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二卷 崑崙湧五河,烈火浴鳳凰 第七十七章 先平月氏陣,去滅大宛城(十二) 文 / 黃河大鯉魚

    更新時間:2012-10-17

    在鞠義攻下了烏即城的同時,北宮烈和楊駒帶領著各自的下屬向大月氏軍隱藏的山谷發起了進攻。

    奎木狼旅的重騎兵沖在了最前面,在大月氏軍的箭雨之中,這支重騎兵部隊一往無前的向前衝去。大月氏軍弓箭兵射出的箭矢對於身著重甲的護教軍重騎兵幾乎無法造成任何傷害,箭矢在碰到重騎兵身上的盔甲時大多都被彈掉了地上,一些箭矢雖然射穿了鎧甲,但是卻無法射穿這些重騎兵的內甲,依然無法造成傷害。

    即使是面對護教軍的輕騎兵,由於有方盾的保護,大月氏的弓箭兵也很難取得什麼戰果。

    看到箭矢無法對護教軍造成什麼傷害,大月氏軍將視若珍寶的弩車拉了出來,部署在了谷口的防線後面,試圖用這些弩車對護教軍的騎兵造成一些傷害。

    這些弩車和護教軍使用的小型弩車規格基本差不多,只是在外形上有一些大月氏的風格特點,使其和護教軍軍使用的小型弩車不至於完全相同。這些弩車的威力雖然很大,但是數量上畢竟很少,面對著高速衝鋒的護教軍騎兵,很少有弩箭能夠命中護教軍的士兵,所起的作用並不是很大。

    大月氏軍在谷口壘了三道土牆,在土牆上豎起了削尖的樹枝,試圖以此來抵禦護教軍的進攻。護教軍的重騎兵直接向著土牆發起了衝鋒,利用自身強大的衝擊力將土牆撞毀,然後突入了山谷之中。

    三道土牆後面,大月氏軍的刀盾兵已經豎起了盾牆,嚴陣以待。大月氏軍的指揮官也發現了自身沒有轉麼對付騎兵兵種的缺點,因此這道盾牆足足排列了五排刀盾兵。五排刀盾兵前後相抵,形成了一個嚴密的整體,這就使得護教軍的重騎兵衝鋒並不能夠有效的衝破這道盾牆的防禦,而被阻擋在防線之外。

    場面一旦陷入僵持,局勢就對大月氏軍比較有利,大月氏軍的人數畢竟還有十四萬多,其中僅僅弓箭兵就有將近五萬人,五萬名弓箭兵分成五撥,箭雨不停的向護教軍騎兵的頭頂傾瀉著。雖然這些箭矢造成的傷害並不顯著,但是由於大月氏軍射速極快,人數又多,所以護教軍中不停的有人中箭倒下。

    看到始終無法攻破大月氏軍的防禦陣地,北宮烈親自衝到了大月氏軍的盾牆前面,絲毫不顧不停的從自己身邊飛過的箭矢,而是將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自己面前的圓盾之上。

    箭矢落在北宮烈的盔甲上之後直接被彈開落地,在北宮烈的盔甲上連個劃痕都沒能造成。北宮烈運足了力氣,手中的長槍重重的刺在了大月氏刀盾兵手中的圓盾上。

    這一擊雷霆萬鈞,不僅刺穿了刀盾兵手中的圓盾,而且長槍剩餘的衝擊力還使得槍身貫穿了這名刀盾兵的身體,將他死死的釘在了地上。

    任何密集的防線只要有一個地方出現破綻,那麼離整條防線的崩潰依舊不遠了。北宮烈在刺死了身前的刀盾兵之後,抽回長槍,槍尖閃動,又刺死了兩名大月氏軍的刀盾兵,這樣這條由五層刀盾兵組成的防線的最外一層就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豁口。

    北宮烈身邊的其他士兵立即從這個豁口內湧入,不斷的擴大著這道豁口,使得最外層的這道防線漸漸的崩潰了。

    雖然敲開了對手的第一層防線,但是後面還有四條防線,而且有著人數上巨大優勢的大月氏軍隨時可以組織士兵在後面繼續建立新的防線,而護教軍這邊畢竟只有五千人的騎兵,想要一層層的將對方的防線攻破,恐怕很難辦到。

    所以北宮烈立即傳到了新的命令,將已經崩潰的大月氏軍最外層防線的士兵全部殲滅,然後立即回師。

    護教軍的騎兵有了半個時辰的時間將大月氏軍防線最外層的兩千多名刀盾兵全部殲滅,然後頭也不回的返回了疏勒城。

    這一仗,護教軍騎兵損失了五百多人,取得了殲敵兩千多人的戰果,雖然算不上什麼大勝,不過在面對對手的密集防守的時候,能取得這樣的戰果已經十分不容易了。

    等到北宮烈和楊駒率領著士兵回到疏勒城的時候,正好遇到了另外一隻正在出城的部隊。漢人護教軍右師師長樊稠帶領著將近一萬名步兵保護著數十台攻城器械正準備進攻大月氏軍部署的防線。

    北宮烈回到行轅之後,董卓對北宮烈進行了一番安慰,北宮烈卻出人意料的要求把奎木狼師交給楊駒指揮,而自己則返回後方,負責編練西域土著士兵。

    「董軍長,在下從小生活在羌人部落中,經歷的大多都是野戰,因此對攻堅戰和守城戰都沒有什麼經驗,留在這裡也發揮不出什麼太大的作用,還不如發揮自己的特長,回到後方去編練士兵,也能為護教軍做出更大的貢獻。」北宮烈對董卓說道。

    「既然北宮賢侄決心已定,老夫也不好強人所難,不過除了編練士兵之外,東且彌的防禦重任也要交給賢侄了,希望賢侄不要讓我失望。」

    「在下一定不負董軍長所托!」北宮烈說完,僅僅帶著二十多名親衛,離開了疏勒城。

    北宮烈剛剛離開疏勒城,董卓就接到了斥候傳來的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在莎車國以東的山谷中發現了大月氏軍的身影,數量不明。莎車國已經境內駐紮的護教軍已經停止了向疏勒國移動,一邊部署陣地,一邊動員莎車國的境內進行防守,不過莎車國駐紮的護教軍只有兩個團一千人,而且莎車國的都城城防並不堅固,僅僅憑藉著一千人的軍隊,即使加上城內動員的民兵恐怕也很難守住。所以莎車國的守將希望董卓能夠派出援兵。

    董卓自然知道莎車國的重要性,一旦莎車國失守,疏勒城就將面對背腹受敵的情況,而且護教軍在西域的南線軍隊數量十分稀少,一旦莎車國失守,大月氏的軍隊就可以沿著西域的南線直接東進,甚至攻入涼州境內。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莎車國比疏勒國更重要。

    不過眼下並不知道進攻莎車國的大月氏軍的數量,這就對董卓派兵支援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只有在知道敵人明確數量的時候才能更好的確定援軍的數量,由於現在疏勒城也面臨著人數少於對少的情況,因此每一個士兵都十分重要,能夠合理的利用每一名士兵,守住疏勒城和莎車國的可能性才能大上幾分。

    現在樊稠已經帶著攻城器械去進攻大月氏軍的防線去了,一旦這次進攻能夠成功,突破大月氏軍的防線,那麼董卓就可以集中兵力先將這一路大月氏軍擊敗。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想要徹底全殲對手是完全不可能了,只要能逼得對手撤退,為自己的援軍爭取時間,為援助莎車國爭取時間,已經是十分不錯的結果了。

    想明白了這些之後,董卓決定先等待樊稠的進攻結果,再做打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