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重生鴻蒙之道

第四卷 封神量劫 第三百一十四章吳傳道講解善惡 野道人山中逢妖 文 / 猥瑣的一哥

    第三百一十四章吳傳道講解善惡野道人山中逢妖

    卻說唐三藏師徒四人在眾目睽睽之下腳踩蓮花,躍祥光萬丈飄往西天去,一時間這雁塔寺前不論王公貴族,走夫商販盡皆拜伏在地口中念佛不止,開闊的場地上只有兩個突兀的身影直挺挺的站著,望著空中順著祥光飛翔的四人,只不過四周的眾人皆是以頭叩地以示尊敬,也沒有人發現這兩個站著的身影,待得眾人抬頭起身觀望時,唐三藏師徒四人已經消失不見了,只留下雁塔寺前築起的高台,還有那疊在一起的經書。

    那兩個站著的身影也如同風一般消失了,彷彿沒有出現過,旁邊的人也沒有意識到這兩個人的突然消失,僅僅只有那雁塔寺上趴著的一道黑影意識到了剛剛那站著顯得突兀的兩個身影對於他這個法力還沒有修到家的人是多麼的可怕,不過在看到那突兀的身影憑空消失之後,這黑影微微一笑,也化作煙霧消散了。

    「老師,這佛門端的不是東西,竟然如此視東方道門於無人之地,敢如此大擺法事,莫不是欺我道門教人無方麼?!」大鵬鳥駕著祥雲跟在吳傳道身邊,開口問向吳傳道,「更何況取經之劫已經過去,佛道之間的因果化解的也差不多了,為何老子教主等人不曾出來阻止這唐三藏開講佛法?!」

    「你還沒有完全的明白這滅佛大劫的本源啊!」吳傳道聞言搖搖頭笑道,指著大鵬鳥的心對大鵬鳥說道,「取經之劫過後便是滅佛大劫,此劫隨取經而來,乃是上天對眾生的考驗,佛魔之道根源相差無幾,所修法門卻唯獨心中所持執念不同,佛門修得是善道,魔門修得是惡道,正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拿起戒刀立地成魔便是如此!此劫雖應在佛門,奈何道統根基皆在人族,所以天道之下眾生盡皆應劫,唯獨不同的是道門此番應劫所授劫難比佛門要差上許多,只是終究考驗的還是眾生心中的善惡之分!」

    「如此說來此劫乃天下眾生的善惡之爭?莫不成人間也將動盪?!」大鵬鳥心有所悟頓時一驚,可是又覺得有些奇怪,「既然如此,為何道門中人卻不來人間開壇講道,揚善懲惡呢?!」

    「佛門乃這場劫難的主角,道門暫時不能插手,此乃天道與天道天魔所定!」吳傳道望著天笑著對大鵬鳥回道,「不過一旦人間動盪,道門就不得不插手其中了,畢竟三教根基皆在人族,東方道門多傳於人,闡,截三教,只可惜三清聖人等東方諸聖不得輕出,畢竟魔門只有一個聖人,若是六聖齊出,只怕大道也要插手其中,那時節恐怕便是滅世劫了!」

    「可是老師,弟子有所不懂,善道乃是正道,惡道乃是邪道,懲惡揚善乃是正者之選,為何不讓世間充滿善道,而惡道無可遁形,此卻不是天下太平?!」大鵬鳥皺著眉頭問向吳傳道,「更何況行惡道,所犯諸事皆是天所不容,行善道方能求得本心,求道之路卻又為何如此繁瑣?!」

    「非也,道唯一,是求道最終的終點,道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凡此推演分作善惡兩心,是以修道之路本就是修善惡之心,豈能缺一?!便是六道輪迴也有善惡之門,世間本就是善惡並存,化作兩儀陰陽相融,若是善道唯一,道便殘缺,修道之人也未必能有所增進!」吳傳道搖搖頭解釋道,「行惡道,雖所犯乃逆天之舉,卻也能衍生善道,更何況萬物本性初生皆是善心,不過是所找尋道理的途中漸漸演變成噁心罷了!」

    「聽老師講解,弟子方才頓悟,可是弟子有一疑惑,修道之人皆有心魔,此該是老師所說的修心中的善惡劫,可是弟子所知,凡法力修到大羅之境,心境平穩之後,再無心魔,如此一來修得卻不是獨一的善道?!」大鵬鳥又開口問道。

    「心魔不過是惡念,大羅之境便已經修得心境圓滿,然而修道之人尋道路途崎嶇不同,豈由本心所控?是以心魔不再。只是雖無心魔,但修道之人修道的執念不同,所求得道法也不盡相同,如此大羅金仙也未必儘是善人,魔門高手也未必儘是壞人,不過是各自心中的執念不同罷了!便是聖人也未必沒有善惡之分!」吳傳道笑了笑,對大鵬鳥說道,「便拿你自己來說,大鵬初生天地乃是修得惡道,食盡萬物以養自身,然自修道法,尋道之途變作清修,所以你現在修得便是善道,但是天地之間妖魔鬼怪多修惡道,方才有取經大劫,滅佛大劫,此便是惡道縱橫,善道缺失所成,如今大劫將至,惡道縱橫天地,人間必然妖魔鬼怪盡出禍害蒼生,為師此番出島所為兩件事,其一便是找尋佛門轉世的佛陀,其二便是在人間找尋求善之人,傳與道法在人間降妖除怪!」

    「原來如此,弟子還當老師是在島裡閒悶,打算出來散散心的,原來要除惡揚善,弟子這便去橫掃人間妖魔,省的老師親自動手如何?!」大鵬鳥聞言大喜,自從歸去蓬萊仙島後一直修得清法,不曾與人動手,島上雖有眾師兄弟,只是同門鬥法卻不能盡興,也就唯獨能與六耳獼猴和人間破空而來的呂布憑**打鬥得痛快一些,只是大鵬鳥畢竟法力高深,六耳獼猴又是師侄一輩,呂布法力低微,儘管武藝高超也不是大鵬鳥的對手,所以大鵬鳥早就想竄出島來尋些樂子,如今聽了吳傳道的話語如何不喜,當下便要縱雲離去。

    「你這急性子!」吳傳道阻攔下大鵬鳥,「我們豈能胡亂出手,如此一來天下眾生如何能分辨善惡之道,求道之人如何能悟得本心,為師帶你出來乃是要你前去為轉世佛陀護法,為你求得一番功德,豈由你胡亂作為?更何況如今大劫降臨,道門不可輕易出手,你這一出只怕滅佛大劫化作滅世大劫,定遭大禍臨頭!」

    「弟子為轉世佛陀護法?!」大鵬鳥聞言臉色頓時愁苦起來,「老師啊,弟子在佛法東傳中本有阻佛之意,如今卻要為佛陀護法,這讓弟子面目何存啊?!更何況轉世佛陀定是人族,弟子本是妖類,人妖殊途生死成仇,弟子也不好為他護法啊!」

    「莫要埋怨,你所護法的佛陀非是他人,乃是先前與你交手的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他與你也有一段緣法,你為他護法正是天意,更何況為師只要你護法,並沒有叫你充當馬前卒跟在左右,你只需暗中護住他性命即可,若有妖族欲傷他,你便要出手阻攔,至於人族若要傷他,你卻不可輕易出手傷人,釋迦牟尼佛轉世為人,便欲在人間揚善道,此亦是天定!」吳傳道眉頭一抖,止住雲頭對大鵬鳥說道。

    「弟子領命!」大鵬鳥見改變不了吳傳道的想法,只得無奈的應下差事,卻見老師忽的撥開雲頭,大鵬鳥也覺得好奇,將目光往雲下看去,頓時就見腳底下是一座大山,山中正有一行人馬看上去像是遷家之戶,只不過這時候這群人馬的處境想當危險,被一群山賊所圍困,這還不是最要緊的,因為大鵬鳥已經感覺到在這兩群人的外圍有妖氣漸漸籠罩。

    靈穎道人乃山野一道觀中人,自幼因戰亂導致家人殆盡,隨棄了紅塵,隨一老道入道觀修道,前幾年授業老師慧海道人駕鶴西去曾留下訓言,言稱佛經東傳後必有大劫橫生,靈穎道人前幾日聽聞取經聖僧唐三藏駕雲歸來,天下盡皆歡喜,靈穎道人覺得老師臨終所言定然不虛,奈何情況有些奇怪,所以親自動身欲往大唐都城長安尋聖僧查探情況,卻不想這剛上谷峰,就感覺前邊有血腥之氣傳來。

    靈穎道人自幼修道,最不喜那惡貫滿盈之事,見前番傳來血氣,又有廝殺聲伴耳,當即掛上拂塵,取了背上的寶劍,施展開修習的功法往山上奔走,到得峰上便見一群匪徒正在圍攻一輛馬車,看樣子馬車上坐著的該是遠行之人,不巧被賊寇盯上,急忙大喝一聲:「呔,光天化日之下,爾等竟敢行兇搶劫,待老道與你們這群殺不盡的賊寇做過一番!」

    喝罷靈穎道人提了寶劍大步上前,在人群中施展道門劍術,端的是變化多端,雖不似道法深奧,也沒有武功強悍,這套劍法卻耍的甚是厲害,不消片刻已經有四人被這靈穎道人的劍術所傷,打翻在地上痛苦呻吟。賊寇們見此,撇開圍攻的馬車,盡皆轉向往這靈穎道人殺來,一時間靈穎道人險象環生,畢竟這道人學的是道觀打坐煉體的劍術,並不是奧妙道法和不壞身軀,殺了近四分只一炷香的功夫,靈穎道人左臂左腿便被賊寇割傷。

    那護著馬車的夥計們見此急忙奔來救人,又被旁邊的賊寇纏住,刀槍棍棒揮舞不停,廝殺聲,呻吟聲,錚鳴聲在峰尖傳開,就在這時忽見明朗的天空驟然變暗,廝殺的雙方紛紛停下手中的打鬥抬頭看向空中,卻見一片黑霧蔓延而來,接著腥風掛起,引得眾人紛紛胸中翻滾,欲嘔吐卻又吐不出來。

    靈穎道人臉色大變,自幼在道觀長大的他自然明白這黑霧和腥風定是有妖穢作祟,欲要行兇吃人,當即拉扯一旁營救自己的護衛們往馬車便靠攏,手中的寶劍立刻在地上如同勾畫起來,圍著馬車轉了一圈後,擦了擦身上的冷汗,一手將背上的拂塵也拿了下來,眼睛緊緊地盯著四周。

    「道長為何如此慌張?!」一旁有護衛詢問。

    「莫要多言,此地有妖怪作祟,你們好生在意,莫要中了妖邪的道!」靈穎道人低聲說道,接著臉色有些煞白的自言自語道,「這光天化日之下竟有妖怪作祟,難不成真個如師父所言,大劫將至,群魔亂舞?!」

    「桀桀桀」就在這時忽有陰冷的狂笑聲傳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