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二卷 崑崙湧五河,烈火浴鳳凰 第七十八章 先平月氏陣,去滅大宛城(十三) 文 / 黃河大鯉魚

    更新時間:2012-10-17

    等待的時間往往是最難熬的,董卓站在城牆上,身邊不停的有斥候報告樊稠軍的進展。

    「報告大人,樊稠大人的前鋒已經和大月氏軍接觸!」

    「報告大人,樊稠大人的前鋒已經布下了防禦陣型,後面的攻城器械正在佈置!」

    「報告大人,大月氏軍對樊稠大人的防線進行了攻擊!」

    「報告大人,樊稠大人擋住了大月氏軍的進攻,大月氏軍正在組織第二次進攻。」

    「報告大人,樊稠大人的攻城器械已經佈置完畢,正在準備發射。」

    「報告大人,大月氏軍發現了樊稠大人的攻城器械,正在佈置自己的攻城器械。」

    「報告大人,樊稠大人的工程區器械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戰果,敵人的刀盾兵防線已經出現了多處豁口,樊稠大人請大人立即派出騎兵。」

    聽到這裡,董卓對城內一直準備著的白虎師四個旅的騎兵下達了出擊的命令,跟隨他們一起出擊的還有漢人護教軍前師中的兩旅騎兵。

    這四個旅的騎兵雖然經受了嚴重的損失,而且損失一直沒能得到補充,但是這四個旅的旅長卻一直想要用輝煌的戰果洗刷自己身上的恥辱。他們將自己的部下進行了重新的編制,四個旅一共又編練出來了五個團的騎兵部隊。這次進攻大月氏,他們數次請纓,董卓無奈之下只能答應。

    不過想要憑藉著五個團兩千五百人的哀兵取得勝利顯然並不是那麼的靠譜,於是董卓一同派出了漢人護教軍前師的兩個旅的騎兵,近萬人的騎兵一起出擊,應該能夠取得不小的戰果了。

    等到這三個旅的騎兵趕到戰場的時候,樊稠佈置的防禦陣型已經在大月氏軍的攻擊之下堅持了很長時間,在堅固的盾牆下面,躺滿了大月氏軍士兵的屍體,而護教軍軍的刀盾兵也遭受了不小的損失,很多人手中的巨盾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損壞。

    護教軍騎兵的到來使得戰場上的形勢立即出現了逆轉,正在進攻的大月氏軍被護教軍騎兵攔腰截斷,分割包圍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由樊稠率領的步兵進行消滅,另外一部分則由護教軍的騎兵負責消滅。

    大月氏軍的指揮官在這個時候也派出了自己的騎兵,不過兩軍的普通的士兵的戰鬥力的差異十分明顯,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的大月氏軍騎兵在面對著護教軍騎兵的時候竟然完全處於下風,反而被護教軍軍的騎兵利用速度優勢將大月氏軍的騎兵包圍了起來。

    樊稠迅速的清理完了自己負責的那一部分大月氏的士兵,於是整只部隊由防禦陣型轉變為了進攻陣型,刀盾兵依然走在最前面,但是後面緊緊的跟著長槍兵,而且長槍兵手中的長槍已經伸出了刀盾兵手中巨盾的外面。

    大月氏軍的刀盾兵防線在這段時間裡進行了加固,重新恢復到了五排刀盾兵的形狀,而且之前被攻城器械打出來的豁口也已經被堵上了,不過畢竟是匆匆修補的陣型,在很多地方都有著明顯的缺陷,樊稠指揮著下屬對這些缺陷進行了重點突破,很快就衝破了這道看似堅固的防線。

    突破了這道防線就是大月氏軍的指揮官所在地了,直到這個時候,大月氏軍的指揮官才派出來了一直視若珍寶幾乎沒有經歷過任何戰鬥的精銳軍。

    精銳軍的戰鬥力畢竟超過了護教軍很多,剛剛突破防線的護教軍士兵在對上精銳軍之後幾乎毫無辦法,反而被對手使用錐形陣進行了數次突破,全軍亂作一團。

    不過在樊稠帶領著護教軍的步兵向後撤退時,大月氏軍的精銳軍並麼有追擊,而是依然保持了戰鬥隊形,進行了戰鬥警戒,停在了刀盾兵防線的身後。

    這道防線的身前,護教軍的騎兵還在和大月氏軍的騎兵糾纏著。護教軍軍的騎兵已經佔據了明顯的優勢,不過想要全殲數量上遠遠超過自己的敵人,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根據斥候不斷傳回來的信心,董卓敏銳的發現了護教軍在戰場上已經佔據了優勢,由於時間緊迫,每一次的優勢都要把握得住。為了盡快的解決對手,董卓繼續派出了軍隊出城,中師的三個旅的騎兵以及北宮烈帶來的一萬人的本地土著編練的士兵在董卓的親自帶領下向大月氏軍駐紮的山谷撲去。

    華雄率領著中師的騎兵一馬當先,很快就來到了大月氏軍刀盾兵防線的面前。這道防線經過護教軍的數次衝擊,防禦功能已經被削弱了很多,幾乎無法為後面的大月氏士兵提供足夠的保護了,不過部署在這裡遲滯護教軍的進攻還是有很好的效果。

    而在這道防線的後面,大月氏軍的精銳軍正嚴陣以待。

    華雄並麼有過多的盤算,親自衝在最前面,衝過了這道防線,向大月氏軍的精銳軍撲去。

    精銳軍的精銳只是相對於普通士兵而言,當面對上華雄這個級別的武將的時候,精銳軍並麼有什麼太大的優勢,華雄手中長槍飛舞,上下紛飛,將守在最前面的大月氏刀盾兵手中的圓盾紛紛挑飛,然後自由身邊的親衛解決這些失去了防護的精銳士兵。

    不過這些刀盾兵後面的弓箭兵卻是絕對的戰場殺人利器,面對著護教軍騎兵精良的盔甲,普通的大月氏弓箭兵幾乎毫無辦法,但是使用者相同長弓的精銳軍弓箭兵卻能夠發射箭矢輕易的穿透護教軍騎兵身上的盔甲,將他們射下馬去。

    過千人的精銳弓箭兵僅僅兩輪自由設計就至少射死了超過五百人的護教軍軍騎兵,這讓華雄大為光火,但是卻毫無辦法,這麼下去的話沒等攻破外圍的防禦自己的士兵估計就要被對手的弓箭兵消滅完,華雄只能無奈的率領著士兵立即撤退。

    大月氏軍的兩萬名騎兵在大月氏軍防線的外面被護教軍軍全部殲滅,而在這個過程中,大月氏軍的精銳軍就站在防線的外面眼睜睜的看著,沒有絲毫支援的意思。等到防線外的大月氏軍備全部消滅完了之後,護教軍和大月氏軍的人數對比再一次發生了變化。

    此時還駐紮在山谷裡的大月氏軍全部加起來只剩了十萬出頭,而護教軍在這次進攻中僅僅損失了三四千人,剩餘兵力還有五萬人。

    一比二的兵力比,在董卓的眼裡,已經算不上什麼差距了。

    不過想要徹底取勝依然不容易。至少到目前為止,對方的精銳軍就是橫亙在自己面前的一道坎。

    董卓重新收攏了部隊,發佈了新的進攻命令。

    重騎兵從兩翼突破對方的防線,向精銳軍的兩翼進攻,刀盾兵組成防禦陣型,保護著其他的士兵向前推進。輕騎兵跟隨在重騎兵身後,負責將大月氏軍的防線徹底消滅。

    部署完了之後,董卓一聲令下,護教軍展開了新一輪的攻勢。

    這一次,董卓是抱定了不勝不歸的念頭的。

    很多時候兩軍交鋒比的就是一股氣勢,所謂的狹路相逢勇者勝,董卓的一勇無前的氣勢使得大月氏軍的指揮官產生了深深的恐懼,他對精銳軍看的太過重要,好怕精銳軍被護教軍全殲,竟然再一次命令精銳軍退出了戰場。

    等到精銳軍一推出戰場,大月氏軍已經能夠完全無法抵擋護教軍的攻勢,戰場上到處都是四下逃竄的大月氏軍士兵。而大月氏軍的指揮官一看大勢已去,竟然放棄了自己的下屬,在精銳軍的保護下繼續向後撤退著。

    最終十萬名大月氏士兵跟隨他們的指揮官逃出去的只有不到五萬人,前前後後共有將近十萬人被消滅在了這座山谷中,而如果從戰爭的一開始計算的話,前來進攻疏勒城的十八萬大月氏軍隊被護教軍消滅了十三萬,而護教軍前後加起來的損失還不到一萬人。如果考慮到對方還有精銳軍的存在,這樣的戰果可謂十分輝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