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九卷 保平爭勝 第十二章 戰爭禮包 文 / 黑鬍子

    第十二章戰爭禮包

    英國獲悉的情報顯示中國人在朝鮮投入了一種新式的化學武器,而且製造出了四十餘萬人的傷亡數字,這其中除了日軍傷亡外,更多的是朝鮮百姓,以及一部分受到波及的中、朝士兵。

    這個數字當然不可靠,但是英國無法核實就一定是假的,而中、日雙方的公報實在是太虛假了。

    中國官方報紙稱擊潰日軍十萬,日本官方報紙稱給予中國進攻部隊毀滅性打擊。

    雙方都在指責對方使用首先使用化學武器。

    「我國與德國之間不存在任何秘密交易,不存在出賣協約國的行為,英國政府如果想借記打壓中國,迫使我們向日本屈膝,我可以告訴你們辦不到,中國人民將血戰到底。」

    對於英國公使劈頭蓋臉的質問,楊洪森憤怒地揮舞著拳頭。

    當被問及「德瑞絲股份有限公司瑞士分公司」與王亞樵時,楊洪森聲稱不清楚此事。

    王亞樵是楊洪森親信愛將,中、德『技術』合作必定在是在楊洪森的授意之下,而楊洪森的行動可能是受到美國利益集團的驅使。

    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召開記者招待會,對英、日合謀瓜分同一陣營的中國表示強烈的抗議。此後,大韓民國外交部也發表了相同的言詞。

    中國國內聲討英、日的聲音一波高過一波,一些憤怒的中國人在英國領使館門前焚燒英國國旗,向領使館投擲石塊。

    因為遠東事態嚴重,英國只好請出美國進行協調。

    協調是美國人最願意做的事。美國主張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同時希望維護地區和平,呼籲中、日雙方立即停戰,否則對參戰雙方展開經濟制裁。

    英、法等協約國也表示將做出經濟制裁。

    中國人並未領美國人的情,在他們看來中**隊節節勝利,殺了日寇數十萬,這可是百年一遇的大勝仗,挾大勝之勢的中**隊完全可以將日本趕出朝鮮半島。比起這些盲目樂觀的民眾,國會的議員們希望能簽訂一份對中國有利有條約,比如廢除以往中、日之間一切不平等的條約;將朝鮮南北分治,北方歸中國,南方歸日本。孫中山本人也比較傾向於這個提案,為此他還派代表進行了一系列的活動。

    日本人此時也冷靜了不少,在巨大的軍民傷亡面前,先是山東半島,接著是朝鮮半島。軍部內不知要有多少人站出來承擔責任。

    軍部上下開始了聲勢浩大自檢、自查的大討論活動。

    天皇授權與南京方面進行談判,日本希望將朝鮮剝離只就中日問題進行談判,中方拒絕並退出和會。

    日本方面同意在保證溥儀安全的情況下遣返中國,至於朝鮮高宗皇帝的問題不同意進行商談。

    對於朝鮮半島南北分制,日本就更加不會同意了,朝鮮是日本的朝鮮,不是朝鮮的朝鮮,更不是中國的朝鮮,最後雙方什麼也沒有談成,朝鮮半島上的戰火繼續燃燒著,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陣亡。

    日本軍部在冷靜下來後在向書中認為,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戰勝中國,即便戰勝了中國,日本也無力進入東北。

    英國駐日大使曾私下向日本外交官透露,中國人研發出了一種新式毒氣彈,並且實際投入朝鮮半島。

    對此日本軍方並沒有察覺,到現在為止朝鮮半島上使用最多仍為芥子毒劑,中國在最近的一次反擊中就曾大量使用過,至於投入了新式的毒劑,有嗎?

    這可能是英國耍的外交手段,日本外交人員普遍都這麼認為。

    為了盡快結束戰爭,楊洪森準備對日本本土發動一次偷襲,現在的飛機不足以飛到日本,但是氣球或飛艇可以,楊洪森從美國、德國得到了相關技術。

    中國沒有製造飛艇的經驗,但是卻有製造氣球的經驗,從性價比,以及時間方面,楊洪森選擇了製造大型氣球,在足夠的資金保障下成果很快就出來。

    兩隻氣球座艙中下懸掛兩枚重磅,高濃度神經毒氣彈。每隻氣球內可乘2人,其中一人為觀察員。

    氣球和毒氣彈被分批運至青島,王亞樵親自負責此次代號「虎、虎、虎」的軍事行為。

    為了全面瞭解此次試驗的成果,前期已經有一批外國僱員進入了日本。

    王亞樵這邊的保密工作做的極好,兩枚神經毒氣彈在青島郊區進行了最後裝配,一切準備妥當後,王亞樵離開青島,高調地在東北出現,嚇得那些潛伏在東北各國間諜紛紛停止了活動,而那些不怕死的俄國間諜一個一個的人間蒸發了。

    南京方面,楊洪森向孫中山保證一個月之內結束戰事,這讓孫中山大為驚奇。

    「玉琨,一個月能結束戰事嗎?」

    「先生,我們在戰場之上已經投入一種新式的化學武器,它將加快戰爭結束的進程。」

    「新式的化學武器?」

    孫中山本人反對這種非常規的作戰方式,但是他最後還是批准這一作戰,原因無它,打常規戰中**隊絕對贏不了。

    化學彈是窮國的『核武器』,所以楊洪森決不會將其放在倉庫裡。

    「是的,先生為此我批准了一項針對日本本土的襲擊。」

    本來楊洪森選擇打擊的目標為京都,但是考慮再三後,敲定的是長崎,「我們預定的襲擊的目標經過委員會討論後最終改為長崎。」

    孫中山長噓了一口氣,「兩枚炸彈,就可以結束這場戰爭嗎?」

    「是的先生,根據科恩博士的預測,如果能準確實施投彈的話,長崎將會受到重創。」

    「那麼是否可以給我一個準確的數字。」

    「如果天氣情況允許的話,長崎將看不到活著的生命。」

    楊洪森說出這話的時候,孫中山臉色凝重。按照中國人固有的思維,這種武器太傷天和了。

    「如果日本人不回到談判桌前怎麼辦?」

    「請先生批准對日本發動斬首行動。」

    「此事讓我再考慮,考慮。」

    天皇是日本人的精神領袖,日本王室成員大都居住在京都,如果將京都變成死城,誰也不知道會有什麼事發生,日本或許會立即停戰,或許會舉全國之兵進行復仇。

    楊洪森全然不在乎,日本人賤的很,需要好好地錘打一番才行,而且現在不用等到歐戰結束了,條約出台後,那就要會全部封存入庫了。

    從青島起飛的兩隻『探測氣球』順著氣流向日本本土飄移過去。當1號氣球飛至長崎上空的時候,天氣狀況非常的好,通過座艙下方安裝的觀察鏡韓葉可以清楚的看到長崎街道上的擁擠的人群,這讓他興奮不已,而同座的觀察員兼副駕駛羅文卻有一點不耐煩了。

    「我們是否可以進行投彈了。」羅文問道。

    「降低高度確保一擊命中。」要想保證一枚「毒娃娃」落在該落的地位,冒一點險也是應該的。

    羅文沒有發表任何反對意見,如果落在市中心的話,那效果將會非常的好。

    隨著1號不斷的降低高度,長崎的日本市民們終於看到了那個大傢伙,一些小孩子大聲的喊叫著,因為他們看到了綁在氣球上的日本國旗。

    韓葉通過觀察鏡發現下面的日本正對著他們歡呼,這讓他很納悶,「有意思,這些日本人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

    回到艙內的羅文一臉平靜的說道,「是嗎?那我們還不快點把禮物送給他們。」

    「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