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萬曆十八年

第一卷 關外風雲 第二百六十章 拓荒進行時 文 / 廟街四斗米

.    第二百六十章拓荒進行時

    從臘月十五開始,陳家在膠州灣的私港中,便是熱鬧了起來。其他各處不斷有人被送過來,這邊則是忙著安排人上船。

    這私港現下已然被魏剛麾下的人給接管了。老陳雖然也在這裡,但是他更多的時候是領著自己的夥計配合這魏總兵麾下的人在做事。其實這要說起來,現下他們做的事,那可是犯了王法的。私自販運人口,且這些人都是反賊,私自出海,私自做海上貿易。這些都是朝廷命令禁止的。但是老陳跟著魏剛做了這麼長時間的買賣,對於朝廷這些禁令,已然不當回事了。

    大家都是知道,朝廷那些禁令,那就是個擺設。嚇唬那些膽小的行,江南那些大豪,又有幾個會聽這禁令的。且老陳現下也是琢磨出來了,其實這禁海的命令大概就是江南那些士大夫們忽悠皇上弄出來的。別人不讓出海了,這樣他們卻在干,這就是壟斷了,若是大家都出海,這塊蛋糕便要被更多的人來分。有銀子不自己賺,卻反倒讓別人賺,那可就是傻子了。

    他跟著魏剛,道理也是明白了不少,眼界自然也是開拓了不少。之前魏剛讓他到那福建對面的大員島上開荒,他還有些猶豫。後來是實在沒有辦法了,這才領著下人過去。家眷他是沒有弄過去,都是送到了遼鎮南邊的大連港那裡。他覺著那裡環境更好一些,最起碼他自己安心。雖說有把家人做人質的嫌疑,但是他也認了。他自認為現下自家更多的東西,都是這魏大人給的,若是還不信這魏大人,那自己也是不用在這生意場上混了。

    領著下人去了那大員島北邊的雞籠港一看,竟然出乎他意料。按照他的理解,那港口大概也就是和他在這膠州灣的私港差不多。哪裡知道過去一看,竟然和那大連港一般規模。碼頭那邊都是用那水泥修的,很是規整。岸上卻要比那大連港多了一些堡壘,說是要防著以後海上的敵人來進攻。堡壘後邊則是該有的都有了,鋼鐵工廠、港灣裡的造船廠、磚廠、水泥廠子等等,然後往內裡延伸便是魏剛派過去的人自己開的荒地了。因為初時來這裡的多是工匠,沒有多少農夫,所以這荒地開的也是不多。魏剛已經告訴老陳,說這邊的荒地,他要是領著人開,那便都是他的。至於以後,倒是要等到這個島子上人多了,才能言及稅銀的事情。

    老陳雖說做買賣,但是對於土地的事情也是知道很多的。他領著人來的時候,也是帶來了自家田地裡的莊稼把式。那老農一看這土地,一看這氣候,就說這裡不錯。老陳也是知道,這島子不似大明北邊,到了冬日便什麼也幹不了。這裡種莊稼可不是一年只一熟的。而且魏大人也是告訴他了,說這裡不單可以種莊稼,還可以種甘蔗,搾出白糖才是最好的買賣。這個時代,白糖那可是緊俏物資,只要他把白糖運到倭國,運到大明,那都是只賺不賠的買賣,且是大利。

    唯一有點麻煩的便是這裡氣候和山東那邊不一樣,怕那些運過來的人不適應這裡。不過人家魏大人想的也是周到,連著醫匠和相應的藥物都是準備好了,老陳自己便是有親身體驗。那日他剛到沒多久,便被這裡的蚊子咬了,結果那咬的地方是又痛又癢,這蚊子和山東本地的蚊子還真是不一樣。老陳倒是沒覺得什麼,他不似那種公子哥出身的人,大風大浪也是見過,便沒把這等事當回事。可是一天後,人家那邊的醫匠便過來詢問了。老陳便據實說了,結果那醫匠馬上給他開了藥,說是他這情況若是說的晚了,可能就要種上病了。這病原來叫瘴氣,現下已然弄明白,是叫瘧疾。便是因為被這蚊子叮咬而導致的。吃了這藥,便會好的。港口工廠那邊很多工匠,初時來到這裡,都是被這蚊子咬了,要是沒有這藥,也不是會死多少人。

    老陳回去後細細想了一番,這才發現,鬧了半天人家這魏大人,可不是貿然佔了這島子的,竟然連這裡的氣候地形還有環境都是弄得很明白。看來這魏大人所圖不小啊。當然這想法也就是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緊接著他要做到便是領著下人開荒。

    這島子上也是有土人的,魏大人的麾下和這些土人相處的倒是融洽,和他們取得了聯繫,跟他們也是做上了買賣。這工廠裡需要的鐵礦石,便是那些土人幫著找的,土人日常所需的很多東西,都是港口這邊提供的。老陳一看,倒是看出了這魏大人是真的想佔了這島子的。若是一般人,大概便要屠戮這些土人了,但是那樣一來,自家在這港口邊上那便是站不穩腳跟。畢竟,土人對這島子可是比自家這些外來人熟悉多了。

    因為土人那邊已經聯繫好了,所以老陳的拓荒行動倒是進行的一長順利。那邊工廠裡可是給他做了好多農具,便是牛馬也是給他運來許多。現下最缺的便是人了。

    不過老陳這運氣還真是好,這邊剛想睡覺,那邊便有人遞過來枕頭了。他是萬曆二十八年的四月份過來的,到了臘月,魏家那便有人通知他,說是山東那邊能弄到人,但是他要出些銀子,算是買了這些人當奴僕,銀子不多,一個人半兩,以後這些人便是他的奴僕了,可以幫著他在這島子上開荒。而且還要老陳幫著出船出人來來運這些人。

    老陳一聽,既然這魏大人都給自己鋪好路了,那要是不走,可就是有點不識數了。於是連忙組織人手,膠州本地那邊自家的夥計都是用了起來,商舖中各處的運輸工具也都是用了起來,甚至他還幫著魏剛的人聯繫車馬。他自家的私港自然是要給魏剛的人用了,不過他倒是沒有想到,人家做事很是有章法,等他一下船,卻是發現,這港口左近很是規矩,並沒有因為很多人聚集在這裡而顯得亂哄哄的。

    然後便是大船都來了,此前老陳也是見過魏大人麾下的戰艦的。但是這一次,他內心卻是更加的震撼。光那種西洋大海船,來到他這私港的就已經有十七條了,另外這魏大人也是不知在哪裡弄的,就連大明水師中的福船廣船都是給弄來了。那些被弄過來的奴僕,拖家帶口的,都是被安排的穩妥,沒有什麼亂子就上了船。他出的人頂多就是幫著人家維持場面,或是在膠州以外幫著往這邊運人。

    當日便有人跟他談了這人的價碼,問他要多少人。老陳細算一下,自己帶到那大員島上的現下也就六十七號人,忙乎了半年,也就開了幾百畝的土地,這要是多弄一些人,那肯定是會開跟多的土地。按照一個壯丁一年能種三十畝地來折算。他若是這次收上了千把號人,那就是三千多畝土地,當然,他也是被告知,壯丁的家屬也是要跟著買的,他自己想一想也是,壯丁除了種地,總是要吃喝的,衣服要有人洗,晚上睡覺要有人摟著。若是自己買到單個的那便是最好了,但要是拖家帶口的,那也是沒有辦法。大不了在多出個兩三千兩銀子,只要這些人把地開出來了,種上一年,他不但這本錢回來了,且會賺上很多。要知道,這些人去了只是管吃住,別的卻是什麼都不管的。和往日裡給自家種地的佃戶那可是不一樣的。佃戶只要交了租子,剩下的便都是自己的,而這些人,除了他們自己的吃食,那剩下的可都是他老陳的。這買賣有賬算,不吃虧。

    老陳於是一下子要了四千人,付了兩千兩銀子。不過後續的他還要付錢,畢竟,人家魏大人弄來那些船,可不是白幹活的。不過相對於魏大人那邊,他這邊也就是小打小鬧,用老陳自己的話來說,這就是跟著玩了。因為接下來幾日,老陳發現竟然還不斷有人被送過來,他粗略的估算一下,這一次從聚集在他這私港中的人,男女老少都算是,那怎麼樣也有個六七萬了,他才分了四千過去,剩下的可都是人家魏大人的人,這些人到了那大員島,這要能開出多少地啊。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