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十卷 春天狂想 第三十六章 文 / 黑鬍子

    第三十六章

    楊增新一直認為自己並不在中央政府打擊的範圍內,他一直認為在楊洪森的關照下,他這個新疆王至少還可以幹上十年。其實他一直都在楊洪森的打擊的目標行列之內。只是因為他佔了地理上的優勢,才輪到現在。王多章事件只不過是楊洪森剷除他的借口。

    楊洪森試探在國會提出的派兵進入新疆的議案遭到了駁回,所以他正在考慮別的辦法,繞過國會向新疆增兵。

    新疆公署主任王多章被解職回南京,返回內地的途中行至哈密,在哈密王的幫助下解除了楊增新護送衛隊的武裝。

    國府派兵進入新疆時,在哈密駐防有一個團,將哈密王給保護了起來。哈密王原來的部隊,被編為儀仗隊,哈密王接受了國府的建議,放棄了軍事、外交權,接受國府直接領導。

    哈密成為了中央進入迪化的前進基地。楊增新並不是沒有注意到這支駐紮在哈密的中央軍,只是他將新疆地方部隊團的編制與中央團的編制等同化。

    中央駐哈駐軍兵力將近3000人,擁有卡車85輛,主要擔負著省城迪華至蘭州的交通運輸。駐軍在哈密老城還創辦了槍修所、火柴廠、皮革廠、被服廠,楊增新從來未將這些部隊看作戰爭部隊,而是作為生產部隊。

    國府在哈密除部署主力團外,另編有數個農墾師,平時從事農業生產,戰時作為民兵武裝,配合中央軍作戰,王多章到達哈密後開始對擴大民兵武裝。

    楊增新的派出去的衛隊幾個星期不回,這讓他漸漸生疑,從他在哈密的眼線提供的情報來看,王多章正在為武力驅逐他做準備,並且拉起了一支由漢、回、維組成的近萬人的部隊。

    根據來自阿克蘇方面的報告,喀什方面的中央軍沒有新的動向。

    楊增新進一步關注著哈密方面的動靜,王多章在哈密沒有折騰多久就離開了,擴建起來民兵武器,作為集訓結束,又重新打回了各所屬農墾師。

    楊洪森的來電十分親密,顯然出王多章在哈密的行動純屬個人行為,中央對新疆的政策不會動搖。

    這份電報並未讓楊增新更安心,反而更害怕了。

    中央進入新疆後,他在**統治引來了各民族的不滿。南京派至新疆的幹部,都是從基層爬上為**積極份子,接受過西學,普遍擁有著中學文化程度。他們將內地的那一套帶到新疆,為楊增新獨裁下的百姓吹來了一股新風。楊增新並不喜歡這些新東西,因為它會純樸的新疆人的思想變的複雜,他們就會產生一些不應該有的想法,這不利用新疆的穩定。

    「總理,來自新疆方面的電報。」

    楊增新仍然在推脫人力不足,不願派兵進佔伊犁、塔城以西的土地。而他的理由是這些地區,目前居住的都是老毛子,沒有中國人,而且白匪實力強大,對於中國來說這是一塊飛地,搞不好還會引來白匪對新疆內地的入侵。

    「楊增新怕什麼,現在南京政府就這麼無能嗎?」

    楊洪森遠實際沒有看上去的那麼惱火。

    楊增新的電文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地方上有地方上的困難,可是楊洪森一心要搞掉楊增新。

    「我們應當向新疆再派遣2至3個陸軍師。」

    「那麼楊增新會怎麼看呢?」

    「個人利益應退居於國家利益之後,我認為楊增新不能有效的處理好個人與國家的利益關係。」

    「對於新疆的穩定,楊增新還是做出很多的貢獻的。」

    「對於守土他是有功的,但是由於保守而使的南京政府無法收回對巴爾喀什湖44萬平方公里土地權益,那麼必將成為將國家的罪人。」

    楊洪森要不惜一切代價收回國土,那可是44萬平方公里,可不是85平方米三室一廳。

    南京方面給迪化的楊增新發出的措詞嚴利的電文,要求其迅速向西,收得失地。

    不管是白俄還是紅俄,在楊增新看來都老毛子,老毛子可沒有一個好東西。讓他與紅俄合作打白俄,他才不摻合此事。

    他採用步步為營的策略,行動極為遲緩。

    由於他對俄國人採用一視同仁的態度,造成了很多準備投降中國人的白俄乾脆繼續當起了土匪,反正這地區暫時沒有管,他們就是大王。

    迪化省主席禮堂內楊增新對著出征的將士訓話,新疆各界人員均參加了會議。

    主席台的楊增新還是那樣一幅外人看來千年不變的冷酷表情。

    就在他準備講話的時候,兩名下級軍官突然竄了出來,對著台上的楊增新連開數槍。主席台上一片大亂,兩名刺客並沒有逃跑,而是雙雙飲彈自殺。

    楊增新遇刺,省府迪府頓時陷入無政府狀態。由於兩名刺客自殺,楊氏遇刺變得極為詭異,坊間有著各種各樣的流傳。

    省府立即向南京發去電報,孫中山震驚。國府緊急任免樊耀南代新疆省長一職,接著調王多章回新疆擔任主席。

    楊增新手下的軍官認為此事是中央所為,樊耀南等人與南洋合謀,楊派軍官聯合盧來發動叛亂,將樊耀南等新疆高級官員給殺了,接著與阿爾泰、塔城、阿克蘇方面聯繫,準備共同抵制中央政府。

    樊耀南一死,整個事件就被定性成了嚴重的叛亂。

    楊洪森以中華民**事委員會的名義,繞過國會直接調動軍隊向新疆增派武裝力量。

    迪華的一些軍人指責楊增新遇刺乃是南京政府所為,南京方面求新疆軍人保持克制,停止叛亂,維護當時的治安和經濟穩定,等待中央派員對整個事件進行調查。

    阿爾泰、塔城、阿克蘇的地方官員自守門戶,使得叛亂僅限制於迪化一線。

    維吾爾上層貴族對於可能中央與地方之間的鬥爭敬而遠之,不過以哈密王等人為首的王宮卻緊緊的跟在南京政府身後,哈密王政治呼籲給南京政府以及楊洪森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軍人首領在佔領迪化後要求南京政府對他們進行委任。

    楊洪森利用中央宣傳工具,將楊增新的遇刺,描述成北疆內部某些心懷不軌之徒的叛亂。

    南京政府拒絕了迪化軍人的要求。

    為了阻止中央軍進入迪化,他們在奇台與哈密的中央軍進行了激戰。這支地方部隊在中央軍的武器相差甚遠,大量的騎兵在機關鎗的交叉火力下永遠的留在那片戈壁灘,奇台一役沒有任何懸念,缺乏統一領導和組織叛軍根本無法戰勝中央軍,即便他們取得奇台局部的勝利,也無法抵抗後續進入新疆的數萬大軍。

    奇台一役加速了迪化叛軍的瓦解,士兵們不再聽從上官的指揮,他們開始在城市內大肆搶掠,事件已經變成了一場真正的叛亂。不過隨著中央軍大舉進入新疆,形勢這個時候越來越明朗。

    楊增新遇刺、樊耀南遇害,楊增新集團的大小官員全都眼巴巴地看著伊犁鎮守使。

    新疆百姓流傳著「文有樊耀南,武有楊飛霞」。此兩人在,則新疆天下太平。

    楊飛霞對於楊增新和中央的矛盾不是不知,只是他寧可守在伊犁也不摻合。現在他必須表明態度,在電報中他願意接受中央領導,同時呼籲叛軍向中央軍投降,爭取寬大處理。楊飛霞的通過促使迪化叛軍迅速瓦解。而在這個時候迪化城內的另一夥正在密謀奪取新疆的這座省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