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九卷 保平爭勝 第一章 京城謀殺案 文 / 黑鬍子

    第一章京城謀殺案

    巴黎和會開幕前夕,中國和會代表洪國勝、汪聞賢,韓國和會代表金尚勳拜見了威爾遜這位讓中、朝人民無比感激的美國人民的總統。

    在中朝人民與日本帝國主義作戰最艱苦的歲月,正是美國人民的幫助,中朝軍隊才在朝鮮半島上最終戰勝了驕橫的日本帝國主義。

    「總統先生,中國代表和韓國代表請見。」

    威爾遜很清楚中國人、朝鮮人來此的目的,他對於這些黃皮猴子沒有好感,但是他是美國總統,一言一行都代表著美國的利益。

    洪國勝、金尚勳來此的目的就是徹底解決半島問題,中、韓和日本在半島的爭鬥的兩敗俱傷,中、韓軍隊目前無力南下,日本軍隊也無力北上,但是雙方仍然在咬牙切齒的準備再幹上一仗,這個時候外援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洪國勝、汪聞賢、金尚勳進入了威爾遜會客室,威爾遜起身走了過來,「我親愛的中國朋友們。」

    洪國勝知道他這次來對了,美國人民是站在中國人民邊地。

    「總統先生,我代表中國政府、中國人民對美國政府、人民再次表示感謝。」

    戰爭期間美國政府實際上沒幹什麼,他只是嚴守中立,繼續向爭鬥的雙方輸送軍火,在加入歐戰後,聯合英、法逼迫日本停戰,這在中、韓政府看來無異是巨大的恩惠,因為這給他們提供寶貴的時間。

    金尚勳也是帶著最崇高的敬意表達了對美國總統的敬仰。

    「中國和韓國是美國在遠東重要的戰略夥伴,美國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國,支持朝鮮民族統一的事業。對於日本政府的無理要求,美國政府的態度將不會動搖。」

    威爾遜的話雖然不多,但是他的許諾卻讓洪國勝、金尚勳心情振奮。洪國勝有理由向國內的楊洪森報喜,可是楊洪森卻沒有多少喜悅之情。看著洪國勝從巴黎發回來的電報,楊洪森眉頭緊皺,美國人或者說威爾遜的承諾可信嗎?

    他低頭思緒漸漸回到了1917年,

    朝鮮戰事未開啟,東北的戰局就首先拉開了,日本駐朝邊防軍隨即進入東北作戰,他們很快發現這樣的舉動是多少的輕率,他們遇到了十倍之敵的圍擊,每到關鍵時刻,中國人就會用日本僑民做擋箭牌發動衝鋒,而日本人不得不流著眼淚睛朝自己的同胞開槍,而這成就了日本陸軍的殘暴之名。

    日、俄戰爭勝利後,日本開始大規模在蒙、滿移民,雖然他的主力部隊一直在朝鮮,但是在東北,日本仍保持著一定的數量的「精銳武裝」,他們以各種目的,增派部隊,可是相對數量還是過少。

    雖然戰事迫在眉捷,但是內閣就即將到來的戰爭猶豫不決。

    當「朝鮮人民解放軍」在北部大肆活動的時候,上級的命令仍然是將戰事控制在朝鮮半島範圍內。

    半島的獨立運動雖來勢甚猛,但不足慮,中國才是心腹大患。

    駐朝軍官對於國內那些人的猶豫不決以及戰略上的失誤多有不滿。

    中**隊是分成很多派系的,若在南京方面的中央軍未進入東北時即展行動,日軍可能輕爾易舉拿下東北,或趁中央軍進入東北時採用越境行動也是不錯的時機,但是上級一直沒有命令。當中**隊對東北僑民鎮壓時,駐朝的日軍終於按奈不住了,一場「下克上」行動開始了,日軍下級軍官通過政變的形式奪取了軍隊的控制權,隨即越境進入中國東北。

    這一舉動引起了國內不滿,針對中**隊鎮壓駐東北僑民的事件,日本外交部已經展開了一系列的行動,只要處理得當,將為日本進入東北提供一個極為正當的理由。

    這是兩種習慣思維的衝突。一方認為先打再找理由;另一方則認為先找理由後打。

    日軍越境完全是楊洪森的一次賭博,他賭的就是日本人的「愛國心」,很顯然他賭對了。一場戰爭是否正義,並不取決取戰爭的動機和結果,而在於輿論地倒向。

    日本繼續扮演著侵略者的角色,他們殘殺自己同胞,嫁禍中國政府的做法,一經公佈引起全世界人民的指責,此事件在日本國內也引起了很大的關注。

    越境的日軍與早有準備的中**隊兵力相差過於懸殊,加之補給不斷遭到中朝軍民的騷擾,不得不撤回朝鮮,日本駐朝軍人的單方面行動,打亂了內閣最初制訂的作戰計劃。

    隨著,中國大軍壓到中朝邊境的鴨綠江畔,駐紮在朝鮮南部的日軍開始向北上運動,這些在南方等待了很長的日本士兵個個如出籠的「猛虎」,將軍們更是意氣奮發。

    這場戰爭將載入史冊,他們將與國民英雄楠木正成同在。

    李氏王朝的親日派大臣們紛紛組織民願為大日本皇軍進行勝利祝福。

    日本陸軍大將板垣橫次更是參加了這一空前的盛會。

    日本政府在與中國政府多次交涉無果的情況,被迫拿起了武器為大和民族的生存進行抗爭。日本國內的輿論百分三百的運做著,中國被宣傳成全世界最為無恥的流氓、無賴國家。

    朝鮮王室代表公開呼籲國際社會制裁邪惡中國。

    當輿論的聲勢製造了起來,大腦裡充斥著全是憤怒,他們急需要一個發洩之處。

    板垣橫次已經準備好讓自己載入史冊了,他甚至讓人為他提前訂做了東北總督的制服。他的手中掌握著一支空前強大的日本軍團,勝利將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朝鮮的藝人們在朝廷的組織下,在這些日本將領面前跳著輕快的舞步,奉上最豐盛酒食,孩子們將一朵朵鮮花送給了將要遠征的日本勇士,而遠離這裡的數條街道之外,皇軍們正在做的熱身運動,他們辛勤的播撒著日、朝人民的未來。

    誰都沒有注意到一個小不點的存在,穿著華麗的朝鮮民族服裝,手捧著美麗的鮮花,日本軍警和一邊的朝鮮協警,都未對她進行任何盤查。

    多麼可愛的小姑娘,她會是恐怖分子嗎?

    怎麼可能?看看那些擠在人群後面滿臉憤怒的朝鮮青年男子,這些人才是最危險的。

    據日本軍警調查,恐怖分子十個中有九個是青年,九個青年中有八個是學生。所以,青年學生最危險,他們的思想活躍,易衝動,最容易受到抵抗分子的極端思想鼓惑。

    看著小姑娘進入了小夥伴中間日本軍軍警根本就沒有再多加留意。

    在歌舞聲平之下,板垣橫次在主席台上他大談日、朝友誼,那些親日官員和托兒們,使勁地在那裡鼓著掌,接著大批的朝鮮女童們紛紛上台為這些遠征的勇士獻花,當那些女童獻上花從另一頭離開時,一個女童顯的很特別,因為他被遠遠地落在了後面,看起來還十分緊張。

    一些日本官員對此很不滿,因為這看起來很滑稽,朝鮮官府在哪裡點頭哈腰正表示著歉意。

    板垣橫次轉過臉再次看向小姑娘的時候憨厚地如同鄰家大叔,當他準備去抱起這個韓國小姑娘的時候,發現了一絲異樣,可是一切都太晚了。

    「砰」的一起,隨著一聲沉悶的爆炸,板垣橫次頓時四分五裂的散落到主席台上。

    突然有軍官大聲道,「是毒氣。」

    最近一段時間被毒氣襲擊的有些麻木的日本人,對這種新式武器已產生了足夠的警覺。此時歡送會上人群開始混亂起來,所有的人都在逃命,那些少的可憐的軍警根本無法抵擋朝鮮氓流們的衝擊。駐紮在附近的皇軍大兵們紛紛趕到事發地點維持秩序。

    板垣橫次成為了日本陸軍史上出師未捷身先死的代表性人物。他的碎片被運回國內,天皇派代表主持了板垣橫次大將的葬禮,日本政府對中國政府的恐怖主義行徑進行了譴責。天皇本人更是號召國民團結起來,共渡難關。接替板垣橫次擔任遠征軍大將系日本陸軍宿將豐久日經。

    英、法等國公使對朝鮮局勢的惡化表示擔憂,這些公使在得知板垣橫次身死的整個過程後臉色蒼白,他們實在沒有想到朝鮮人反抗的如此之激烈。

    中國也在進行了戰爭前的輿論宣傳。

    朝鮮的歷史,朝鮮與中國的關係,朝鮮王室以及百姓們的近況,日本人在朝鮮的所作所為,日本人對中國的所作所為。

    對於日本間諜以及為日本服務的外國間諜,中國政府進行了公審,日本間諜被砍掉了腦掉,至於那些為日本服務的中國人,這些漢奸有著另外的用途,軍情處的同志有著變廢為寶的神奇技術手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