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重生鴻蒙之道

第二卷 巫妖劫難 第十二章 三十天上天庭立 蓬萊島裡眾人往 文 / 猥瑣的一哥

    第十二章三十天上天庭立蓬萊島裡眾人往()

    話說鴻鈞道人至紫霄宮內悟得逍遙散人的真實身份,一直以來對東方玄門氣運的擔憂之心一下子消失不見。一切皆因為剛才鴻鈞在和通天談話時,已經觀察過通天的命運,本來通天的命數是落得教壞人散的下場,可是最近卻突然有大鴻運,大機緣與通天道人的命數相容,竟然將他的本來固定的命數改變了許多,雖然通天與那些聖人將來還是會被天道禁錮,但他的道統竟然能夠一直傳承下去,且有越傳越猛的勢頭,想來自己的道門教統將來也必定會在此人門下發揚光大。心裡也有些僥倖,幸好當時沒有選擇原始道人,雖然原始看起來比通天多了些心機,可惜原始終究沒有大機緣和大造化,鴻鈞想到此歎息了一聲……

    通天自得鴻鈞老祖成道前所持之混沌靈寶龍頭枴杖,一路上竟然感覺有些神情恍惚,頓覺有些奇怪,自己輩分比之兩位兄長要小,論出身雖和兩兄長一般,但卻是上清,比之前兩個也差了些許,這老師卻是為何將此等重寶獨傳與自己,而非兩位兄長,難道是與那大機緣有關?通天想到此,便決定動身先往東海拜見逍遙散人求教一番,再回崑崙與二位兄長論道。如此,通天便駕起雲頭,飛往東海不提……

    卻說崑崙山上,趙公明拜見的兩位師伯,卻未有見到師傅,頓覺奇怪,便問原始道人:「二師伯,不知老師為何沒有與兩位師伯同回崑崙山?」原始聞言有些不喜,語氣也有些冷淡:「三弟此番卻是被老師單獨留下。你且自己修煉,想來三弟不久便要歸來,吾卻是要閉關領悟此番所得。」說完與老子道了聲別,便徑直走進自己的屋內。趙公明明顯感覺到原始此時對老師有些不滿,只是不知原因為何,一時間站在那裡有些尷尬。

    老子此時卻突然出聲問道:「趙公明,你前翻也曾在蓬萊聽道,不知那逍遙散人修為如何?」要說老子和原始即便與通天的收徒觀點不同,但是兩人對通天收趙公明為徒還是很滿意的。畢竟趙公明乃是天地間一縷清風修煉得道的人,非是老子與原始厭惡的披毛戴角,濕生卵化之輩,且修為也在大羅之境,倒是做得三清二代弟子,此番未能隨三清前去紫霄宮卻是因為鴻鈞聖人先前已有規定,第二次講道還是原先一眾人等,待得第三次講道時方能前去。只是老子所修乃是無為之道,平時也少見老子說話,即便是露出一絲表情也是少見的,此時卻忽的問起趙公明,讓趙公明頓時有些手腳無措。

    良久趙公明方才鎮定下來,回答道:「蓬萊逍遙前輩修為極為高深,道法精妙。弟子隨師尊同其他三位前輩離開蓬萊時,聽見鎮元子前輩感歎逍遙前輩之道法有無上妙處,連伏羲前輩也是感歎不已。師尊當時也曾說過,聽逍遙散人講道片刻,頓覺心境修為大有增進;想來蓬萊逍遙散人也是那聖人之尊吧!」

    老子聞言震驚不已,頓覺自己竟然錯過一番大機緣,為此甚是後悔不已暫且不提……

    且說太陽星上,帝俊與那太一自紫霄宮內聽得第二次無上大道,修為直線飆深,各自借手上之靈寶斬了一屍,正式踏入准聖之境,頓時傲氣蓬髮,這會兒俱皆感到心血來潮,掐指一算,原來卻是天道運轉合該妖族壯大,而帝俊與這太一二人,皆有帝尊之氣,且都是妖族,合該統領一眾妖族。於是兩人便決定順天行事,聚集起大量妖族,且勢力日漸壯大。忽的一日有人前來稱在不周山上發現三十三天。帝俊與太一聞言大喜,領了一眾人馬,前來不周山。待得到時,卻見崑崙上原始與老子攜一年輕大漢早已等過後在那,旁邊也不乏其他大能,像女媧,鯤鵬,冥河,鎮元子,連著西方兩位道人也有不下二十來人。

    話說這三十三天,卻是太皇黃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舉天,七曜摩夷天,虛無越衡天,太極蒙翳天,赤明和陽天,玄明恭華天,耀明宗飄天,竺落皇笳天,虛明堂曜天,觀明端靖天,玄明恭慶天,太煥極瑤天,元載孔升天,太安皇崖天,顯定極風天,始黃孝芒天,太黃翁重天,無思江由天,上揲阮樂天,無極曇誓天,皓庭霄度天,淵通元洞天,翰寵妙成天,秀樂禁上天,無上常融天,玉隆騰勝天,龍變梵度天,平育賈奕天,上清境禹余天,玉清境清微天,太清境大赤天。

    帝俊與太一見得有這些人在此,臉色有些難看,片刻過後卻是換做一番笑臉與眾人打過招呼。太一問道:「不知眾位此來不知為何?」

    原始與老子聞言說道:「無他,吾二人前來卻是感應到此處有吾等三清一番機緣,是故前來查看一番。」要說原始與老子所言確實有理,這三十三天的最上層三天正是以三清命名,合該他們三人所得,只是通天此時不在,兩人只好待著趙公明前來。帝俊與太一聞言也覺得有理,便不再理會,轉過頭來問向其他人。

    「吾道場在此!」女媧很是簡潔的說了一句。

    「我等此來不過是見識一番而已!」冥河,鯤鵬與鎮元子等人此時也只是表示自己此番前來沒有別的意思。要說此時的他們,也確實沒有什麼其他的想法,一來自己都有道場;二來此時若是想要佔據三十三天怕是要與妖族接一番因果,必得做過一番;三來嘛,也是算得此處與自己無緣,不該自己得的,不敢強求!

    而那西方兩人卻是說道:「我等亦是算到此處與我西方有的大機緣!想來也是合該我們西方得兩天!」

    帝俊與太一聞言,臉色立刻變冷,身上也散發出一絲煞氣,身後的眾妖族皆欲有所動,即便是其他眾人聞言也是不喜。那原始道人更是大罵:「你這西方兩道人端的不為人子,這三十三天在吾等東方現世,與你西方有何機緣?此話且休得再提,免得到時候落得面皮!」

    西方兩道人聞言面紅耳熱,臉皮也是一陣青一陣白,可此時又不好動手,一方面妖族此番實力強大,交手的話,勢必會受到整個妖族的攻擊,以後要是尋渡東方之人怕是難上加難;另一方面,此時要是動手,怕這東方的幾位高手必定聯合,自己便是不死也要脫層皮。見在場眾人皆有意動,接引立刻轉變話鋒:「想來是我兩人錯算了,此番三十天合該妖族所得!如此,我等便祝賀帝俊道友與太一道友。既然此事已了,我等也就回往西方,不知哪個道友有心想與貧道前往西天論道否?」

    良久,接引見沒人回答,也只好苦著臉,待著師弟准提駕起雲頭飛回西方,至於其他大能皆已回歸各自洞府不提。這邊帝俊與太一帥眾妖族佔領三十天,便在三十天上修建宮殿。帝俊與太一商量,要立天庭想來卻是要有鴻鈞道人的認可,於是便駕起雲頭飛往天外紫霄宮,片刻便已來到宮外,卻見昊天童子正等在門外,帝俊見此上前便與說明來意,卻被昊天搶先說道:「老師已知兩位師兄來意,叫弟子告知兩位師兄好自為之!」

    帝俊見此,點了點頭,和太一與昊天道別飛回三十天,兩人使出**力將太陽星上的大殿移到三十天內皓庭宵度天上,接著便見帝俊與太一皆升起寶座,待得各自落座後兩人俱皆身穿九蟒龍袍,此袍日、月分列兩肩,星辰列於後背,腰帷繡行龍五條,襞積前後各繡團龍九條,裳繡正龍兩條、行龍四條,披肩繡行龍兩條,袖端繡正龍各一條;頭戴帝王平天冠;腳踩騰雲落霞履。二人做好之後,相視一眼,接著便齊聲開口對天說道:「自龍鳳初劫,洪荒混亂不堪,更有小人作祟;今吾帝俊太一二人,願代天掌地,建天庭六御,以統四方,為芸芸眾生謀一線生機!」接著便見帝俊拿出河圖洛書將之拋向空中,隨後,帝俊大聲喝道:「天庭,立!」片刻過後,便見天降威嚴,有功德之光降在天庭裡,隨即便見金光萬道滾紅霓,瑞氣千條噴紫霧。只見那南天門,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寶玉妝成。兩邊擺數員妖族大帥,一員員頂梁靠柱,持銑擁旄;四下列十數個金甲神人,一個個執戟懸鞭,持刀仗劍。外廂猶可,入內驚人。裡壁廂有幾根大柱,柱上纏繞著金鱗耀日赤須龍;又有幾座長橋,橋上盤旋著彩羽凌空丹頂鳳。明霞幌幌映天光,碧霧濛濛遮鬥口。壽星台上,有千千年不卸的名花;煉藥爐邊,有萬萬載常青的瑞草。又至那朝聖樓前,絳紗衣,星辰燦爛;芙蓉冠,金璧輝煌。玉簪珠履,紫綬金章。頓時帝俊與太一修為大漲,直入准聖中期巔峰狀態。於是帝俊與太一開口說道:「十天過後,天庭初開,望各方道友皆來天庭一聚!」自此,天庭便為妖族把守,此乃是天道運轉,合該妖族大興……

    卻說洪荒大地上,各方聞得此訊息表情不一:原始與老子對此微微有些皺眉,便是正在趕往東海的通天也有些不高興;女媧此時卻是欣喜非常,旁邊兄長伏羲只是皺了皺眉,伸出右手掐算片刻,說道:「妹子,兄長現在要往東海去矣!」良久,見女媧尚在高興之中,歎了聲氣,出洞府駕雲飛往東海;五莊觀,鎮元子聞言對身邊紅雲說道:「我此番卻是心有所感,要往東海一去,道友且在此待坐!」說罷也是駕起雲頭飛往東海;血海之中,冥河老祖見帝俊與太一立天庭竟然能獲功德,歎了一聲,逕自領悟;北海鯤鵬聞言,頓感心血來潮,就算卻不知為何,以為是這天庭定與自己有些緣分;西方靈山上,准提聞言卻是欣喜若狂:「師兄,想來我等以後卻好在東方尋找有緣人了!」接引聞言只是點了點頭,又閉上了雙眼,不過他的臉色卻是一下子紅潤了不少。

    不周山底,一眾十二位祖巫盡皆聚集在一起。

    「大兄,此番那帝俊與太一兩人竟然立天庭擅自代天管地,如此我們地上的巫族如何是好?」句芒問向帝江。

    「那妖族要管地,便讓他管去,只是如果要管我巫族之事,我等卻是無須理會!」帝江想了想說道。本來帝江有與妖族大戰一場看誰能夠享有天庭,只是此時見天降威嚴相護,有些遲疑,只好退而避其鋒。

    「可是我等巫族盡皆生活在地上,難保不會被妖族所害!」祝融聞言出聲說道。

    「這……」一眾人也覺得有些難說。

    「那倒是不用擔心!」最後的后土出來說道,「前翻小妹在蓬萊島問得逍遙散人,我等巫族命運,那前輩說道,我等巫族會在地上稱霸數百元會!想來便不是那妖族能夠害得了的!」后土在紫霄宮內再次聽道,卻是領悟了吳傳道前翻真言的第一句,此時見眾位兄長有些擔心巫族命運,便出聲用來安穩眾兄長。

    「話是這麼說,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我們還是小心為妙,不如讓我等族人一不周山為中心,向洪荒大地分散出去,也好防止被妖族一網打盡!」共工出聲說道。

    「如此也好!」眾祖巫聞言說道。

    「既然如此,那小妹就再往東海一趟!」后土最後說道。

    蓬萊島吳傳道聞得帝俊與太一立了天庭,一是感歎不已,良久對底下孔宣說道:「孔宣,你且去島外守候眾位前翻聽道的師兄們吧!(洪荒內但凡有高人講道,聽道者多算是此高人的弟子,只是未被確認而已)」說完便閉上雙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