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二卷 崑崙湧五河,烈火浴鳳凰 第一二四 章 孟德提先手,文台藉世資 (二十三) 文 / 黃河大鯉魚

    更新時間:2012-11-11

    曹操帶領的軍隊在和黃巾軍接觸之後立即就陷入了黃巾軍的包圍之中,一萬人的完整陣型自然是無法繼續保持,但是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和李典五人各自帶領的兩千人都比較好的維持住了完整的陣型,抵禦著四周黃巾軍的進攻。

    而袁紹那邊的情況則有些不太妙。由於互相之間配合作戰的經驗還很少,袁紹帶領的一萬人馬被黃巾軍迅速的衝散,繼而分割包圍了起來。這些士兵雖然作戰英勇,裝備精良,但是在數倍於自己的敵人的包圍下卻只能苦苦應戰。

    突襲戰不知不覺中就演變為了十分混亂的混戰,這對人數處於劣勢的漢軍一方自然是十分不利的,不過隨著馬騰的進攻深入,戰局仍在慢慢的發生變化。

    裝備簡陋的黃巾軍面對著重裝騎兵毫無抵抗能力,他們甚至連遲滯這些重騎兵的進攻都做不到,他們的武器無法攻破重騎兵的鎧甲,自然也無法對這些騎士造成什麼傷害,而重騎兵們甚至不用使用武器,僅僅憑借馬匹的衝擊力就可以輕易的消滅一切阻擋在身前的黃巾軍。

    黃巾軍的騎兵此時正在瘋狂的向中間靠攏,但是在馬騰親自率領的護教軍輕騎兵的阻攔之下,這些毫無作戰經驗的騎兵面臨的是一場慘烈的屠殺。

    黃巾軍的將領自然也注意到了自己的側翼正在被敵人的騎兵瘋狂的突進,但是他一時之間並不能想到太好的辦法,只能從大營前面的精銳黃巾軍軍團中挑撥了兩個羌兵團上前抵抗。

    在黃巾兵的第一道輕步兵防線崩潰之後,孫堅感覺到自己兩側的壓力大幅度的減小了,於是他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對付眼前的重步兵防線。有五道重步兵構成的防線在他眼前只剩下了最後的一道,而黃巾軍的精銳弓箭兵此時正在發揮著最大的能力向他和他身後的士兵進行著垂死的攻擊。由於距離非常的近,這些精銳的弓箭兵對孫堅麾下的士兵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看著身邊的士兵一個個的倒下,孫堅愈發的焦急。用盡了身體中最後的力氣揮動長刀劈向了面前的巨盾。

    看到巨盾四分五裂,孫堅也終於支撐不住倒了下去。緊緊跟在他身後的祖茂急忙上前把孫堅背在了自己的肩上,向後跑去。

    在向後跑的過程中,祖茂交代了周泰和蔣欽繼續帶兵向前進攻,然後又奪過了一匹戰馬,抱著孫堅飛身上馬向後方的大營飛馳而去。

    看到曹操和袁紹的進攻都被阻擋了下來,而黃巾兵兩翼的騎兵也有向中間靠攏的跡象,朱俊派出了自己手下最後的機動兵力——三河騎兵。他命令這些三河騎兵分成兩隊,分別迎向了黃巾軍兩側的騎兵,命令他們務必要阻止這些騎兵向中間靠攏。

    在做出了這番安排之後,朱俊向營中的剩餘的諸將下達了全體進攻的命令。一時之間大營之中人聲鼎沸馬聲嘈雜。數萬人馬在鼓聲的激勵之下陸陸續續的開出了大營,衝向了對面的敵人。

    朱俊的這番命令可以說的孤注一擲,如果不能最後取勝的話,他將沒有任何兵力可以用來救急。此戰若敗,大漢對黃巾軍的戰略態勢雖然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但是豫州南部諸郡很可能被黃巾軍重新佔領,而他朱俊的政治生命也將到此結束。對他來說最好的結局就是自殺以謝天下。

    下達完命令之後朱俊直接坐在了點將台上,他現在能做的就是等待戰鬥的結果,等待命運的安排。

    在朱俊下達完總攻的命令之後,諸將之中最為輕鬆的應該就是段煨了。在此之前他還擔心沒有機會讓自己帶領的護教軍出場表現,現在來看,自己很可能成為決定戰場勝負的關鍵。

    帶兵離開太平城以來,段煨雖然歷經數戰,但是始終沒有建立過什麼太大的功勳。在和太平城支援的兩萬新軍匯合之後,他在藍田谷的表現更是大失水準。在此之後憑借兵力的優勢,一路攻進南陽郡佔領了襄陽城,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發生過太過激烈的爭鬥。賢師發佈的為太平道爭取聲望的命令並沒有很好的執行。

    出於對馬騰率領的騎兵的能力的信任,段煨決定從馬騰剛才進攻的黃巾軍的左翼進行攻擊。由於護教軍出色的身體素質,段煨帶領的士兵衝到了諸軍的最前面。而此時馬騰正在試圖攻破眼前長槍兵組建的防線。

    如果有充分的衝鋒距離,眼前的這些長槍兵不會對馬騰造成任何威脅。但是現在他的四周都是黃巾軍,根本無法準備充分的衝鋒距離。好在這些長槍兵手中的武器十分簡陋,無法攻破重騎兵身上的鎧甲。而重騎兵可以從容的揮舞著手中的長槍,慢慢的消滅眼前的敵人。這樣雖然慢。但是十分安全。

    黃巾軍的騎兵此時已經被漢軍的三河騎兵給糾纏住了。段煨帶領著士兵從馬騰騎兵的內側切入黃巾軍的陣容,輕鬆的消滅了眼前的敵人向前進攻著。

    段煨的加入讓黃巾軍的左翼承受的更大的壓力。眼看著就要崩潰,而黃巾軍的將領此時卻顧及漢軍在黃巾軍防線多個地方的突破,不停的指揮著黃巾軍的精銳軍團去各處救急。

    如果單純的進行防守,再堅固的防線也有被突破的一天,黃巾軍的將領根本不知道主動防禦的含義,這就注定了他最終的命運。

    黃巾軍的左翼手下被漢軍突破,隨後突破了黃巾軍第一道輕步兵防線的曹操開始向中間的孫堅軍靠攏,和已經攻破黃巾軍重步兵防線的孫堅軍一起又突破了黃巾軍的弓箭兵陣型。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地方被漢軍突破,黃巾軍的將領再也沒有可用的兵力來救急了,此時豫州黃巾軍的命運已經被注定了。

    這場戰鬥最終還是持續了三天三夜,當最後一名黃巾軍女兵抱著自己的孩子投進滾滾的淮河之後,這場戰鬥終於宣告結束。

    除了有不到五萬名黃巾軍渡過淮河逃入豫州和揚州交界的茫茫群山之外,還有十幾萬人被漢軍趕下了淮河,伴隨著滾滾的河水,這些人最終能夠活下來多少還是個疑問。

    除了這些人之外,其他的黃巾軍全部死在了漢軍的手中,由於朱俊不留俘虜的政策,這些黃巾軍進行了殊死的抵抗,雖然最終全部戰死,但是也給漢軍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對於朱俊來說,只要能夠徹底的平定豫州黃巾軍,完成朝廷的任務,死多少漢軍或者殺了多少俘虜,都不是什麼太嚴重的問題。

    結束了這場戰爭之後,朱俊以及諸位將領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就地休整,等待朝廷的下一步命令,對於很多人來說,迎接他們的將是光榮回京,陞官發財。

    包括在這一次戰鬥中表現出色的曹操和孫堅。

    ———————————————————————————————————————————————

    正所謂:

    獨桑代作鼓,剝取鼉皮蒙。

    遠從炎漢末,留駕梵王宮。

    憶昔喪亂初,群雄相交攻。

    陣雲迷夏口,烽火照江東。

    艱難百戰余,冀以樹豐功。

    如何逞淫奢,霸業轉蒿蓬。

    蕭條金粟山,台殿何穹隆。

    六時聞梵放,萬慮息虛空。

    淵淵齋時鼓,間茲清夜鐘。

    空堂但一振,吼怒驚羆熊。

    昔作三軍氣,今伴佛鐙紅。

    世諦有時盡,淨業無時窮。

    懷哉閱塵劫,誰復論英雄。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