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十一卷 夏天到了 第七章 文 / 黑鬍子

    第七章

    石油被那些莫斯科的經濟專家們稱為「液體黃金」

    在巴庫英美等多家石油公司正陷入爭鬥戰中,現在沒有注意到西伯利亞的石油,甚至莫斯科當局也沒太注意這個地方,他們拒絕了中51%、49%的股份合作,而且直接將西伯利亞荒地租借給了中國,中方真的開採石油還是種田,那是中方的事,政府先把保證金和租金收到手,如果中國膽敢加工大麻,政府正好找個理由把保證金全給沒收。

    4月底5月初,散漫的中國人開始了加大了對西伯利亞地區的石油勘探。

    中石化開始在俄招募大批工人,5月初中石化的總經理德普勒來到了西伯利亞,西伯利亞地區的官員應莫斯科方面要求幫助解決中方提出的問題,德普勒轉了一圈後,立即前往莫斯科與列寧會面,西伯利亞的油田投資為1200萬美元,這其中包括建立一個水利發電廠。

    對於這個國際石油界新崛起的瘋子沒有人太注意他,大家甚至對此人感到有些厭惡。

    大家都在巴庫油田上明爭暗鬥,你卻在西伯利亞這樣搞,真是個噁心的傢伙。

    德普勒對於楊洪森把他從北非調到俄國十分不滿,北非的石油那可是大有前途,他的拳腳還沒有伸出來就被楊洪森調過來暫時主持西伯利亞的前期工作。

    頭上掛著上帝光環的艾斯克也來到這裡。

    德普勒很討厭這傢伙,因為艾斯克總是把自己和上帝聯繫在這裡,好像他就是上帝在人間的代理人一般。感覺他這樣的人不去當教皇就太屈才了。

    艾斯克將他的工程隊一起帶到了西伯利亞,為了增強氣運,他甚至將楊洪森送給他的招財貓也帶來了。

    「上帝與我們同在。」

    在打井之前艾斯克鄭重其事地開了瓶香檳酒歡慶了一番,彷彿他們已經置身在噴濺的油海之中。

    接著他們開始了勘探性開採,

    德普勒在莫斯科收到「上帝之手」的消息後,那顆心劇烈地跳動中,政府大樓內的俄國人一片歡呼之聲,就連列寧也大呼一聲「烏拉」。原來莫斯科手中只有一座巴庫,現在俄國很可能將誕生第二個巴庫。

    列寧高興之餘詢問德普勒此行的目的,德普勒很快就將原來的計劃扔了,在那一瞬間他感到自己也被上帝附身後,他從來沒有感覺到自己的大腦會轉的這麼的快。

    而他來莫斯科的最初目的就是商討租界地,因為那麼一塊沼澤地花那麼多錢實在不值,作為全權負責人,他準備讓列寧降低租金,如果列寧不同意,他打算縮小租界地,但是現在他發現租界地劃的太小了。

    「媽的,實在是太小了。」

    契卡的情報比德普勒的電報來的快多了,根據情報消息,艾斯克探到一塊大油田,打出的都是自噴井、油質極佳。

    數個星期內中石化將進行大規模勘探性開採,對於這個油田具體情況也會浮出水面。

    在一個星期內艾斯克又打出了數口油井,蘇俄方面的專家保守估計新油田的儲量約在80億桶以上,至於油質對於這些長年與石油打交通的人來說一看便知,不過具體的還需要等待進一步報告。

    德普勒極度興奮,雖然這地方偏了一點,交通差了一點,但是這裡有石油。

    列寧要比楊洪森更進一步得到西伯利亞新油田的情況,而那些國際石油大亨們也都在很短的時間得到了關係西伯利亞新油田的消息。

    中石化在美國的股票快速成長,那些個沒把巴庫油田啃一下大亨,把注意打到了中石化身上,但是楊洪森也不是好惹的主。

    中國石油的主要市場在遠東,除了滿足本國的需求外,還向日本等國出口。

    有些大亨想將這家亞洲第一大石油公司收下麾下,可是如果能那麼容易辦到話,美孚早就這麼幹了。英國試圖讓中國人就犯,在遠東直接來場價格戰,通過借「殼」進入俄國市場,這實在是太吸引人,深居幕後的洛克菲勒把打第一炮的位置讓給了英國人。

    有人開始興沖沖地嘗試收購這家公司,中石化的股份繼續向上漲,面對收購楊洪森採用的是節節抵抗股價也隨之增漲,中石化的股價已經完全脫離了其真實的價值,現在就算把中石化拆了也不值這個錢,在短短的二個星期之內,英國石油商就得到了中石化38.5%的股份,為此他們花去了數千萬美元,將這個原來在3美元徘徊股票,一直拉到了36美元。美孚公司以平均每股11美元的價格獲得了20%的股份,而根據華爾街的消息楊洪森手中持有的股份已經不到5%了,洛克菲勒以平均每股22美元將手中的20%股權全扔給英國人把。

    英國懷疑美孚是不是放棄了遠東市場。

    美孚是不會放棄遠東市場,只是他們放棄了中石化而己。

    如果洛克菲勒是楊洪森的話,他會比後者做的更漂亮。

    英國石油拆巨資收購中石化消息一發佈,中石化股價小沖了一下後,振蕩回落,接著它就開始了飛快的跳水,英國石油商連阻止的機會都沒有。

    因為從中國方面得到的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陝西、玉門因為事故需停產半年,蘇俄準備接手西伯利亞油田,原本英國遠東石油公司還以為他們手中至少還擁有北非油田,結果發現那不過是個空殼。這些商人在蘇俄手下吃了暗虧後,他們又在楊洪森手中栽了大跟頭。

    他們花了這麼多錢發現自己完全被人給耍了,他們到手的公司現正分文不值。

    被氣昏的商人們叫囂著要對中國發動戰爭。

    英國石油商開始與中國政府談判,當然主要還是政府協議,因為他們的投資實在是太大了,如果他們什麼都沒有得到,那麼他們身後的投資者是不會放過他們的。

    「現在你們知道錯在什麼地方上了嗎?」

    「我們不明白,李德爾斯先生。」

    「那麼你們就繼續迷糊吧,但仁慈、善良的我決定以每股5美元的價格,將你們手中的廢紙收回。」

    「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不,這是完全可能的。」

    機構操縱股市並不可怕,如果國家加入進來,而且還是兩個國家加入的話,那就十分可怕了,而且這兩個國家此時都有大國的潛質。

    「現在我們知道了,我們不應該打中石化的注意,就按5美元的價格吧。」

    「你們真會開玩笑,那是上個星期的價格,3美元,在沒有變成廢紙前,我願意接受。」

    「開玩笑,就算那些固定資產也不值這個價。」

    「說到這些固定資產,我更要提醒你們了,中國現在的社會治安很不好,你們可要小心,說不定你們出門就會遭到綁架。」

    「李德爾斯,你這是在威脅我們呢?」

    「威脅,比起你們收購前發佈的那個價格戰,這根本不算是威脅。」李德爾斯欣賞著他們的臉部的表情,十分紳士地談然道,「你們不瞭解布爾什維克所以你們才會如此樂觀的認為1920年之前他們就會被趕下台,現在你們犯的同樣的錯誤,那就是你們不瞭解中國,更不了中石化意味著什麼,你們完全被金錢遮住了眼睛,如果我們對你們展開反收購,。」

    「就你們公司?」英國有些不屑

    「看來你們的工作完全的並不充分,楊先生他可以無限制的調動中央銀行的資金,而且華爾街方面應該十分願意提供幫助,。」

    李德爾斯只是想告訴眼前的這些人,楊洪森手中掌握著大量的可以變現的國家資源,而這些資源可以幫助他在短時間內籌集到足夠的資金。

    英國石油集團的老闆們突然宣佈放棄了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的收購,如果真的再這麼不惜一切的鬥下去,未來會是什麼樣的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他們只是想通過迂迴戰術得到俄國的石油,而不是再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戰爭,而雙方都明白什麼是適可而止,結果最後倒霉總是那些小魚小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