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十卷 春天狂想 第三十四章 合作 文 / 黑鬍子

    第三十四章合作

    中、英關係的最大障礙就是日本,通常日本一動,中、英這邊就會產生連鎖反應。英國政府也不得不承擔由此導致了中、英惡化的直接苦果。

    「我們在遠東部署的力量不足以威懾中國和日本。」

    楊洪森在與新任英國大使的私下交談中曾指出,「英國應加強遠東力量的軍事部署,為維護遠東的和平和穩定盡到超級大國應盡的義務。」

    英國在亞洲陸、海軍武裝力量主要集中在印度、緬甸、馬來半島。在東亞只有上海、香港兩個基地。

    遠東的英國海軍在一戰中的虛弱被暴露無疑,他們缺乏足夠的威懾力,不管對中國,還是日本,雖然他們能將最先進的戰艦從本土調過來。

    「英國應在遠東部署一到二艘戰列艦,中國很願意將沿海優良港口租借給英國政府。」

    「不止是海軍基地,中國政府甚至可向英國開發陸軍、甚至空軍基地。」

    在中國駐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好處,但是真要這樣做那必將弱化英國與日本同盟的關係。

    此時,英國在遠東的雄心壯志已經消磨殆盡,打江山的時代早已成為過去,現在他們是守江山。在崛起的美國面前,他們小心翼翼的守護著全球霸主的地位、世界警察的身份。

    《中英仰光秘密協議》讓中、日同盟中對華的約定成為了一紙空文,當英國人拿出了足夠的誠意後楊洪森毫不猶豫的出賣了他的同盟們。

    在關係到本國的利益時,他國的利益只是談判桌前的砝碼,是取得最大利益的槓桿。

    法國人並不清楚中國與英國人之間的勾當。英國表達的謹慎態度讓法國盟友極為失望。

    霞飛將領與李烈鈞將領進行正式談判時,就上海的身份和地位問題進行了激烈爭吵。法國否認上海是租界,指出上海是他們在遠東的殖民地。殖民地與租界的性質可是有著天地的差別,上海雖小卻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為霞飛一再堅持殖民地說,使得談判根本無法繼續進行。

    英國對此爭吵保守沉默,雖然他們並不贊同法國的殖民地一說。

    美國根本搞不明白,法國人的腦子是什麼結構,法國的殖民地一說如果成立的話,中國將爆發空前的民族主義運動,說不定連著他們美國都要跟著受罪。

    美、英達成一致對法國施壓,但是霞飛將軍在這個問題上的固執程度讓美、英領使有些發狂。

    在東南亞問題上,霞飛將軍更是對中國發出了戰爭威脅。

    「如果你想打,那就打吧,我不介意用十年的時間,將法國拖入無底的深淵。」

    霞飛很快發現戰爭威脅讓他自己處於一種十分被動的局面。

    在美、英主持下的私人會晤中,楊洪森就戰爭成本算了一筆賬,霞飛將軍很明白「遠師勞頓」的意思,法國在地球的另一邊作戰,即使是單純的軍事家,也要考慮自己的後勤補給消耗。雖然霞飛將軍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楊洪森那種高高在上,目中無人,嘲諷的口氣深深的刺傷了這位一戰法國名將。霞飛在上海面對外國記者面前發洩著自己的不滿情緒,而他的過激言論中,將中國人更是形容為『豬』,「中國人都是一群骯髒豬。」

    中國勞工在國外的身位低下,大家都喜歡稱其為「豬仔」。

    當然如果你在歐美說中國人是豬到也沒什麼,但是你在近四億中國人的土地上說「中國人是一群豬」那問題就非常,非常嚴重了。法國領使在電報中直言不諱地將霞飛形容為一頭發瘋豬。

    中國總統孫中山要求法國政府向中國政府、向中國人民道歉。

    此事不但在中國國內引起空前的凡響,在法國國內也是爆炸性的,法國國內一時忙的不可開交。

    作為一名將領霞飛是出色的,但是作為一名政治家其顯然有些不合格。

    法國領使代表法國政府向中國表示道歉,同時在《中央日報》發表了一封致中國人民的道歉信。

    中國政府對此仍不滿意,因為當事人霞飛將軍沒有做任何道歉的表示,就匆匆離開了中國。

    中、法矛盾加劇,法屬印度支那形勢更加惡化。

    「一切早有預謀,這是中國人的陰謀,我是一個受害者。」霞飛將領面對法國記者採訪苦惱的說道。

    對於自己說出的話事後的確有些後悔,他將中國形容成豬,把那些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全給拖進去了。

    法國政府的某些官員認為「霞飛將軍作為當事人,應親自向中國人表示道歉以示誠心。法國政府沒有理由因為某位外交人員的不當言論而承擔各方的輿論壓力。」

    霞飛的固執是難以想像的,他拒絕向中國乃至中國人民道歉。因為每當他想起那位中國總理的那張醜陋嘴臉時心理就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羞辱感。

    高盧的雄雞寧可被斬了脖子也不低頭。

    這老傢伙的固執正中楊洪森下懷,這讓其迅速佔領了輿論至高點。

    中國政府不顧法國政府一再抗議,繼續向北越自治政府出售武器,甚至派遣軍事幹部,幫助越南自治政府訓練部隊,北越的舉動讓法國殖民地當局異常的不安。

    順化的朝廷很多人都傾向與河內自治政府合作,實現越南的全面獨立。

    西貢殖民地當局已經決定將現在的皇帝廢黜,將留學法國的太子請回來。

    皇室在民眾中的影響還是十分巨大的,正因為如此,河內自治政府才積極尋找與順化朝廷的合作。

    潘佩珠其本人傾向於君主立憲,楊洪森希望越南國民黨能獨立建國。

    順化朝廷皇帝阮福昶雖然沒有多大作為,但是事關他的皇位,法國人要將他從坐了半輩子椅子上趕下來有些不甘,那些忠於阮福昶的大臣們決心拼上一把,他們甚至已經準備好了向中國政府稱藩的表。在實際操作中阮福昶並沒有自己出面,而且盡可能的讓自己的大臣們出面,這樣一來,就算事情敗漏之後,他仍然可做個太平的太上皇。

    皇帝阮福昶雖然在民眾中有一定的號召力,但是他在統治期間,仍對內殘酷壓搾,為修皇陵幾番加稅,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流亡的百姓紛紛逃亡河內。

    法國準備利用新人,新政策,襯托出新的景象,用皇帝的號召力來扼制北方的力量。由於霞飛的大嘴,法國政府不得不向法屬印度支那增派部隊。

    東盟輪置主席國荷蘭要求中、法雙方保持克制,同時希望美、英介入。

    越南皇帝阮福昶被法國外籍兵團強行帶至西貢,這引起了越南民眾的不滿,雖然他們的皇帝昏庸無能,不能帶領他們趕走侵略者,但是他仍是皇帝,是國民的象徵。

    在法**隊的保護下,皇太子在西貢接受了加冕成為了新的越南皇帝,新的皇帝阮福晪繼位降低賦稅,大赦越南,法國顧問們提出了執政的改革措施,這讓這些彷徨的貴族又看到了希望。新皇帝阮福晪的代表呼籲北方河內自治政府接他的領導,停止武力對抗。

    北越方面主要還是看中國的態度,如果中國政府決心全力幫助他們統一越南,那些他們將直接拒絕阮順化的政治呼籲。

    為了使中國政府接受順化的政治呼籲,順化的代表本人更是出訪中國來緩和中、法矛盾。美、英政府也適時介入,而霞飛將領的秘書向外電發表了一份由霞飛將領本人簽字的道歉書。北越河內自治政府接受政治呼籲,中國政府表示尊重自治政府的決定。

    法屬印度支那上空的烏雲正在消散,但是雙方根本性的衝突並沒有得到解決。為了妥善解決越南的問題,中國、法國、河內、順化四方代表在上海民展開會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