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十一卷 夏天到了 第三十八章 文 / 黑鬍子

    第三十八章

    由於日本大地震造成的空前災難,日本首相辭職,新首相將要應對複雜的國內、外的新局面。

    新政府面臨的巨大的困難,地震後的災後重建工作,經濟衰退,失業問題,中日關係等等一個比一件頭痛。日本的災後重建工作很不湊巧地與中國的第二個五年計劃發生的碰撞,中國一下成為了日本獲得歐美貸款的競爭對手。

    日本與中國恢復戰前的經濟合作的模式或許是扼制本國經濟衰退最為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在戰爭無效,陸軍集體早洩的情況下。

    內閣認為如果不是軍部自作聰明地在朝鮮半島上發動戰事,日本的經濟狀況也不會變的這麼糟糕。

    日本大地震後,中國向日本政府提供了大量的人道主義援助。親日派現在被楊洪森調教的已經有了默契。那個被楊洪森雪藏起來汪精衛又有了用武之地。

    汪精衛一直認為自己是英美派系,但是不知為什麼楊洪森一直讓他幹著親日派的伙。

    他曾私下接受了孫中山的總理提名,結果遭楊洪森打擊報復,被楊一腳踢到了法國。經過這件事後,汪精衛知道合作對象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黎元洪、胡漢民的成功說明了這一切。

    孫中山只是一個人,而楊洪森代表的是一個集團。

    一個人想要打倒一個集團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侍侯楊洪森要像對待袁世凱一樣。

    從廣義上說他與楊洪森還是親戚,他與袁克定是把兄弟,袁克定與楊洪森有姻親,他與楊洪森也算是兄弟伙子。另一方面,他妻子沈壁君的父親是南洋大富豪,其生意上與兩江集團有合作,理論上他應當楊洪森更加親近。

    汪精衛有時很聰明,但是在孫中山的問題卻走錯了。

    正如沈壁君所說,孫中山與楊洪森之間即有合作也有對抗。在他們合作的時候就應當高舉三民主義,當他們對抗的時候就站到一邊。這對汪精衛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對於此次出訪日本,楊洪森對汪精衛面授技藝,同時許諾借此次機會將調他回國內擔任湖北省長。

    在楊的邀請下汪精衛加入了「藍調俱樂部」,這裡的高級白金會員身價至少都在1000萬美元。讓汪精衛大感意外的是閻錫山、張作霖居然也是「藍調俱樂部」成員,可據他所知,張作霖好像是民主黨人士。而閻錫山曾一度鼓動馮玉祥開打。現在汪精衛認為老婆說的對,自己這個人就是太實誠。

    張作霖掌握著北方軍火公司等多家實體,這幾年通過與老毛子做生意,身體胖了一圈。由於軍隊全被楊洪森給沒收了,國家又不允許他搞土地兼併,他與大多數北洋系的老人一樣下了海,然後躲著幕後在國會中繼續發揮餘熱。

    閻錫山的鄉土觀念很強,而軍隊是鬥爭的資本,用一省之力對付一國,馮玉祥等人就是典範。在擔任山西省長期間因為禁毒工作突出,聞名全國。馮玉祥倒台後,他多少受了一些影響,便轉入實業,開創了太原鋼鐵公司,太原煤炭公司,兩江資本進入山西後他直接交了槍。

    他去兩江調研回來後對身邊的說,「兩江的人真他娘的富啊!」

    汪精衛聽這些人談經濟的時候咋舌,楊洪森嘴裡的小錢都是從一千萬美元開始起步的。他們談論的政治問題從國內到國外,涉及範圍廣泛。

    這些工商界人士重點在探討第二個五年計劃,第二個五年計劃順利進行,中國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中、日之間的差距將進一步縮小,中國甚至能反超日本。

    「目前,我已經募集到了165億美元的資金,而在未來的幾年內剩餘資金將會逐步到位,第二個五年計劃將會順利完成。」楊洪森深深地看了一眼汪精衛。汪精衛明白,此次去日本之行他必須與日本簽一個為期至少五年的和平協議,確保五年計劃不會因為戰爭原因中斷或停止。

    汪精衛下定決心,排除萬難,抱緊大腿,死不鬆手。

    袁世凱只用了165億美元的零頭就統一的中國,而楊洪森可比袁世凱有財了。

    楊洪森不是那種無地放矢的人,瞭解他的人都知道他說話總是有所保留

    汪精衛到達日本的時候受到了日本人民的熱烈歡迎,如果不是日本政府調取了大批的警察,汪精衛會被淹死,所以在談判中汪精衛的臉色極為難看。但是秉承楊洪森的意思在談判中他寸土不讓,對日本人的威脅不斷發出質問,他不怕日本人對他強,楊洪森會給他報仇滴,

    汪精衛帶來的和平協議與日本政府所構想還是有一定差距,在經過激烈的爭吵後,一切都有了分曉。

    楊洪森對這張紙並不看重,因為協議對中、日雙方均沒有任何約束力。

    日本方面很快就中、日貿易進行談判,因為軍方在後面鼓動,整個談判進行的極不順利,而汪精衛下榻的賓館外,每天都有大批的軍人示威,這讓他晚上無法安睡。為此,汪精衛已致電國內要求換人。楊洪森要求他以人身安全為由停止談判直接回國。

    日本方面沒有想到中國敢違背美、英主子的意思停止談判,為此他們開始營造輿論。

    楊洪森通過將「天子軍」調到北京試探美、英的態度,他發現美、英出奇的平靜,這讓他的膽子更大的起來。日本的經濟非常糟糕,戰爭會讓他變的更加糟糕,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可以讓日本的經濟倒退幾十年,日本外交官的口氣立即變軟,對於汪氏代表團在日期間遭到日本軍人的騷擾致歉並慰問。

    日本現在有求於歐美不得不低聲下氣。政府與中方達成的協議,軍方持抵制的態度,這讓內閣的大佬們無比憤怒。

    「你們軍方如此了得,為什麼不能在戰場一舉擊潰中**隊,現在卻讓我們來給你們開屁股,難道你們不敢到羞恥嗎?如果你們還有那麼一點點武士的羞恥之心,那就剖腹以謝天皇吧。」

    在成為政治家的那一刻,這些軍人已經沒有了羞恥之心。

    「我們苟活於世就是為了永記這一恥辱,讓他成為我們征服世界的源動力。」

    日本軍方人士的厚、黑是內閣的大佬汗顏,比不要臉這些人真的不比他們差,所以他們放棄了。

    關鍵性的商貿協議簽訂為日本工業產品再次進入中國開闢了渠道,完全恢復還需要時日,對於日本商人來說,他們又要重新建立信譽度。

    在大的協議之下,中、日雙方還有很多細小的問題進行磋商。

    對於中、日之間再次達成協議,中國國內的各黨派普遍歡迎的態度,民間反對的聲音完全被忽略。

    楊洪森在與此美國領使會談時放寬不客氣的評價道,「該協議的簽訂,只是讓中、日可能爆發的戰爭推了五到六年。」

    美國政府也不相信日本人會遵守該協議,待日本人恢復元氣後他們會再來生事,誰讓他們的生存空間太過狹小。然而總統柯立芝並不為中國擔心,中國政府可不在是那個被人欺負的只會流鼻涕的滿清政府了。日本想要一口吃下中國,那可要準備好一副好牙。

    楊洪森收到了第一筆價值2000萬美元的分紅,若沒有楊洪森在遠東如此的積極的行動,「紐約—倫敦」也不會進展了如此順利,他們在遠東的戰略投資取得了異想不到的高回報。

    「讓我們感謝天照大神,感謝他為我們帶了大地震。」

    孔熙祥與楊洪森的酒杯輕輕碰撞的時候他的手都在顫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