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八卷 鬍子記 第六章 文 / 黑鬍子

    第六章

    黃雀?段祺瑞如果是黃雀,那麼楊洪森這桿子鳥槍就是專門用來對付他的。

    楊洪森發現這年頭人都瘋了,前面剛死了一個皇帝,現在又有人準備重開舊例,也不想想這是什麼年月,現在可都20世紀了,皇帝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張勳走了楊洪森依然高興了一把,這趟張勳估計回不來了,就算回來那也半殘,楊洪森一早就想把蘇北吃下來,將兩淮的鹽稅完全置自己的控制下,當然這樣做也失去另筆大買賣,但是楊洪森不在乎,他大可以將生意放在別的地方去做。

    「『越北』可是頗不太平」

    北京正在發生事楊洪森無心插入,他現在還有自己的事要處理。宋教仁死後黨內再次大洗牌,作為黨內的一支重要政治派別,楊洪森致力於地方政權控制,而不是中央的控制。中央的民主化對楊洪森來說還是有好處的,政府機關開始變得散漫、混亂。孫中山在中央政權的管理上下了心思,但是他不得要領,使得他的工作無法進行下去,黃興在南京工作期間,因為協調黨各派別,以及幾處關係,在繁重的工作壓力,終於病到了,他的病根源來自於多年來革命工作的奔波,黃興的病倒,誰都看的出來這個革命元勳離世的日子已不遠了。

    「三巨頭」的時代隨著宋教仁的意外身亡就已經解體,而黃興病倒對漸入佳境的孫中山無疑又是一次重大的打次,孫中山失去了最為信任的政治夥伴,此時在黨內能給予他大力支持的只有楊洪森了。

    美國人希望楊洪森能回來、上海地銀行資本家也希望楊洪森能回來,孫中山也同樣需要楊洪森回來。

    陳其美在黨內的地位雖然舉足輕重,但是他缺少楊洪森那樣深厚的軍方背景。

    很多人不願看到楊洪森再次回歸中樞,但是楊洪森也同樣有著大批的支持著,比起那些空談政治的革命者,孫中山需要一位真正的實幹家,楊洪森新的職務是南京留守政府總理,這個任命不需北洋方面的任何同意,孫中山沒有稱總統已經算是很給他們面子了。

    就任後楊洪森只是在議會做了簡短地就職演講。經孫中山授權,楊洪森重新組建南京留守內閣。內政部、司法部、財政部人事未動,陸軍部部長則由李烈鈞繼任、新增設的教育部、交通部、工業部則分別由蔡元培、孫儒、張騫,當然楊洪森上台上對廉政公署和政治部地位又得以大幅度提升,國民黨中不少遺老遺少都不喜歡這個政治部,這個部門完全就是為了孫中山獨裁統治所建立的,政治部越強大民主氛圍就越少。

    楊洪森完全沒有孫中山那麼溫柔,孫中山在湖南、廣東實行的片面土地改革並沒有得到廣大鄉紳認同,蘇南地區「富農」們仗著中央的某些人的支持還準備「翻案」。實際上他們已經開始行動,部分人回到鄉里拉隊伍搞起了清算,大肆的搶奪剛剛進行土改分到土地的人們,而這些農民開始只是上萬言書,後來發現沒有用,因為中央換人了,土改了暫時不搞了,民情激憤,加上這一地區的黨員做派不正,出現一系列極為惡劣的情形。楊洪森上台後風向逆轉,這種「清算」雖然只在蘇南地區出現,但極盡瘋狂,楊洪森的「反清算」很快變成了紅色恐怖。

    所有的罪名是相同的「陰謀顛覆軍政府」,這些人被捕財產全部充公,對於策劃者全部處決,而更多的人被移送至勞改農場。楊洪森一上台就殺人放火,自然會有人向孫中山吹風,這是孫中山遲遲不願讓楊洪森插手的原因,但是楊洪森上來不到二個月,湖南的土改中的種種問題都消失了,廣東的半城之主胡漢民總算找到了一點當省長的感覺。廣州最大的難題並不是土改,而是民軍。廣東的民軍有多少,沒有七萬,也有八萬,怎麼安置這些民軍,尤其是那些民軍將領,楊洪森作法就是杯酒釋兵權,讓他們當寓公,或者進入政府為廣東的建議發揮一下餘熱,至於哪些民軍士兵被編成了一個大的兵團,廣東的公路、鐵路都需要勞動力,至於剩下的那些想佔山為王的,楊洪森也就沒有那麼客氣了。廣東最大的民軍領袖就是李福林,這傢伙滑的很,知道兵權肯定會收歸陸總部,而他的那點實力根本就是螳臂擋車。在自龍濟光去了南京後不久,他拉著大大小小四十個頭目來到南京。湖廣的問題楊洪森輕描淡寫地就解決了。

    孫中山的身邊不乏當代中國最優秀的知識分子,這些知識分子政治、經濟、軍事、教育、交通、能源方面的各路人才,只是這些人才都極有性格,真正人盡其才的不足十之一、二。

    「玉琨這土地改革的手段是不是過於嚴厲了。」

    「先生,我承認我操手狠了一點,可是不狠不行啊!我們的革命性質是什麼?是中國歷史上史無前例的中國資產階級大革命,但是我們的力量還很弱小。為什麼我們的力量如此弱小?因為我國的國情的所決定的,我國目前仍是一個農業大國,封建地主階級掌握著大量的資金、土地、人口,而這些嚴重束縛了我們資產階級力量的發展。如何發展我們的力量?這個過程需要我們分階段來完成,第一步對是地主階級進行洗牌,可我們的力量並不強大,所以我們必須借助國民的力量,那些失去了土地的農民最具有革命性,英國的革命、法國的革命都證明了這一點,農民才是革命的主力軍,要調動起他們革命的積極性首先必須滿足他們最迫切的要求—土地,但是這些土地卻控制在地主手中。」

    「我們可以從他們手中贖買。」楊洪森心說,你爺爺的,你知道贖買要花多少錢。「實際上我黨中的部分同志在主政中也曾採用過贖買,甚至向農民提供小額貸款的形式緩解土地帶來的壓力,但這樣的作法極不成功。這些都是地主階段的改良作法,而我們所領導是一場資產階段革命。」

    孫中山坐在哪裡深深的思考起來。

    「我認為革命要想成功,我們必須向英、法學習,進行一場徹底的革命,來明確我黨在革命中的領導的地位。我們打擊地主,沒收他們的資產,再將這些充公財產用於工業發展,大批農業人口將轉化為工業人口,而這將極大緩解對土地的壓力。同時,那些地主們保護自己的財產,必然會減少對土地的兼併,將更多的錢投入金融或工業中,這樣工業發展所必備的兩個條件資金和勞動力都有了。隨著土地改革中獲得利益的農民生活的改善,他們將成為工業產品最大的消費者,工業第三個必備的條件也有了。雖然中國工業還很落後,但是他具備了成為世界級工業強國的兩大重要元素,人口的基數和豐富的物產。」

    孫中山正驚訝看著眼前這個年青的革命者,心中被楊洪森那句世界級工業強國的狂言說的心潮澎湃,「你說我們也能成為美、英、日那樣的強國嗎?」

    楊洪森心中鬱悶,日本垃圾國家也叫強國,「先生,我們當然能,但是我們在此之前必須先要完成南北真正的統一。」

    在孫中山眼裡楊洪森不在是那個威名遠播,戰功赫赫的沙場悍將,而是一位深謀遠慮的」xx家」。

    當清晨起床的時候,宋慶齡發現辦公室燈還亮著,而孫中山與楊洪森還在哪裡熱情的攀談著,考慮到孫中山的身體,宋慶齡不得強行終止這次長時間的會談,並強迫孫中山睡覺。但是,孫中山哪裡還睡的著,他被楊洪森引燃了小宇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