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唐紈褲

第二卷 名顯京兆 第111章 不怪罪 文 / 柳一條

    第111章不怪罪

    國都長安,掖庭宮立政殿內。

    長孫皇后抱著小稚奴,帶著城陽公主窩在書房讀書。

    隔壁客室之中,李世民正在與長孫無忌相對而坐,舉杯對飲。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李世民頗為隨意地側身而坐,輕吟了下方從杜陵送來不久的《青松》一詩,淡聲向長孫無忌說道:「輔機以為這首詩作如何?」

    「言簡意賅,讀之但覺一股挺拔不屈之勢透字而出,撲面而來,是一篇難得的佳作。」沒想到皇上會在這種時候同自己談論詩賦,長孫無忌也隨之收斂心緒,淡聲回言並出聲問道:「敢問皇上,這首詩作是出自於何人的手筆?」

    「乃是太子昨日著人送回的奏報之中所提,」聽到長孫無忌的評價,李世民的面上不由露出一絲淡笑,道:「是克明那個二子,這兩日身在牢獄之中的自白之作。」

    「原來是杜荷,那就難怪了。」長孫無忌面現恍然之色,輕聲說道:「從前些時在長安城內風靡一時的三詩一賦之中就可看出,杜荷此子,確是天生詩才,本性高潔且又胸懷壯志之人。他能寫出這樣的詩句,倒也不奇怪。」

    聽到這句話,李世民面上的笑意更甚,天生詩才倒是可圈可點,但是這本性高潔與胸懷壯志,怎麼以前朕卻從未聽人提起過一次?長孫輔機的這番讚許之言,若是被杜荷那小子給聽到,那廝不知會再將尾巴翹到何處去?

    「只是不知,」長孫無忌自己也覺得方纔的話說得有點噁心,不過為了好友之子的安危,卻還是不得不厚著臉皮昧下良心,起身為李世民斟倒了一杯酒水,輕聲向李世民問道:「他身上的人命官司現在可已審問清明?這孩子同犬子渙自***好,也可以說是在微臣的眼皮底下長大,雖然不素有些頑劣,但是絕不是那種肆意妄為、草菅人命之人,還望皇上能夠明察。」

    「咱們君臣,無須如此須臾,」見長孫無忌直到現在都還畏首畏尾地拘謹著放不開手腳,李世民輕聲說道:「況且這裡只有你我君臣二人,有什麼話但可直言,便是錯了,也只是出得你口入得朕兒,朕斷是不會怪罪。」

    「是是,皇上恩典!」長孫無忌輕應了一聲,想起以前皇上還不是皇上的時候,兩人在秦王府中把酒言歡之態,長孫無忌隨即便稍放鬆了下心情,身形坐姿與面上的神態也都多少地變得隨意了一些。

    「如此,那微臣就直說了。」抬頭看了眼自己的這個皇帝妹夫,長孫無忌難得率性地直聲說道:「微臣這是在為克明擔憂,不管杜荷此次是被人陷害也好,是他確為真兇也罷,微臣都希望皇上能看在克明的份上網開一面,克明現在,可是再也經不起這般折騰打擊了。」

    「這一點,輔機倒是同朕想到一塊去了。」見長孫無忌已然放開,李世民輕點著腦袋,淡聲說道:「克明是朕的愛臣,杜荷是朕親自為城陽挑選的駙馬,而且本身又有一些真才實學,如非必要,朕也不想他們出得任何意外。」

    說完,李世民的話鋒一變,輕聲向長孫無忌說道:「不過,律法無情,若是杜荷那小子真的做了什麼違法亂紀之事,便是心中不願,朕也絕對不會輕饒,這一點,朕也希望輔機能夠明白。」

    「皇上的意思微臣明白,」長孫無忌輕聲一歎,道:「無規矩不成方圓,律法不是兒戲,之前是微臣失言了。」

    「這個朕亦能理解,」李世民歎聲說道:「因為便是朕,心中也起過要枉顧律法為杜荷開脫的心思。」

    「不過現在,」說著,李世民面上露出一絲微笑,淡聲向長孫無忌說道:「輔機卻是不必再去擔心,太子在杜陵已將案子的前後因果查明,杜荷那小子確是無辜,系為旁人故意陷害,所以,早在昨日申時,就已被釋回家,安然無恙了。」

    「皇上英明,太子殿下英明!」聽到這個消息,長孫無忌除了隨聲誇讚兩句之外,心中並沒有太多的意外,如果連太子都不能為杜荷平冤昭雪的話,那麼皇上也就不會將他派往杜陵去做主審了。

    國法不能枉顧,但是其中卻有人情可徇,皇上將太子派去杜陵,不就是看重了太子與杜荷之間的關係麼?

    這一次杜荷確是無辜,但是長孫無忌相信,便是杜荷他真的是那殺人兇手,有太子這個主審在,最終的罪責也絕對不會落到杜荷的身上,要知道替死鬼這種東西,無論在什麼時候,他都是有可能存在的。

    至於之前與李世民說的那些,也無外是長孫無忌對皇上心中底線的一種試探罷了,因為長孫無忌實在是很擔心,如果太子真的為了杜荷做出了什麼不合律法的舉動,皇上會不會對他多有責怪。

    不過現在看來,自己之前的一切擔心,都是有些多餘了。

    看到李世民面上露出的笑意,長孫無忌亦是會心一笑,抬手舉杯,與皇上碰飲了一杯。

    「乾兒這次做得確是不錯,」放下酒杯,李世民淡笑著看著長孫無忌道:「不過你這個為人舅父的卻也不能太過寵慣於他,不經磨礪不成材,也是時候該讓他去經歷去處理一些事情的時候了。」

    「皇上說得是。」長孫無忌隨聲附言,再次提壺為李世民斟倒。

    「說起太子殿下,」為自己也斟滿酒水,長孫無忌彎身而坐,小心地抬頭看了李世民一眼,輕聲說道:「有一件事情,微臣覺得還是提前向皇上稟報一聲為好。」

    「哦?」李世民神色一動,面色淡然地隨聲問道:「有什麼話輔機但可直言。」

    「其實也算不得什麼大事,只是太子所命,微臣怕皇上會起猜忌,所以……」說話之前,長孫無忌先為太子還有他自己做了一番鋪墊,免得一會兒皇上會真的怪罪下來。

    「朕還是那句話,直言無諱,」見長孫無忌似有所顧慮,李世民接聲說道:「便是稍有出格,也是出得卿口入得朕耳,朕自是不會怪罪。」

    「皇上厚愛!」拍了一記馬屁,長孫無忌這才坦聲直言道:「前日夜裡,也就是杜荷案發的當日,太子曾讓李清過來傳話,說是要讓微臣在群臣之中甄選出幾個清直可靠之人,以備他用。」

    「哦?」李世民的眉頭一挑,緩聲向長孫無忌問道:「可知太子要做什麼?」

    「開始的時候,微臣並不知曉,」見李世民的眉頭方有輕微抖動,長孫無忌的心中就是一凜,知道這件事情皇上多半是已經得了消息,所以回起話來,亦是不敢再有什麼隱瞞。

    「不過後來,」長孫無忌道:「聽說這次陷害杜荷的權勢之中,亦有吏部之人,且有吏部公文與吏部官差為證,所以,微臣以為,太子殿下此為,可能是想要為借此肅清吏部,去蕪存菁,為皇上分憂。」

    「就只這些?」李世民面上喜怒不顯,再次輕聲向長孫無忌問道。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長孫無忌忙聲說道:「皇上,吏部是為六部之首,吏部亂則官制亂,微臣以為,太子殿***為皇儲,有此心為皇上分憂,為社稷擔責,雖有些許逾越,但是卻情有可原,還望皇上明鑒。」

    「輔機這是說得哪裡話來?」見長孫無忌如此為太子求情,李世民緩聲開言說道:「朕有說過會怪罪太子麼?正如你方纔所言,太子此為,是為朕分憂,為社稷擔責,他有這個心思與魄力,朕高興都還不及,又怎會再去怪罪,輔機你多想了。」

    「皇上說得是。」聽李世民說得此言,長孫無忌這才算是徹底放下心來,同時也知道,太子這次確是做對了。

    與李世民共事二十餘載,對於李世民的心思語氣,長孫無忌還是能夠多少猜出一些的,他知道,這一次,皇上說的皆是實言,皇上確是沒有怪罪太子如此逾越的意思。同時也知道,皇上這是在故意培養太子,考驗太子,如果太子能夠順利能過這個關卡,日後必會更得皇上看重。

    「再說這吏部,」李世民輕點了點頭,道:「官風不緊,人心浮動,也確是該藉機好好整頓整頓了,既然太子有這個心思,輔機你就依言行事吧,多挑一些可用之人給太子送去,有你這個輔國之臣在側,朕也能安心。」

    「是,皇上,微臣定不負皇上之意,竭力助太子殿下促成此事!」長孫無忌定聲回言。

    「嗯,」李世民道:「還有就是,這一次不止是左司吏部,便是連楊成洲他們也都有所牽連,如果發現他們真有什麼不軌之舉,」說到這裡,李世民的面色一冷,道:「輔機可自行處置!」

    「是,皇上!」長孫無忌聞此,精神不由一震,恭聲說道:「皇上且放安心,有微臣在,他們玩不出什麼花樣來!」

    「如此那是最好不好!」應了一聲,李世民收斂心緒,舉杯向長孫無忌言道:「來來來,咱們君臣難得同桌而飲,這次當是盡興,輔機請!」

    「皇上請!」長孫無忌高舉酒杯與之相碰,之後仰脖盡飲。

    說是要飲得盡興,其實君臣之間卻又都有各自的拿捏,畢竟一個是一國之君,一個是一國之重臣,身上全都有著許多處理不完的事端,又哪能真個會讓自己喝得爛醉。

    所以,等君臣二人喝得稍微上頭,將醉而未醉的時候,一直在隔壁教導城陽讀書的長孫皇后適時出來制止,不讓兩人再接著喝將下去。而李世民與長孫無忌兩個,則也很是配合地適時而止,不再多飲一杯。

    再之後,皇上留在後殿小憩,而長孫無忌則起身告辭,在李德全這位立政殿內侍總管的扶送下,上了宮外候著的馬車,直接回了府裡。

    進了府門,到了臥室,當身邊只有長子長孫站在側的時候,長孫無忌蹭的一下就從榻上坐直了身子,整個人都顯得精神無比,完全沒有一點醉酒迷糊的樣子。

    「爹,你這是……?」見此情形,長孫沖一愣,不由隨聲向長孫無忌問出聲來。

    「皇上已經下定決心,想要改整吏部。」沒有在意長子的錯愕問話,長孫無忌直接翻身下床,拿起旁邊下人備好的乾淨衣物,直聲向長孫沖說道:「而太子殿下就是此次整改的操刀之人,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孩兒愚純,還請父親指點!」長孫沖恭聲說道。

    「這意味著,至此之後,吏部將有大半官員會掌管在太子的手中,」長孫無忌道:「也意味著,皇上這次,對太子已是有了深度栽培的意思,將來太子殿下,或是真有可能能夠榮登大寶,繼承皇位。」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長孫沖覺得他們家老爺子未免有點大驚小怪了,輕聲說道:「太子本就是國之儲君,將來皇上百年之後,自然會順位繼承,這本就是遲早之事,爹你怎麼還……?」

    「呃?」長孫無忌一愣,頗為無語地看著自己的這個長子沖,怎麼也沒想到,他長孫無忌的兒子,頭腦竟會如此的簡單,之前太子與蜀王、魏王彼此爭鬥得如此厲害,難道他就沒有看出一點端倪之處?

    「算了,這種事情,你還是莫要知曉的好。」長孫無忌輕聲一歎,直接就放棄了再與這個長子說講的興趣,到了這個時候,長孫無忌不免就想起了被自己給送往洛州求學的老二,若是渙兒那個小崽子在側,定能明白老夫話中的意思。

    「你這就去書房將那份名單拿出,」長孫無忌輕衝著兒子揮了揮手,道:「派人依著名單,將上面所書之人全都請到府中來,去吧。」

    「知道了,爹。」好像是感受到了老爺子心中的失望與失落,長孫沖面色一暗,低著腦袋輕應了一聲,之後彎身一禮,轉身離去——

    昨天有事耽擱只更了一章,今日老柳會兩更九千字補上,大家見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