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重生鴻蒙之道

第四卷 封神量劫 第一百九十二章孔宣殿中薦道祖 宋邦仁領兵西征 文 / 猥瑣的一哥

    第一百九十二章孔宣殿中薦道祖宋邦仁領兵西征

    朝歌城內九間大殿中,眾文武百官分列兩班,左邊打首的乃是現任丞相箕子,後邊微子啟,微子衍,趙啟,孫寅等人一線排開;右邊的以黃飛虎為首,殷破敗,雷開等將順序排列,殿上又有飛廉惡來父子護衛大殿,商朝大王帝辛穩坐殿中寶座,眾人正在商議朝政大事。

    「報!」就在這時,殿外一聲傳來,接著有一甲士慌忙闖了進來,跪拜在地說道,「稟大王,西方青龍關有訊報到!」說罷遞上一封竹卷。

    「拿上來!」帝辛聞言微微皺了皺眉,對身邊侍官楊榮說道。

    「報!」殿外又有一甲士走了進來,「大王,南邊李衛公發來訊報!」

    「嗯?!」帝辛聞言臉色霎時大變,「李衛公發來訊報,與青龍關時間相差無幾,只怕是鄧九公征西大軍出了大事!快快拿來寡人看看!」

    侍官楊榮聞言小跑下殿,將兩封竹卷拿了便轉身往殿上走去,行至帝辛面前,躬身將竹卷遞上。帝辛接過竹卷,先打開青龍關的那封,看了片刻臉色頓時鐵青,接著再打開李衛公傳來的訊報,帝辛看完先是眉頭緊鎖,接著長歎一聲,「好一個盡職盡忠的鄧九公啊!」

    「大王,卻不知征西大軍發生了什麼事?!」黃飛虎見帝辛臉色不妙當下立刻出班詢問道。

    「唉,鄧九公兵馬西征失利,被西岐軍馬圍困在岐山,鄧九公為保大商元氣,行計突圍成功,卻不料被愛卿之子黃天化所傷,在李衛公出兵營救西征大軍後,病死營中,其女鄧禪玉失蹤,其子鄧秀也戰死西岐,於今西征大軍三十萬隻剩二十餘萬被李靖收歸帳下!」帝辛搖頭歎息道。

    「這逆子竟然做出這等大事?!」黃飛虎聞言暴跳如雷,上前拱手施禮道,「大王,請大王下令,由末將領軍再次西征,好歹要將這逆子擒來朝歌問罪,還要為鄧九公尋得其女鄧禪玉下落,以告鄧九***息!」

    「不可!」丞相箕子立刻出班反對道,「大王,如今鄧九公西征失利,我軍氣勢低落,短時間內只怕難以再戰西岐,更何況如今我商朝兵馬正在圍剿鬼方,此時不可輕易在動朝歌大軍,黃元帥昔日西征失利,如今再去只怕西岐到時候定會請闡教高手,那時反而不妙,今我朝歌能征善戰的大將不死及傷,大王還是趁此時修養軍馬,只等鬼方被滅,我商朝再無後顧之憂時再做定奪!」

    「丞相所言甚是有理!」帝辛還未開口,忽聞殿外傳來一聲,看時卻是老太師聞仲穩步走進來,拱手行禮道,「大王,如今西岐越戰越勇,幾番大勝,正氣勢如虹,反觀我軍幾番失利,已經疲憊不堪,鄧九公此番拚死也要將兵馬帶出來便是為我商朝留下元氣,大王現在還是穩定軍心,修養元氣為重!」

    「老太師所言極是!」帝辛聞言點頭說道,接著對黃飛虎說道,「黃愛卿本心大忠,只是此刻不是出兵的時候,況且愛卿之子黃天化自幼便被闡教之人教導,只怕對我大商也沒什麼感覺,便是擒來朝歌,寡人也不好處置,還是先放一放,只是這鄧九公遺女鄧禪玉必須找到!」

    「報!」就在這時,殿外有侍官進來,「大王,國師在外求見!」

    「哦?!國師回來了?!」帝辛聞言大喜,立刻起身說道,「快快有請!」

    不多時,孔宣穿著一身黑袍走了進來稽首施禮道:「大王,貧道特來求見!」

    「國師此來定有大事說與寡人,還請明言,寡人自當洗耳恭聽!」帝辛當下笑著說道。

    「大王此番不用派遣人手前去尋找鄧禪玉,貧道從外歸來時,碰巧在西岐經過,機緣巧合之下救了此女歸來,如今正安置在貧道府中!此貧道前來求見大王所為之一。另外貧道此來乃是告知大王,這西岐已經發展的差不多了,大王還是早些安排下一批西征大軍前去騷擾,要不然只怕這鬼方戰事還未平定,西岐便已東征朝歌了!」孔宣稽首施禮道。

    「什麼?!」帝辛聽得孔宣前半句心中大喜,待聽得後半句不由大吃一驚,「這西岐幾經戰火,居然還能發展起來?!如今我朝歌兵馬疲憊,只怕一時間發出大軍前去西岐也難以有所成效啊!」

    「大王無需擔心,貧道此來便是向大王推薦一人,由此人出馬卻好可以!」孔宣笑著說道。

    「莫不是鎮守界牌關宋邦仁將軍?!」帝辛聞言當下便問。

    「正是!」孔宣點頭說道,「如今朝歌兵馬不能輕易出動,可以從五關之***動兵馬前去西征,青龍關與佳夢關乃是扼守西岐東征重地,不可輕動,汜水關也是一大重鎮,亦是不可輕動,也只有遣界牌關兵馬出動了!」

    「大王,老臣所思還有一處兵馬可以調動!」聞太師忽的出聲說道。

    「哦?!」帝辛聞言看向聞太師,「卻不知老太師想要推薦何人?!」

    「蘇貴妃之父冀州侯蘇護!」聞太師當下出聲說道,「如今能領軍前去西岐征戰的還有冀州侯蘇護,大王無需輕動界牌關大軍,只發一道詔令前去冀州,定叫冀州大軍前去西岐!」

    「大王,還是調動界牌關大軍吧,那冀州侯蘇護有何本事,能夠領軍前去征伐連黃飛虎和聞太師都失利的西岐,所以貧道推舉界牌關宋邦仁!」孔宣一旁聞言立刻搖頭說道,「此番西岐已經不必昔日,實力可以與我商朝相差無幾了,必須調動界牌關大軍!方才能夠拖延我商朝與西岐決戰的時間!」

    「國師所言甚是有理!」帝辛聞言當下點頭同意道,說罷對著聞太師說道,「老太師所言也不無道理,只是如今西岐再也不必往昔,我們還需要甚重考慮,寡人所思這西岐恐怕以蘇國丈的能力,還不足以拖延它發展!必須由宋邦仁領軍方才能夠成功,甚至寡人都懷疑這宋邦仁會為寡人滅了西岐!」

    「這」聞太師聞言皺了皺眉,看了看孔宣後也正好閉口不言。

    「黃愛卿,你便回去帥府內發出兵符,另外界牌關暫時交由洪錦接手吧!」帝辛對著黃飛虎說道,「今日朝政大事便商議到這裡,寡人累了,散朝吧!」說罷帝辛便在楊榮的服侍下退出九間大殿。黃飛虎與眾人拱手行禮後便徑直離去,卻是要回帥府發出兵符。

    「國師且稍帶!」孔宣剛走出大殿,後面聞太師喊道。

    「老太師心中是否有些奇怪?!」孔宣聞言回過身來對著身邊的聞太師問道。

    「正是!」聞太師聞言點頭說道,看了看四周低聲說道,「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國師請跟我來!」說罷便領著孔宣往自家府邸行去。引著孔宣走進自己的內堂,關上門後聞太師便問道,「國師,非是老夫失禮,只是這界牌關宋邦仁乃是國師之師蓬萊逍遙前輩,他若出手前去攻打西岐,難道不怕天道懲罰?!」

    「哈哈哈,老太師但可放心,此乃是老師旨意,貧道也是聽從老師安排,想必老師既然要去攻打西岐,定然有所準備,這天道雖然於眾修道之人來言乃是最為恐懼的,可是家師修為比之天道要強,只是因為素來喜歡逍遙自在不喜亂惹是非,不曾出手罷了!」孔宣笑著回道。

    「可是國師為何如此反對老夫推舉蘇護呢?!」聞太師聞言便問道。

    「老太師是真個不知道還是在考驗貧道呢?!」孔宣聞言微微一笑,「這蘇護雖然是國丈,可是此人性格耿直,昔日便趕反抗大王,公然反出朝歌,如今天下局勢大亂,大王的計劃又不曾說與他聽,只怕此人早已心生反意,此時若是調他前去西岐征伐,只怕是白白送去西岐壯大姜子牙的力量,還是等家師前去西岐征伐一番再推舉此人領兵前去吧!」

    「這老夫倒還真沒有想到!」聞太師聞言臉色一變,「可是這蘇妲己乃是蘇護之愛女,他難道會割絕親情,前去投靠西岐?!」

    「老太師看來對蘇護所瞭解的不是那麼詳細啊!」孔宣聞言微微搖頭說道,「這蘇護性子剛烈,聽聞蘇妲己進得王宮一來,便是為非作歹,禍害蒼生,想必蘇護早已經不再把她當作女兒了!」

    「是如此的話,便是後面推舉蘇護前去西岐,不還是讓他投奔西岐?!」聞太師當下問道。

    「那時不同與此時,家師前去西岐一番,這西岐定然會衰落大截,到那時再由蘇護前去,想必就算蘇護有心投奔,蘇護帳下的將領也不會同意的,所以那時可以先看他們折騰一番再說!」孔宣微微一笑。

    「卻是此理!」聞太師聞言當下點了點頭,「既如此,便聽國師所言!」

    「聽老師所言,此番天定伐西岐三十六路大軍乃是定數,便是老師動手,天道還是會不足三十六數,不過老師出手卻替我蓬萊門下擋去一災,此番老師征伐西岐也難以得手,雖然不知到底為何,可是終究還是成不了功,所以太師還是有所準備!」孔宣當下出聲說道。

    「老夫所思卻不知這蓬萊逍遙前輩卻為門下何人擋災?!」聞太師聽得孔宣話語當下便開口問道。

    「乃是貧道愚弟大鵬,想必聞太師見過!」孔宣笑著說道,「我蓬萊門下,就連六耳師侄的法力修為也要比貧道愚弟高一點,是以此番家師擔心愚弟撐不過此番劫數,特地替他擋去一災!我蓬萊門人,此番劫難除卻第三代和兩位師兄以及鎮守洪荒大地的幾位師兄弟,俱皆在劫數之中,此番三十六路大軍的最後一路便是由貧道出馬!」

    「這般說來,道友蓬萊門下也是與闡教做對?!」聞太師聞言一驚。

    「卻也不算,只因貧道前來相助商朝,三位師妹的兄長乃是截教趙公明,是以三位師妹會前來相助老太師。至於貧道愚弟大鵬,卻是因為修為不足,易遭他人算計,是以老師以大無上法力替他擋去此災!貧道師弟伏羲卻是得家師提點,兩不相幫,西岐求他他也相助,我等求他也是相助!」孔宣出聲說道。

    界牌關內,吳傳道正在關內查點兵馬情況,忽見一騎奔來,馬上將士翻身落馬跪拜在地:「將軍,朝歌兵符前來!」說罷雙手遞上兵符。

    「嗯?!」吳傳道聞言微微一笑,一揮手便見兵符徑直飛到吳傳道手中,吳傳道打開一看,果是朝歌前來調兵虎符,看罷吳傳道點了點頭,將虎符遞給那傳信將士,「你將虎符拿回堂屋,只等那洪錦前來再轉交於他,本將這邊領軍馬三萬前去西岐!」吳傳道仰天大笑,催動坐下紫金赤兔馬便往軍營走去。

    一個時辰之後,界牌關關門大開,一騎領先走出關外,看去卻見那人氣勢逼人,威風凜凜: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棉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胯下紫金赤兔馬,手提方天無雙戟。卻是吳傳道所化將領宋邦仁領著界牌關精銳騎兵三萬浩浩蕩蕩往西岐開去。

    汜水關韓榮聽得界牌關兵馬前來,當下便知此乃是征西大軍,立刻出關相迎,將兵馬迎入關內,另設宴席招待宋邦仁,席間宋邦仁指著一黃面赤髯之人詢問名號,「此人生得面惡,卻不知名喚如何?!」

    「回將軍,末將余化!」那人聞言立刻答道。

    「不錯,不錯!」宋邦仁見此微微點了點頭,「看你身露黑煞之氣,想必定然學了奇術,如何不使出來本將看看?!」宋邦仁將酒杯微舉,笑著看向余化。

    「既如此,末將獻醜了!」余化聞言心中有些不喜,只是因為面前這人乃是界牌關守將,此次征西大元帥,是以余化不敢得罪,但也有心讓他出一出醜,是以當下祭起自己老師所傳的戮魂幡,接著口中唸唸有詞,片刻便見空中的戮魂幡急速旋轉,接著黑色煞氣漫布往吳傳道身上打來。

    宋邦仁見此微微皺了皺眉,卻也不見有什麼舉動,依舊拿著酒杯自泯起來,絲毫也不在意那往自己身來打來的黑氣,反而還對著韓榮舉杯失意。韓榮此時已經是嚇了一大跳,別人不知余化那旗幟的厲害,可是他卻是知曉的,只要黑氣一碰,頓時那人靈魂便會被旗幟收去,端的厲害無比,余化便是憑著這門異術叱吒戰場多年,被稱為七首將軍!

    卻不料黑氣還未近得宋邦仁的身體,便見宋邦仁週身現出一道白光,將黑氣擋了回去,接著一道金光閃過,戮魂幡徑直摔落在地。余化卻突的噴了一口血,神色頓時萎靡起來,癱坐在席上,右手顫抖的指著宋邦仁。

    「此術不過是旁門左道,你老師還沒有傳你真正的道術啊!此術遇得別人或許可以,但是遇得闡教門人,只怕不過是一時之難,待得他們反應過來,此術只怕會成為你喪命之術!還是趕緊回去求些真正的道術來吧!」宋邦仁搖頭歎道,接著酒盞放下,「韓將軍,本將在此已經待了很長時間,想必帳下將士此刻也該是飽餐休整妥當,該出發前去西岐了!」說罷宋邦仁起身往堂屋外走去。

    不多時汜水關關門大開,宋邦仁領著軍馬往西岐開出。在半晚時分進入青龍關內休整。第二日清晨,大軍便往西岐開去,一路上兵馬逢山開山,逢水過水,逕直往西岐大城來。

    「報!」西岐相府內,姜子牙正在堂屋之中與眾人商議西岐大事,忽一甲士慌忙闖了進來,跪拜在地,「稟告丞相,商朝大軍發來!」

    「什麼?!」姜子牙聞言臉色一變,接著眉頭一皺,「來的是何人統兵?!」

    「丞相,如今商朝能征善戰之輩盡皆在我西岐損兵折將,商朝此刻能夠擔任征西的只怕只有冀州侯蘇護了!」一旁散宜生笑著說道,「以下官對鄧九公的瞭解,只需下官前去說服一番,保管蘇護率眾來投!」

    「如此大好!」姜子牙聞言大喜,便欲開口說話。卻不料一旁哪吒忽的皺眉說道,「稟師叔,商朝內還有一人極善用兵,便是弟子見得他來,也不敢出城交戰!此刻只怕是他來了!」

    「卻是何人?!」姜子牙聞言心中一驚,立刻詢問道。

    「界牌關守將宋邦仁!」哪吒回道,「此人乃是昔日東征東夷主帥,頗有謀略,至於武勇如何弟子不曾見過他出手,只是家父對此人也是畢恭畢敬,想來應該不差!」

    「宋邦仁?!」姜子牙聞言皺了皺眉,「此人昔日東征,不過是藉著你父子的才能方才成功的,便是討伐了東夷,也不曾見他有功勞,莫不是你想錯了?!」

    「師叔,弟子昔日曾隨他帳下,知曉他的厲害,此番領軍若是此人,師叔還是小心謹慎為好!」哪吒聞言立刻說道,「倘若師叔小覷此人,只怕後果不堪設想!」

    「稟丞相,城外軍馬只有三萬,旗號寫著『宋』,想必應該是將軍口中的宋邦仁!」傳報將士當下回道。

    「什麼?!」哪吒聞言臉色一變,「真個是他?!如此說來,此番定然是一番惡戰!」

    「不過區區三萬人馬,我西岐有軍馬十五萬,何懼他來?!」姜子牙笑著說道,「且整好隊形,出城查看一番!」(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