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十一卷 夏天到了 第十六章 文 / 黑鬍子

    第十六章

    孫中山如果不能繼續擔任總統一職,那麼只要國民黨方面不橫加干涉,那麼黎元洪將能以副總統之職順利繼任總統,黎元洪要坐穩總統就必須與國民黨,與楊洪森建立聯合陣線。他若想在總統的寶座上有所成績,那就更要與楊洪森打好關係,否則非常很有可能出現第二次「府院之爭」。

    楊洪森接獲電報後並沒有馬上回北京,而是復電支持黎元洪代總統的一切工作,並聲稱將在南方工作安排好之後便返京。

    黎元洪對於孫中山的病情略有所聞,孫中山的病是固疾,是其長期不注意身體,工作壓力過重造成,需要長期療養,孫中山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無法行使總統職責。

    這可真是一個好消息。

    不過讓黎元洪有些不滿的是,孫中山將小徐子提拔了上來。

    這並不是孫中山故意噁心黎元洪,實在是徐樹錚太有才了,孫博士的愛才之心突發。

    黎元洪立即選擇與楊洪森合作,既然是合作就是送上見面禮,所以他上台就加緊收拾*殘餘勢力,主動讓出了部分議席。

    徐樹錚秘密拜訪了段祺瑞,希望他再次出山。要推翻國民黨的統治還需要地方上的支持以及擁軍一定數量的軍隊。對孫中山、楊洪森不滿的同志大有人在,其中一部分人還是軍隊系統的。原北洋直、皖、奉三系的將領、西北、西南,他到是聯絡了不少人,但是段祺瑞認為風險太大了,徐樹錚決定冒險試一試。

    談話間徐樹錚拿出了日本軍方的函電,這讓段祺瑞大吃一驚。

    「此事不可為,那楊洪森絕非善類。」

    「可兵諫逼孫中山辭去總統一職,只要有孫中山在手,楊洪森斷不敢有所行動。」

    「此事容我三思而行。」

    徐樹錚自認為一身才華卻被楊洪森這個後輩壓著。就像他當年對黎元洪一樣,楊洪森把他吃的死死。他到是想用這張熱臉貼楊洪森冷屁股,那也要後者願意給他貼不是。他本來準備通過一種和平、民主方式奪取總統的位子,但是楊洪森卻不給他機會。他加入國民黨為了什麼,他可不來給楊洪森當陪襯的。既然楊洪森與吳子玉、黎元洪混在一起,那些他就只有站在其對立面了。徐計劃在楊洪森回京時動手,將他軟禁起來,如果能半路解決他最好。

    不過徐樹錚自以主行事機密,不想他一切盡在楊洪森的掌握中。

    他也不想想,楊洪森既然早就看他不順眼,那自然是早早防備。

    楊洪森不去北京並不是怕被軟禁,就算他去了北京徐樹錚也軟禁不了他,他不過是想讓更多的人自己站出來罷了。

    *的殘餘勢力被徹底打壓後,民主黨開始炮轟共和黨,共和黨在國會中對黎元洪發出彈劾,國會進程一度因為議席數的原因不能正常的召開。收到消息後的楊洪森這才漫不經心地回到了北京。孫中山去了北戴河,楊洪森自然就成了國民黨的核心。

    徐樹錚還沒有行動之前,楊洪森首先召見了日本駐華公使。

    「總理先生,此事絕對不可能,是有人想惡意破壞帝國與中國之間的關係。」

    對於日本軍部支持徐樹錚發動政變一事駐華大使島田並不知情,即便確有其事他也不可能承認,他又不是二百五。

    「對於大使的話我是相信地,我之所以請大使先生來此,無非就此確認此事的真偽,希望能引起我們兩國高層人士的共同關注。將這種破壞中、日和平和傳統友誼扼殺在萌芽之中。」

    「是的,是的,。」

    島田並不是笨蛋,他可以肯定大使館裡的一些武官繞過他參與此事。

    送走了島田大使,楊洪森帶著重禮前往拜訪段祺瑞,楊洪森絕對可以算是稀客,段祺瑞現在很少過問政事,他的大部分時間都用於下圍棋。

    他的棋下的很臭,而楊洪森的棋藝也高不了多少,但那些國手們卻看的津津有味。

    就在他們激戰正酣的時候,段府的家人突然來報,不過看到楊洪森也在這裡,臉上有為難之色。

    「有什麼事就說,跑的氣喘吁吁。」

    「大…老爺,徐將軍剛剛突然出了車禍,現正在協和醫院急診。」

    段祺瑞心中一驚偷偷地看了一眼楊洪森,楊洪森托著下巴,手捻黑子一臉專用的看著棋盤,貌似什麼也沒有聽見,下子後才不經意地問了一句「是那位徐將軍出了車禍。」

    「是徐樹錚將軍,徐將軍。」

    楊洪森忽地站了起來,「段公不如乘坐我的車一起去協和醫院為好,徐將軍的傷事如何?」

    「尚且不知,總理。」

    段祺瑞本不想與楊洪森同行,但又急切的想知道徐樹錚的傷事,「玉琨在此稍等,我換件衣服便來。」

    換了件馬甲的功夫段祺瑞神色不振地走了出來,上了楊洪森的汽車,段祺瑞才幽幽地說道,「玉琨,當真是好手段。」

    徐樹錚真的是出了車禍,不過他的傷情並不重,問題是他進了協和醫院後,病情就加重了。

    「芝泉兄的話越來高深莫測了。」

    段祺瑞冷哼一聲不再理會楊洪森。

    在協和醫院裡段祺瑞見到了雙眼深陷的徐樹錚,他沒有想到短短一日,鐵打的漢子竟然成了這個模樣,看到段祺瑞身後的楊洪森,徐樹錚有些激動。

    楊洪森上前按住徐樹錚的手,「上將軍安心養病,家中之事盡可托付於我。」

    徐樹錚更加激動了,楊洪森在他的耳中那裡是安慰,這分明在威脅。旁人不清楚,但與之同謀的段祺瑞可是清楚的很。

    楊洪森代表國府、代表國民黨安慰著徐家眷。聽聞徐樹錚遇到車禍很多人都來探望,期間還來了大批共和黨幹部,徐樹錚躺病床之上不能自語,經過一夜痛苦的掙扎後,徐樹錚於次日病逝於北京協和醫院。這是國府病逝的又一位重量級人物。段祺瑞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他閉門謝客拒絕一切來訪。

    共和黨失去了徐樹錚後,一些幹部希望段祺瑞能夠出山。

    民主黨議會在國會開始炮轟徐樹錚陰謀叛亂,顛覆國家政權,要求政府剝奪其一切尊號,段祺瑞自然站出來維護,他都這麼一大把年紀,也不怕楊洪森對他怎麼樣,可楊洪森偏偏就是不對付他,而是從其它參與人員下手,黎元洪搞了一個調查委員會,名義是為徐樹錚正名。

    對於那些破壞中、日友好關係別有用心之徒,楊洪森要求從嚴處理。

    ,徐樹錚死後段祺瑞萎靡不振,一些共和黨議員看準時機與黎元洪合作,檢舉揭發徐樹錚的各種不法勾當。共和黨的這些議員如傳言中的一樣毫無人格可言。

    楊洪森在國會中對徐樹錚在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及國內建設時期的功績作了肯定的總結。

    對於那些攻擊徐樹錚的言論,楊洪森給予回擊。

    黎元洪這邊馬上調整火力將點攻擊變為面攻擊,打擊共和黨這面大旗。

    共和黨內部因為各自的認識不同,逐漸分裂成了數個小黨派,在未來他們將被逐漸邊緣化,共和黨走出這個舞台只是時間的問題。

    楊洪森在公開場合再次表示將全面支持黎元洪代總統的工作。

    雙方私下達成的協議,將建立一個廣泛地親英、美的聯合政府班子。為了競選下一任總統,黎元洪不惜損害民主黨的利益來迎合楊洪森。

    鑒於「徐樹錚的事件」中有部分將領牽涉其中,為了加強對軍隊的管理,楊洪森發佈了軍事委員會主席令,對各級軍隊的思想以及戰備工作進行一次大檢查。而西方各國政府以及日本對中國的這次大型軍事演習高度關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