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傲世三國之縱橫

第二卷 崑崙湧五河,烈火浴鳳凰 第十章 猛將收西域,長戟破林胡(五) 文 / 黃河大鯉魚

    更新時間:2012-09-22

    賈詡和董卓遠日無怨,近日無仇,自然沒有理由專門針對董卓說出上面那番話。事實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賈詡這還是在幫董卓。

    現在董卓已經是涼州太平道除了閻明、小文、小武之外地位最高的人,擔任著涼州太平道最重要的一支軍事力量——漢人護教軍的軍長,控制著整整五萬人的軍隊,佔到了涼州太平道的將近一半。

    最為重要的是,目前涼州太平道控制的地區中,絕大部分都是董卓和他的屬下打下來的,這已經讓董卓和他的涼州軍一繫在太平道中擁有了極高的地位。而且,董卓的漢人護教軍中有大量的涼州豪族子弟擔任軍中職務,董卓通過漢人護教軍和整個涼州的豪族建立了聯繫。

    此外,漢人護教軍中人才輩出,身為董卓同族的董越和董旻雖然能力一般,但是對董卓絕對忠誠,其中董越雖然一直忠於大漢,但是在得知了涼州太平道『清君側』的口號之後也改變了對太平道的態度,和董卓一起加入了天平道。此時,董越和董旻同時擔任了漢人護教軍副軍長,不過並沒有自己的直屬軍隊,只是相當於董卓參謀的角色。兩人在太平道中也都有了道長的道階。

    牛輔是董卓的女婿,華雄是董卓的絕對親信,此兩人一直跟隨董卓南征北戰,對董卓能力十分佩服,而且兩人分別率領的狂牛軍和飛熊軍一直是董卓手下最精銳的力量。在和太平道的戰鬥中,狂牛軍和飛熊軍都遭到重創,但是在涼州軍投降太平道之後,閻明拿出了大量的武器裝備支持董卓對這兩支軍隊的重建。由於狂牛軍的成員全部都是牛氏族人,因此只是恢復了之前的規模,這樣才能保證狂牛軍的戰鬥力。董卓將狂牛軍編入了漢人護教軍的前師之中,由牛輔擔任前師的師長,狂牛軍的統領則由牛輔的弟弟牛助擔任。而飛熊軍在太平道提供的大量重裝鎧甲的支持下則大幅度的增加了規模,從數百人增長到了一旅兩千五百人的規模。之前限制飛熊軍規模擴張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昂貴的重裝鎧甲,現在有了足夠的鎧甲,人員上完全不是任何問題,這一個旅的飛熊軍也被編為了漢人護教軍中師中旅。而華雄也擔任了漢人護教軍中師的師長兼任中旅旅長。這兩人在太平道中也都擁有道長的道階。

    李傕和郭汜都是新加入涼州軍勢力的年輕俊傑,也是董卓最為看重的後備人才。由於李傕還代表著北地郡李家,所以董卓對其更是照顧有加,很多事情都會親自指點。由於答應過李家不會讓李傕上戰場作戰,所以李傕擔任了漢人護教軍前師的副師長,最重要的作為就是輔助牛輔,為牛輔出謀劃策。雖然沒有直接統兵的權力,但是以李傕僅僅二十歲的年紀,能達到目前這個位置,而且還能被牛輔接受,就已經不僅僅是其背後李家勢力的原因了。而郭汜背後雖然沒有什麼勢力,在和太平道的作戰中還被馬騰擊敗,並且自己也受了傷,但是董卓對他的喜愛卻是一點也沒有減少,任命他做了左師前旅的旅長,雖然職務上比李傕低了半級,但是畢竟擁有實際統兵的權力,一直跟隨郭汜的伍習依然呆在了郭汜的手下,擔任了左師前旅的副旅長兼任前旅種中團的團長。當然,郭汜和李傕這兩人都是風頭正盛,而且年輕氣盛,互相之間多少有些看不順眼,雖然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但是兩人之間已經不知道比武了多少次。李傕在武技上的天賦自然不是郭汜所能夠比擬的,但是郭汜則由於做了很長時間的馬賊,擁有更加豐富的作戰經驗,所以每次比武都能和李傕周旋很長時間,讓李傕很是鬱悶。這兩人之間的對抗已經成了漢人護教軍中一個喜聞樂見的話題。這兩人在太平道中都擁有了道師的道階。

    李維、李桓、李利、李暹和胡封是北地郡李家後來送入董卓涼州軍中的家族子弟跟隨這些李氏子弟一起加入涼州軍的還有數千李氏私兵。其中李維和李桓是李傕的族兄,和李傕的血緣關係已經算不上親密,但是由於嫡系一支近幾代人丁稀少,所以這些旁支子弟在家族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李利和李暹是李傕的族侄,雖然比李傕低一輩,但是年紀比李傕還要大,胡封則是李傕的外甥,但是依舊比李傕的年紀要大。這幾人已經是李家子弟中最傑出的人才,雖然比之李傕還是大有不如,但是放到涼州軍中已經能夠獨當一面。這些人原本一直跟隨在李傕左右,主要目的是保護李傕的安全。在涼州軍被太平道整體收編之後,這些人也聽從了董卓的任命,分散在漢人護教軍的各師之中任職。

    胡軫和楊定是涼州豪族的代表。和李傕背後的李家純粹以武功聞名大漢不同,胡軫和楊定背後的胡家和楊家則是以文才聞名大漢。胡軫和楊定本身也並不會什麼武技,統兵打仗方面也只是讀過幾本兵書而已,遠遠算不上大將之才。但是在之前涼州軍和太平道的作戰中這兩個家族給予了董卓極大的資助,並且在董卓投降太平道之後也倒向了太平道,在勸說涼州其他豪族皈依太平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董卓在漢人護教軍中為兩人也安排了重要的職務,分別擔任了漢人護教軍左師和右師的副師長,並且兼任了各自家族的族兵整編而成的一旅士兵的旅長。在護教軍中也算得上是高級軍官,並且在太平道中全都擁有了道師的道階。

    樊稠、李蒙、王方等人是原先涼州軍中軍官的另一個典型代表,本身實力並不強,不論個人武力還是統兵能力都沒有什麼過人之處,而且年紀本身也比較大,沒有了什麼增長的空間,但是他們跟隨董卓很長時間,一直在董卓帳下效力,在董卓被罷免河西太守之後他們全都主動退役跟隨董卓回到了隴西老家。他們對董卓忠心耿耿,資歷豐厚,所以在涼州軍整編為漢人護教軍之後依然在軍中保持了較高的職務。樊稠本人由於資歷最深,被任命為右師的師長,李蒙被任命為左師左旅的旅長,王方被任命為右師後旅的旅長。其餘的一些人在漢人護教軍中擔任了從副旅長到團長不等的職務。

    段煨、張濟和張繡是漢人護教軍中的另外一類軍官。他們是金城郡周圍各郡原本為了鎮壓太平道的起義而派出的郡兵的領導者,在被太平道擊敗之後全部投奔到了董卓帳下,在董卓被擊敗之後,他們也跟隨董卓一起加入了太平道。其中張濟最為尷尬,剛剛靠綁架了自己的好朋友從太平道手裡換回來了頗受閻明器重的侄子張繡,很快就又投靠到了太平道的帳下。不過閻明對於張濟和張繡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對待,這也讓張濟對閻明的感覺好了不少。雖然閻明對張繡十分看重,但是張繡此時畢竟已經算是董卓的屬下,嚴格來說也是太平道的成員,閻明也就沒有再對張繡表現出特別的興趣出來。這三人中董卓對段煨最為重視,一是由於段煨是段熲的弟弟,二是由於段煨自身的實力。董卓畢竟曾經在段熲帳下任職,對於段熲也是十分敬佩,段熲後來的遭遇董卓也是十分惋惜,現在遇到了段熲的弟弟,董卓的自然高看了幾眼。而段煨雖然被護教軍擊敗,但是他自身的軍事素顏還是讓董卓十分欣賞的,因此段煨被任命為了漢人護教軍左師的師長。而張濟雖然沒有什麼顯赫的家世,但是個人實力也算突出,被任命為前師中旅的旅長。張繡年紀更小,並且由於一直沒有機會出征作戰,所以其傑出的個人武力並沒有機會表現,但是閻明最終還是沒能控制住愛才之心,向董卓稍微提了一下張繡。董卓對閻明的眼光自然不會懷疑,於是張繡便被任命為了中師左旅的旅長。

    漢人護教軍中還有一部分軍隊是最近剛剛在涼州各地漢人中招募的,而很多豪族子弟也都帶著自己家族的私兵加入了太平道。這些人中也有不少人在軍事上頗有能力,也受到了董卓的重用。其中張奐的兒子張猛被任命為後師的師長,酒泉郡黃氏家族的黃華被任命為後師副師長,漢陽郡閻家也徹底倒向了太平道,閻家的族兵全部編入了漢人護教軍,閻渙則被任命為了中師的副師長。

    整編之後的漢人護教軍重要職務如下:

    軍長:董卓。副軍長:董越,董旻。

    前師,師長:牛輔,副師長:李傕。中旅旅長:張濟。

    左師,師長:段煨,副師長:胡軫。左旅旅長:李蒙。

    右師,師長:樊稠,副師長:楊定。後旅旅長:王方。

    中師,師長兼中旅旅長:華雄,副師長:閻渙。前旅旅長:郭汜,左旅旅長:張繡。

    後師,師長:張猛,副師長:黃華。

    董卓已經擁有了如此強大的勢力和威望,如果再讓董卓領兵收復西域,那麼他的威望將增長到一個何等的高度?這將嚴重的打破如今太平道內部右羌人護教軍、漢人護教軍、氐人護教軍以及賢師閻明直屬的軍隊這四方之間建立的脆弱的平衡。這個問題恐怕很多人都想到了,但是真正出言勸阻閻明的只有賈詡一人。這些人中,只有賈詡沒有任何具體的職務,雖然閻明很多事情上都會找賈詡咨詢,但是一直沒有讓賈詡負責過任何具體的事務。賈詡自然清楚自己的優勢在於出謀劃策而不是處理具體政務,因此也一直麼有向閻明討要任何職務。正是由於賈詡獨特的地位,使得他敢於對閻明說出任何的意見,而這也讓他愈發受到閻明的重視。

    而之所以說賈詡此舉也在一定程度上幫了董卓,則是因為在賈詡的思維中,功高震主是自取滅亡之道,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真實數不勝數,董卓現在最應該做的其實是主動向閻明申請休息,而不是申請繼續領兵作戰。不論是為了維持太平道內部的平衡,還是為董卓解決未來的危險,賈詡都覺得自己有義務主動提出著一切,哪怕會因此受到董卓的嫉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