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六卷 馬扎 第二十四章 文 / 黑鬍子

    第二十四章

    楊洪森在北京白天的一舉一動,都在袁世凱的監控之中。被國內外高度關注楊洪森頭兩天的行為讓他們索然無味。

    可就在8月13日,抵京第三天楊洪森終於有所行動了,他連續會見了英、法、美駐華大使,接著他又秘會了日本駐華大使,在其離開日本大使館的時候,記者們拍到了其與日本駐華公使山座圓次郎相視微笑,親密握手的鏡頭。

    從這一天開始楊洪森在京的行動變的豐富精彩起來。

    袁世凱一直不願將楊洪森調至北京就是這樣,這傢伙與孫中山、黎元洪不同,他的腰板很硬。

    楊洪森還在袁克文的陪同下看望了身患「重疾」的前總統黎元洪。

    在袁克文看來這傢伙根本就沒有半分病痛之兆,就算黎夫人也是身體健康,他們家唯一能與「病」掛鉤的,就只有那條精神萎靡的護院犬了。

    「玉琨遠來有失遠迎。」

    「聽聞先生身體不適,特來看望。」

    在北京黎元洪被袁世凱盯地死緊,難得能聽到湖北的鄉音,「外間說玉琨是我鄂中健兒,聽你這口聲有點像宜昌人。」

    「黎先生,真是了得。」

    楊洪森根本就不是人,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說遠了他實際是湖北武漢城市居民,想當年他是住高樓,上下班有車,電視帶彩長虹的,冰箱雙門海爾的、洗衣機雙缸威力的、半導體收音機中華的,連手錶都電子的,雖然現在有錢了,但說起生活條件卻大不如從前,有起來也就房子寬敞點,可就這也沒有時間去住。

    這次到黎元洪處只是一次禮節性的拜訪,雙方交談時袁克文全程在場,黎元洪滑頭地很,楊洪森就算問他政治上的問題,他也不會去答的,楊洪森離走之時,黎元洪還贈送他一本詩集。說實話,黎元洪的詩真不咱地,楊洪森隨便找幾首,都比他的有水準,但他還是裝出愛不釋手的樣子,袁克文雖然也收下了一本,但沒楊洪森表現那樣地愛不釋手,黎元洪的那幾首歪詩,他根本看不上眼,他隨便寫幾歪字都比這些歪詩來錢。

    孩子們跟著楊洪森在老北京連玩兩天都有些累了,而楊紅玉更是被袁夫人們拿去打牌,楊紅玉不打牌已經好多年了,不過盛情難卻,再加上正好三缺一,大院裡袁世凱的幾個兒孫正與楊家的兩兒們在一起。楊家長女雖然七歲,打起架來頗為凶狠,這些小祖宗在院裡打起來,自然就驚動了屋裡的老祖宗。看到他們一身是灰,有幾個還在哪裡哭哭啼啼的,袁世凱就來氣,全都是一些不省心的傢伙,他這要是去了,這家八成也就要散了了

    「都怎麼回事都說道,說道。」

    這些孩子自小在第一家庭裡長大,對於袁世凱的訓問,個個低頭不語,就連一邊的僕人全都低著頭。

    楊雅芬那是屬於自然放養,楊洪森管教雖較嚴,卻不似袁家這般,楊雅芬根本不怕這個「袁大頭」,他踩過「袁大頭」還把它扔進了糞坑裡,讓它遺臭萬年,當然這是在她不知道「袁大頭」價值的情況,此後,她只踩不扔,更不會扔進糞坑裡讓它遺臭萬年,因為只要那麼一塊,買到的糖都足夠請學校所有同學吃。

    看著小丫頭盯著他,袁世凱也盯著,打量的這個一臉神氣的小丫頭,「丫頭說說怎麼回事。」

    「他們都欺負他,我就折了院子的樹枝打了他們。」

    一提到那樹枝周圍的僕人苦著臉就如同過年被地主逼租的老農。

    袁世凱看著嫡長孫點了點大笑起來,「好,打的好。」他又多看了幾眼,感覺自己好像沒有這麼小的女兒,便問道,「這是哪一家的?」

    「老爺,這是暫住我家的楊都長女。」

    袁世凱摸著肚子又笑了兩聲,兩隻眼睛一邊打量著嫡長孫,一邊打量楊家長女,腦子飛快的轉著。

    嫡長孫袁家融對這位爺爺是又敬、又畏,被叫進來的時候,嚇的頭都縮進了懷裡,到是這楊家姑娘一點不怕他,而且不停地的打量的他。

    袁世凱揮了揮手,「丫頭,到爺爺這塊坐,你為什麼盯著爺爺。」

    「因為爺爺和銀元上的袁大頭很像,不過爺爺你比他英武多了。」「

    這「袁大頭」與「冤大頭」有點協音,聽的著實不讓人喜歡,但這也沒有辦法,因為民間有人就喜歡這麼喊,不過聽楊雅芬說他本人比銀元上形象英武,那大頭的稱號也就沒有放在心理去了。

    聽到爺爺笑了兩聲,嫡長孫袁家融抬起頭白了一眼楊雅芬,心道:你傻啊!什麼叫像,那就是我爺爺。

    袁世凱喝著茶,看著小丫頭吃的糕點,「平時沒有這個吃吧。」

    「有,不過沒有這麼好吃。」

    袁世凱一笑,「你們哪裡買東西都是袁大頭?」

    「以前都用袁大頭,後來大家都不收袁大頭,只收孫大頭。」

    袁世凱聽到「孫大頭」的稱號也只是笑了笑,「哪為什麼人都不用袁大頭呢?」袁世凱心說是不是楊洪森不准人使用他的錢。

    「好多假的唄!以前能買到好多糖,現在連一半都買不到了。」

    使用假錢那個朝代都有,上位者不知道你就繼續造你的假吧,可是若讓上位者知道了,那是萬萬不能忍受的。中國主要貨幣就是銀元,中國的銀元從民國成立一樣發行最多、最硬的就是「袁大頭」,使用越多也就越好,如果都沒有人用,那可就真的大大的不妙了。

    袁世凱又繼續問了一些話後就背著走了。袁家融在那裡喘著氣,大口地喝著茶,他也不理會楊雅芬,此女完全不可禮遇。

    財政部長被叫到了袁府,袁世凱當面尋問了此事,製造發行銀元是北洋的重要收入之一,「袁大頭」的使用從大的方面講關係到了數十萬北洋軍人的收入。

    袁氏銀元開始到是十分好用,但是到後面就越來越不行了,你想原來就只有安徽一個地方造,現在變成浙江、江西、福建四個省一起造,這假銀錢越來多誰還用它,南方省方基本上都不用袁氏銀元,用的最多的是墨西哥銀洋和「孫大頭」。北方地區直隸還好一些,但出了直隸就不行了,山東、河南的銀元都是地方上自己造。財政部長對總統關於銀元方面問題一一作答,但只能讓袁總統越加不滿,

    造假幣對袁世凱有影響,反過來對楊洪森也有影響,而楊洪森的應對之策就是抵制,通過佈告禁止袁氏銀元在市場流通,半價收繳後重新鑄造,然後這些銀元多數又流回到北方去了,受假幣傷害最大的還是廣大老百姓的利益,不過這也給了袁氏銀元沉重的一擊。

    這些偽幣給北方經濟所造成的破壞性影響是無法想像的,河南、湖北、蘇北、山東是受災最嚴重地省份,陝西、直隸、山西也都受到波及,當社會部將一箱箱金條、銀元、外幣存入南方銀行時,北方的黃金、白銀、外匯儲備則大幅下降,北方工廠、銀行不斷地倒閉,金融動盪不安,商業蕭條,人心浮動。

    北方的經濟狀況慶典進行時沒有人告訴他北洋財政正在崩潰的邊緣,袁世凱知道財政的崩潰意味著他沒有錢了,沒有錢就養不了兵,那樣就會導致士兵的不滿,最終導致叛亂的發生,而這一切的後果就是,北洋的自我消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