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二卷 崑崙湧五河,烈火浴鳳凰 第十一章 猛將收西域,長戟破林胡(六) 文 / 黃河大鯉魚

    果然,賈詡一說出那番話,北宮伯玉、馬騰、鞠義等人紛紛出言表示贊同。

    但是稍微有些出人意料的是,小文和小武則一直沒有就這個問題發表意見。

    經過長時間的接觸,太平道上下已經十分清楚小文和小武在閻明心目中的地位。這兩人是閻明唯一的心腹,他們的意見幾乎全部都會被閻明說接受,所以大廳中在座的各位一直都在等著小文和小武的表態,但是這兩人卻一直都沒有吭聲。

    閻明直到現在都還沒有領會到賈詡的真正意圖,他還在疑惑賈詡問什麼會出言阻止董卓率領大軍收復西域。難道真的是擔心董卓的身體?可是董卓被賈詡出言組織後看上去好像很憤怒的樣子,究竟是什麼原因?

    這並不能怪閻明遲鈍,只是閻明和這些人所站的歷史高度不一樣,看問題的角度自然不一樣。而且由於對基地實力的自信,閻明也從未考慮過類似於限制屬下勢力這一類的問題。

    對於董卓,雖然這個人在歷史上飛揚跋扈、肆意妄為,但是他對君權還是十分尊重的,而且對寒族士子也算得上尊重,提拔了一大批寒族士子。但是很可惜,後來袁紹振臂一呼,很多董卓自己提拔上去的太守、刺史之類的反而都帶兵去反對董卓。

    對於董卓這個人,閻明可以說完全不擔心,而且他的心中裝的是整個世界,自然也不會考慮自己部下中的派系平衡這一類的問題。只要自己的實力足夠強勢,屬下之間平衡與否又有什麼關係?而且有那平衡派系的功夫,還不如多考慮考慮如何更快的行外擴張、增加基地的實力上來。

    所以雖然很多人都對賈詡的話表示了支持,閻明還是覺得董卓是領兵收復西域的最佳人選,他的經驗和他的能力,至少在目前,太平道中除了小武和董卓之外是沒有更好的人選的。而對付一個西域,顯然並用不上小武親自出馬。

    最後,閻明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決定:「收復西域的戰事由董卓全面負責,不過漢人護教軍的五個師你只能帶走三個,三個師的兵力收復西域已經完全足夠,外來如果要繼續向外擴張,我會給你增加軍隊的,但是現在,你必須留下兩個師,一個用來防備北地郡的皇甫嵩,另一個用來防備關中的大漢軍隊,不過哪幾個師出征哪幾個師留下由你自己決定。仲穎,沒有問題吧?」

    「賢師,三個師已經已經完全足夠,只要能夠保障足夠的糧草輜重,靠著這三個師向外擴張也不是問題。多謝賢師的信任,董卓一定竭盡全力,為太平道的教義傳遍天下而努力奮鬥!」董卓此時雖然已經想明白了賈詡阻止自己的意圖,但是既然閻明已經指定他領兵收復西域,他自然就不會在推辭了。

    聽到閻明做出決定,小文和小武沒有任何的反應,還想這件事情十分正常一樣。而其他的人也都放棄了繼續對閻明的勸說,只有賈詡還不想放棄,如果真的讓董卓領兵收復西域並且將這一仗打贏的話,日後董卓在太平道裡的地位將沒有任何人能夠挑戰,賈詡似乎已經看到了董卓一手遮天、太平道分崩離析的局面,所以他繼續說道:「既然賢師認為董使君是收復西域的最佳人選,看來董使君也只能放棄休息繼續出征了。只是西域離此地數千里,而且地域廣大,情況發雜,僅僅只是依靠董使君一個人的話是不是會讓董使君過於操勞?所以在下認為應該再為董使君配備一些助手,為董使君分擔壓力。在下覺得北宮烈、楊駒、楊藏和左靈年輕有為,肯定能為董使君提供不小的幫助,而且這四人年紀還小,正好借這個機會鍛煉一番,日後必將成為太平道的頂梁支柱。」

    賈詡的這一番話充分顯示了他那驚艷絕倫的才智。首先,閻明已經任命董卓全權負責收復西域的戰事,未來還將繼續負責從西域向外擴張的事宜,這已經充分證明了閻明對董卓的信任,不論閻明是被董卓欺騙而這麼信任董卓,還是閻明對自己的實力絕對自信可以控制住董卓而信任董卓,都已經並不重要,只要閻明信任董卓,賈詡如果再反對董卓負責收復西域的戰事,不僅會進一步惹惱董卓,甚至會讓閻明也產生不快,畢竟閻明平時表現的再平和,他也是涼州太平道道階最高者,目前整個涼州的控制者,誰知道他會不會因為賈詡的屢次頂撞而生氣,尤其是自己做出決定之後的頂撞,賈詡是個聰明人,這不僅體現在他對事情的分析上,而且體現在他對自身安全的周全考慮上。所以賈詡是絕對不會再次明確反對的。既然不能明確反對,那麼目前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盡可能的減少董卓所立的功勞。如果讓董卓帶領著漢人護教軍收復西域的話,所有的功勞都會記在董卓的頭上,所以,想減少董卓的功勞,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收復西域的軍隊中插入漢人護教軍以外的人,一旦日後董卓成功收復西域,這些人將會把本來應該完全屬於董卓的功勞分走很大一部分,在不能反對董卓擔任收復西域的主將的情況下,這是限制董卓未來勢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了。

    其次,賈詡的智慧還體現在他對插入董卓軍中人選的選擇上。賈詡深知自己提出的人選必須被閻明和其他實權人物所接受,而且這些人地位不能太低,地位太低在董卓軍中沒有任何地位,則起不到分走功勞的作用,實力不能太弱,實力越強則在收復西域的過程中立功的可能性越大,而董卓被分走的功勞就越多,年紀不能太大,年紀太大的話將很明顯的被人看出來是派去董卓軍中分功勞的,而年紀較小的話則可以用為太平道未來培養人才的借口,此外,董卓畢竟是涼州地面上成名已久的人物,派幾個年紀較小的人過去他也不好意思刁難,產生的效果只會更好。當然,還有最基本的一個條件,這些人選不能和董卓有利益上的往來,也就是說不能是董卓一系的人,不然將起不到任何分功勞的效果。

    第一,能夠被閻明和太平道中的大多數實權人物接受,第二,地位不能太低,第三,實力不能太弱,第四,年紀不能太大,第五,不能是董卓一系的人。太平道現在雖然控制了幾乎整個涼州,但是上上下下能夠滿足這五個條件的人並不多。在這些備選的人中挑選出來四位能夠最大限度的分享董卓功勞的人來,則是一件更加困難的事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