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九卷 保平爭勝 第四章 收大哥拜小弟 文 / 黑鬍子

    第四章收大哥拜小弟

    英、法私下支持日本,讓楊洪森多少有些不爽,但他卻繼續對英、對法中維持著明面和平。

    楊洪森開始將精力轉向國內,朝鮮戰爭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大大契機。

    離開北京後楊洪森在開封與馮玉祥見面。

    這位傳說有奶就是娘的基督將軍,到是一如往常的憨厚,樸素的外表與楊洪森產生鮮明的對比。

    官兵平等是必要的,但是必要的等級制度在楊洪森看來也是必要的。

    馮玉祥手下的將領多是左右親兵一手提拔出來的,在練兵方面馮玉祥很有一套,且慧眼識人。

    全國統一,內戰結束,軍隊也自然由內戰型向國防型轉換,陸軍部在蔡鍔接手前就已開始了陸軍編遣。除直系、東北軍以及新疆邊防軍外,全國計劃整編120~150個師,總兵力200~250萬人。陸軍這次整編需要預算5.27億銀元,考慮到中國的實際經濟狀況,陸軍整編計劃將在四年內分階段進行。

    馮玉祥的現有部隊將整編為西北野戰軍,下轄四個軍,軍下轄3師1旅,總計24.4萬人。按照整編計劃西北野戰軍作為第一批先行整編一個軍,其餘部隊在二年內完成整編。

    當大批的制式步槍、投擲筒、火炮運抵鄭縣的時候。馮玉祥就先對哪支部隊進行整編討論了近半個月,最後他們用了最為公正方法「抓鬮」決出了最後的勝利者。

    楊、馮兩人都是相互仰慕,馮玉祥的形象那都是正面的,不像光頭都是反光的。馮玉祥對能打硬戰相當欽佩,更何況是殺倭寇十萬。

    「玉琨老弟請,我給你介紹一下。」

    這裡面的人哪裡需要介紹的,這些人楊洪森都太熟了,看看馮玉祥身邊的年輕警衛。楊洪森的腦子飛快的轉動著,這些人中有不少後來當了漢奸,當然更多的人成為了抗戰的英雄。

    楊洪森與馮玉祥那真是英雄惜英雄,言不過數語,兩人便換了帖子,結義為盟。楊洪森雖居高位,但馮玉祥年長,楊洪森便拜他作了大哥。

    馮玉祥那個心情好啊!當即發表了一通感慨陳詞。

    楊洪森也是那個爽啊!手腕一動直接劃撥了80萬銀元。

    「老弟放心,這私人恩怨和民族大義我還是分得清的,只要那吳子玉不給兄弟我穿小鞋,我就把日本人干到姥姥家去。」

    馮玉祥得了南京方面的軍火,再加上楊洪森在山東的勝利,自信心極度膨脹。

    「兄長,切不要小看日本人,朝鮮不同於山東,日本經營多年,再加上日本舉國之戰,不可輕敵。」

    「這一點兄弟放心。」

    馮玉祥的裝備以前並不咱地,控制陝西練兵的那會,還認為自己武器滿精良,但是比起南京方面補充的裝備,那還是差了一大截,只可惜南方兵工廠生產力有限,重炮團只能是欠著。

    「隊伍的開赴後後勤物資要準備好,思想的工作也不可以放下。雖然兄長的軍隊軍紀嚴明,但是若出現一個都必須影響我黨的形象。」

    馮玉祥不住地點的頭,他是由經孫中山介紹特批入的黨。馮部在河南、山東集中學習「三民主義」,用那些黨代表的話「這些都是精神炮彈」。

    土改是「民生主義」的根本,所以馮玉祥親自陪同查訪當地的土改工作情況。

    那些河南老農大聲歡呼「國民黨萬歲」的時候,楊洪森總是感覺那麼彆扭。

    安徽北部的淮河這些年因為疏導得力,已經有日子沒有澇過了。對於河南的百姓來說,要想安心農事,就要治理好黃河,而治理黃河可是一個比治理淮河更大的工程。

    「中國要富強,要騰飛不是一步可以完成的,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繼續立足於農業發展,對我黨來說現階段的工作任務就是實現溫飽,讓百姓吃上大米飯。」楊洪森在開封召開黨務工作會議上就當前的形勢和工作任務,做了分析和佈置。

    「我黨通過革命完成全國性統一,這只是革命征程的第一步。我們的幹部要清醒的認識到我們離革命的最終勝利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那些國內的反動派還在時刻想著怎麼推翻共和恢復舊王朝,而國外的反動派亡我之心不死,在此困難時期,我黨同志應緊緊的團結在孫中山先領導的黨組織身邊,用我們對人民的熱愛,黨的忠誠,來保衛我們勝利的果實。」

    當了上位者楊洪森很少參與大型的演講活動,面對著操場上的西北野戰軍十數萬戰士,楊洪森講到了什麼是革命?為什麼要革命?為誰而革命?等等,當楊洪森提出這些問題的時候,坐在一邊的馮玉祥也在思考著。

    整個演講進行了二個小時,楊洪森發現他的口才越來越利害,越來越有當神棍的潛質了,他這哪裡是講「三民主義」。

    操場上官兵的對演講反映十分硬烈,在雷動般掌聲中楊洪森不停地揮手致意。

    那些剛剛調入西北軍不久的政工幹部們激動地帶頭鼓掌。

    在馮玉祥及西北諸將的陪同下,楊洪森檢閱了整編部隊,對於那些出列的士兵,楊洪森不但詢問訓練情況,也詢問個人和家庭情況,這些可愛的士兵還沉浸在土改勝利的喜悅中。

    馮玉祥的部隊已經陸續開赴東北。就其本人而言,他並不希望將這麼多部隊一次**由吳佩孚指揮,雖然這傢伙的指揮能力是有的。他麾下數十萬將軍,加上那麼多地方民軍,河南、山東兩地的百姓實在是無法負擔。南京政府現在百廢待新,對他馮某人而言更是特別照顧,他也不好再加多要求什麼。

    在對待日本人的問題馮玉祥是主戰派,雙方在開封展開了進一步交流。

    楊洪森在南京政府內有孫中山的支持,軍隊也牢牢的控制在他的手中,在國際上還有強大的美國朋友支持,可是只要孫中山在,他就無法隻手遮天。在北方,直系還存在,陝甘的*武裝力量獨立於南京政府以外,楊增新在新疆就是一個土皇帝,蒙古、青藏的那些貴族、土司們在英、俄利益集團的驅使下時刻想著怎麼獨立出去。在南方那些不甘心的野心家也在蠢蠢欲動。總之,楊洪森需要馮玉祥的支持。

    馮玉祥也同樣需要楊洪森的支持,直系力量還很強大,萬一直系有所妄動,我急需南京政府的軍械、糧餉、武力上的有力支持。自他控制兩地以來,除了開封、商丘的幾家槍修所,兩省最大的鞏縣、濟南兵工廠都直接由中央軍事工業委員會接管,他要擴充部隊、改換裝備都需要經過陸軍部統一安排,這對於一向『野』慣了的馮玉祥實在很難受。對與楊洪森的結盟十分重視。

    這兩個同樣擁有著黑社會背景的革命元勳,就這樣在利益的驅使下拜了把子。

    對於河南、山東的人事任命上,楊洪森給馮玉祥大開了綠燈。不過對於馮所提拔的那幾個人,楊洪森都不看好。

    本打算到關中轉一轉的楊洪森,因為日本請來了一大幫子「外國友人」,讓「軟」慣了的外交部發來了求救電,楊洪森遂趕回南京。

    日本欲通過一系列的外交斡旋,謀求「外交」致高點,為其在朝鮮展開軍事行動披上正義的外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