡起碼要再翻一兩倍,而且清軍的損失不會這麼大,如今面對的是建虜七貝勒阿巴泰,此人勇武善戰且兵多將廣,田承嗣明白與阿巴泰作戰的危險,因此不同意朱媺娖跟在自己身邊涉險。

    二十九日天明,朱廷煥率領大名府官兵護送錦衣衛傷兵南去陽谷縣,田承嗣派出了包括醫官在內的五百錦衣衛,可當朱廷煥護送錦衣衛士兵出發後,可朱媺娖和她的五百御林軍卻原地不動。

    田承嗣驅馬上前說道:「美娖,阿巴泰大軍壓境,你跟著錦衣衛非常的危險。」

    朱媺娖說道:「錦衣衛官兵為國殺虜,本公主代表父皇督軍,自當與錦衣衛官兵共進退。」

    田承嗣對朱媺娖的任性無可奈何,不想跟她爭論下去,打馬奔回錦衣衛中軍,朱媺娖也一路跟在後面,田承嗣進得中軍大帳,胡媚娘、哈瑪雅已經收拾停當了,只有中軍大帳還沒有拆掉,於是田承嗣下令錦衣衛全軍開拔。

    不到小半個時辰,錦衣衛就全軍出發了,目的地就是冠縣,錦衣衛將在冠縣補充一部分糧食,然後根據清軍的動向決定下一步行動,田承嗣走出幾里路後,才發現朱媺娖這個喜鵲(鬧喳喳)不見了。

    田承嗣問道:「媚娘,公主怎麼不見了?」

    胡媚娘說道:「她率領御林軍落到後面去了。」

    田承嗣由不得一皺眉,說了叫她留在中軍裡,怎麼又跑到後軍去了,這時管得寬湊了上來說道:「將軍,公主殿下讓御林軍護送燒傷的百姓們。」

    田承嗣知道這回事,燒傷的一百多個百姓,被親戚鄰居認走了一半,因為東昌府的官員士紳一直沒有來,這兩天死了十幾個傷重的百姓,剩下的幾十個燒傷百姓,因為錦衣衛要開拔,田承嗣讓蔡大山妥善處置此事,怎麼會讓朱媺娖給弄到隊伍中來了呢?

    管得寬見田承嗣疑惑,就繼續說道:「將軍,菜副千戶把燒傷的百姓運到一處小村莊,想多給銀兩托村莊裡的百姓代為照管,可是小村莊已經逃得空無一人,菜副千戶放下銀兩和燒傷的百姓就離開,大約是被公主殿下看到了,就把那些燒傷的百姓帶著上路。」

    田承嗣心說這朱媺娖真是沒事找事,只要錦衣衛大軍一離開,相信很快就有鄉民回村,看在白花花的銀子份上,鄉民應該出手相助的,哪裡用得著御林軍帶著,到了冠縣反而折騰死了,真是好心幫倒忙。

    中午時已經看得見冠縣縣城的影子了,不過要走到冠縣城,還得有三十多里路,田承嗣傳令錦衣衛休息,午炊後趕到冠縣城小安營,管得寬來向田承嗣報告,長公主朱媺娖抬著的五十六燒傷百姓,這一路上已經死掉九個人了。

    錦衣衛現在的糧食很少,全軍官兵還是吃各種牲口肉,胡媚娘、哈瑪雅有管得寬弄來的糕點、餅子,田承嗣則以身作則,弄來一條烤驢腿吃,因為缺少調味品,只有鹹味的驢肉不好吃,不得不私下偷偷喝了半壺酒。

    田承嗣心裡不住的罵清軍統領鄂摩克圖,這個死鬼害得錦衣衛的家當損失慘重,現在是缺帳篷少物資,錦衣衛官兵睡不安寧食不甘味,一抬頭看見不遠處蹲著透氣的鄂碩,田承嗣讓親兵把鄂碩帶了過來。

    鄂碩被帶到田承嗣面前,身上帶著手銬腳鐐,手裡拿著沒有多少肉的棒子骨,眼睛顯得很迷茫,田承嗣說道:「鄂碩,這幾天過得還好吧?」

    鄂碩的漢語不好,不過清國的漢人奴才多,聽漢話還是沒有問題的,簡單對話也還可以,鄂碩嘴哆嗦一下說道:「大將軍,鄂碩請求贖身。」

    田承嗣心裡一動說道:「你要贖身?」

    鄂碩結結巴巴說道:「對,我是俘虜,願意用同樣重的銀子贖身。」

    田承嗣看著長得魁梧結實的鄂碩,估計得有一百五六十斤重,按大明的計量方式,一斤是十六兩重,算起來有兩千五百多兩銀子,媽的,這狗韃子狗眼看人低,拿兩千五百兩銀子就想矇混過關,哼,本官是缺銀子的主嗎?

    田承嗣輕蔑的道:「鄂碩,你這是貌視本官嗎?」

    鄂碩呆了呆說道:「大人,小人就這些銀子還要湊,實在是拿不出更多的銀子了。」

    田承嗣說道:「嘿嘿,這點銀子打發叫花子啊,來人把這傢伙的琵琶骨穿了。」

    鄂碩的漢語雖然不行,可是穿琵琶骨還是聽得懂,頓時被嚇得臉青面黑,連聲告饒道:「大人,不要,小人願意買奴才牲口贖身,請大人格外開恩。」

    田承嗣想耍一耍鄂碩,就說道:「這樣吧,你就按等同於金子的重量贖身。」

    鄂碩聽了當時就暈倒了,田承嗣心說鄂碩的承受能力太差了吧,要是鄂碩就這樣死了,他那個為清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兒子費古揚,就不能出生在這個世上了,女兒董鄂氏還會不會進入皇宮呢?

    費揚古生於順治二年,比姐姐董鄂氏小六歲,父鄂碩親在順治十四年去世,十四歲的費揚古就承襲了父親的爵位,費揚古懂得約束自己,在姐姐董鄂妃最得寵的時候,不敢有任何放縱自己的言行,費揚古在安樂王岳樂帳下效力,在清王朝抗擊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的戰爭中,費揚古更是大顯身手,因戰功卓著被授予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

    以伊犁為統治中心的漠西蒙古中實力最為雄厚的一支部落,就是準噶爾部,在首領噶爾丹率領下揮師東進,越過杭愛山大舉進攻漠北的土謝圖部,又乘勝渡過土拉河侵入車臣部牧地,漠北各部紛紛南奔,請求歸附清朝,如果清廷不接受漠北各部(又稱喀爾喀各部)內附,他們必然被準噶爾部所吞併,將成為清王朝北部的巨大威脅;如果允許喀爾喀各部內附,噶爾丹就可能以追擊為名而內犯。儘管情況如此嚴峻,滿清康熙皇帝沒有錯過臣服漠北各部的天賜良機。

    漠北各部因為準噶爾的侵略使得他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於是康熙皇帝允許喀爾喀各部內附的命令,並在靠近邊界的牧場予以安置,調撥歸化城的糧食用來賑濟他們。漠北各部在內附後也同漠南蒙古一樣編旗,被編為三十七旗,且建立匯宗寺以安置各部喇嘛。

    到康熙二十九年,噶爾丹以追擊喀爾喀各部為名,率領軍隊數十萬南下,於是康熙皇帝決定御駕親征,開始了同噶爾丹之間的第一次戰爭。但此次親征由於康熙皇帝病倒在軍前,只得由裕親王福全等指揮此次戰事,而費揚古就是裕親王福全麾下的一員得力將領,雙方在烏蘭布通展開激戰,噶爾丹在被擊潰後率餘部渡過西拉木倫河逃回漠北,在此之後噶爾丹依然時時越過克魯倫河,南下侵略巴顏烏闌一帶,為了防禦噶爾丹南侵,康熙皇帝任命費揚古為安北將軍,駐守歸化(今呼和浩特)。

    為了解決噶爾丹對內蒙古的軍事威脅,康熙皇帝在三十五年,再次御駕親征,此次親徵兵分三路,東路由薩布素負責,率領數千軍隊駐守蒙古東部,防止噶爾丹向東逃竄;任命撫遠大將軍費揚古是西路統帥,西路是此次征戰的主力,兵力四萬六千有餘;中路由康熙皇帝親自率領,兵力約三萬三千,按照事先的部署,中路軍在四月從北京出發,而西路軍在三月份分別從寧夏、歸化出發,五月底中路和西路在土拉河以北會師。

    西路軍在行進途中因天氣惡劣影響了進度,為了按期到達土拉河,費揚古親自率領一萬四千精銳日夜兼程趕路,噶爾丹率部向西逃竄,在經過五晝夜的狂奔後抵達位於庫侖,卻被費揚古所率領的西路軍迎頭予以阻擊,費揚古在昭莫多這個地方同噶爾丹展開激戰,噶爾丹的主力全部被殲滅。

    噶爾丹率領的準噶爾部在佔領漠北喀爾喀三部後,試圖向南擴張飲馬黃河,昭莫多之戰重創下噶爾丹精銳喪盡、處於窮途末路的可悲境地,噶爾丹在天山以北的故地,已經被他兄長僧格的兒子策妄阿拉布坦所佔有,康熙三十六年費揚古參加了第三次對噶爾丹的戰爭,但雙方還未來得及交戰,噶爾丹就在這一年閏三月十三日一命嗚呼,費揚古因在平定噶爾丹戰爭中的傑出貢獻,被康熙皇帝封為一等公,為後來清王朝開拓新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