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執掌盛唐

第二卷 大唐太子 第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 文 / 黑火藥之木炭

    第四十一章登基大典

    本來今天的朝會是要討論太子的問題的,可是李瑛憑藉著王維的出色表現成功的扳回了局面,不僅狠狠地挫敗了后妃黨們的氣焰,也讓朝中那些中立的牆頭草們發現,太子已經不再是一個任人攻擊的小孩子了,在適當的時候,他也會對敵人的陰謀進行還擊。

    這個發現對於那些少壯派的官員來說尤其興奮,朝廷當中,就怕如同一灣死水一般,扔個大石頭都起不了多大的漣漪。而朝廷當中黨爭激烈地話,自然會有一些大員被拉下馬,這樣自然會有人替上去了,而且指不定好運就會降到自己頭上呢,要不然論資排輩的話,得等到什麼時候?

    再說了,太子殿下現在正是用人之際,雖說都是為皇上效力,但私底下總要找一位平時能夠在皇帝面前為自己說得上話的靠山吧,裴光庭找的就是武惠妃,所以能夠順風順水的當上宰相。

    現在惠妃與太子兩人的勢力比較來說,太子的地位處於稍微弱勢一點,但是後宮不能太多干預政事,太子年紀尚幼,又是聖上選定的儲君,執掌九五那是遲早的事,俗話說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打定此主意投靠未來國君的人不在少數。只是礙於現在太子沒有正式執政,沒有多少接觸的機會,不過在或多或少的接觸中,向李瑛示好的官員是越來越多。

    商量完王維的事情之後,朝會裡就沒有什麼好討論的內容了,皇帝見無事可做,便下令退朝了。

    皇帝走後,一大群官員們擁了上來,紛紛對王維示好,有的直接將名貼遞給了王維,讓他改日登門拜訪,更有甚者問王維的生辰八字,可曾婚配等等,把王維窘得是滿臉通紅,看得李瑛等人哭笑不得。

    裴光庭、徐朗、賈至等人聚在一起,冷冷地看著這邊廂一群歡鬧的人群,只見徐朗不知附耳裴光庭身邊說了些什麼,裴光庭鐵青著臉說道:「看他們能得意到幾時,走!」說罷一拂衣袖匆匆離去,徐朗、賈至趕忙跟隨離去。

    與眾人一一作揖告別之後,王維已經是彎腰彎得暈頭轉向的了,李瑛見狀趕忙扶他回東宮先歇息片刻,同行的還有富果兒、薛繡、王縉等人以及太子左庶子賀知章。

    因為太子現在才十三歲,還未行成人之禮,所以侍候東宮的都是小太監,沒有宮女使喚。

    到了東宮,幾人分別坐下,李瑛向王維等人介紹了賀知章,其時「四明狂客」之名已經名滿天下了,幾個後生小輩不禁肅然起敬,均起身向賀知章行禮作揖。

    賀知章點頭笑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幾位年青公子都是一表人才呀!王世兄的才思很敏捷呀,老夫若是年青時,說不定也能鬥上一鬥,現在年老了,腦筋跟不上嘍。」

    「哪裡,左庶子大人老當益壯,下官實在佩服。」王維示好地說道,不過他很快就將自稱改成下官了,自然嫻熟得一點也不像剛剛才被任命地樣子,讓李瑛不禁暗暗失笑。

    「好了,二位就不要互相吹捧了,一位是文壇領袖,地位超然,另一位是後起之秀,實力不俗,皆是小王敬重地人物。」李瑛替他們打了個圓場,要不然還不知這兩人要互相吹捧到什麼時候去呢。

    說罷李瑛又看了一眼王縉和薛繡二人說道:「大家為小王所做的事情,小王都銘記在心,只希望各位同心協力,助小王為國為民多做實事,造福天下蒼生。」

    幾人被李瑛這心懷天下的志向所感染,齊齊跪伏在地說道:「但凡殿下所遣為國為民之事,臣等願匡扶殿下,雖赴湯蹈火亦在所不惜!」

    「好!」李瑛擊桌歎道,站起身來向眾人說道:「今日小王得諸位相助,猶若如魚得水,如虎添翼,小王承諾,今後與諸位風雨同舟、甘苦與共!」

    收羅了王氏兄弟等幾人之後,李瑛留在宮中,準備後天登基大典的事情,儀式已經與司馬承禎商量的差不多了,而且李瑛還決定像後世的所有大型晚會一樣,在明天來一次綵排演出,確保中間不出紕漏。

    此舉雖然部分朝臣頗有微詞,但是卻得到了皇帝的首肯,因為明天不僅是有身份的朝臣會前來參拜,各外交國家的遣唐使臣們也會到場觀禮,並且獻上代表各國君主所遞交的國書及賀禮,事關國體,因此不能出一點差錯。

    到了第二天,除了皇帝與惠妃之外,就只請了岐王李范、宰相張九齡、裴光庭、中書令張說、工部尚書李適之等朝中的股肱重臣。

    儀式一開始,在得到皇帝同意之後,由梨園弟子李鶴年穿戲服扮皇帝代行禮節,隨著李瑛不斷的發號施令,當今聖上的道教皇帝頭銜慢慢就要充實起來。

    一切都進行的井井有條,包括司馬承禎在內的高道們都穿上了法衣,對皇帝的加冕禮行祝福儀式。只見一個個道人都身穿白色八卦乾坤道袍,煙霧繚繞中,恍惚如神仙出世一般。

    羅公遠、張果、葉法善、吳筠、司馬承禎等五位高道,猶如走馬燈一般圍著皇帝轉了幾圈,然後各自吟唱一段經文。

    最後的儀式在眾道人拜伏在地上恭請道君皇帝君臨天下的姿勢中結束,整個儀式中,皇帝的形象都被高大化了,看得李隆基是喜不自勝。李瑛將在前世看的話劇之類的表現手法全都用在這個儀式上面,突出了皇帝的高、大、全的形象,使整個儀式看得既皇家氣派又形象鮮明。

    全部結束之後,李瑛問皇帝:「父皇,惠妃娘娘,你們看兒臣設計的這場登基典禮的儀式怎麼樣?」

    皇帝欣然說道:「不錯!皇兒呀,你太讓父皇高興了,辦得不錯,也不枉父皇這麼多年對你的疼愛。」

    「一切皆是仰仗父皇的栽培,兒臣豈敢貪天之功!」李瑛自己謙虛一下又順帶捧了皇帝一把,把皇帝樂得是直說:「好!好!好!不驕不躁!有人君之氣質。」

    武惠妃雖然很嫉妒李瑛的成果,但是礙於皇帝就在身邊,也不好表露的那麼明顯,只好也諂媚的說:「陛下,你看太子殿下雖然年紀尚幼,但是英氣勃勃,頗有當年陛下的影子!」

    「那是當然,朕的兒子嘛!還會差到哪去?」皇帝笑呵呵地說道。

    李瑛微笑地看著面前地兩人,一切都看在眼裡,不動聲色地退了下去。

    四月初八日,宜祭祀、沐浴、修葺。

    皇帝在群臣的注視和群道的典禮中,正式加冕為道君皇帝,加冕成功之後,鐘鼓之聲大作,王維親自指揮宮廷的梨園弟子們演奏起了宮廷燕樂來為皇帝助興。

    在眾梨園弟子敲擊鐘鼓時,王維卻取出一支洞蕭吹了起來,讓眾人驚奇地是,鐘鼓的聲音中夾雜著幾聲尖銳的簫笛之聲,因為節奏拿捏的准,不但沒有打亂鐘鼓的聲音,反而與鐘鼓之聲巧妙的溶合到一起,讓人聽得心曠神怡,猶如天籟之音一般。

    自此之後,王維在皇帝面前的表現機會越來越多,並時常隨皇帝在梨園表演,有時更是與皇帝互相交流樂理,由於棋逢對手,皇帝時常在譜曲創作上與王維相較量,這樣關心政事的時間自然就要少一些。

    在王維的巧妙暗示下,皇帝也漸漸將一些事情的決定權力移交給了李瑛,這樣以便於他有更多的時間投身自己的音樂事業。而李瑛,則漸漸通過這段時間來擴充自己的實力,將朝中的大部分中立派和少壯派都籠絡到了自己的麾下。

    忙完皇帝的加冕儀式後,李瑛手頭上最緊要的事情就是準備今年的科舉考試了,在召集了諸位考官之後,李瑛便徵詢了眾人的意見,準備考試的命題方向和評判標準等等。

    忙活了幾天之後,令天下士子們翹首期待的春闈終於到來了,國子監被當做是今年的考場,共計容納考生一千二百名。本來這場地是夠大的,誰知今年人才鼎盛,共有近三千人報名,不得已,沿著國子監的牆根兒拉了一圍的布幔做為臨時的考點,晚來的士子們只能在室外答題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