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鏖戰焉耆
經過了幾天的準備和試探,攻守雙方的戰幕終於拉開,一場生死搏鬥在這西域的焉耆城展開了。
吐蕃如今尚有大軍二十萬人,雖然有所折損,但是元氣未傷,根本仍在。只是如今吐蕃大軍盡出,國內只留一些守衛部隊,若是有什麼情況只夠自保,而且沒有耐久性,所以遲帶珠丹的想法是速戰速決,爭取畢其功於一役。
而焉耆城中雖然只有五萬部隊,但是尚有五萬民眾,這些民眾,雖然上不了陣,打不了仗,但是總有些需要民夫的事情是可以做的。比如其中的工匠可以製造箭矢、修補城牆、搬運物資、生火做飯等等,這樣就可以保證焉耆城將最大的戰鬥力投入到戰場上去。
誰也不知道,一場事關兩國國運的戰役就這樣發生了,可是它的參與者們開始並不知情,等到發現的時候,歷史的洪流早已吞沒了他們。
格魯部的匠人們手藝果然精巧,短短三天的時間,他們的攻城器械居然也做的像模像樣。有藏身於車下上蒙熟牛皮用於撞擊城門的撞車,有比城牆略高上面可立弓箭手壓制城中弓箭的箭塔,有一條條樹木排起來用於掩護士兵靠近城牆的巨盾,有靠近城牆便可倚之而上的雲梯。最讓人吃驚的,是裡面居然有數台可以用來拋物的旋風炮。
焉耆城在西域雖然算是重鎮,可是其城牆堅固程度遠非關中大城可比,不說長安,只怕是漢中、梓潼、天水這樣的城池都比它要牢固些。所以,雖然吐蕃人的攻城器械並不是很精巧、堅固,同樣焉耆的城防也算不得雄城大邑,一切,都有可能發生。
在「咚咚咚咚」的戰鼓聲中,吐蕃士兵開始了他們的第一波攻擊,巨盾走在最前,箭塔、雲梯、撞車緊隨其後,向後的士兵們揮舞著兵器,為他們吶喊助威。在焉耆城的西、南、北三面,對焉耆城展開了進攻。東面並沒有進攻,但是卻有少量騎兵游弋在此處。圍其城,露其一角,反而比較讓人懈殆,比全圍更可怕。因為它給城另留了一個生門,讓城中的人始終有著僥倖逃脫的心思。可是若你真的棄城而走,那麼這個生門就變成死路了。城中多是步卒,據城可守還有機會迎來轉機,若是在城外,同等數量的唐軍很難敵過吐蕃軍,跑也跑不過,那就真的是全軍覆沒了。
這是吐蕃人獵狐的老手段了,有的狐穴,極其幽深,如果狐狸始終躲在裡面不出來,那麼它寧可餓死,也不會讓人們抓到它的。但是,留住一角,這就給了狐狸生的希望,所以它就會拚命的利用機會突圍,雖然結果往往不盡如「狐意」。這是長期的狩獵生涯中得來的經驗,用在人類之間,同樣適用。
城牆上,大唐的士兵也在相互鼓勁,一支支箭矢在前端用松脂裹著,點著了,紛紛射向城下。在各個校尉的指揮下,三石弓的射手,攻擊城下的攻城器械及向後的敵軍,五石弓的射手,攻擊箭塔中的敵軍。一時之間,火箭紛紛而出,猶如煙花般絢爛。然而煙花絢爛損失的是自己的生命,而這一支支火箭則是在收割生命,戰爭,就是這樣的殘酷無情。
李范端坐在城樓之後的守備府中,府中有處高樓,可以盡閱城中概況,本來李范是要登上城樓親自察看的。卻被湯嘉尚冒死勸了下來,堂堂王爺上城樓視察,他那的明黃的服飾、前呼後擁的人群,落在有心的吐蕃人眼裡,只怕冷箭會如大雨般發射過來。對於吐蕃來說,即使沒能拿下焉耆城,但是如果能夠擊斃城中的領軍人物,不管是都督也好,還是元帥也好,那也就多少有個交待了。只是,湯嘉尚不想死,更不想岐王死,若是岐王真的死在了他駐防的城池,就算皇帝不治他的罪,他也得以死謝罪了。
好說歹說,再加上高仙芝也力勸李范不要孤身犯險,李范這才作罷,前往這座守備府中觀戰。
站起身來了望一會兒,李范向眾人說道:「如今戰事已經成膠著狀態,非是數日便能解決,現在我們與吐蕃人拼的就是時間。若是在城破之前,我們的援軍能夠到達的話,不論多少,對吐蕃人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吐蕃就只有撤軍一途。只是若我等拼不到援軍,那就只有以身殉國了。」說罷淡淡地看了看眾人一眼。
被李范如此一說,眾人皆存了死志,向李范齊聲道:「殺生成仁,捨生取義!大丈夫自當以死報國,馬革裹屍方是正道,臣等願與殿下共進退!」
李瑛此時正快馬加鞭地往焉耆城趕來,他深深地知道,這場戰爭,時間才是最關鍵的。只要夠快,就能夠將吐蕃軍逼出西域,但是如果稍有延遲,那麼,岐王李范只能得到一個悲壯一點的謚號了。
李范雖然輩份上長李瑛一輩,但是因為是上一代中的老ど,倒是與這群子侄輩的都比較談得來,與李瑛的關係更是非同一般。這次的焉耆之圍,便是后妃黨謀取兵權的一個契機,但是李范看見了,便生生從皇帝手中將它奪過來。原因很簡單,因為當時李瑛不在朝中,朝中留下的擁護者沒有幾個熟讀兵法而又有資歷的人物,就算是當朝大臣,但是又有幾人能與如今的后妃黨首,昔年行營總管之子裴光庭相提並論呢?所以李范幾乎是不假思索的將這個契機抓在手上,他想將這個機會交給李瑛,所以無論於公於私,李瑛都應該盡快去援助李范,援助焉耆城。
就在李瑛躍馬揚鞭,帶領大隊人馬向焉耆城挺進的時候,還有幾支人馬也先後向這個地區進發,他們之間雖然位置不同,方向不同,但是最後的交匯點都指向了焉耆。
如果這個時代的人有幸在空中看到地面的佈局,那麼一定會感到奇怪,這麼多的人,竟然是朝著一個城池去的,是什麼樣的城池值得如此浩大的陣勢?
哥舒昊南是哥舒部的侍衛隊長,他是哥舒翰的侄子輩的,與李瑛一樣,也屬於拯救大兵叔叔的行列。他帶了近五千名哥舒部的精銳,哥舒部的戰鬥力雖然有近萬人,但是如果部落中男丁盡出的話,會給周邊的仇敵部落以可乘之機,甚至遭遇滅頂之災,這些可不是哥舒昊南想看到的。
與他一起同行的還有他的同胞兄弟哥舒昊西、哥舒昊北,至於他們的大哥哥舒昊東,正在哥舒部的老巢駐守,以備不測。哥舒部人雖不多,但是男丁著實不少,這也是部落興旺的標誌之一。對於一個家族來說,一百個女子的作用也比不上十個成年的男子,只有男子才是家族的延續。而女子,在他們眼中,只不過是如同財帛貨物一般,即使是本族的子女,對他們來說也差不多,所差別的只是佔有權而已。
哥舒部的老巢在龜茲城附近,像他們這種大部族,是不會將總部設在城市的,那樣雖然防禦不錯,但是對於一個部族來說也是限制,畢竟他們現在主要還是要過逐水草而居的日子。而城市就需要有商隊,商隊增加的話,部族的私密性也就無從談起,那樣對於一個部族來說是很危險的。
畢竟在西域,一個部族的實力在強,也抵不上一個哪怕是三流的國家。當然,像高昌、渤泥那樣的只有數城之地的國家不能稱之為國家,最多也只是個城邦而已。
就如吐蕃一樣,雖然在國家的個體中它並不算大,但是它的機動力很強,作戰方式很靈活,如同動物中的獵豹,雖然個體不大,但是強壯如雄獅的大唐,也很難在他身上佔到什麼便宜。
而哥舒部,就像是一隻豹,雖然它現在的力量還小了一點,還不足以對抗吐蕃這樣的對手,但是如果它只是輔助力量的話,在這樣的局部作戰中,還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的。
另外幾支隊伍,有一支是從東北逶迤而來,領頭的赫然是李瑛的軍師紅綃。紅綃此時已經換上戰甲,一身銀白的戰袍配在她如同冠玉般的面孔,當真是英氣勃勃。
紅綃的消息比李瑛只晚了幾天,但是靺鞨族好歹也是清一色的騎兵,所以二人也就是趕了個前後腳。紅綃得知焉耆城之圍被李范解開並且全殲吐蕃軍的時候,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焉耆城和李范的安危,紅綃不知道能不能解救出來,但是對於李瑛,紅綃可不想他有什麼危險。不知不覺中,紅綃已經開始真正以幕僚的身份為李瑛規劃事情,很細心,就像規劃自己的事情一樣。不知是從什麼時候起,紅綃覺得,自己已經是個女人了。
除了他們,另外還有數支隊伍開始進入焉耆城的偵查範圍,不論是守城的還是攻城的,現在已經顧不上他們了,他們的全副心思都在攻城戰中消耗掉了。
這些軍隊如果能夠出現在焉耆城,那對於李瑛說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只是這些事情只可偶遇不可強求,運氣,從來只是站在勝利者一邊的。現在的李瑛,缺的還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