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十二卷 輪蹲的天空 第十七章 踢一腳 文 / 黑鬍子

    第十七章踢一腳

    「豬突衝鋒」——即像野豬一樣不顧一切低頭猛衝,這種攻擊簡單,還能體現日軍的「勇敢」。

    月光下,幾萬把閃亮的刺刀明晃晃地折射出一股凶殘的殺氣,關東軍的將士眼睛都紅了。一聲令下數萬名日本步兵一起衝出了掩體,端著刺刀吶喊著發起了集團衝鋒。一時間日軍歇斯底里的叫喊聲響徹了整個夜空,令人毛骨悚然。可是中國那些中國士兵卻熱血沸騰起來,他們揮舞著戰刀直接迎了上去,整個戰場突然回到了中世紀。

    不管是美國顧問,還是德國顧問在這個時候頓感無力。

    雙方士兵彼此仇恨,他們不是為奪取對方的生命,而是以追求死為榮耀。

    前線將領的頭腦發熱,讓前指的顧問們大感頭痛,在德、美顧問想著怎麼將部隊抽回來重新調整的時候,上面下達了一個極為冷酷的命令,對參戰區域進行飽和式炮擊。

    這一命令讓顧問們大感震驚,用西方人的視角去看,人的生命是無價的,戰爭中可能會出現誤或炸誤擊的情況,但是絕對為會在明知的情況,對自己的士兵進行炮擊,而且還是飽和的,

    拼刺刀並不像日軍所預料的那樣輕鬆,雖然他們經過長期刺殺訓練,但是中國人拼刺刀從來不講規則,有的人一手拿工兵鏟,一手拿手榴彈,這那裡是來拼刺刀的,太沒有競技精神了。有的人甚至衝過來拿著衝鋒鎗迎面突、突起來,當然讓日本上下害怕的是那些全身捆著手榴彈,手提大刀軍官隊,把他們引爆了,在這種擁擠的空間裡,那要死多少人。

    這種正面衝擊拼的就是士氣,面對著同樣不要拿的中國人日軍將領有些氣餒了。

    當隆隆地炮聲響徹夜空的時候,中國真的夠狠,他們這裡也來不及感歎,日軍炮兵也開始了對作戰區域的炮擊。

    三個小時的夜戰,日軍的進攻部隊與中國的反突擊部隊基本都全軍覆沒,能在這樣的火力覆蓋存活下來那是幸運的。在雙方最高指揮官的干預下完美地結束了這場二十一世紀的冷戰。兩個亡命徒的搏殺,讓戰場上堆集了數萬具屍體,這種傷亡日軍是無法承受的,日軍已經被中國人用刀砍的心驚膽顫,發回國內的電報上雖稱殲敵十萬,但是自身的重大傷亡讓他們在選擇進攻時變的小心翼翼起來。在朝鮮的戰事出現逆轉的時候,日本國內爭執開始逐漸平靜了下來,他們都知道如果國內再不派軍隊去朝鮮,中韓軍隊可能要打過三·八線了。

    中國的德、美國顧問通過合作多次改變了中國的冷戰思維,不過那種拚死三郎的打法還是經常出現,「敢死隊」不管是在德**隊還是美**隊都不會出現。上帝創造了人類,人的生命是寶貴,而每一個都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德、美顧問一致認為,中**隊雖然裝備的了先進的武器,但是其戰術水平仍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士官雖然敢打、敢拚,卻是指揮能力差,很多熱血沸騰後什麼都忘,甚至連自己的生死都忘了。這些士兵既是最優秀的也是最愚蠢的。

    關東軍的勇敢善戰是日軍中出了名的,他們的那種「敗不怕」精神讓日本上下肅然起勁。

    那些從前線撤下來的關東軍享受了一個軍人最高的待遇。

    作為日軍先鋒他們遭到了中**隊的重創,關東軍司令部聲稱他們擊潰了十倍之敵,最後彈盡可是儘管如此,他們仍然在肉搏戰中迫使中**隊後撤,為後續大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真實的情況是為了保住關東軍最後的血脈,他跑出了世界級水平。

    日本軍隊轄下的新聞機構大肆對一線關東軍進行報道,他們緊抓典型人物和事例展開全面報道。

    關東軍雖為自己贏得了榮耀,但是所有的人都憂心匆匆。中**隊的戰力比他們想像的要強的多,而且這次中國人是玩真的了,把精銳部隊都派到了朝鮮,當然還會有更多的軍隊到朝鮮。

    「中國方面已經進行了第一次動員,計劃擴編60個師,中國亡我之心不死,諸君不知有何高見。」

    參謀部的這些人哪有什麼高見,目前只能請求本土增派援軍。戰局現在關係到全日本,戰爭雖然是由他們日方先挑起,但是中國也早有準備,而且他們準備充分,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帝國先下手的策略是正確的,中國是想一舉將帝國從半半島上清理出去,戰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結果,主要還是官僚主義以及小資產階級的意思在作祟。

    「向國內電請增援。」

    朝鮮駐軍各路將領合議後向本土發去了電文。

    透過英、美國府,中國方面委婉地表示如果日本無條件的退至三·八線,那些中國將從韓國撤軍,如果日本拒不接受,中方只得將戰爭進行到底。

    中**隊進入韓國後,戰局發生突變,日本軍先鋒關東軍遭遇重創,這是日本陸軍史上沒有過慘敗。日本上下雖然捂著,但仍然被那些遠東的英、美三流小報所揭露。

    在日本國內的民眾仍然沉浸在喜悅之中,他們又奪回了朝鮮,又打敗了中國,這意味中國將要支付大筆賠償。然而內閣大佬拿到電報後卻臉色陰沉,朝鮮要求增派援軍,朝鮮駐軍有20萬,這麼多的人還需要增援。與中國交手他們什麼時候動用過這麼多軍隊,想當年對付滿清時,幾百人追著幾萬人滿山的跑。就算中國陸軍這幾年家底厚了一些,但訓練有素的20萬日軍,怎麼也能對付100萬中**隊。

    增派援軍就意味著戰事的擴大,而美國駐日大使已經傳達了國民政府的求和之意。

    內閣所考慮的是如果在談判中取得有利條件。

    天皇的意思是若能速勝則打,否則以和為貴。

    軍部的意見也極不統一,有人主和,有人主戰,有人既戰又和。儘管如此各方意見不能得以有效的統一,但第一批增援還是按計劃到達了朝鮮,得到了本土大量的補充的日軍又神氣了起來。日本不但派來了大量優秀的飛機員,還派出了「國寶」級的裝甲部隊。駐朝日本軍大受鼓舞,上下軍人團結一心,宣誓打倒中國野心狼。

    英、美繼續就半島的緊張局面進行外交斡旋,中國雖表達了和解的的願望,但他們的行動表明在短時間內不會停止軍事行動。英、美表示若中、日雙方不接受國際社會的協調將對兩國進行制裁,雙方對此都視若罔聞。美國駐華大使希望中國能給他們美國一點面子,先行做出讓步,如果日本不同意,他們想怎麼幹就幹什麼,美國不再干涉。

    中方的主動停戰給了日本人足夠的準備時間,所以他們很乾脆地拒絕了英、美地調解。

    美國在遠東事務的處理上的乏力表現使其聲望大受影響。

    準備充足的日本開始了大規模反擊,雙方的軍人從天上打到地上,無數的英靈絞殺在一起。

    中日雙方的攻防在炮戰中拉開序幕,戰場之上分外熱鬧。那些擁有著豐富一戰經驗的德國老兵,讓日本軍人感受到了歐洲塹壕戰的慘烈。進攻的日本部隊一腳踢在鋼板上,造成腳趾多處骨折。

    天空之上中、日年輕的空軍激戰於藍天之上,結果是日本不願看到的,一個星期的時間,日方損失飛機226架,中方損失飛機65架,武士道精神最終沒能戰勝美元。以美、英、法、德、意退役飛行員組成的「飛虎隊」讓日本空軍在天空折翼,這讓日軍上層極為震動,他們隨即向這些西方國家提出抗議。

    「有本事你們也可以請外援。」中國外交部直接回應到。

    外國飛機員在華周薪一般在400美元,那些參加過一戰的王牌飛機員最高1500美元,戰前空軍發佈了獎勵標準,打下一架飛機獎勵600至1000美元,連續打下十架飛機另獎勵1000美元。

    外國飛機員中德國人漢斯與同伴在一個星期內打下了25架飛機,暫居榜首。

    中國飛機員中王知行排名第一,打下了9架飛機。

    這些外國飛機員在美元的刺激下就如同吃了偉哥一樣,不斷的升空尋找著日本連機對戰。

    不過,外國飛機員一般不參與攻擊地面的任務,因為獎金比較少。

    被奪取了制空權的日軍時刻提防空中呼嘯而過的戰機,中國空軍對地面攻擊時使用一種威力驚人的燃燒彈,日本陸軍士兵對此十分驚恐。

    為了重新奪回制空權,日軍陸軍出動了更多,更先進的戰機。

    天上的爭奪變的更加激烈。

    漢斯在打下第36架飛機後被請回了國內,他很快就成為了外籍飛機員招募工作的形象大使。

    刺激、驚險、高薪,中國空軍外籍兵團在歐美到處打廣告。就算沒人仗打,每週400美元的保底工資也是非常不錯,很多具有冒險精神的美國人紛紛坐船來到中國。在那些歐美前輩的眼中,日本飛行員是一群長了翅膀的美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