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十一卷 夏天到了 第二章 文 / 黑鬍子

    第二章

    美國過剩的資本大量流入中國,對楊洪森所領導的兩江財團影響不大,甚至借助著這些美國資本,兩江財團甚至大大的擴充了自己的實力。楊洪森的經濟改革中大量的引進外國資本,導致中國鐵路、能源、郵政、通信等完全處於外國企業的控股當中。中國人民感情受到了極大傷害,為此,楊洪森遭到了國會議員們的彈劾。

    楊洪森並不認為中國的鐵路、能源、郵政、通信由外國企業控股什麼不妥,中國政府可以利用這些資金發展本國經濟,通過合作學習國際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再者說他們只是控股,又不是變賣給他們,國家想要收回這些產業也並非難事,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我看這些人思想太落後了,純屬是沒有吃飽飯沒事撐的。」宋子文毫不可氣地說道。

    孔熙祥也在一邊幫腔道,「是的,是的,要說企業管理那些美國人還真是有一套。」

    宋子文、孔熙祥兩人,現在一個擔任東北局工業部部長,一個擔任北京外經貿部部長。

    宋謁齡淡淡地說,「我看玉琨,你還是要防著點,正所謂明槍易擋,暗箭難防。現在不知有多少人希望你早日倒台。」

    「那些議員要彈劾他就去彈吧,清明的政治是需要這些人的。」

    如果他們再這麼手折騰下去,或許明天初升的太陽只能等到下輩子才能看到了。

    楊洪森並不擔心他們能彈出什麼花樣,在孫中山在任期間,只要不觸及到他的底線,就不會沒有任何問題。

    孫中山對彈劾楊洪森的人很惱火,經濟改革的方案楊洪森是向他匯報後,才放手去幹的。所以那些跳出來的議員是不識大體的。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外國資本來彌補經濟發展中的資金不足,現在讓外國企業控股算得了什麼,中國經濟發展起來後,可能統統收回來嘛,歸根結底就是這些思想反動。

    要解放中國人幾千年的封建思想,首先就要加強學習,政府則需要為學習提供保障和場所。

    教育與經濟發展的地位是平等的。

    近兩年內,教育經費的支出其僅次於軍費開支。

    政府為了鼓勵個人助學設立了多項優惠政策。

    楊洪森就是一位熱心的助學者,他「便賣」家產得款2000萬在上海設立了「希望」教育基金會,基金會成立以來,助學人數超過20萬人,設立中、小學近千所。隨著中央政府遷都北京,「希望」教育基金會總部從上海遷至北京,在短短半年的時間,助學人數就超過5萬人,北京地區籌建當中的「希望」小學就十數所。

    教育不僅僅是把學校建起來,還需要大批的教育工作者,中國目前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是半道出家。教師隊伍參差不齊,為了整頓教育隊伍,國府教育部又頒布了一些相關的法律。

    在這個領域依然能看到楊洪森的身影。

    在教育工作座談會上,各方學者發表意見,就日本模式、歐美模式進行討論,在孫中山思想的指導下,楊洪森提出了,結合我國現行的教育制度,取東洋、西洋之模式之優點,走一條適合國情的道路?

    什麼樣的道路才是符合中國國情?那就需要學者們繼續探索了。

    美國顧問將美國教育模式帶到了中國,美國人在中國辦教育那可是有年頭了,最初是教會,接著是商人。如美國大富翁洛克菲勒、摩根等對中國的文藝教育等方面都是大筆的捐款。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探掘工作就是由洛克菲勒資助下進行的。

    楊洪森搞教育首先還是為了培養人材,其次廉就是賺錢。

    公立學校實行的是免費教育,政府除了貼錢根本就沒有賺錢的時候。

    關鍵是私立學校,楊洪森極度yd地向小弟推銷著精英學院的路線。

    「這樣的學院收費一定不少。」

    「錢?庸俗,你們要體會到父母望子成龍的心理。精英學院走出來的學生是什麼?是人才中的人才,精英中精英,社會金字塔的最高層中的一員,未來總統,總理,金融鉅子,諾貝爾獎項的獲得者,。」

    有的人聽到楊洪森的話傻傻地笑了,總理真會瞎掰。

    不管別人怎麼想,楊洪森想要去做的事,他就會向著目標走。

    如果真能建起這樣一個學院,那些北大算什麼,清華又算什麼,楊洪森仍然在為沒有考入北大、清華懷恨在心,「都怪他們門坎設定太高。」

    如果他們門坎再低的話,那能叫中國最高學府?

    楊洪森不管這些,他否定了主觀原因,將一切歸結為客觀因素。所以在教育體系整頓中,他把北大、清華入學條件的門坎給,,提高了。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時代在進步,對人材的要求自然是越來越高。

    對於楊洪森構思的那個「精英學院」,他準備在北京、南京兩地初創設點,開始也不用搞的太誇張,只要比一般的學院好上那麼一點就行了。楊洪森很會選地皮,他把學校放在了北京二環以內,那些將要搬遷的居民,楊洪森名下的房地產公司許諾不但給予補償款,同時將給予回遷。

    北京現在最高的民用建設不過三層跟南京實在沒法比,張勳在北京亂來怎麼沒放把火,那樣的話就可以像南京一樣了。

    南京是一座重建起來的城市,城市建設規模方面完全是楊洪森的超現實主義風格。但是在北京他就比較規矩了,請來美國的設計師為其規劃新樓盤。

    北京市政府在楊洪森干預下緊抓民生工程,比如城市自來水廠、發電廠、煤氣廠紛紛規劃出來。道路建設部門、城市衛生部門等等。

    對於北京的警察系統那簡直就是一場掃蕩,楊洪森對武裝警察這塊極為重視,作為首都的警察系統要十倍的忠誠於元首,十二倍的忠誠於他楊洪森,

    這些舊社會警察底子有幾個是乾淨的,中情局查、政治部再審查那些被撤的人員所留下的空位,很快就被軍隊系統退役軍官所取代,如同軍隊一樣,政治部很快介入建立黨支部,對於那些惡霸、打手、煙販子等等社會上的渣子,除了部分罪大惡極的被槍斃外,很多人都被流放到了庫頁島。

    文人是楊洪森改革最有力的支持,軍隊則是最可靠的力量。

    反對派對楊洪林主持的北京市改改革提出相左的意見,那些人很顯然沒有想到楊洪森會對他們採取極為嚴厲的處罰,首犯全部被槍斃,所屬黨派被解散,大量的人員被流放——庫頁島。

    中央日報引用某議員的講話,「政府將對那些破壞國內的穩定、顛覆國家政府的黑、惡勢力,將展開全面的撲殺。」

    數百名惡霸、流氓被公開示眾,在菜市口被集體槍決,而那些被秘密處決的人就更多了,其中不乏公務人員。衛戍近衛軍作為警察力量的有效補充參與了部分騷亂地區的鎮壓。

    白天街道上的裝甲車,晚上武裝警察,那些有壞心思的人可不敢在嚴打期間頂風作案。在這段期間內,任何小事都會變成大事。

    各國在北京的間諜機構在這段時間完全處於靜默狀態,即使他們處於靜默狀態,但那些為了向楊洪森表功積極分子卻沒有放過他們,他產不遺餘力的將這些人挖出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