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唐紈褲

第二卷 名顯京兆 第66章 一詩一賦(一) 文 / 柳一條

    第66章一詩一賦(一)

    甲子學堂。

    堂上,除了院主韋隘與高仁夫子之外,杜荷所在學堂的負責人陳則夫子,以及杜荷入院的引薦人陶儼也都被特別請了過來。

    堂下,除了杜荷與半道兒穿插進來的柳三吾外,還有上官雲鷹、張允先與李上進三位甲子學堂的學子在座觀摩、見證。

    至於杜荒與上官弘,因為只是書僮小廝,像是今日這般場合,根本沒有資格進入,所以兩個小傢伙只能乖乖地守在學堂門口,乾等著半個時辰之後學堂內的結果。

    「你說,杜荷少爺能夠通過裡面的考核麼?」隨意地靠在學堂門旁的木牆上面,上官弘多少有些憂心地向杜荒詢問,如果杜荷此次考核失敗,那她與他們家小姐也勢必會隨之搬出書院,在寒山書院生活了這般許久,上官弘還真有些捨不得。

    「如果是在老爺生病以前,少爺他一定不能通過,一個連《詩經》都不能讀得通暢的二少爺,打架或還可以,又哪裡有什麼本事去作什麼詩賦?」學著上官弘的樣子,杜荒也懶散地靠在牆邊,輕搖著頭,道:「但是現在,我就不知道了。」

    「通不過的話,是在情理之中,通過的話,我也不會覺著意外。」杜荒淡聲說道:「這陣子有太多的奇跡發生在我們家少爺的身上,所以,不管一會兒裡面會有一個什麼樣的結果,我都能夠接受,哪怕是少爺在裡面又揍了那個柳三吾一頓,我也相信。」

    從開始的陷害孫立人父子,救活老爺於危亡之間,到最近的考入寒山書院,為他們杜氏謀來『得月樓』,為杜陵的酒樓客棧找出暖鍋火鍋的配方與做法,還有眼前的這次最高院試,已經太多的意外和不可能切實地發生在他們家少爺的身上,所以,對於發生在他們家少爺身上的怪事與意外,杜荒早已經開始適應並見怪不怪了。

    「嗯,」上官弘深以為然地輕點了點頭,道:「與兩年前相比,杜荷少爺確是變了許多,不過,卻還是那般地崇尚暴力。」

    「聽你這話中的意思,咱們以前是不是見過?」從上官弘的話語中聽出了一些門道,想起他們家少爺曾交待過探查上官主僕底細的事情,杜荒順著上官弘的話頭兒,不經意地出聲向其詢問。

    「見自然是見過,」知道杜荒這是在故意刺探自己,上官弘沒有否認,直聲說道:「不然,你以為我們家公子閒著沒事兒,會特意跑到乙辰去嗎?如果說只是為了學習什麼術算之道,有韋隘院主這個名士在側,又何必非要捨近而求遠,去尋你們家少爺?」

    「那,我們之間,以前是不是有仇?」仔細地回想了一下這幾年隨著他們家少爺在長安城內的諸般作為,杜荒還真想不起他們家少爺曾與哪位姓上官的人有過什麼交集。

    「為什麼會這般詢問?」沒有回答杜荒的問題,上官弘反聲問道:「難道跟你們認識的人,全都是你們的仇人不成?」

    「不是,」杜荒搖頭否定,道:「只是你這小子一向不給哥哥我什麼好臉色,所以,這段時間我就一直在想,以前是不是曾經得罪過你,所以你現在才會這般地針對報復於我?」

    「哼!」沒想到杜荒會提起這個,上官弘冷哼一聲,將頭轉向一邊,不再理會。

    「得,就當我什麼也沒說。」見上官弘又開始抽風,杜荒習以為常地輕聳了聳了肩,也不再去自找沒趣兒,開始豎著耳朵聽起了學堂內的動靜。

    「最高院試,已有三年無人敢再應試,已有十一年無人再有通過,而今日,一下多出兩人前來挑戰,說實話,老夫的心中甚慰,希望兩位小輩能夠打破這個十一年都無人通過的僵局,給咱們書院增添一些生氣。」

    學堂裡面,韋隘先是客套鼓勵了幾句,而後又宣讀了一下最高院試的規則,無非就是一些不得抄錄,不得提示,不得接耳之類的要求與規範。

    而後,韋隘扭頭沖高仁示意,把具體的考試事宜全都交給了高仁夫子上前打理。

    「半個時辰,」高仁面帶嚴肅地立在講堂之上,低頭靜看了杜荷與柳三吾兩人一眼,鄭聲說道:「一詩一賦,能夠按時完成並得到在場夫子的一致贊同者,視為通過。」

    「一詩一賦的題目為,」高仁朗聲說道:「以天地山川為詩,以花鳥魚蟲為賦,好了,現在就開始吧,記住,以半個時辰為限,注意把握好時辰。」

    「是,夫子!」杜荷與柳三吾齊應一聲,之後,杜荷開始悠哉游哉地兌水硯墨,而柳三吾則在那裡凝眉靜思。

    天、地、山、川,花、鳥、魚、蟲,看上去都是簡單至極的題材,而且以前也都曾寫過,但是要想真個寫出神髓,寫出新意,寫到能夠讓在場的夫子,尤其是院主韋隘這樣的名士滿意讚歎,那就有些難度了。

    雖然柳三吾是韋隘的首席弟子,且已追隨韋隘學業兩年,但是對於韋隘的品位與愛好,柳三吾卻還是沒能摸得通透。

    而且這行詩作賦,講究的是創意,是一字一句之間的銜接、隱義與韻律,遠非尋常的那些經貼墨義所能比擬,亦並非柳三吾所擅長。

    以前老師佈置這種題目時,柳三吾也多是應付亂套者居多,畢竟,對於他們這些小年輕的學子來說,用於進士科考的詩賦還是太過遙遠,遠沒有明經一道來得實在,所以,包括柳三吾在內,幾乎所有的學子都將學業的重點放在了經貼、墨義之上,至於詩賦,則很少有人會去費神揣摩。

    先過明經,再衝進士,這幾乎已經成為慣例,所以,縱便院主韋隘的首徒,也沒有擺脫其中,仍是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經貼墨義的記誦之上。

    但是現在,卻是要寫出兩篇不俗的詩、賦,柳三吾一直有些無從下手。

    苦思凝眉之間,柳三吾不禁扭頭朝旁邊的對頭杜荷瞧看了一眼,見杜荷仍在那裡悠然自得的擺弄著硯墨,柳三吾的心頭不由一鬆。

    我柳某人好歹也已讀了十數年的詩書,雖然不擅行詩作賦,但是靠著肚子裡這些年所積攢下來的那些才學,就是硬堆也能堆出一篇兩篇的佳作來,怎麼也不會比杜荷這個紈褲子弟差。

    想一想,想一想,忘卻了臉上的紅腫頭痛,柳三吾半瞇著眼睛,很快就進入了那種類似於忘我的狀態之中,天地山川之中,老師當是最喜山嶽,不妨就以山嶽為題作詩;花鳥魚蟲之中,老師最喜梅蘭竹菊,老師所居的院落之中,亦有梅樹相依,不妨就以梅花為題,投其所好。

    老師的喜好,自己作為首席弟子都尚未琢磨通透,想來杜荷這個外來的小子當是更沒有把握,只要自己將這兩首詩賦寫得合了老師的心意,其他幾位夫子自也是不會提有什麼異議,到時自然也就能夠安然通過院試,繼續留在書院之中。

    至於杜荷那廝,想著,柳三吾又扭頭瞄看了還在那裡硯墨的杜荷一眼,嘴角兒掛著冷笑,到時候看這廝還能如何?還不照樣得乖乖地滾出寒山書院?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將題目定好之後,柳三吾一刻也不敢耽擱,直接快速硯墨提筆,開始一字一字地在面前的白紙上寫起了他腦中的詩作。

    至於杜荷這邊,完全沒有一點學子應試時該有的那種緊張焦灼之態,當他花了差不多一刻鐘的時間去將他面前的墨汁硯細調好之後,杜荷就當著所有人的面兒,就那樣傻呆呆地坐那裡,雙手支著下巴,聞著桌上淡淡的墨香,看著講堂上那支計時用的半粗木香,眼睛一眨一眨。

    這小子在搞什麼鬼?是在靜思腹稿,還是已經準備破罐破摔,放棄院試?

    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當木香燃至一半,柳三吾仍在那裡摳摳摸摸地一個字一個字地往外擠弄詩詞的時候,杜荷已經有點昏昏欲睡之態。

    就在上官雲鷹在下面有些忍不住想要提醒杜荷注意一下時間的時候,杜荷好像有些不耐地忽然直起身形,隨意地抓起手邊的毛筆,蘸墨直書。

    沒有人看得到他到底寫了些什麼,但是所有人都看得出,他寫得很快,第一首詩,四句詩詞,甚至不到一息的功夫他就已然完成。

    而第二首賦,也沒見他再有什麼猶豫,只是低著頭一個勁地在白紙上奮筆疾書,滿張白紙,數百字跡,幾是一氣呵成。

    這小子,不會是明知不能通過,且又耐不住性子在此多呆,這才故意胡寫一通,以求解脫的吧?

    在場人中,除了見過杜荷詩詞的韋隘、高仁與上官雲鷹之外,其餘眾人,皆有此念。

    畢竟,杜荷寫得實在是太快了,從落筆到詩作完成收筆,前後甚至還不到一盞茶的時間,中間更是連絲毫的停頓與思考的時間都沒有一點兒,這完全不合常理嘛。

    沒有人相信,只用了半柱香的時間,杜荷就只靠發呆就能在腦子裡面完成甚至是精確到一字一句的一詩一賦的創作。在他們看來,行詩作賦,只有像是柳三吾這樣,一字一字地推敲琢磨,好半天才能摳出一句話的狀態,才稱得上是正常。

    所以,相比於杜荷這樣自暴自棄的敷衍了事,在場的其他幾位夫子與學子,則更期待柳三吾最後所作出的詩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