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執掌盛唐

第六卷 北平東進 第四十四章 李瑛用謀 文 / 黑火藥之木炭

    第四十四章李瑛用謀

    李白的判斷讓玉門關內的眾人的心情急轉直下,尤其是高懷仁,本來以為自家兒子這下發達了,卻沒想到卻引來一場禍事。吐蕃近年來軍力強盛是不爭的事實,兼且吐蕃距西域反倒比大唐要近,騎兵從青藏高原俯衝下來,西域諸城根本無險可守。高懷仁雖然不是軍事名家,但也知道光憑岐王殿下的援軍與湯嘉尚手上那些個人馬,是守不住對方的。

    「太子殿下!請速速發兵救援焉耆城!若是遲了,恐岐王殿下處境危險!」高懷仁雖然不精,但是也知道這個時候把自己兒子說出來反而不好,要不然人家一句「大丈夫馬革裹屍方是英雄」,一句話就把自己打發了,自己還只能打落了牙往肚裡吞。但是將岐王殿下攀扯出來就不一樣了,既有大局觀,還能博得太子殿下的好感。

    「高將軍請勿著急,將軍忠君愛國之心,本王已經知道了,但是此事茲事體大,不得不小心為之。首先,吐蕃對焉耆城進行報復是肯定的,但是焉耆城破卻不會那麼快就被攻破,因為挾新勝之威,焉耆城的士氣應該會很高,短期內吐蕃是不可能吃下焉耆城的,這點我們放心好了,可以有相對充裕的時間來著手準備;其次,我們並不知道吐蕃一方的具體情況,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我們必須多多安排哨馬,前往焉耆城進行消息傳遞,雙方互通消息,以安軍心,再根據吐蕃人的情況制定本次的進攻計劃;其三,光靠我們玉門關一帶的軍力,是防不住吐蕃軍的,本王馬上向皇帝陛下進表,請聖上再派大軍來援。如此三策,才能與吐蕃一戰!諸將意下如何?」李瑛侃侃而談,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

    高懷仁等仔細聽了,暫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一眾將領也不得不讚歎太子殿下運籌帷幄的能力。齊聲說道:「太子殿下英明,臣等願意恭候調遣!」

    「好!」李瑛大喜道:「大家眾志成城,何愁吐蕃不可破?高懷仁、李白聽令!」

    李白及高懷仁二人從座上站了起來,並肩來到大帳中央,單膝跪地,雙手並拳說道:「末將恭候殿下調遣!」

    「命你二人,挑選探馬五百,以十里為驛,一路通到焉耆城,來往傳遞消息!」李瑛說道。

    「是!」二人說完接過軍令轉身出營去了。

    李瑛所說的十里為驛,乃是軍中在特殊情況的一種傳遞消息方式,大約每隔十里留兩三名軍士,白天以煙晚上以火為號,互相傳遞消息,這樣的速度比單人傳遞要快而且要穩定一些。

    「韓國忠,王維聽令!」李瑛總是一名本地將領一名自己帶來的心腹這樣的安排。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本地將領在自己人的監督下,不敢有所馬虎,肯定會盡心盡力的幹,二來李白、王維、薛繡等人畢竟沒打過什麼仗,以往打過幾回仗雖然最後都勝了,可臨陣指揮總是有些生疏,終歸是比不得那些常年在軍營裡的老人,這玉門關裡多的是戎馬半生的人,跟他們學學經驗是再好不過了。

    「末將恭候殿下調遣!」

    「命你二人,以玉門為中心,向左右輻射二百里地,徵召民夫,以為後備兵源!傳本王令,若有徵兵者,其戶免除三年徭役!」李瑛果斷地說。

    「殿下!三年徭役可不是小數呀,要不要先行請示聖上?」下面有位將軍老成持重地問道。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瑛看著他冷冷地說道:「若是這次能夠畢其功於一役,那麼這三年的徭役抵了也值!退一步來說,若是敗了,難保聖上不會再發兵,不如乘現在民眾心理期望高,民心所向,兵源也充足一些,若是前方吃了敗仗,再徵兵可就難了!」

    「末將愚昧!謝殿下點撥!」那名將領拱手謝罪道。

    「嗯!不知者不罪,你叫什麼名字?」李瑛和氣地問道。

    「稟太子殿下!末將李光弼是也!」

    李光弼?李瑛心裡想道,這個名字好熟悉呀,腦筋一轉,心下大駭!莫不是協助郭子儀滅了「安史之亂」的大將李光弼?應該是的,這個時候的他雖然名不見經傳,不過再過二十餘年,他也就顯露出來了,畢竟薑是老的辣嘛!

    這邊廂,李瑛為焉耆城的局勢正在運籌帷幄,那一邊,焉耆城裡也已經在鬧得不可開交了,若非是岐王李范的頭銜夠高,只怕壓不住這一群子丘八將領。

    爭論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如何應對吐蕃人的進攻。

    以湯嘉尚為首的本地派認為,應該堅壁清野、以逸待勞,只要拖得吐蕃人一段時間,再等援軍一到,再打吐蕃人一個肉夾饃,讓他們血本無歸,他們上回就是這麼幹的。

    而以高仙芝、哥舒翰為首的馳援派則認為,據城池而守是一種冒險的行為,畢竟這次吐蕃肯定是傾國來襲,不像上次只有三萬人圍不了城,若是焉耆城四面被圍的話,只要援軍稍有延遲,這城中的幾萬人就要讓吐蕃給包了餃子。不如放手一攻,在城下以陌刀陣與吐蕃的騎兵決殺一場,讓他們攻城有所忌憚,畢竟焉耆城非是與長安、洛陽可比的雄城,城池堅固得有限。

    這兩種意見皆有一定道理,一時之間,李范也不知如何是好,畢竟他也不是以帶兵擅長。沉思了半晌,李范問道:「湯都護,若是讓你堅守待援,以你估計,可以守住焉耆城多少天?」

    「這……」湯嘉尚遲疑道:「若是吐蕃傾國來攻,而城中糧草充足地話,可守一月左右!」焉耆城現在有近十萬軍民,吐蕃就算是傾國來襲,也不過二十餘萬騎兵,兼且騎兵並不擅長攻城,所以如果糧草沒有問題地話,守上一個月應該是可以的。

    「那哥舒將軍!給你多少軍隊可以與吐蕃人一戰?」李范接著問哥舒翰道。

    「不用多!殿下許我五千兵馬,若皆是擅長陌刀之輩,可與吐蕃人決戰一番。」哥舒翰傲然說道。

    「好!若是因為少這五千人而破城,那麼這個責任本王負了!湯嘉尚,你借本王五千陌刀兵、五千戰馬,不用你守一個月,只要你能守住二十天即可!哥舒翰,這五千人馬交給你!本王的性命也就托付給你了!」李范慨然說道,雖然說得輕描淡寫,可是在場的每一個人,聽得都有一股熱血沸騰的感覺。什麼叫士為知己者死?這就是!

    哥舒翰拜伏在地上,磕頭說道:「臣本布衣,安敢得殿下如此托付?!必全力殺敵,以報殿下厚愛!」

    「起來吧!」李范淡然說道:「本王自從來擔當這西征大元帥,就沒有想過能否安然回去。若是本王能夠解決西域的問題自然最好,若是不能,自然有當今太子殿下為本王報仇!諸位盡可放手而為。」

    一位親王,居然能夠如此看淡生死,這不得不讓眾將士刮目相看,人的力量有時爆發起來是很強的,就像打了興奮劑一樣。而現在,哥舒翰就好像是打了興奮劑一樣,只覺得好像有一股熱血從身上湧了出來一般。

    哥舒翰不動聲色,向眾人告辭,他要率領五千陌刀兵在外面伏擊吐蕃軍。

    沒有人阻攔,就連最保守的湯嘉尚都在默默祝福這位爭吵對手,雖然二人意見不合,但是畢竟都是想著怎麼保住這焉耆城哪。

    既然一位親王都可以慷慨赴死,那麼我一個西域都護又算得什麼呢?湯嘉尚突然想到了曹植的那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他突然笑了,是的,現在自己一眾人馬連死都不怕,又豈會怕那吐蕃軍呢?他就是來上個三五十萬人馬又如何?他最多只能攻破這焉耆城,卻佔領不了這焉耆城,因為城破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空城!

    果然探子來報,吐蕃贊普遲帶珠丹勃然大怒,當下就將松江扎措關了起來,實在是太丟人了,堂堂吐蕃精銳騎兵三萬人馬,竟然只剩得幾十騎回去,簡直是全軍覆沒,要知道吐蕃自從建國以來也沒有吃過這麼大的虧呀!

    這個梁子必須得找回來,遲帶珠丹也想好了,在哪裡跌倒的肯定要在哪裡站起來,這焉耆城是必須要拿下的,城肯定也是要屠的,不如此,西域那幫雜碎還以為我吐蕃大軍是吃素的。

    一道令旨傳了下去,各部精選精銳人馬,協助贊普大人,共同踏平焉耆城,一血前恥!

    浩浩蕩蕩共計二十四萬人馬,化作一道洪流一般,向著焉耆城滾滾馳去。

    為了避免出現被人伏擊的事情,遲帶珠丹將隊伍分為四部,每部六萬人,分別為先鋒、前軍、中軍和後軍,遲帶珠丹自領中軍,每部保持二十里的機動距離,一有消息,便可馳援而至,也不至於讓人全部埋伏進去,不可謂思慮不周到。

    隨著時間的流逝,吐蕃大軍距離焉耆城也越來越近了,而哥舒翰也在磨刀霍霍,一場曠世大決戰,馬上就要拉開帷幕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