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九卷 保平爭勝 第十一章 地球上的中國人 文 / 黑鬍子

    第十一章地球上的中國人

    「你說什麼,美國政府拒絕向我們提供化工廠的整體設備嗎?」楊洪森差點蹦了起來。

    「是的,美國政府好像受迫於英、日的壓力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但是總理還是可能通過其他方式獲得這些設備,只是這中間的風險必須由中方自行承擔。」這是芮恩施為了楊洪森爭取來的,同時也兼顧到了美國商人的利益。

    楊洪森聽出了味道,暗罵道:奸商!

    「那麼貴國政府是否能對日本採取禁售。」

    「這個我無能無力,你要知道我們合眾國是一個自由而民主的國家。」

    自由、民主你就瞎吹吧。

    芮恩施問道,「總理打算如何善後朝鮮問題?是將日本趕出朝鮮,或者南北分制。」

    「公使,我出兵朝鮮是為了悍衛國家的主權,而不是出於對朝鮮革命者的同情,我可沒有先生那樣偉大情操。」

    孫中山很熱中於將三民主義播撒到朝鮮,而且孫中山這個人很重感情的人。

    芮恩施認為楊洪森是一個很現實的傢伙,和華爾街的那些傢伙一樣,為追逐利益而不擇手段的角色,「雖然最近中**隊不斷勝利,但是國內方面並不看好你們。」

    「我明白,對於兩個參戰的國家,這不止是軍事謀略的較量,也是國力的比拚。不過,我認為決定此番勝負的關鍵在於決心。」

    「我不懷疑中、朝人民的抗擊日本的決心,可是現在中國國內的政治形勢還很複雜。」

    南京政府在長江以南有著絕對的控制力,楊洪森把其它黨派打壓的不成人形,以至於國會之上,只有發言權,沒有決定權。但在北方那就極為複雜了,新疆、青藏、蒙古都處於半獨立狀態,中央直轄有山西、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綏遠,馮玉祥則控制著河南、山東,直系掌握著直隸、察哈爾、熱河,東北行省名義上也歸直系管理,不過由於朝鮮戰勢全面爆發,駐防東北的由吳佩孚指揮直系15萬大軍、張作霖指揮的10萬大軍陸續開入朝鮮,中央將大批的預備役部隊調入東北整訓,使得東北行省中的遼寧、吉林兩省完全處於南京中央政府的監管之下,東北王張作霖只剩下了黑龍江一省。北方武裝派別中除子從北洋脫胎出來的直、皖、奉三系外,西北軍、晉軍,至於地方上如井秀岳、馬福祥等小股勢力就更多了。

    芮恩施認為楊洪森在沒有肅清國內政敵的情況下對日作戰,如果失敗他唯一的出路便是流亡海外。

    「親愛的朋友,戰爭很快就要結束了。」

    「你好像很有信心。」

    楊洪森笑而不答,楊洪森信心的來源是什麼?

    在化學武裝的研究方面,楊洪森投入了巨大的精力。,雖然中、德分屬不同陣營,但是他們在化學武裝研發有著長期的交流與合作。

    楊洪森自信戰爭很快結束的原因其在生化武器研究方面有了全新的突破,在砸了近千萬美元後,美國化學家道姆·科恩在實驗室內製造出了神經性毒氣,並且進行了一系列的人類**實驗。

    道姆·科恩這位美國化學工程師之所以同意來到中國這個落後的地方從事研究工作,並不是楊洪森開出的高薪,而是其所答應給予的人類**實驗。在西方世界**實驗僅限於兔子、老鼠之類,道姆·科恩很想在人類的身體上進行**實驗,可是如果有人知道他打算在人的身體上進行實驗,不但沒人會給他投一分錢,而且他還會被送上絞架,可是有個瘋狂的傢伙卻給了他機會,道姆·科恩難以拒絕,他甚至在美國還招集了一批探求真理的真正的科學家來到中國。

    他們工作的地方對外的名稱為「疾病預防控制管理中心」。

    參與研究的除了道姆·科恩外,還有英國、法國的科學家,對他們而言這可是難得的機會。

    對於這些科學家而言,幫助楊洪森研發神經類毒氣彈只不過是他們的副業。

    管理中心最新研發出來的毒劑是一種無色無味的劇毒神經毒劑,它可以通過呼吸道或皮膚黏膜侵入人體,殺傷力極強,一旦散發出來,可以使1.2公里範圍內的人死亡和受傷。如果得不到及時救治,僅一滴的劑量就可以在幾分鐘之內致人於死地。

    這種毒劑可以以氣體形式被人吸入,也可以透過皮膚滲入,劑量足夠的話從發作到死亡只需要2分鐘時間。

    比起油狀物的芥子毒劑,這種新式毒劑殺人於無形,正是恐怖分子破壞、襲擊的必備利器。

    至於鼠疫的研究,這不僅僅是出於軍事用途,也是為了有效的控制和預防。1910年至1911年期間東北地區曾爆發過去大規模的肺鼠疫,有近6萬人這場疫病之中。

    肺鼠疫可以通過空氣迅速傳播,其病死率極高,起病急驟,發展迅速,如搶救不及時,2、3日內,因心力衰竭,出血而死亡。

    管理中心的下屬研究機構還有很多豐富的項目,凍傷、霍亂、血清、病理等研究。這些集中了大批醉心於探求科學真理的學者和專家,以及國內最優秀的人才。

    神經毒氣在朝鮮的實驗進行的異常順利,由於保密工作十分到位,日本方面根本就不知道這種新式的毒劑的存在。

    平壤的監測站通過南朝鮮地下革命人士,將相關數據資料加密送至南京。

    在生化武器的研發和製造方面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對於中國在朝鮮投入的新式毒劑德國只得到了一些相關數據資料,至於核心數據無法取得,對於這種可能改變戰局的關鍵性武器,德國方面迫不及待想要得到。

    中、德雙方在瑞士的機關頻繁接觸,這引起了英、法情報部門的注意。

    德國在英法有特工,英法在德國同樣也有特工,英國人最先得知中國人研發了一種殺傷力驚人的新式化學武器,並且這種武器在朝鮮半島投入使用後取得了驚人的戰果,最初並未對這則情報最初並未引起英國情報部門的關注,因為英國政府根本不相信落後的中國能研發出什麼先進的武器。

    不過德國沉不住氣了,為了獲得這種新毒劑,他們開出條件準備與中國交換技術。這一期間柏林與日內瓦電報來往異常頻繁,中國與日內瓦方面也是電報來往頻繁,英、法很快就查到了與德國人來往密切的「德瑞絲股份有限公司瑞士分公司」頭上,這是一家在香港註冊的股份公司,經過追查英情報部門發現這家公司的後台大老闆竟然是王亞樵。

    對於歐洲人來說這名字或許有些陌生,但在中國和日本他的大名可以讓一些人整夜都睡不著覺。

    中華民國中央情報局局長。

    ——「地球上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我的情報員。」

    等大量的資料從亞洲傳過來的時候,英、法情報部門高度關注起來,並且對瑞士的中國人進行布控,讓英、法驚恐不安的事終於發生了,中國人不知道通過什麼渠道,將大量極為機密的情報賣了德國人,德國人用美元或工業技術資料作為報酬。

    中國人將英、法聯軍的佈防、火力配置調查清清楚楚。英、法都不相信中國人有這麼大的本事,他們懷疑內部敵方間諜,不過那個所謂的間諜一直沒有挖出來。

    1917年以來德國對取得戰爭的勝利越來越不抱什麼希望,對於中國人所聲稱的可以改變戰局的終極武器一些德國將軍,甚至皇帝本人都對此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