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丕顯帶領的1000人殿後部隊進入前進基地,掌聲響了起來,所有在曾母島觀看衛星直播的特區官員和工作組同志都站起來鼓掌。
寧海濤示意工作人員關掉衛星直播,跟在座的鄧穎超說道:「鄧組長,我們臨時特委的同志為大轉移開了一個好頭,我對完成此次任務,轉移二十萬人充滿信心。」
鄧穎超點點頭,稱讚道:「臨時特委組織得力,更重要得是特區的同志,在前進基地中起了決定性作用。我代表**中央感謝特區同志所做的努力。」
寧海濤謙虛一陣後,接著說道:「大轉移的工作已經進入實質階段,關於轉移到加州省以後的安置工作刻不容緩,今天,工作組的同志都在,大家都可以議議。」
特區總理趙琦年這段時間明顯瘦了很多,政府這邊的工作實在太多,千頭萬緒,輕重緩急都要安排好,人手又少的可憐,堂堂總理,很多事情都得自己動手,用他的話講,這總理當得還不如過去當司長安逸。嘴上是這麼講,心中可不這麼想,說實話,特區的工作比以前幹起來有勁多了。
「鄧組長、各位工作組同志,特區政府為這次大轉移,建設了大量簡易安置點,總體的規模為安置二十萬人。當然,這是第一期,以後定居點肯定還要加。
這人過來了,光是住是不夠的,還要吃的,從長遠看還的為轉移的群眾考慮生產的問題。
住,特區準備好了,吃,特區準備了一部分,不過要支持二十多萬人吃到明年夏收,糧食的缺口依舊很大,需要多方籌措。
要生產要自足,就得解決二十萬人的土地問題,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個問題是土地從哪裡來?」
工作人員打開加州省的遙感地圖。
趙琦年指著加州地圖說道:「大家看,整個加州分南北兩片,北邊沙撈越地區目前處於布魯克王國的殖民,實際就是英國控制。南邊是荷屬東印度,由荷蘭殖民者控制。
我們加州省委和加州定居點都集中在北邊馬都一帶。
從地圖上看的出來,從拉惹河到名都魯將近兩百公里的廣闊區域,都是適合種植的平原。這一片如果能夠充分開發,別說二十萬,即便安置一千萬人都是可以的。
不過,這邊區域目前除了詩巫馬都、名都魯一帶形成傳統的華人聚集區,除了周邊開墾的土地,絕大多數土地荒無人煙。而導致這片土地華人至今遲遲不敢開發的原因是,在拉惹河上游、穆卡、卡魯斯河上游聚集有多股凶悍殘忍的土著,接近平原的土著,逐漸被華人僱傭同化,也有的土著則勾結洋人,搶奪華人資產。
我們特區馬都縣縣長林華同志就是這裡土生土長的華人,他的家庭和家族就是被這裡野蠻的土著勾結洋人毀滅的。
馬都現有的土地是養不了二十萬人的,要自足就得往馬都外圍拓荒,墾殖。規劃我們做好了,大家看,第一期我們以馬都為中心向外拓展荒地一百五十平方公里,約有土地二十二萬畝。
這個過程必然會受到土著的攻擊,我們如何處理與土著的關係?要保護移民的利益,加州省的利益,就得有足夠的軍隊,軍隊從哪裡來?這些問題需要同志們馬上作出決定。」
遷徙到加州的難民,絕大多數屬於在蘇區無法生存的難民。他們中大部分會在特區定居下來,這是現實!中央工作組對這個問題是有準備的。
鄧穎超說道:「中央蘇區遷移到加州的群眾,從很長時間內,甚至永久性的需要定居在特區,來之前,中央對於這個問題有指示,以特區同志的安排為最後決定。任何有助於這些群眾在加州安居樂業,我們都是支持的。」
加州省委書記安玉華委員說道:「為了加快加州發展,及盡快使移民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加州省委制定了一攬子解決方案,這裡我給大家做個報告,請特區黨委和工作組同志審議。」
「從行政區劃上,整個規劃區以鳳凰城為中心城,把墾殖區分成四個區縣,每個區縣設有村級定居點五十個,每個定居點規劃初始人數為一千人。構成省、市、區縣、村四級行政編制。
村一級設九人制村民自治委員會,全權負責村民事務,執行省市區行政命令。村民自治委員會,由本村村民直選,每屆三年,委員最長任期不得超過兩屆。每村由區縣一級政府派遣一名治安調解官,負責村民法律及治安調解任務。
區縣設置民事法庭、政府、及由市級機關派駐一個審計監督機構,負責區縣政府及法庭的廉政監督,僅向市級人大負責。
每個區縣組成一個常設的預備役民兵組織,編製為一個營。負責轄區的日常巡邏保衛工作,並對土著的非法破壞及入侵事件進行懲戒。
鳳凰市作為加州省第一個建制市,由省委領導聯合在鳳凰城辦公。」
「從加州省的幅員看,整個加州應建設不少於三個陸軍機械化師,用於對本島各種勢力的征服,以現在的情況看,要應對土著及可能來自殖民者的威脅,初期應盡快組建一個常設師。
海軍、和空軍目前沒有需要,特區軍委有能力全局統籌,保持加州周邊海域及空域的制空制海權。」
「為使移民能安心在加州發展,特區初步制定了移民法和土地法,保障大陸移民在特區能享受到應有的權利。」
鄧穎超對土地法和移民法很關心,問安玉華道:「安書記,移民在特區墾殖的土地,特區是怎麼處理的?」
「特區的農業部門利用衛星遙感對整個加州做了土地分類,其中適合做永久性基本農田的土地做了遠景規劃。此次墾殖的土地佔整個鳳凰平原基本農田的三分之一,這部分農田除現有的種植園外,目前處於荒蕪狀態,根據農業專家勘察,這片土地極其肥沃,適宜種植以水稻為主的糧食。
因此,特區將組織移民開始燒荒,特區中建工程公司將承擔起這片土地的土地整理工作,建設鄉道、村道,建設水利溝渠,並用機械化完成土地的粗耕。全部工作將在明年二月春耕之前全部完成。
特區將統一給各個村提供足夠的化肥和種子,由移民完成精耕和種植。
特區的土地法規定,移民耕種土地滿五年,土地的所有權歸移民所有,但是土地作為特殊生產資料,不能自由買賣,但是土地的使用權可以流轉,流轉給個人,必須是本村戶籍農民,除此之外只能流轉給政府許可的農村專業合作機構,進行規模化生產,流轉合同最長不超過十年。
那麼,土地整理的費用、化肥、種子的費用從哪裡來?特區和中國銀行簽訂了協議,鳳凰市所有基本農田,前期費用由中國銀行低息貸給村民,並以村為單位,強制對基本農田進行保險。村民分五年還清所有貸款,貸款由村民自治委員會統一償還。」
耕種五年土地屬於個人,這個條款不苛刻,移民是願意接受的。但是貸款的事情是不是在村民償還能力內,還需要落實清楚。
工作組有過蘇區土地工作的同志問道:「請問移民每年還了貸款之後,是否還有各種稅收?是否還有結餘?」
寧海濤笑道:「這個問題我清楚,在特區,自耕農是沒有任何稅收的。只有農村專業合作社才需要繳稅。此次,墾殖的規模只能讓移民每人分配到一畝耕地,人均耕地少於五畝都屬於自耕農,不繳稅。但是,他使用村級機構的農業機械,水利機械是需要付費的,費用多少是由村民自治委員會核算後決定。所以,村民要自己選好當家人。
從農業專家的報告中,可以測算,每畝地每年償還貸款、保險及承擔公共費用後,大致有50%的結餘。前五年,所有貸款、保險和費用由生產的糧食直接支付,農民不用承擔糧食價格變動照成的損失。按每年兩季水稻算下來,每年每畝地農民自己可以留下400公斤糧食。」
工作組農業專家吸了口冷氣,在江西蘇區,農民即使在**的支持下減租減息,每年留存的糧食每畝不會超過一百公斤。
這說明特區的農業生產能力極其變態,每畝每季的產量可以達到七百市斤以上,而且農業生產的成本也非常之低。
鄧穎超見工作組農業專家吃驚的樣子,進一步問道:「如果遇到荒年農民還不起怎麼辦?」
安玉華答道:「有農業強制保險,農民因為遇到旱災、水災、颱風、病蟲害、戰爭破壞等不可抗力災害,由保險公司賠償農民歷年平均產值的全部損失。」
工作組的同志睜大了眼,還有這種事?那家公司會做這種生意?這要是全國農民都上了保險,農民的生活也不會這麼艱難。
那朝那代都是這樣,一遇荒年,農民只能賣田賣女,土地的兼併很大一部分都是農民無力抵抗自然災害,經濟破產造成的。
按特區的說法,農民五年之後不用再償還貸款,那麼每年的收成將有80%屬於自己,也就是每畝每年有640公斤的糧食屬於自己。按現在的價格每年每畝的收入是30個銀元左右,一家五口人,收入將超過150個大洋!
要知道在上海,一個中等收入的家庭,一年的總支出也不過150個大洋!這樣的收成,與大陸的農民一比簡直天壤之別。
在這種制度保障之下,農民將不虞災年之饑,農民的待遇將遠遠超過蘇聯!這才是**的初級階段。
工作組的同志都激動起來,如果可以,甚至他們都願意成為特區的移民。
當然,從成本核算中可以看出,特區政府對於農業是採用了部分補貼,最大一塊的補貼體現在保險,當然,隨著特區農田的增加,最終,特區的保險業務將實現盈虧平衡。作為交換中銀保險公司將獲得特區內第一張保險業務准入牌照,其他商業險種將彌補農業險的虧損。
寧海濤不失時機的問道:「鄧組長,關於這次轉移到加州的黨政軍同志們的待遇和地位問題,中央是否有決定?」
寧海濤的提問,讓工作組的同志都豎起了耳朵,光從一個晚上看到的特區已經足夠讓他們為之興奮。如果能夠長期留在特區工作,很多人是願意的。
這個問題比較敏感,鄧穎超並不能作出任何決定,中央也沒有對這個問題作出說明,其實中央對轉移以後的人員安排沒有自己的通盤考慮。
鄧穎超思索了一下,覺得有必要弄清楚特區的打算,以便匯報中央討論。於是反問道:「特區的同志們是否有好的建議?」
負責具體軍委工作的周大江委員說道:「對於這次轉移到特區的黨政軍同志,特區是作這樣考慮的。
十六歲以下的少共人員,可以保持政治身份,但是必須解除公職,全部安排到新華學校進行全日制學習,一直到十八歲,如果個人意願願意停止學習,可以按照其個人意願留特區工作或者返回中央,由中央安排工作。如果願意繼續學業,在成績合格的情況下,可以繼續在特區深造。
紅軍醫院的同志,將被編入新華醫院,邊服務邊學習。一年後,所有醫務人員將歸還中央,同時,未來我們特區也將對中央所屬的醫務人員提供學習深造的機會。
關於受傷紅軍同志,待傷癒後,如不能繼續參與戰鬥,將自動轉為特區移民分配土地,如失去自我照料能力,由新華醫院統籌永久進入特區療養院榮養。
縮編紅軍和傷癒紅軍,我們將這些同志整編為兩個師,一年內特區將對他們進行培訓和裝備,一年內的調動和使用應服從特區軍委的領導。一年後,願意留在特區的將編製成特區加州省委的常設師,另一個師保證齊裝滿員機械化還給**中央。
其他黨政人員,將接受為期半年的黨校培訓,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研究、行政管理學、統籌學、特區法律研究、政治經濟學原理、包容性民族政策研究。
半年後,將需要在特區黨政府機關服務滿兩年,兩年後,將返回中央根據地工作,滿五十歲及以上的黨政人員,特區允許其在特區黨政機關工作。」
工作組的同志雖然有點遺憾特區不接受大部分中央黨政人員,但是也送了口氣,特區的建議並沒有讓大家覺得緊張。可以說這樣的安排,足以讓同志們心懷敬意。
鄧穎超心中考慮一會,決定為中央爭取更為長遠的利益。
「特區的同志的安排很周到,原則上我同意,不過需要中央的確認,除此之外,我希望特區培訓中央紅軍的規模要再大一點,除了這兩個師,特區應為中央紅軍每年培訓三個師,一個師歸特區所有,另外兩個師還給中央,當然,裝備必須附送。怎麼樣,小寧,大姐的要求不過份吧。」
還不過份?連大姐的姿態都搬出來了,能不答應嗎?再說,紀律嚴明,政治清白的紅軍戰士白送給特區,寧海濤偷笑都來不及,哪能拒絕!至於,武器怎麼辦?這種問題寧海濤是一點不擔心的,武器別人會幫特區造嘛,買不到可以搶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