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十卷 春天狂想 第十八章 文 / 黑鬍子

    第十八章

    楊洪森將他一直以來最親密政治盟友從南京這個權利的中心給踢了出去。

    藉著這次機會,楊洪森在黨內進一步展開了整風運動。大張旗鼓的開展起了改革。

    「國家應該逐步建立起一整套適合經濟發展的法制體系和政治架構。」楊洪森還進一步提出「國家必須克服個人獨裁**,不能由一黨或一人決定國家的一切。」

    南京方面對改革表現出了極大的決心,美國方面也開始給予中國方全面的幫助。

    改革的結果是越來越獨裁,而民主卻越來越遙遠。

    經濟改革離不開法制改革,法制改革離不開體制的改革。

    鑒於美國「三權分立」的優缺點,孫中山結合本國的實際提出著名的「五權分立」。不管他是搞三權還是五權,楊洪森都帶頭支持。

    《中華民國民法典》的制訂同樣具有重要意義,雖然他直接照搬了《德國民法典》。據楊洪森所知《德國民法典》很強大,乾脆就拿過來,也不用在琢磨另一套了。

    南京方面在進一步鞏固發展長江三角洲經濟帶外加大了珠江三角洲的開發力度,在廣東設立了廣州、深圳、汕頭三個經濟特區,在福建設立了泉州、廈門二個經濟特區。放開了各國在金融、能源、交通等領域的投資,並且鼓勵國內企業與歐美企業合作、合資經營。至於日本企業在華投資,國府則嚴格執行審查制度,對投資的行業進行嚴格的限制。

    根據上海相關機構調查,1919年各國對華投資總額近42億美元,但人均卻不到10美元,人均數較印度、拉美、非洲有著近一倍的差距。

    為了吸引外商,尤其是美國商人來華投資,國府組織中國企業家們赴美設立洽談會。

    6月,中國第一大商業銀行,楊洪森旗下的中國恆生銀行成為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繼恆生銀行之後,同時歸屬於楊洪森旗下的中國石化集團於9月份在美國上市,兩家公司的總市值近6億美元。

    楊洪森的大名頻繁的在美國各大報刊上亮相,上海證券交所在恆生銀行、中國石化帶動下全面上揚。

    在上海《申報》的大篇幅報導下,楊洪森是無處躲藏,他想藏也藏不住,誰讓他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從他決定恆生銀行、中國石化在美國上市,就注定其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成為國民的焦點話題。

    6億美元換算成新國市約21億元,如此巨大的財富,讓中國百姓,甚至自詡有錢人的富豪也唏噓不己。

    孫中山老早就知道楊洪森是大款,可沒有想到他有這麼多錢。

    宋美齡也只是知道自家有許多產業,但是具體的市值並不清楚,在此之前她一直認為中央銀行上的那400多萬美元就是他們的全部財產,這是因為她對權利遠甚至於金錢的敏感。

    當人們關注於楊洪森的財富時,那些專業人士更關注於楊洪森指掌兩江以來經濟增長情況,近兩年來中國經濟處於持續高速增長中,歐戰結束後在各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仍然處於高速增長中,而中國經濟的高增長與兩江財團的大舉擴張是分不開的。兩江財團的勢力範圍已從江蘇、浙江、安徽遷入兩湖、兩廣、四川、西北地區。

    對於日本來說只要將兩江財團擊垮,中國的經濟很快就會進入負增長,但是兩江財團在金融、能源、鋼鐵、紡織等領域完全處於壟斷地位,更重要的是身處於權利核心的楊洪森可以靈活地運用政策性手段對兩江財團的利益進行有效的保護。

    日本人無法打倒兩江財團,就連美國的銀行團在面對這種一個畸形怪物時,也只能選擇合作。

    在中國能與兩江財團對抗的力量基本上都被楊洪森系統地消滅了。如比較強大的北洋官僚資本集團慘遭政策性肢解,至於新興西南財金力量,他們顯然不夠份量,至於其它的一些小的勢力就更不用說了。如果說還有什麼力量可以與兩江財團抗衡的那就只剩下南京中央政府了。

    兩江財團的核心是恆生、德華、徽商、上海等七家銀行所構成了銀行團,他們涉足於鋼鐵、紡織、水泥、麵粉、能源、交通等關係國計民生各產業部門。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他們形成了一個極為強大的政治聯盟。

    孫中山需要楊洪森,沒有楊洪森的支持,他會很快從元首寶座上跌落下來。

    楊洪森也需要孫中山,以前需要他的聲望,現在需要他作為總理權利的延伸。

    由於最近人氣的飆升,楊洪森特地抽出時間,接受了《中央日報》、《上海申報》的採訪,他們在提出了一些關於國府未來政策等問題後,也提出了社會上比較關心的話題。

    「恆生銀行、中國石化在美上市的成功,我想說的是,中國民族實業家,不應將眼光局限於國內,應當展望更加寬廣的國際舞台,參與到國際經濟合作,成為全球經濟的一份子。」

    「我認為不管是在國內上市,還是在國外上市,任何企業都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相對於國內市場,國際競爭將會更加慘烈,任何準備在美上市的企業,都應做好充分準備。」

    「對於具體個人經濟狀況,我甚至於不如經濟顧問李德爾斯那麼瞭解。」

    「如果我棄政從商的話,我的目標的就是全球首富。」

    中國人現在早已知道地球是圓,除了中國以外,還有美國、英國、法國,那麼全球首富有多少錢呢?扣除那個神秘莫測的羅斯切爾德家族,以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家族、金融大亨摩根家族為例,他們的財富讓人咂舌,現在國人發現與大巫相比楊洪森就是小巫,他們與小巫相比也就什麼都不是了。

    《中央日報》、《上海申請》因為這一期的採訪銷量猛增。

    對於楊洪森到底有多少錢其私人經濟顧問李德爾斯被問即時始終笑而不答。

    《上海申報》的記者們並沒有刻意去調查楊洪森的老底,只是拿著記者證到國府稅務總局去了一趟,拿到了中國十大企業的納稅情況表,然後將楊洪森持股的企業標出來,人們發現十大企業中有一半屬於或曾經屬於楊洪森,其中南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都已轉化為國有控股企業。

    楊洪森旗下的希爾頓煙草集團公司也成功入圍,目前,他們是中國最大的煙草公司,英國、美國煙草公司被打的節節敗退,通過走私希爾頓煙草公司甚至打入了日本市場,而廣大的日本煙民一直認為他是美國煙,甚至很多中國煙民也是如此認為,實際上除了那洋氣的名字外,他是個徹頭徹尾的中國民營企業。

    當然楊洪森的每年投入到慈善事業的資金也是驚人的,記錄在案的捐款在1916至1918年兩年期間共有數十筆數千萬新國幣。

    巨大的財富容易引起社會的警惕,這是楊洪森大肆捐款的一個原因。

    美國著名鋼鐵大王卡耐基有句名言:「一個人到死的時候還是家財萬貫,這是一種恥辱。」

    這句話對楊洪森來說更有意義,錢對楊洪森來說並不是一切,他就算開出1億美金,也買不到ps。

    他一方面拚命賺錢,另一方面他大把的花錢。除了慈善活動,他主要業餘愛好就是收藏外國藝術品,這到不是他藝術欣賞水平有多高,或者宋美齡的原因,這完全有他的惡趣味在作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