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重生鴻蒙之道

第一卷 道祖現世 第十一章 道祖東海講大道 鴻鈞紫霄悟逍遙 文 / 猥瑣的一哥

    第十一章道祖東海講大道鴻鈞紫霄悟逍遙()

    通天道人坐在蒲團之上見到面前這個年輕道人一舉一動盡皆蘊含著道的痕跡,心中早已如大海般翻騰,於是便伏身恭謹的問道:「不知前輩是否也是聖人?」吳傳道看了通天一眼,點了點頭,接著又在通天道人敬佩的注視下搖了搖頭,見通天顯得十分詫異便說道:「吾全名太上鴻蒙逍遙天尊。早在混沌中便已悟得無上大道,論修為心境尚在聖人之上,只是不知與那天道相比如何?」

    通天此時的心情十分之震驚,另一方面又為自己此番能夠前來聽得這位高人講道驚喜不已,便是底下坐著的后土,鎮元子,伏羲聞言也是面帶震驚之色。后土接著問道:「那不知前輩前翻為何不先講道?卻在鴻鈞聖人之後講道呢?」吳傳道聞言看了后土一眼,緩緩的說道:「吾有無上道,只與有緣人!」

    后土聞言陷入深思,便是旁邊的鎮元子和伏羲也是覺得有些奇怪,而那通天聽到此話卻是面帶喜色,原來通天不愧是那盤古正宗,心境和悟性果然非是他人所比,他已聽出吳傳道此話之意與那機緣卻是有關,正所謂「有緣見得無上道,無緣卻是空歡喜」想來來得這殿內的眾人必是有一番大機緣,只是不知這機緣卻是何物?要說通天這番所想竟然能夠悟得天機,修為頓時往上升了一大截,連那紫霄宮未能懂得的一些大道瞬間也明瞭了許多。原來那后土的機緣便是後面化作六道輪迴補全了盤古開天卻未有造化地府的缺憾,為巫族留得一線生機;而那伏羲雖未能成聖卻享的人皇之位,永享人族氣運;至於鎮元子卻是後面被稱作地仙之祖,只敬天地;至於通天的機緣,卻是要到後面才能知道。

    吳傳道見這通天道人悟性竟有如此之好,心裡也有些高興,想到後面通天將在封神大戰後落得教毀人散的悲劇下場,便準備在講完道之後指點他一番。見眾人皆以在等待,便先是「哼」了一聲,將眾人的精神聚集起來,開嘴開講大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誰之子,像帝之先」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惟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孰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澄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要說鴻鈞講道,一片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煞是顯得場面之恢弘隆重,而吳傳道講道,卻是非常樸素莊嚴,沒有什麼天現異象,也沒有什麼走獸飛奔,有的只是吳傳道那清晰至簡的聲音化作一片的金光將整個問道峰籠罩在其中。山峰半間眾人卻是聽得如癡如醉,即便是殿內的蒲團上坐著的七個人,聽得吳傳道的聲音,也是深悟其中,紫霄宮內未能聽到的,未能聽懂的,修煉之中未能明白的,天機之中未能查探的頓時也顯得有些清晰起來。

    前一千年吳傳道卻是為殿外未能進入紫霄宮聽鴻鈞講道的眾人講解修煉之法,中間一千年卻是為眾人講解心境之術,後一千年卻是為問道峰上十一人和那混沌大陣中的大鵬講解成聖之道,天數運轉,以及氣運之道,至於他們聽不聽的懂吳傳道也不去深究,只是合適的指點他們一番,讓他們懂得如何能夠順應天數,如何能夠悟懂天機。如此吳傳道將得三千年,忽的便閉上了嘴巴,不再講道,頓時剛才還籠罩問道峰的金光也在瞬間散去。問道峰上眾人皆從癡迷之間醒過來,盡皆拜伏道:「老師慈悲!」於是在峰頂傳來「此間講道已了,爾等眾生好自為之」後各自起身飛出蓬萊島回到各自洞府領悟此番聽道所得。

    殿外空中,三朵雲彩忽的霞光大閃,接著便覺有一絲紅色光芒竟然在雲朵裡翻騰,三朵雲彩旁邊一陣清風拂過先現出一個身影,此人膚色紫黑,滿臉鬍鬚,圓眼闊臉,頗有粗獷豪放之風,進的殿內對吳傳道拜道:「小道趙公明,多謝前輩大恩講得大道讓弟子能夠安然化形!」吳傳道聞言笑了笑,將手一指通天背後,示意趙公明站在通天道人背後去,趙公明聞言便很是乖巧的站到通天背後閉目鞏固自己修為。此時殿外三朵雲彩還在翻騰之中,吳傳道見此說道:「此時不出更待何時?」頓時便見那三朵雲彩一陣翻騰過後,天降紅光化出三位女子的身影,進得殿內拜見了吳傳道,接著才和趙公明認了兄妹之情。

    殿內蒲團上坐著的七位先後醒來,面帶笑容,皆有所得。通天醒來時卻是頓感心血翻騰,覺得奇怪,見得背後一人時,頓時大喜,心想原來卻是此人!吳傳道見蒲團上的七位已經醒來,手指向下一點,又現出三個蒲團,眾人見此大驚。吳傳道淡淡的說道:「爾等三宵,合該是我的弟子,坐吧!」

    雲霄見此拜伏道:「望老師慈悲,將我等兄長一起收入門下!」

    瓊宵和碧霄見此也是拜伏在地,頓首不已。趙公明也已拜倒在地懇求吳傳道收為弟子。吳傳道見此說道:「趙公明與我沒有師徒之緣,不能入我門下。通天道人,此時何不醒悟?」

    通天聞言起身對趙公明說道:「貧道乃是崑崙山通天道人,乃盤古正宗,與你確實有師徒之緣!」

    趙公明見此亦是大喜,雖然有些對沒有拜在蓬萊而感失望,但是面前此人卻是盤古正宗的三清道人,況且前輩也已說明自己與這通天前輩有師徒之緣,如何能錯過此番機會?!於是便拜在通天門下,只是未有被通天收為大弟子而已。

    吳傳道一揮手拿來十一個黃中李,分給眾人,對后土等四人說道:「鴻鈞講道尚有三年,二等有何難題且說來!」

    「不知前輩可知我巫族命運如何?」后土先問道。

    吳傳道聞言看了后土一眼,閉上雙目說道:「地上稱霸百元會,一朝方知萬事空;若是悟得無上道,前途就在一線中!」后土聞言默然不語,深思不得其解。

    這時伏羲拜道:「不知小道機緣為何?」

    吳傳道說道:「不周山上妖成聖,造化一物使稱人;奈何道心不在此,兩世方能求得真!」伏羲聞言亦是陷入深思。

    鎮元子問道:「不知小道能否證得無上大道?!」

    「機緣便在一瞬間,方得人稱地仙祖」吳傳道看向鎮元子的目光含著滿意的笑容,只是未有人能夠發現。

    「不知小道機緣如何?」通天最後向吳傳道問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居善地,故幾於道矣。」吳傳道看著通天良久說道,接著吟詩一首,「萬仙來朝是為險,量劫便見水中天;心地清靜方為道,退後原來是向前。」要說吳傳道對通天卻是很欽佩的,不管是通天的為人還是他對弟子的關愛,更何況通天對傳道的理解深得吳傳道之心,他的「有教無類」正是對道的理解,道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洪荒眾生皆有問道的資格,得道者應該大開方便之門。只是通天道人不知圓滑,截教勢力太大,引得其餘眾聖人的不滿,所以才會在封神大戰中受到其餘四個聖人的算計。此時吳傳道便在指點於他,希望他能夠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

    通天聞言皺眉深思,百思不得其解。兩年過後,便帶著趙公明與后土等人離開蓬萊……

    至於蓬萊門下,卻被吳傳道推給楊眉去指點眾師弟妹修煉,自己再次將神識探入紫霄宮……

    這一日,鴻鈞老道的身影出現在虛空之中,三十萬丈紫氣橫跨星空,炫目多彩,言道:「六千年已過,吾將在紫霄宮內重新開講大道,有緣者皆可來聽。」說完之後,就是消失不見。吳傳道看向紫霄宮,前面四個蒲團上四個道人早已坐好,老子修為已經斬了兩屍了,原始也是斬了兩屍,只是心境上比不過老子,而那通天卻是因為曾到蓬萊聽道,雖然斬了兩屍,可心境卻在老子之上。老子對此依舊是熟視無睹,而原始卻是有些惱怒不提。女媧閉關修煉後也已斬一屍,開始向兩屍前進了。其餘洪荒大能雖有斬一屍者奈何心境尚停在大羅巔峰之境,比之前四人卻是不如。此番后土依舊前來聽道,藏身於殿內眾大能中;紅雲與鎮元子依舊滿臉笑容;鯤鵬與冥河老祖卻不知為何走到一起;帝俊與太一傲氣更甚……

    而接引、准提二人,自然最後趕到,又將差點掉隊。二人入得宮來,向大家解釋一番,什麼路途遙遠之類的。眾大能自是明瞭,也不會和二人計較。只是那鯤鵬卻因失了座位,對二人可是沒有什麼好臉色,心想他們假惺惺的,遲了就遲了,與吾等何干?更覺厭惡……

    在上面的雲床之上,鴻鈞老道又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無聲無息地出現了。眾人心裡又是一凜,直歎聖人果然神通莫測啊。

    鴻鈞神識在大殿裡探了一番,對眾人的修為心裡有數,接著就是開始宣講大道。整個大殿之內又是好一番景象,聖人講道,舌綻蓮花,紫氣東來,可謂是字字珠璣,一時間仙樂紛紛,異香襲襲,天花亂墜,地湧金蓮……

    一個個大道箴言從鴻鈞的口中接連念出,不過這次所宣講的大道可比上次還要繁瑣玄妙,玄而又玄,駁雜繁亂,深奧難懂,講得卻是證得聖位之法。只有那些證得大羅,道法日趨圓滿的和老子這樣斬了屍之人才是可以聽懂一星半點,除了通天能感覺是爽快無比,其餘諸人,就是想聽懂一個字都是困難,猶如天書一般,渾然不知所講,更別說參悟其中一二個字。最後更是到了大象無聲、大道無言的地步,就是鴻鈞的一舉一動,都是大道,這種情況之下就是眾人得到只有兩種結果:懂與迷茫。不懂就是不懂,沒有什麼捷徑可走,想要記下來,更是由於無聲無形,哪裡能夠!此時眾人表現不是齜牙咧嘴便是愁眉苦腦,一番表情盡皆浮於紫霄宮內……

    又是三千年過去,鴻鈞驟然停止講道,看了看地上眾人,目光突的留在通天身上。只見那通天竟然面露微笑,似有所得,鴻鈞大喜,淡淡的說道:「此番第二次講道已了,除了通天,其餘眾人盡皆散去吧!」

    底下蒲團上眾人聞言表情各異:老子聞言眉頭動了動,卻沒有開口說話;原始顯得有些憤恨和嫉妒;女媧卻是便顯得很是羨慕;准提與接引兩人臉上頓時露出苦笑;而通天卻是表現得很是奇怪;至於其與一眾人等,早已離開紫霄宮……

    待紫霄宮內只剩下通天和鴻鈞時,(鴻鈞打發昊天與瑤池二童子走了)鴻鈞說道:「通天,你前翻去蓬萊聽道可有所得?!」

    通天聞言說道:「弟子前翻在蓬萊聞得逍遙前輩講解大道,甚是心有所得,只覺修為心境頓時提高不少!」

    鴻鈞聞言一驚:「那逍遙散人如何?」

    「這逍遙散人,自言混沌便已徵得無上大道,修為比之聖人都要高;講道時,坐於一二十四品混沌青蓮之上,弟子聞道時感覺身處鴻蒙之中,大道之言盡入體內,只是要想領悟卻是有些難得!」通天說此話時面露敬佩之情。

    「聽道之人幾何?」鴻鈞又問。

    「蓬萊島上有一問道峰,峰半間有眾多修道之人,峰頂卻有一問道殿,殿內只有七人聽道而已。乃一麒麟,一鳳凰之子,一白眉白髮老道,后土祖巫,鎮元子道友,伏羲道友與弟子而已。後又有三宵入的殿內。只是那問道峰峰底是有鎮壓兩龍。」通天答道。

    「果然如此!」鴻鈞笑了笑,「那逍遙散人竟然真的是楊眉道友之師!」

    「楊眉?!」通天奇怪的問道。

    「便是那白眉白髮老道!此人也是聖人,其法力尚在老師之上!你卻是得到好機緣!」鴻鈞笑著說道。

    「那老道?!竟然也是聖人!」通天一時之間大驚,「如此,那逍遙散人卻是何方神聖?!」

    「說不得,說不得。通天,你有大機緣,得此大造化,老師甚是高興。此乃老師得道前所得龍頭枴杖,乃混沌靈寶,你且拿去!」鴻鈞拿出一枴杖,將之送到通天手中,「你去吧!」

    通天拜謝離開紫霄宮。鴻鈞看著遠去的通天喃喃道:「通天不知有何大機緣,竟然得到道祖賞識,想來吾道門道統卻是需此人傳承!」

    原來卻是鴻鈞已經明白那逍遙散人竟然是萬道之祖,大道之父!逍遙者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