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實和家主們的談話氣氛很是熱烈,因為並沒有太多利益衝突同時還有著很多利益交互點的他們之間並沒有無法逾越的分歧,眼前巨大的蛋糕足夠保證他們所代表的兩大利益集團都可以充分享受到勝利的果實。
只要不是太過貪婪,他們的合作或許可以這樣一直持續下去。
於是,在交談中,李書實表示,當前并州軍與各家族關係的發展勢頭良好,各家族是并州軍在大漢境內重要的合作夥伴。并州軍願在各家族臣服互利的基礎上,擴大同各家族的經貿合作,豐富人和社會領域的交流,密切在國內國際事務中的協作,希望各家族為促進并州軍同各地區相關勢力的友好關係發展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皇甫嵩和司馬防作為各家族的代表表示,各家族與并州軍之間不是競爭對手,而是可以進行戰略合作的夥伴,在并州軍的領導下,發展友好而緊密的合作關係是各家族政策的最優先方向。各家族原則上均同意推進并州軍所倡導的各領域的合作,尤其是加強在國際貿易、能源開發、新品種作物推廣等領域的溝通協作。司馬防表示,盡快促成一個雙方均能接受的官學畢業生分配方案是各家族最為關切的政治意願。皇甫嵩感謝并州軍對軍校事業的關注和支持,表示自己當年一些老部下的後人希望能夠與并州軍展開更加深入的合作云云。
以上字絕對沒有映射或者諷刺什麼人或事的意思,只是個人感覺所有的會面情況,其內容上總結起來都是大同小異的。
比如親切地交談和親切熱烈地交談看起來就沒有多大的區別嘛。
不過就在這樣並沒有多少波瀾甚至可以說是閒談一般的交流中,李書實卻得到了不少的消息——比如說世家豪強們竟然對李書實的官學抱有著相當的期待。
雖然李書實之前就發現了這種苗頭,但他遠遠沒有想到世家的反應會如此熱烈。
話說他的這一招不是打算打破那些世家豪強對於知識的壟斷麼?這不是一招對世家進行挖牆腳式的釜底抽薪麼?就算現在的世家們還遠遠無法與另一個位面的魏晉後期相比,還沒有誕生出所謂的階級集團意識,但對於那些有識之士而言,也應該已經意識到了李書實對於世家依然飽含著滿滿的惡意吧。
官學的出現,再加上紙張工藝的改良和印刷術乃至活字印刷術的出現。讓渴望獲得知識的鄉民用一年的積累便可以買上一兩本啟蒙的讀物,而那些孩子的機會會更好,他們有機會進入到各級官學當中,去學習那些原本與他們相隔萬里的知識。
只要他們願意。官學的大門就會向他們打開。
因為官學不像神社,只有符合他們要求的人才能有機會進入其中進行學習,而且在學習之中也很容易遭遇到各種意外,畢竟就算是最沒有攻擊力的風水士也需要面對策略失控的危險。
但這些好處怎麼看都是面向平民的。
至於那些大家族,尤其是傳承豐富的世家,他們有足夠的資金卻搜集各種藏書和孤本,他們的傳承也可以保證他們有足夠的知識儲量去教育他們的後代,而且這種教育還不分武,就算在武藝的教育上無法與童淵這樣的教育大師相比,但至少在對身體的調理上和一些基本的戰鬥技巧上還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甚至在戰爭技巧方面的教育。世家的力量或許還更強,至少童淵在統兵方面的能力哪怕是現在都不一定比得上曹純。只不過在冷兵器時代,前者對個人武力的運用讓他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那些差距。但如果上升到兵團級別……好吧,童淵完全沒有機會接觸到這種東西,當年他就是皇甫嵩手裡的一桿槍。皇甫嵩指哪他就往哪裡沖。
至於趙雲等人的戰爭技巧,除了實踐之外,從李書實這裡抄寫過去的各種兵法才是真正的大功臣,像是太史慈、關羽、牽招這樣的更是經常能看到他們手不釋卷的身影。
這便是李書實感到奇怪的地方。
說皇甫嵩的軍校大家感興趣李書實很是理解,畢竟老皇甫如今也是大漢數得著的名將,那豐富的戰場經歷經過這段時間的沉積和整理,再加上對李書實送給他的那些兵法根據自己的經歷進行的註解。說他是現在大漢的第一兵法家估計都不為過。
但胡昭胡孔明雖然也是奔著一代名儒的方向不斷前行,但現在論起在儒林中的江湖地位,在座的司馬防以及那邊沒過來的趙岐、馬日磾可都比他高得多啊。
好吧,剛才認為某只蘿莉沒有多少存在感的確是我的錯。
對於那突然出現的如同從遠處雲端飄來的柔美甜糯的聲音,李書實並沒有被嚇到,或者說從另一個角度他的確是被那個聲音嚇到並立刻在心裡向聲音的主人誠懇道歉。
大概是覺得今天晚上必須要陪著李書實沒有多少時間和自己的百合宮成員交流很是不幸福。忍無可忍下蘇小蘿莉也只能一反常態趁機跳出來找李書實撒嬌——雖然聽上去是蘇小蘿莉在向李書實解釋著什麼,但好歹也是「老夫老妻」,自然瞭解蘇小蘿莉此時的心情。
反正和這群家主們進行的是如同聊天一般的閒談,稍稍走走神倒也無傷大。
或者說他的走神就算真的被發現估計也有不小的可能被認為是思考老人家們所提供的建議。
因為就算他在這群家主面前從年齡和輩分來說都只能算小輩,但他的身份和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已經足以得到這些人的尊重。這樣的人聽到了他們的一些想法需要細細思考一番也是一位領袖正常的反應,或許唯一需要指摘的只能是他這樣的行為顯得城府不夠深,但綜合這些家主們所收集來的情報,這樣的反應或許才是李書實應該有的最正常表
現。
甚至發現了這種情況,他們還會不動聲色的在談話中繞過李書實,並說一些無關時事的話題,比如學上的。比如經學上的,亦或是宗教玄學上的內容。
順便一說,當閒聊涉及到這些領域的時候,雖然這邊在和李書實「私聊」。但蘇小蘿莉卻也似乎很感興趣的加入了進去並讓這些「名士」們歎為觀止。
哪怕他們早就聽聞過蘇小蘿莉的才能,但不是親眼所見依然還是不敢相信,畢竟平日裡蘇小蘿莉可不是那種喜歡寫點什麼,留存點什麼的人物,口口相傳下,總還是有人心生懷疑。
可是他們也不想想,連馬清、蔡琰這樣家學淵源的才女都對某只蘿莉甘拜下風,并州軍中更是很多人打算拜其為師,蘇小蘿莉肚子裡的墨水又怎麼可能少的了呢。
當然,李書實同樣對蘇小蘿莉分心二用的本事也是甘拜下風就是了。
光是聽聲音就能感覺到。如果蘇小蘿莉身後有條尾巴的話,此時一定是撲哧撲哧甩來甩去很是得意吧。
怎麼都感覺好像是偷到一窩肥母雞的小狐狸。
經過蘇小蘿莉的一番解釋,李書實多少瞭解了部分世家豪強的心態。
一方面隨著世家向李書實妥協,他們自然不能明著抵抗李書實的那些新政,但是暗地裡卻也是可以變著法的破壞。派族內優秀子弟進入官學之中,讓那些平民沒有出頭之日什麼的雖然手段上並不算光明,但從程序上而言卻也並沒有違法之處。
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世家們的態度開始發生改變,因為從那些進入官學的子弟們傳回來的消息,那官學中的平民子弟也並非一無是處,甚至可以說是藏龍臥虎。也許他們受限於先天的因素無法與世家子弟相媲美,但隨著互相之間交流的增加和眼界的拓展,這些平民子弟的潛力即使是世家也開始動心了。
既然注定無法毀掉,那麼就招攬成為自己的臂助吧。
而且比起毀滅,顯然後一種方法更加積德也更能幫助家族的延續。
就算不能拉攏到自己的家族中,有了這一層同窗之誼。等到這些官學裡的學生畢業後各奔東西,同樣也是非常難得的一張新的關係網,與那些門閥的門生故吏並無多少區別。
或許有些關係暫時無法用上,甚至一輩子都無法用到,但廣結善緣本就是世家的生存之道。
你永遠也不知道你今天結下的善緣會在什麼時候結出果實。也不知道今天種下的仇怨會在什麼時候爆發,如果沒有多大的利益衝突,又為什麼不留下一個更美好一些的回憶呢。
另外呢,則是蘇小蘿莉這只凶殘又神奇的蘿莉的功勞了。
嗯,可以想見,某只蘿莉屁股後面那條狐狸尾巴已經從一條變成兩條,撲哧撲哧甩動的速度明顯提高了不少,甚至轉起了圈。
當然,就算某只蘿莉一不小心又傲嬌起來,李書實也不會否認某只蘿莉在這件事上的功勞。
而且是相當大的功勞喲~
任何學校都是需要教材的,哪怕是再如何宣傳教材都是廢紙的大學教授,也一定會有具有自己風格的講義,那同樣也是教材,只不過不是官方用來賺錢的那種罷了。
并州官學自然也是有教材的。
至於教材的選定,今經學和古經學之爭什麼的李書實並不是非常瞭解,也分不清楚這其中的真真偽偽,是是非非,所以除了一些算術和自然科學的教材經他之手做了一些審定外,那些經學類的教材李書實都是交給他欽定的并州所有官學的管理者胡昭來審定的。
不過李書實很瞭解教育的重要性,同樣很清楚輿論的重要性,更瞭解通過教育尤其是這個時代的教育到底可以影響到的範圍將會是幾代甚至幾十代人。
所以就算不是非常懂那些經學上的事情,但是卻依然要學習古人,將自己的私貨摻入其中。
當然,李書實自己是絕對無法達成這個願望的,而他最大的助手便是表面上雖然看不出來,但從內心傳來的話語和語氣可以看出正在得意的蘇小蘿莉。
自然,還需要再加上蘇小蘿莉百合宮中的兩位干將馬清和蔡琰的輔助以及甄清的努力。
不過由始至終對李書實的想法貫徹得最為徹底的還是蘇小蘿莉。
或者說也只有蘇小蘿莉這樣無法無天的傢伙才能理解得了李書實某些在這個時代無法無天的想法。並毫無心理壓力的付諸於實施,甚至還能夠引經據典將馬清、蔡琰以及胡昭駁倒。
然後這些被繞暈了的傢伙就都成了蘇小蘿莉「作案」的幫兇並賣力地為之搖旗吶喊。
效果上甚至比李書實親自出面還要好上百倍千倍。
甚至,已經影響到了這個時代的那些社會精英們。
當年作為東漢開國皇帝的劉秀那就是一位喜歡讀書的好學生。清代學者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就曾寫道「東漢功臣多近儒」,那風氣就是劉秀這個遷都洛陽車載經書兩千多輛的皇帝所帶動的。所以不論是大臣還是他的子孫那都是投其所好所以對經學空前的重視。
這也算是一種「楚王好細腰,宮女多餓死」的正面典型吧。
并州的情況也很類似。
雖然現在沒人敢
敢說并州軍能夠獲得天下,畢竟當年的劉秀也曾很是落魄,而當年無論是更始帝還是赤眉綠林軍都顯得是那樣的強大,但笑到最後的依然是劉秀。
但無可否認的是,隨著并州軍能夠控制的地盤不斷增加,并州軍的影響力的提升和擴展也同樣在穩步提升,那麼作為并州官學欽定的教材,而且看上去還都說的很有道理,則勢必會在并州軍的影響範圍內被推廣。成為并州軍的政治基礎中的基石。
只要并州軍不是如王莽一般遭遇到毀滅,那麼并州軍所創立的學術體系便不會徹底崩塌,而將會成為一個流派,成為新的政權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組成部分。
或許不是主流,但正如古經學在如今大漢當中的影響力一樣。也許做官的考核是以今經學為主,但公認的儒林領袖卻都是古經學的宗師級人物。
比如賈逵(不是現在這個,現在的這個原本其實叫做賈衢),比如馬融、鄭玄這師徒二人(他們之間的故事很神奇)都可以算是其中最為典型的幾位。
更不要說現在如果想要在并州軍的手下做官,未來的考察基礎也一定是并州軍編制的學說,就算現在不去學習,也終有要去學習的那一天。
還是那句話。加入并州軍的割據政權不是迅速崩塌,那麼早學總要比晚學更佔據主動。
尤其是眼瞅著并州軍一旦穩定了地方政權,科舉制度的普及化已經是必然的結果。因為通過在并州的試點先行,已經收到了相當不錯的效果。至少在這個以察舉和征闢作為主要選材手段卻已經大半被門閥所壟斷的年代,科舉制度的進步意義和公平性顯然要高出很多。
當然,這些東西很多都是蘇小蘿莉粗略講給李書實聽的。不過其中的道理雖然一時想不到,但李書實理解起來卻也並不算難,好歹也是受過多年高等教育和論壇論戰的熏陶。
甚至某些相關的問題本就在當初施行這些政策之前就有所考慮。
不過從這些人的閒談之中透露出的某些消息,卻多少是有些出乎李書實意料之外的。
比如晉陽大族王氏的家長王柔和他的弟弟王澤似乎靜極思動,有打算出來重新奮戰一番的想法。比如原本從河南離開似乎想要在并州頤養天年的朱俊也有些坐不住的樣子。
就連皇甫嵩看上去都有一點蠢蠢欲動的味道。顯然這些老臣之前選擇退居幕後似乎並非僅僅是因為真的打算退居二線專心在家裡培養下一代,對混亂的朝政心灰意冷和擔驚受怕只怕也是他們退縮的主要原因。
不過他們的心顯然還沒有死透,所以才會在這個變革的時代再一次又站出來的衝動。
他們希望能夠跟上變革的腳步,他們希望能夠抓住變革的機遇。
於公於私,他們都認為這是一個讓他們心動的機會。
李書實應該為此而感到自豪麼?
看著一個個或唱著山俚小調或嘴裡嘟嘟囔囔自言自語的家主們離開,雖然他們酒醉後的風度各不相同,但至少每個人的臉上都或多或少帶著一份笑容。
李書實並不清楚這份笑容對他和他的并州軍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或許他只是這些人眼中的一柄利劍,一桿長槍,替他們掃除他們無力解決的問題,然後再由他們出來摘取果實。但是他又何嘗不打算利用這些人來結束這個讓人痛心的激盪年代呢?
而且,那隱藏在深處的敵人,或許遠比所有人想像中的都更為強大。
李書實有種預感。
所以哪怕是身處節日慶典之中,他的工作依然遠未結束,尤其當他看到幾個人的身影向他所在的這一桌走過來的時候。
讓他感到大腦脫力的工作,還將繼續……
潘森:明天是咱生日的說,不知不覺間似乎又老了一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