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萬曆十八年

第一卷 關外風雲 第一百七十四章 實力發展 文 / 廟街四斗米

    第一百七十四章實力發展

    萬曆二十四年的十月,青泥窪海港附近的造船廠裡,鞭炮齊鳴。兩條嶄新的蓋倫船正在下水,造船的工匠們高興的用歐洲人的慶祝方式,在船下水的那一刻,開啟了自釀的香檳酒。

    魏剛自然也是在場的,他看著這兩條船,心中卻在盤算著是否繼續擴大造船廠的規模,是否在建兩座新的干船塢。這兩條蓋倫船都已經超過三百噸的排水量了,而且不是按照商船的模式來建造的,而是完全按照戰鬥蓋倫船的模式來建造的。每條船都是有兩層火炮甲板的,不過魏剛現下卻沒有把火炮都配置齊全,只裝了一層,哪一層,暫時用來裝貨。畢竟,造船出來那是要用來進行海上貿易的,這個時代的大明海面,想來是沒有什麼人有魏剛麾下這樣的船的。戰鬥力跟魏剛的船比起來,那都是不堪一提的。

    算上這剛剛下水的兩條船,魏剛手裡現下已經有了七條船了,說起來,在這東亞海面上,已經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尋常海盜,想要動魏剛麾下的這支船隊,那他們都要好好掂量掂量。那叫海狗子的,現下已經是心甘情願的加入魏剛的船隊了。在海上混,看到好船,那就像看到漂亮女人一樣,這海狗子要是不心動,那他就不是海盜了。

    不過魏剛並沒有讓他當船長,而是讓他和他的那些嘍囉們從最基礎的水手學起,和那些新招募的水手混在一起。畢竟,操縱大明的福船廣船,跟操縱這歐洲蓋倫船比起來,可是有好多不一樣的地方的。海狗子在海上原來的經驗還能用,但是操船的經驗卻是用不上了。

    南邊的商路已經打通,魏剛麾下的船隊,現下便是一年四季不閒著了。青泥窪港遠處已然建起了新的各式工廠。原來威寧堡子那邊工廠生產的貨物,這邊也都能生產了。從玻璃到香皂、香水、鏡子。最近化工廠已經能從那煤焦油中分理出染料了,這將是魏剛麾下工廠又一項賺錢的產品。合成染料,大概能和黃金等價了。鋼鐵廠除了滿足造船廠和兵工廠的需要外,還能出產大量的鋼鐵製品。諸如鎯頭、錘子、斧子以及鐵釘,鋼鋸。至於鐵鍋菜刀什麼的,那就更是多了。遼鎮這邊的市場完全是由威寧堡子那邊的鋼鐵廠供貨,而金州這邊的,便完全是用來往海外販賣了。這些東西當然不是賣給大明的,而是賣給那個離倭國很近的琉球的。

    船隊裝上貨物,兩條往天津衛去,發往京師,一條往膠州灣去,發往山東,剩餘的兩條則是運往廣州。從廣州回來後,兩條船會裝上南貨,到了山東便會就地發賣;至於山東和天津衛的船,則也是就地裝上那兩處地方的特產,然後販賣到遼鎮。這樣船隊來回都不空跑。

    現下這兩條船剛下水,便會給魏剛的海上貿易加大籌碼。運的貨越多,賺的越多。即便現下看這形式馬上又可能跟倭國打仗,但是魏剛的船隊仍舊每年跑兩次倭國。但是從南邊購進的棉布一項,大概就能有三四倍的利潤了,更別提別的貨物。

    這青泥窪左近,也是按照魏剛的規劃,形成了一個城市。造船廠的四五千的工人,海港碼頭的工人,還有新建起來的工廠裡的工人,在加上守衛海港的護衛隊,加起來總有上萬人了,若是算上他們的家屬,那便是兩三萬人了。這麼多人住在一起,若是不好好規劃,那便會出亂子。好在魏剛是從那個時空來的,對於這城市規劃,便是再怎麼不知道,也是每天都見到,弄起來自然是熟悉。排水管、垃圾處理、自來水廠等等,就連學校他也是建了起來。工人們的子弟,包括工人自己,都是要在學校和技校裡學習的。若是不知底細的人來到這裡,絕對會對這裡感到驚奇。

    實力,這才是魏剛得以在這個時代發展下去的根本。沒有海上貿易,沒有工廠生產的貨物,他就沒有銀錢來養那麼多的家丁親兵,沒有那麼多的家丁親兵,光靠他一個人,那是根本不可能有現下的地位的。現下就是暗中歸附魏剛的女真營的人馬,都是在文森特設在遼鎮各處的錢莊中領取軍餉的。通過這一手,魏剛便牢牢的把所有的人馬攥在了他手裡。而這一且,也都是工廠和李記商舖在支撐。所以魏剛非常重視這青泥窪工廠的建設,平日每個月,總是要在這青泥窪港附近呆上七八日的。

    萬曆二十四年的臘月二十三,也就是過小年這天,李如梅派人給魏剛送來消息,說是讓他準備好再次出征朝鮮。因為李家在京師中的耳目,經過多方打探,已經獲知倭國關白豐臣秀吉已經再次出兵朝鮮了。

    魏剛得到這個消息後,並沒有顯得驚訝。一個是他知道這段歷史,這並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鷹眼的人已經從倭國和朝鮮那邊把第一手的消息直接匯報給了他。他比李家還有朝廷知道的都早。至於準備,說實在的,以魏剛旗下工廠裡的生產力,現下對於他麾下那些明面上的家丁親兵,武裝起來也就是分分鐘的事。更何況這幾年他可一直在做著戰備。諸如火藥、手榴彈、弩箭、炮彈和子彈等等消耗品,那都是在庫房裡做好庫存的。魏剛可不但是為了這朝鮮戰爭,北方草原上的蒙古韃子,還有女真部落中那幾個還未被他征服的,都是他將來要用兵的對象。除了騎兵,他麾下的步兵現下已經完全是按照近代化的模式來訓練和裝備的,要是臨戰前在做這些工作,那可就來不及了。

    幾個月前李豹從京師送信來的時候,魏剛找老李來,便是說這後勤準備工作的。至於那個李三才,魏剛現下到是不著急對付他。據李豹的匯報,當初在廊坊附近打劫鄭家商隊的馬賊,便是那李三才僱傭的。至於緣由,自然是因為鄭家搶了他們家的買賣了。

    擋人財路,那便是天大的仇恨了。李三才雖然在仕途上顯得很是清廉,而且動輒資助京師中的各處學子。但是這一切都是需要實力的,沒有大量的銀錢,他是不會有那份心思去資助那些落魄的文人的。至於和他在一起的顧憲成,李豹調查的也是清楚。正因為如此,魏剛才會想到他讀書時背的那副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也因此想起了顧憲成後來成立的東林黨。

    李三才原本做的是運河上的買賣,按說和鄭家從這天津衛進貨的買賣該是沒有衝突才對。可是這李三才家的管事卻錯誤的認為,鄭家從天津衛進貨那是用海船從南邊拉過來的。從海上運送南貨,這便是對他們家的買賣造成了衝擊,所以這李三才知道後馬上讓下邊人想法辦了這鄭家的商隊。同時他自己也是使出各種手段,讓駐守在天津衛的衛所軍兵還有廊坊的都是不理睬那鄭家的求救。這樣的手段,按說對付鄭家,那是手到擒來的。可是他們卻是沒想到,這商隊裡還有一隊從遼鎮過來的軍兵,而且比他們僱傭的那些馬賊凶悍的多。

    幾個月之後的那場打劫,雖然鄭家商隊裡已經沒了魏剛和他帶來的親兵侍衛,但是卻有王作武訓練出的商隊護衛。所以那些馬賊自然是又一次吃虧。李三才的這算盤自然也是白打了。等他後來弄明白了這鄭家的貨物並非南貨後,倒是把他家那管事好一頓收拾。憑空得罪這鄭國舅,還真是犯不上。可是令這李三才想不到的是,有過了幾個月後,這鄭家還真是如他那管家所料的一般,在這京師左近做起了同樣的南貨生意。這價碼也是比他們那貨物的價碼稍微低了那麼一點,別看這一點,那可絕對是有競爭力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